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28921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喧 (xun)腾 玷 (zhn)污黄 晕 (yn)猝 然长逝 (z) B 伶 (ln)仃 堕 (du)落报 酬 (chu)瘦骨嶙 峋 (xn) C 伫 ( zh)立 栖 ( x)息抖 擞 ( shu)春 华 (hu)秋实 D 迂 ( y)回 缀 (zhu)连应 和 (h)心 旷 ( gun)神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玷污( din),不能读为 “zhn),猝然长逝( c) ,不能一字读半边,读为 “z”; C、抖擞( su); D、心旷神怡(

2、 kung),容易误读为“gun”;和,是多音字,读音有 “h、 h、 hu、 huo”等音,在 “应和 ”这一词中读为 “h”。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指出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3分) A不亦 说 乎 ( 愉快 )吾 日 三省吾身( 每天 ) B诲 女 知之乎(通 “汝 ”,你 ) 项 为之强(脖颈) C是 知 也(知道)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 叶(凋谢) D人不知而不 愠

3、(生气)思而不学则 殆 (有害) 答案: C 试题分析: C、是知也(智慧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 3分)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

4、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拟人。 B、通感。 C、拟人。 D、拟人。经分析,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点评:准确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必须要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比如:拟人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 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 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

5、使用不恰当的是:( ) ( 3分) A那一股足以 擎天撼地 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 “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等她 具体而微可真不容易啊! ” C当他 猝然长逝 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 忍俊不禁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擎天撼地:形容高大,有力量。 B、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 ,但形状规模小。 C、猝然长逝:指出乎意料的离我们远去。 D、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经分析, B项使用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点评:成语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课外。对教材中

6、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训练。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关键字词的理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 误用、错用的成语。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并对成语的掌故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记忆、理解和运用成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词语矛盾, “估计 ”与 “肯定 ”矛盾; B、搭配不当, “听完 ”不能与“优美的舞姿 ”搭配; D、缺少成分

7、,去掉 “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 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3分) A头晕目眩仙露琼浆盘虬卧龙异国他乡 B玲珑踢透心惊肉跳绝处逢生突如其来 C险象叠生小心翼翼繁弦急管黄花

8、嫩叶 D获益非浅一丝不苟多姿多彩闲情意致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玲珑剔透; C、险象迭生; D、获益匪浅,闲情逸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点评:修改词语中的错别字,关键在于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 “玲珑剔透 ”中“剔 ”这个字的意思为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不可能为 “踢 ”,所以修改词语中的错别字,关键在于理解词语的意思。 现代文阅读 阅读民工父亲的幸福,完成文后题目。( 15分) 民工父亲的 “幸福 ” (1)刚刚搬 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

9、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2)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3) “你找谁? ”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4) “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 ”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5) “什么事?你说吧。 ” (6) “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 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 (7)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8)我恍然大悟 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

10、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9)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 了工棚 ” (10)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 11) “换上吧。 ”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

11、“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工作时必须做到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 ( 12)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 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 13)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 “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

12、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 “幸福 ”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 14)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 “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 ”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 “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 ( 15)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 ( 16)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

13、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 17)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 挺。 ( 18)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 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小题 1】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 “幸福 ”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3 分) 【小题 2】文中的 “我 ”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3分) 【小题 3】开篇描写新居 “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其用意是什么?( 3分) 【小题 4】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5】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 15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 50字以内)( 3分) 答案: 【小题 1

14、】示例: 父亲终于实现了 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 “杰作 ”的愿望。 父亲感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 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 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 【小题 1】起先 “警惕 ”、 “一脸狐疑 ”(不信任)后来 “恍然大悟 ”、 “点头答应 ”(理解) ,最后感到 “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了 ”(感动)。 【小题 1】 体现新居的宽大、温暖、清亮、宁静。 烘托 “我 ”愉悦、兴奋的心情。 【小题 1】示例: 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 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

15、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 “我负责砌墙, 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 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文中 “农民工父亲带着他的儿子看他砌的房子 ”分析出 “农民工父亲的 “幸福 ”是指 “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根据文中 “农民工父亲征求我的意见让他带着儿子参观房子并得到了我的同意 ”分析出 “农民工父亲 的 “幸福 ”是指 “感受到了城里人的温暖以及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根据文中 “儿子说爸爸,您真了不起 ”分析出 “农民工父亲的 “幸福 ”是指 “孩子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

16、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先要浏览全文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围绕 “父亲和儿子 ”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民工父亲的幸福 ”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第 3段 “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分析出 “我 ”对民工父亲的态度是 “警惕 ”、 “一脸狐疑 ”(不信任);根据第 8段 “我恍然大悟 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 ”分析出 “我 ”对民工父 亲的态度是 “恍然大悟 ”、“点头答应 ”(理解);根据第 13段 “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分析出 “我 ”对民工父亲的态度是 “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了 ”(感动)。 考点:本题考查

