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28921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贵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阻 遏 ( )寒 噤 (jn)诘 问( ji)琐 屑 ( xu) B 歼 灭( qin) 仄 歪( z) 珐 琅( f) 滞 笨( z) C惧 惮 ( dn) 塌 败( t) 豁 然( hu) 矫 首( jio) D 蜿 蜒( wn)荒 谬 ( mio)伎 俩 ( ling)吊 唁 ( yn)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xuxi B : qinjin; zzh D : miomi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

2、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长途跋涉微不足道言外之义莫名其妙 B情有可源深不可测荡然无存精疲力竭 C月明风清不可明状张惶失措锐不可当 D转弯抹角富丽堂皇眼花缭乱穷愁潦倒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义 意 B:源 原 C:明 名 惶 皇比如: “言外之意 ”中 “意 ”的“意 ”为 “意思 ”,所以不能写成 “义气 ”的 “义 ”; “情有可原 ”中 “原 ”为 “原因 ”的意思,不是 “源头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

3、错别字的能力。 点评:修改词语中的错别字,关键在于理解词语的意思。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 NBA球迷正在 津津乐道 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B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 天伦之乐 。 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 沧海桑田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 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 啊!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津津乐道 ”的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它与后面 “谈论 ”一词重复。 B: “天伦之乐 ”指家人团聚的欢乐。

4、C: “沧海桑田 ”指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用来形容看到的美丽景色不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点评:成语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课外。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 个角度进行训练。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关键字词的理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并对成语的掌故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记忆、理解和运用成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每当站在祖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感慨。 C学习

5、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否定不恰当,防止 不再 B:缺主语,删去 “使 ” C:前后否定不一致,删去 “是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

6、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选择用词准确的一组( )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 安庆、芜湖线。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 起来。 我心里暗笑他的 ;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 A冲破震惊愚站立 B突破震悚迂镶嵌 C攻打振动蠢直立 D越过震悚笨镶嵌 答案: B 试题分析:( 1)句选 “突破 ”,是因为 “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线打开缺口 ”;( 2)根据 “霹雳 ”一词,所以全体 “从内心感到害怕 ”;( 3)句中选 “迂 ”,因为“他们只认得钱 ”这一语境,选 “愚昧的愚 ”“蠢、笨 ”肯

7、定是不行的 ;( 4)用 “镶嵌 ”一词突出 “老王病情的严重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点评:词语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 “读一读,写一写 ”的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的一些新生词语。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

8、情。 C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是选择问句。 B、对比。 C、比喻。 D、对偶。比如: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这就是拟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点评:准确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必须要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 、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格是什么 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人格是心

9、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人格是什么 ”。根据这一中心,抓住关键词语来排列句序,先从正面阐释人格,然后从反面来阐释人格,最后得出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现代文阅读 阅读朱国勇的高贵的生命不卑微,完成文后题目。( 20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他是黑人, 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

10、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 “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 ”“大概一美元。 ”他回答。 “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 ”父亲用探询的目 光看着他。 “傻子才会买! ”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 ”他这才点了点头: “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 ”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 “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 ”怎么可能

11、?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 ”父亲启发他, “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 “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 ”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 来

12、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 A。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他笑了 B,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 “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 ”“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 ”他 “哈 ”的一声欢呼起来: “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 ”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 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 “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

13、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 ” 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就在这一刹那间, 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 。 “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 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 迈克尔 乔丹! (选自 2011年 4月读写月报,有删改) 【小题 1】试分析第

14、 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分) 【小题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8分) ( 1)文中有 A、 B两处 “笑了 ”,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4分) ( 2)理解 “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小题 3】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 5分) 【小题 4】纵观全文,为什么说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 4分) 答案: 【小题 1】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卑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小题 1】( 1)第 A处 “笑了 ”: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

15、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 B处 “笑了 ”: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 ”而感到高兴。( 2)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的事实,使得男孩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小题 1】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走出自卑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 “试一试 ”,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言之有理即可)

16、【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 “他是黑人,住在贫民区 ”交代了男孩子的身份以及自卑的原因同时与文章的结尾 “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 迈克尔 乔丹 ”形成照应; “对 于未来,他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为下文写父亲让他卖衣服等情节做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开头部分在结构上作用的能力。 点评:文章开头部分在结构上作用一般有: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交代人物的身份或写作的背景等。其实还可以考查文章开头在内容上的作用,理解文章开头在内容上的作用与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1) A处笑的原因是拉佛西看到了一个热情、纯真的孩子

