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九)模拟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893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九)模拟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九)模拟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九)模拟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九)模拟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九)模拟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九)模拟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语文活动。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 其中一幅 ,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读出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 4分) 答案:图一: 图片展现了无数被砍伐掉了的树桩,因干涸而痛苦不堪的一位女子的面容以及她眼角即将滴落的泪水。通过此图,我们可以联想到多年来人们的滥砍滥伐导致的森林被大量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水土保持不足,最终导致的今年西南地区的大旱。这不得不使我们落泪。由此,警示我们必须要注意生态的平衡。 图二:此图展示了一群人在长城上为舟溪死难者祈祷的场景。有他们的虔诚可以看出,全中国人对舟溪人民的关心

2、。也展现了 “一方有难,八方关怀 ”的思想。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 “读出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 ”的四分的分值,我们可以选择图一或是图二进行仔细的观察。如选图一,就要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图片展现了无数被砍伐掉了的树桩,还有一个占据了图片四分之三的女子的脸,她的脸因干涸而痛苦不堪,眼角还有一滴即将滴落的泪水。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类滥砍滥伐森林的现实,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导致多处缺水的旱情。因此,此图意在警示我们必 须保护森林,保持生态的平衡。 如选图二,就不仅要注意图片上的内容(一群人整齐的站在长城上双手合十祈祷),还要注意图片的题目中的 “长城上为舟溪死难者祈祷 ”字眼,由此可以读出图片

3、的主题,表现了全中国人对舟溪人民的关心,展现了 “一方有难,八方关怀 ”的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图表,一定要注意整体感知图表的标题和内容,结合题干要求做综合考量后写出切题的答案:。 材料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 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月 4日至 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材料二:清明祭祖的时候,我们用传统的方式放炮、

4、烧纸钱,但是这样的方式确实是容易引发火灾的。不过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以网络祭拜、以鲜花祭拜等等文明的方式来祭奠哀思。其中网络扫墓的形式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网络能像真实祭奠一样表达人们对先人的哀思。有网友认为,网络拜祭形式不够严肃,扫墓的 意义在于亲眼看看亲人安息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宁愿在心里默默怀念。 【小题 1】我国还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呢?请写出其中两种,并注明其具体时间及其习俗。( 4分) 例: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 【小题 2】材料一中写道 “古代诗人都赋诗写出了清明节的悲凉氛围 ”请你写出其中一句能表达此氛围的诗句。( 2分) 【小题 3】清明节的主

5、要形式之一是扫墓、祭祖。请从你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中感知清明扫墓、祭祖的内涵,谈谈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3分) 【小题 4】材料二中提到,今年网络扫墓的形式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但是却有许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有网友说: “网络拜祭形式不够严肃,扫墓的意义在于亲眼看看亲人安息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宁愿在心里默默怀念。 ”如果你持反对意见,你会怎样给这个亡友留言呢?( 3分) 答案: 【小题 1】重阳节 登高、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 端午节 喝雄黄酒、挂艾草、赛龙舟、吃粽子等。( 4分) 【小题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杯浊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 2分) 【小题

6、 3】内涵:最主要的是懂得感恩,保持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祖不断努 力、创造得来的,来之不易。我们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感谢他们的给予。( 3分) 【小题 4】例: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本来就是因时而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祭奠将是寄托哀思、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保存、拯救祭奠文化的科学方式,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历过或听说过的肯定有不少,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7、。熟悉哪个,知道哪个的具体内容 就写哪一个。如春节,贴窗花、包饺子、放鞭炮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 点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不仅要在课内学习,还要在课外积累。平时我们要培养自己对多种知识的兴趣,积累一些成语故事、名人名言与事例、俗语、歇后语、民间习俗、名胜古迹等,并不时的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自己的积累,还可以在考试时,备不时之需。 【小题 2】试题分析: “古代诗人都赋诗写出了清明节的悲凉氛围 ”要求我们写出有关清明的诗句,其实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杜牧的清明,其中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的名句。如果知道其它的,也可以写出来。 考点:本题