17、学生梳理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 点评:梳理文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围绕 “我 ”这个线索人物来梳理即可。如:一开始我对农民工不了解 -后来我被农民工的精神所感动。由 “不理解 -理解 ”这一过程来梳理人物的情感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这一环境描写体现了新居的 “温暖 、宁静 ”、烘托了 “我 ”愉悦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我为父子二人所感动这一情节做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渲染氛围,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但是具体作用还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而定。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 “他

18、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 ”分析出 “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 ”;根据 “我负责砌墙, 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以及 “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分析出 “他是 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除了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还要抓住有关人物的典型情节。如本文的农民工形象就是通过他想方设法让孩子看他建造的房子以及在参观房子的过程中父子的对话来分析的。 【小题 1】试题分析:文中的父亲想通过独特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19、,孩子和很懂事,能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所以,参观完房子之后会说: “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 生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的情节合理想象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的情节合理的想象情节,虽然这是道开放题,但必须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才行。如:文中的父亲是一个要求上进、教育孩子方法独特,所以,孩子也会在父亲的影响下,会特别的懂事,定会按照父亲的希望去做的。 阅读下面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14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

20、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小题 1】给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小题 2】课堂讨论中,同学们都说,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请你尝试陈述说它精彩的理由。( 3分) 【小题 3】在写草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

21、脚球,赛几趟跑 ”? ( 3分) 【小题 4】在第二段里,划线句子运用拟人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花有什么好处 ( 3分) 【小题 5】请你在第二段的其他语句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句话,说一说你喜爱这句话的理由( 3分)。 答案: 【小题 1】第一段:春草图。 第二段:春花图。 (学生所拟标题只要能够扣住文段主要内容都应认可 ) 【小题 1】运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 “偷偷地、钻 ”形象的表现了小草具有可爱、生命力旺盛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春光的喜爱之情。 【小题 1】从侧面表现出春草长势旺盛,也表现春天来临,一切都变得有活力。 【小题 1】表现出春花生 机勃勃的特点。 【小题 1】略 【小题

22、1】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段对 “春天的小草的描写 ”可以拟写的标题为 “春草图 ”;根据第二段对 “春天的花描写 ”可以拟写的标题为 “春花图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拟写标题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内容拟写小标题,抓住各段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词语来概括。比如:第一段主要描写的就是春天的小草,所以拟写的标题为 “春草图 ”。 【小题 1】试题分析: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草富有生命活力的特点。 “偷偷 ”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经意之间长出地面的那种情态,好像跟你捉迷藏的调皮孩子似的那样可 亲可爱,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外, “钻 ”字也用得特别好,把春草坚韧有力地破土而出的情状描

23、绘得极富神韵,赞美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点评:赏析文章中的语句,可以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句子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句子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小题 1】试题分析:作者写人们这一组活动,意在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以至于要在草地上 “打两个滚 ”,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同时也在于表现春天到来时人和自然界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情节安排用意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作者情节安排的用意,先通读文段,结合景物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来分析。如本题,根据春草的特点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情感来分析为什么要写人们 “

2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者把花写成争胜好强、热情奔放的人,为了扮靓美丽的春天而争先恐后、热烈开放,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点评:赏析文章中的 语句,可以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句子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句子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小题 1】试题分析:第 2段中精彩的语句有很多,比如: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中 “闹 ”这个字极具表现力,传神的表现了春天的活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25、赏析句子的能力。 点评:赏析文章中的语句,可以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句子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句子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阅读看云识天气回答下列问题 ( 10分)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 “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

26、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 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的谚语。 (节选自看云识天气) 【小题 1】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用文段中的原话回答。( 3分) 【小题 2】按照云的不同光彩,云可以分为哪四种 它们的色彩是怎样的 ( 4 分) 【小题

27、 3】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的谚语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天气规律 ( 3分) 答案: 【小题 1】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小题 1】晕,里红外紫;华,里紫外红;虹,彩色圆弧;霞,红色。 【小题 1】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段主要向我们介绍天上的光彩现象,详细的介绍了 “晕、华、虹、霞 ”,根据这些光彩现象来推测天气情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先浏览文段的内容,然后抓住文段的标题看云识天气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文段的大意即可,注意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问题。 【小

28、题 1】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对 “晕、华、虹、霞 ”的详细介绍,来概括它们的色彩,色彩分别为 “里红外紫、里紫外红、彩色圆弧、红色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先浏览文段的内容,然后根据文段的详细内容 “对各种云的介绍 ”来概括各自的色彩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来分析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所反映的天气规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谚语分析天气规律的能力。 点评:根据谚语分析天气现象,主要在于平时的细心观察 ,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民间流传下来的俗语结合起来理解,这样就会

29、获得许多日常生活常识了。 文言文阅读 重温经典 十则( 21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30、子曰: “默而知 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 子曰: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泰伯) 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 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子夏曰: “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巳矣 ”(子张) 【注释】 知:( zh)记住。 厌:满足。 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及:赶上。 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亡( w):指不知道的东西。 【小题 1】论语是记录 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经典著作之一。( 2 分) 【小题 2】下列划线字解释不同的是 ( )( 3分) A 学 而时习之