17、而被感染; B处笑的原因是男孩为了能让旧衣服卖到 200美元而想得到拉佛西的签名,最后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高兴。( 2)男 孩的父亲通过让男孩卖旧衣服,一次一次的成功,让男孩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使男孩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所以,内心升起的这轮灿烂的太阳,应该比喻的是 “信心和希望 ”,这轮太阳其实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首先要阅读题干,然后根据题意联系全文以及相关的段落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本题,先锁定第 4段、第 5段文字来分析笑的原因;然后联系全文父亲让男孩卖衣服这件事来分析 “太阳 ”的含义。 【小题 1】试题分析:男孩

18、是一个黑人而且生活贫困,心理特别的自卑,看到这种现 象的父亲并没有去责备他或用言语去激励他,而是用心良苦,通过卖旧衣服来培养男孩的自信心,但是三次卖衣服的用意又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卖旧衣服,其实只是一个试探,鼓励他走出自我即可,第二次则具有了挑战性,目的是让男孩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第三次则是进一步提升男孩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分析作者写作意图,关键在于联系文章的情节来分析。如本题,通过父亲对男孩一次一次要求的变化来分析父亲的用意即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写作意图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文中男孩在父亲的鼓励下,走出 了自我,告诉我们:生命不因种族、

19、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自卑);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题,要通读全文,在了解文章的情节的基础上去揣摩作品的主题。本文的主旨主要通过男孩的一次一次的成功以及父亲的一次一次的鼓励来揭示主旨的。 阅读朱自清背影节选,完成文后题目。 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 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

20、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 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 “我走了,到

21、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 1】作者细致描写父亲步履和动作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3分) 【小题 2】这段文字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写出这段话的记 叙要素( 4分) 人物: 地点: 事情的经过: 结果: 。 【小题 4】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来回穿铁道爬月台,举动很艰难,作者却写他 “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应如何理解?试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案: 【小题 1】突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小题 1】把父亲离

22、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被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小题 1】父亲, “我 ”/车厢内外 /父亲为 “我 ”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我 ”感动得流泪。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父亲在办完丧事之后,心情依然低沉之余,在与我分别的时候,依然坚持送我,本身就体现了浓浓的父爱;再加上父亲本来就肥胖,他还坚持翻过月台为我买橘子,这更体现了父亲那对儿子深深的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先要浏览全文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

23、要求,把 “父亲翻过月台为我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 ”作为重点,从那细致的描写中感受那深深的父爱。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 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这一部分的文字分析出父亲在离去的时候是按照 “近而远,由显而隐 ”,作用主要是体现“我 ”那逐渐升华的情感服务的。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先要浏览全文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通过 “近而远,由显而隐 ”,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目的就是为了体现我那逐渐升腾的情感的,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突出父亲那深深的爱子之情。 【小题 1

24、】试题分析:人物:父亲, “我 ”; 地点:厢内外;事情的经过:父亲为 “我 ”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结果: “我 ”感动得流泪。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记叙的要素的能力。 点评:记叙的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这六要素来分析文章中体现的各种要素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父亲在艰难的时候以及身体极胖的状态下,依然坚持为我买橘子,作者这样写,就是要体现父爱,所以再艰难,父亲也要克服,这是一种心意,也是一种对儿子的安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情节安排用意的能力。 点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来回穿铁道爬月台,举动很艰难,作者却写他 “心里很轻松似的 ”,其实可以

25、理解为尽到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感到满足和欣慰;也可理解为故作轻松,宽慰儿子。 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

26、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小题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 与 能(通 “举 ”,选拔) B男有 分 ,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C盗窃乱 贼 而不作(小偷) D货 恶 其弃于地也(憎恶)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讲信 修 睦盖简桃核 修 狭者为之 B是故谋闭而不 兴 水波不 兴 C天下 为 公不必 为 己 D莲,花 之 君子者也能以径寸 之 木 【小题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 “大同社会 ”的基本特征。 B “天下为公 ”

27、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D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 “绝境 ”的,是与外人 “间隔 ”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 “悉如外人 ”。 【小题 4】把第 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分) (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分) 【小题 5】 甲 文中阐述的 “大同社会 ”与 乙 文中描绘的 “世外桃源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8、?( 2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天下为公 ”是说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小题 1】( 1)对于财货,人们的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小题 1】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C、盗窃乱贼而不作(贼:害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