8、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积累能力。 点评:从小到大,从小学到中学,我们要课本上学习的古诗已有不少,再加上我们平时的积累,头脑中的古诗句肯定有很多。但是要注意积累的归类、明细化,这样,在提取的时候就会轻松得多了。 【小题 3】试题分析: “清明扫墓、祭祖 ”的习俗就是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表达对他们的哀思,是一种感恩的表现。原因其实不言自明,就是因为已故的亲人多是我们的先人,他们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给予的,我们应该感恩他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习俗的理解能力。 点评:平时我们就要了解一些习俗,参与到传统习俗中去,加深对传统习俗的认识,不仅要培养对传统习俗的兴趣,还要立

9、志把这些优良的习俗传承下去,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小题 4】试题分析:针对 “网络拜祭形式不够严肃,扫墓的意义在于亲眼看看亲人安息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宁愿在心里默默怀念 ”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拜祭 ”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表达对亲人哀思的情怀在。 “留言 ”是具体的答题要求,我们要在 “留言 ”中表明自己的反对的意见及理由,起到说服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身边的事要多关心,多与同学交流看法,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迅速提高。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 正确 的一项是: ( )(

10、 2分) A 蕴 蓄 (yn) 天 罡 (gng) 榛 树 (zhn) 朦 胧 (mng) B 龟 裂 (gu)踌 躇 (zh)丢三 落 四 (1)温 馨 (xng) C 恪 尽职守 ( ) 憔 (qio)悴 怄 气 (u) 骸 ( hi)骨 D 绯 (fi)红 抽 噎 (y) 晨 曦 ( x)荣 膺 ( yng)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龟 ”应读 jn“躇 ”应读 ch,C“恪 ”应读 k, D“绯 ”应读一声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

11、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变脸 ”、 “热爱生命 ”、 “敬畏自然 ”都是动宾短语。 B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是一个单句。 C “他们用平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个句子中的 “用平实的语言 ”是定语。 D “尊重人才,才能更好地集纳人才,推动发展。 ”是一个条件复句。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这个句子中的 用平实的语言 是定语 ”的说法不对,应把 “定语 ”改为“状语 ”。 点评:在语文学习中,要把短语的类型(主谓、动宾、动补、并列短语等)、句子分类(单句、复句)、复句关系(并列、因果、转折、

12、选择、递进等)、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语等)等知识熟记于心,做到能够准确判断 。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裹 ”、 “莉 ”、 “煌 ”按造字结构分别是内声外形、上形下声、左形右声。 B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这句话中的 “慵懒 ”是贬义词。 C “胆怯 ”、 “害怕 ”、 “怯懦 ”是一组近义词,都有胆小、心里发慌的意思。 D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索,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的说法不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才可能构成排比。 考点:考查学

13、生对字的结构、词语的感情色彩、修辞等的分辨能力。 点评:在语文学习中,要把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汉字的造字法(象形、会意、形声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夸张等)等知识学通学懂,做到心中有概念,见到会判断,平时会运用。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创作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B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C海燕是高尔基在 1901年 3月 写的 “幻想曲 ”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 “

14、海燕之歌 ”。 D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 40 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答案: A 试题分析: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创作的 ”的说法不准确,应是 “是西汉刘向整理而成的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 提高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 修缮, 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

15、 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 呀! A是还是因为志得意满 B或或如果得不偿失 C不是而是假如金碧辉煌 D是还是如果得不偿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整体感知语段,谈论的是 “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 ”,并以圆明园为例进行论证。根据语意,一、二个空应是并列关系, “是 还是 ”,排除掉 B和 C。三、四个空连接的句子是假设关系,因此应选 “如果 得不偿失 ”。即答案:为 D。也可以把各个词语放到空中读一读,看哪一项的词语更通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点评: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所写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根据这些加以选择。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

16、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 下列词语解释 错误 的一项是: ( )( 2分) A忐忑:形容心神不宁。 B襁褓:用身体来保护。 C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了。 D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答案: B 试题分析: B“襁褓 ”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也用来指代婴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俗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下列各组成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分) A金榜提名滥竽充