31、/学 如不及 B五日三 省 吾身 /见不贤而自 省 也 C 诲 汝知之乎 /诲 人不倦 D是 知 也 /日 知 其所亡 【小题 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 “吾日三省吾省 ”的具体内容。( 3分) 【小题 4】请写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意思。( 3分) 【小题 5】请用自己的语言写 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意。( 3分) 【小题 6】孔子所说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3分) 【小题 7】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学则感受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的所获得的启示。 ( 4分) 答案: 【小题 1】孔子 儒。 【小题 1】 D 【小题

32、1】围绕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回答即可。 【小题 1】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疑惑)。 【小题 1】略 【小题 1】围绕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 能施加在别人身上 ”或 “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 ”回答即可。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

33、称 “四书五经 ”。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 点评:对文学常识的认知,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同 时要注意阶段性的分类、总结,这样,有助于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 【小题 1】试题分析: D、是知也(智慧),日知其所亡(知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

34、句话的意思概括 “吾日三省吾省 ”的具体内容为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 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都能在文章中找到语言标志的。概括指代的内容,联系前后文的内容即可。如本道题,先在文中找出第二则作为解答此题的语言标志,然后根据此句话的意思来概括 “三省 ”的内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时,注意 “两个而都是表顺承的作用,两个则是就的意思,罔是迷惑而无所得的意思,殆是精神倦怠而无所得的意思 ”,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35、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1】试题分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因为与我在一起的人中,他们的身上定然有很多的优缺点,所以,围绕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回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 分析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联系文章的前后文,根据前后文的描写来分析作者写一些语句的原因。如本道题,就结合 “

3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来理解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意思为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自私地对待别人,学会奉献、学会像雷锋叔叔一样为别人着想多一点,培养自己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学会多多献出爱心,为别人多考虑,对自己少私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谈启示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谈启示,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才能联系 实际来谈启示。比如本道题,就应该先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意思,然后再谈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启示。 【小题 1】试题分析: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对我们学习有很多的启发

37、。比如: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这句话讲的就是 “学习要学会默默记住学过的知识以及不能满足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句谈启示的能力。 点评:根据后五则谈学习的启示,只要围绕 “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 ”等回答即可。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2分) 刘爽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答案:略 试题分析: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想请教老师,可以这样来说。刘老师,你好,我有一道题目没弄明白,您能抽点时间为我讲解一下,好吗? 考点:本题考

38、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点评:交际题的解答需要注意几点。情境对话时需要分析好情境,能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听话人的身份、说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等。表达时,要注意文明得体,要做到简洁准确、条理清晰,有的还要展示一定的文采。即要做到四有: “有礼 ”“有理 ”“有序 ”“有文 采 ”。主题辩论和根据材料发表观点或演讲,能就适当的话题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充足的论据,有一定的说服力。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述充分,还要注意论述的条理层次。即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默写 根据所学的古诗文填空。( 9分) 【小题 1】 ?归雁洛阳边。 (王湾

39、次北固山下) 【小题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小题 3】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 。 ”( 论语 ) 【小题 4】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小题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是 _ , _ 。 【小题 7】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答案: 【小题 1】乡书何处达 【小题 1】曲径通幽处 【小题 1】勿施于人 【小题 1】青山郭外斜 【小题 1】何当共剪西窗烛 【小题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题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试题分析:默写( 1)时,注意 “乡

40、、达 ”两字的写法;默写( 2)时,注意 “曲、幽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勿 ”;默写( 4)时,注意 “斜 ”;默写( 5)时,注意 “烛 ”等字;默写( 6)时,注意 “莺、啄 ”等字,还要注意 “写莺燕争春的诗句 ”;默写( 7)时,注意 “罔、殆 ”这二个字;还要注意 “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 考点:本体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作文( 60分) 多想靠近你

41、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 懂你 一年一年 ,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 ,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 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 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 或体验,以 “_,其实我懂你 ”为题,写一篇记 叙 文。 要求: 先把

42、题目补完整。 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 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写作本文,应充分表现作者的情感,重点放在 “懂 ”字上,落实在 “其实 ”角度。既然是 “懂你 ”,须有一个对象, “你 ”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是自己比较了解、崇拜的人;可以是古人,也可以是今人。当然,文章要出新,还可以扩大选材范围。 “你 ”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可以是自然界中某些启发人的事物,或者是社会中的某些现象 。将 “你 ”抽象化,可以是注入海洋的溪水,可以自由穿越的一阵风。或者 “你 ”干脆代指挫折、幸福、眼泪 总之,思路要放开,不可千文一面、人云亦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点评:文章主题是 “懂 ”,我们应当清楚, “懂 ”应当是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次,起码说明你考虑问题是不全面的,立意、构思同样也就会存在一系列问题。之所以 “懂 ”,是因为你和所阐述的对象之间有感情的共鸣,你能用心去体会他。文章要突出你是怎样懂得的,你所懂的内容,你懂之后的所得、所感或评价。无论如何, “懂 ”应该是一种真挚感情 的流露、心灵桥梁的沟通。当然,还应赋予文章感染力,追求文质兼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