29、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 A:培养,动词 /长 ,形容词 ;B:发生,动词 /兴起,动词;C:是,动词 /为了,介词。 D、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经分析,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 B、 “天下为公 ”是说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联系文章的 前后文,根据前后文的描写

30、来分析作者写一些语句的原因。如本道题,就结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句话来理解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 1)句时,注意 “货是财物的意思,恶是憎恶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于是给的意思 ”;翻译( 2)时,注意 “阡陌是田间小路的意思,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 ”,还要补充出省略的 “村落间 ”。同时还要保证所翻译句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 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

31、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甲文中 “幼有所养,老有所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等描写以及乙文中 “景色美好、人们生活安乐 ”等描写来分析甲乙两文的相似之处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要忠实于原文,然后根据题意,做具体的分析即可。如本道题目,题意要求分析甲乙两文中表达相似的地方,那从文中找出相应 的语句来分析相似的地方即可。 诗歌鉴赏 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问题。( 5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32、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 1】颔联中 “钟 ”字炼得极好,试品味其妙处。( 2分) 【小题 2】尾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直抒胸臆,意蕴丰厚,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赏析。( 3分) 答案: 【小题 1】 “钟 ”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小题 1】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 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小题 1】试题分析: “忠 ”是 “聚集 ”的意思,作者利用这个字使大自然人格化,让大自然具有旺盛的活力,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

33、字词的能力。 点评:赏析诗歌中精妙的字,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小题 1】试题分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意思为 “一定会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览天下美景 ”,结合杜甫的人生追求,他抒发出此言主要是想抒发“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的能力。 点评:理解诗人的情感,可结合诗歌的内容、诗人的人生处境、诗人的人生追求等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即可。要注意结合诗句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不能局限于诗句的表层意思,一定要深入的去理

34、解,所以,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6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 “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 节日搜集 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2分) 示例 千门万户

35、尤眨 馨研绿一痪煞 谌眨捍航 br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小题 2】 节日探源 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2分) 它从汩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小题 3】 节日论坛 对不少人来说, “吃 ”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了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 “吃 ”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 日深层内涵的现象,

36、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看法: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答案: 【小题 1】 A:中秋节 B:重阳节 【小题 1】屈原投江 吃粽子,插艾叶(答到一种即可) 【小题 1】看法:我们不仅要过 “物质的节 ”,而且要过 “精神的节 ”。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 “小吃节 ”。(言之有理即可)宣传标语示例:( 1)彰显民族文化瑰宝(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小题 1】试题分析:从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 “月 明 ”“秋 ”分析出此诗句反映的节日为 “中秋节 ”; “遥知兄弟登高

37、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 “登高 ”“茱萸 ”分析出此诗句反映的节日为 “重阳节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诗句分析有关节日文化的内涵的能力。 点评: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也特别的丰富,尤其是在节日里,人们更会用诗句来增添气氛,所以,有关有关诗句中体现的节日文化内涵也别有风味。 【小题 1】试题分析:据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 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

38、,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 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 、扑通 ”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

39、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解读能力。 点评:对民俗文化,学生在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注意积累,还要分阶段加以分类,这样有助于知识的巩固。 【小题 1】试题分析:面对节日里,大家习惯性的要吃许多所 谓的节日食品。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肯定有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坚持 “物质的节 ”还是 “精神的节 ”,都要有充足的理由并配以相应的宣传标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发表观点的能力。 点评:根据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材料,不同的可能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观点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发表哪种观点,都要言之有理才行。 默写 在横

40、线上默写出古诗文的原句。(多字、少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 6分) 【小题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小题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小题 3】陋室铭中描写自然环境清幽宁静 的句子是 , 。 【小题 4】春望中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的诗句是 , 。 答案: 【小题 1】老大徒伤悲 【小题 1】日暮乡关何处是 【小题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试题分析:默写( 1)时,注意 “徒 ”;默写( 2)时,注意 “暮 ”;默写( 3)时,注意 “苔 ”,还要注意 “描写自然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 ”这一提示语;默写( 4)时,注意 “溅

41、 ”,还要注意 “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的诗句 ”这一提示语。 考点:本体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 “ 忍不住 ”是常有的现象,它能再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 “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