17、数 B磬竹难书出其不意 C一鼓作气悬梁刺股 D顶立相助墨守成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金榜提名 金榜题名 B磬竹难书 罄竹难书 D顶立相助 鼎力相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易写错的字,如形近字、难写字等要及时进行积累,并抽时间加以强化练习。 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的专项试题,这样真正遇到考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得心应手。 现代文阅读 文具盒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子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

18、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子去领。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子的 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 “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 ”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子身上套。英子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 “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 ”村长讪讪地笑了,说: “这闺女有出息! ”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 “你真憨!。 ”英子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 “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 得到这个文具盒,英子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

19、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子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开学头一天,英子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 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子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 “你真爱惜! ” 英子笑了,说: “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 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

20、 英子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子去家里玩。英子不去,说: “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 丽说: “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 ” 英子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子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 【小题 1】文段开头第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2】剩下的三件捐献的物品,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子为什么选择文具盒?( 3分) 【小题 3】 “英子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 ”请解 释 “扎 ”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 “扎 ”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 【小题 4】英子说 “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 ”,为什么?( 2分) 【小题

21、 5】英子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 “想要一件红毛衣 ”,你对此有何看法?( 3分) 答案: 【小题 1】表明英子家庭生活窘迫,缺少御寒的衣服。( 2分) 【小题 2】娘选择红毛衣,因为它可以御寒,实用。英子选择文具盒,是因为英子要读书。(第一问能答 “御寒 ”即可;第二问能答 “要读书 ”即可。)( 3分) 【小题 3】 “扎 ”在文中的意思是 “紧紧地盯住 ”(或 “专注地看 ”)。 “扎 ”字生动地表现了英子对文具盒的喜爱,对读书的渴望。( 3分) 【小题 4】因为文具盒为英子打开了一个她所向往的学习天地,给了她无尽的慰藉和希望。( 2分) 【小题 5】略。(首先要理解英子 “想要一

22、件红毛衣 ”表现了姑娘爱美的天性,然后就此提出看法。对美的看法,主要还是向往美好生活。不论是理解、赞赏,还是批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读第一段内容,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子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 可以看出英子在 寒冷的冬天没有足以御寒的衣服,生活很贫穷。交待了英子的家境,衬托她对学习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内容上,要看看本段写了什么,其上下文各写了什么,结合文章整体感知出其作用。结构上,一般要根据语段的位置,开头的语段,一般会起到照

23、应题目,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 【小题 2】试题分析:结合第二段娘的话 “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 ”可知,娘要那红毛衣是为了给英子来挡寒。根据第三段英子得到这个文具盒后 “英子把它当作 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 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并结合上文第一段可知,英子有读书的愿望,文具盒给了她美好的梦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找到相应的关键信息,并根据

24、文章的内容概括、提取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在考虑时,要同时结合上下文内容,这样理解起来才会完整,准确。 【小 题 3】试题分析: “英子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 ”整个句子表明英子不想要红毛衣,她想要文具盒。 “扎 ”字是对英子的眼神的描写,在句中的意思是 “紧紧地盯住 ”(或 “专注地看 ”)。 “扎 ”字表明英子被文具盒深深地吸引住了,表现出英子对文具盒的喜爱,对读书的渴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及其效果的掌握情况。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正面、侧面,其中正面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出判断,并把句子放到文章段

25、落中加以理解,分析出刻画的人物的内心、性 情或形象。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第三段 “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 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可知, “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 ”的原因是文具盒为英子打开了一个她所向往的学习天地,给了她无尽的慰藉和希望,她内心有了目标和动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对于本文来说,找到表明原因的关键语句是最为重要的。一般原因不难揣摩 ,关键是信息提取要精炼,语言的表达要

26、全面简洁。 【小题 5】试题分析: “英子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 想要一件红毛衣 ”她的这两种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英子从小在贫困的山区里长大,一直以来有读书的愿望,小时候选择文具盒是一个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望。等通过自己的努力上了中专,来到市里,尤其是看到了市里的优越的生活之后,她的愿望改变了, “她想要一件红毛衣 ”,这并不是她的堕落的表现,对于一个长大的女孩子来说,本来也无可厚非,主要是环境的改变让她懂得了不仅要追求内在美,同时也要注重外表的美丽。由此可见,环境可以改变一个 人的想法,甚至是一个人。但不管怎么改变,都要知道知识比什么都重要,内在的美比外在的美重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

27、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没有对错,只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即可。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必须要有相应的理由支持,而且要观点明确,语句通畅。平时要针对身边的事件、现象,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读过的书中的情节与内容,与同学们、师长多讨论、多交流,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 晨 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 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

28、甚或会从燠 (y)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 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 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 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 “朝气 ”与 “暮气 ”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 “朝气 ”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

29、发展而来的。朝气 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 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 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

30、,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 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小题 1】第 段依次描写淡淡的朝阳、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轻轻嘶叫的小蝉等景物,主要想表现了早晨的什么特点?( 2分) 【小题 2】第 段和第 段,把清晨比作 “新的起点 ”、 “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 ”这一比喻对人生有何启迪 (3分 ) 【小题 3】

31、第 段和第 段,先后用 “玫瑰花瓣 ”、 “羊毛卷 ”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2分 ) 【小题 4】文末为什么说 “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 ) 【小题 5】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通过你的阅读,你认为还写了什么? (3分 ) 答案: 【小题 1】表现了早晨清新、宁静。 ( 2分) 【小题 2】 鼓舞人意,促人起步; 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 (3分 ) 【小题 3】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加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 (2分 ) 【小题 4】 新的一天生活开始了; 人生的奋斗开始了; 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

32、的生活 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 (3分 ) 【小题 5】这篇文章不只描景,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3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读第一段可见,前面都在描写淡淡的朝阳、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轻轻嘶叫的小蝉等景物,最后一句 “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进行了总结。因此可得出,第一自然段写出了早晨清新、宁静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提取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找到相应的关键信息,并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提取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 “把清晨比作 新的起点 、 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 这一

33、比喻对人生有何启迪 ”,分析时,我们要读二、三两段,清晨是一天的开始,它是富有朝气、生气勃勃的,因此把它比作 “新起点 ”, “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这就是对人生的启迪。而第三段中,清晨是“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把它比作 “生活的航道上的白帆 ”“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这就是对我们人生的启迪。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提取和概括的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 先要找到语句出现的语段,并精读相关语段,找到切题的关键信息,并根据题干的要求,提取(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 “那

34、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 ”由此句可知,它写出了朝云,颜色嫩红,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的特点。 “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 ”这个语句写出了朝云颜色的变化,由红变白,越来越透明。把两个句子加以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句一定要坚持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把词语(语句)放到相应的语句(语段)中,并结合上下句内容分析理解,得出相应的正确答案:。 【小题 4】试题分析: “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结合全文内容可知,早晨是一天的开始,是奋斗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生

35、活的开始。因此,当朝云散去之时,作者说 “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开始自己的奋斗历程的激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词)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句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放到语境中,结合全文内容,有时还要结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时,尤其要注 意,把句中的关键点(词)解释透彻。 【小题 5】试题分析:本文确实 “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 ”,它是借景写情,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认识,表达自己要投入到人生奋斗历程中的激情与渴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写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主旨要结合文章内容、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36、等,还要看看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描写、叙事中表达出什么样的理想情怀。在分析主旨时,借助其中的关键语句,判断作者的立场情感,能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词语来组织语言。 文言文阅读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 1】解释

37、下列词语。( 4分) 夫环而攻之 环: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攻亲戚之所畔 畔 : 【小题 2】翻译以下句子。( 2分)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 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的 “道 ”指的是( )( 3分) A道德 B道理 C施 “仁政 ”,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道路 【小题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本章所提观点的看法。( 3分) 答案: 【小题 1】 围 武器装备 限制 通 “叛 ”,背叛( 4分) 【小题 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

38、,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分) 【小题 3】 .施 “仁政 ”,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小题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略(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环、域、兵革 ”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相通之处,其中 “域 ”要解释为动词用法,应译为 “限制 ”。 “畔 ”是典型的通假字,要先指出通哪个字,再加以解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39、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以 ” “国 ”等。三个 “以 ”字都应译为 “依靠,凭借 ”。 “国 ”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此句中应译为 “国防 ”。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 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 “得道多助,失