42、求: 在 “忍不住 ”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 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 600字。 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 “忍不住 ”的文题设计,充分体现了命题者 “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此题可以让每个学生的真情实感尽在自己的笔端自然流淌。具体来讲,表现为“五个有利于 ”:一、有利于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没有什么审题障碍,因为提示语中的三组具体动词,已经暗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与情感体验,准确选择其中任意一个词,或者是这些词的近义词,也可以是提示语中未出现 的词,只要跟自己的情感相吻合就行。如课堂上对同学妙语连珠的独创发言忍不住赞

43、赏,对抑扬顿挫的精彩朗读忍不住鼓掌,得知春游或秋游的消息后忍不住兴奋等。要注意的是,该文题虽无审题障碍,但最好用第一人称写,这样才能具体生动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有利于写成擅长的叙事文体。无论是哪一种特殊情感的出现,都有某种具体原因,换一句话说,就是由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引发。因此,此文题有利于写成大多数同学都擅长的记叙文、叙事散文、微型小说、书信体、日记体等叙事类文体。生活当中会有许多 “忍不住 ”的情景,这个题目正好可以写出 “忍不住 ” 的过程和感受。如有一同学在读叙事散文田野上的白发时,忍不住潸然泪下,事后,我问她何故流泪,能否写出来。结果,她在一篇随笔中,写了她泪流满面,是因为自己在

44、读该文时,联想到了母亲为自己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三、有利于写出感人的心理活动。 “忍不住 ”是心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有着不同寻常的放纵奔流的情感激荡历程。如写看一场扣人心弦的篮球赛时,面对一个个准确无误的远距离投篮,欣赏到一个个声东击西的假动作成功迷惑对方,看到一次次冲破艰难险阻的上篮动作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忍不住为之叫好?运动员 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突出的成就 那些 “成功的花 ”的背后,一定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再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状况,不更应该分秒必争吗? 这些都是文章中应该精心刻画的内容。四、有利于设计曲折的故事情节。如果你要写 “忍不住愤怒 ”,

45、不妨写成微型小说。虽说 “退一步 ”能够 “海阔天空 ”, “忍三分 ”可以 “风平浪静 ”,但当有些时候,情节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事让人怎么也忍不住,非 “愤怒 ”不可。可以从情节的开端写起,写情节发展后的一忍再忍,再写情节达到高潮时的终于 “忍无可忍 ”。详细刻画自己是怎样在瞬间爆发出激烈情感的 ,在场的人又有什么异常反应,自己冷静下来后心情又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感受体会。这样一路写下来,波澜起伏,可读性就大大增强了。五、有利于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提示语中的省略号,为考生另辟蹊径、创新选材提供了自由空间。如面对爱心捐款现场一次次的高潮迭起,我终于忍不住捐款;

46、面对好友在 1500米长跑比赛即将到达终点时,我终于忍不住高喊 “加油,加油 ”;看到同学们都在写临别赠言时,我终于忍不住汇入其中;面对亲朋好友情绪的突然变化,我终于忍不住询问缘由;面对扬州的一个个杰出人士,我忍不住崇敬;面 对送我上学的母亲被大雨淋湿,我忍不住自责;等等。 考点: 点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越是好写的作文,越是容易撞车;越是熟悉的材料,越是要慎重对待;越是常见的词语,越是要反复比较。要写好这篇作文,还有三点值得大家注意:一、没有审题障碍,也不是写什么都可以。如写成 “忍不住作弊 ”“忍不住抽烟 ”等不具有真善美的主题,虽有真情实感,也是不行的。作文要源于生活,并不等于是生活的实

47、录,要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才行。二、准确把握 “忍不住 ”的内涵。 “忍不住 ”要求文章写的是内在情感积蓄到一定程度时的突然外显,属于无法控制的情绪状 态,即情不自禁时的自然流露。如果文中没有对情感从蓄积到爆发的详尽描写,就是没有审清题目。三、对所填文字须仔细辨析,不能张冠李戴、言此写彼。如考场上写 “忍不住感动 ”的人较多,但有些同学却把感动写成了感激。我们需要注意感动与感激的区别:感动是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感激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其产生好感。感动,是被某人某事打动了,属于被动。感激则属于主动。感激的必须是人,须与自己有关。而感动自己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可以与自己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