40、道寡助 ”的句意,即 “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因此,句中的 “道 ”应是指 “仁政 ”“施行仁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对于文言文中的关键词,同样要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加以理解。可以在译出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理解句中字的意思。另外,根据全文的观点,也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 【小题 4】试题分析: “中心论点 ”即作者在文中对于所议论问题的观点。本文是从谈论战争开篇的,对于战争,作者所持的 观点是,在三个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 “人和 ”最为重要。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我们的看法,一般应与作者的观

41、点一致。即, “人和 ”不仅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它也是小到集体生活,大到国家生活中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上下团结、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大家齐心合力,才会取得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国家的强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对题干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对文言文的学习,把具有其性的符合题意的答案:总结出来。 诗歌鉴赏 青春之歌 阮章 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歌,运用诗歌赏析的方法选取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 5分) 答案:这是一首对青春的赞美之歌,第一节强调了生命的可贵,青春的短暂,比如 “每个人只能得到一次生命 ”“青春之歌,却

42、唱不了十个十年 ”。这一节是直接抒发感叹。第二节、第三节是诗人的想像的画面,用 “不要等待这样一天 ”“ 不要过着这样的日子 ” 非常诚恳地告诫青年人不要荒废光阴、不应虚度年华。 整首诗歌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是长辈真诚的劝告,没有用华丽的词语来堆砌,而是再现因错过而追悔莫及的一幅幅画面,真 实而自然,极具震撼力。 试题分析:题目青春之歌表明,是对青春的赞美之歌。整体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处处充满告诫:如第一节, “每个人只能得到一次生命 ”“青春之歌,却唱不了十个十年 ”等;第二节,更为生动,它用想像中因错过青春而追悔莫及的一幅幅画面,表达了对荒废光阴之人的告诫之意,告诫人们不

43、要等到老态龙钟之时,留下无尽的憾恨。本诗的基调是积极的,语言读起来朴实但却很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点评:对于诗歌的赏析,主要是欣赏诗歌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 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等。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考查。( 4分) 【小题 1】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写的是微不足道的蚊子虽然机智地战胜了百兽之王,而它沉醉于胜利之中时却撞上蛛网。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弱者也能战胜强者,强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除了蚊子和狮子之外,请任意写出伊索寓言中两个故事的名称。( 2分) 【小题 2】请简要概括一个故事的内容,并

44、分析得出的启示。( 2分) 答案: 【小题 1】猫和鸡老鼠的婚礼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乌鸦和老鹰 【小题 2】小男 孩与蝎子告诉人们,要分辨清好人与坏人,区别的对待他们才可以。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就是对的。寡妇与母鸡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小题 1】试题分析: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如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 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45、。 点评:学习名著时,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等,还要注意积累一些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些细节。在做题时要注意,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毛病。 【小题 2】试题分析:考查较为深入,既要知道内容,又要知道寓意才能做得出来。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如蚂蚁与蝉内容简述:冬天,蝉向蚂蚁乞讨,蚂蚁问: “你夏天为什么不找些过冬的粮食? ”蝉说,那是我在唱歌,没功夫。蚂蚁说 :”夏天唱歌,冬天就跳舞吧! ”寓意:讽刺好逸恶劳。 苍蝇与蜜内容简述:房里有蜜漏流出来, 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 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

46、后悔不已,嗡嗡乱叫: “我们真不幸。 ”寓意: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或者: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乌龟与鹰内容简述: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寓意: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积累和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默写 诗文默写填空。

47、(凡错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8分) 【小题 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婴孩手中乳。 【小题 2】鱼我所欲也, 。 【小题 3】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小题 4】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 “花 ”的两个连贯的句子: , 。 【小题 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小题 6】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 7】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小题 8】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答案: 【小题 1】像恋人的柔发 【小题 2】熊掌亦我所欲也 【小题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小题 4

4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 【小题 5】虫声新透绿窗纱 【小题 6】鸡声茅店月 【小题 7】胜做一书生 【小题 8】锦江春色来天地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遣、纱、做、锦等易错字外;有时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题干中的提示语言。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下,做好检查,这样才能使整个默写保持准确性。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作文 爱如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我们心存感恩。亲爱的朋友,在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