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8932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旁骛一愁莫展 订 正( dng) 锋芒毕露 B浮燥 锲 而不舍( q) 纯粹吹毛求疵 C荫庇德高望众迁徙扣人心 弦 ( xun) D贮蓄 莘 莘学子( shn) 祈祷金碧辉煌 答案: D 某人收到一个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因病不能出席,写信向大会秘书说明,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A因病不能到会,坐失良机,深感不幸。 B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机会,十分遗憾。 C因病不能到会,有负众望,深感不安。 D因不能到会,不能对会议作出应有贡献,特致歉意。 答案: B 仿照示例写句子,最恰

2、当的一项是( ) 示例:希望产生勇气,勇气使希望之门变得宽阔。 A知识源于生活,知识让生活之光变得明亮。 B人生拥有快乐,快乐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C友谊产生力量,力量使友谊之路变得平坦。 D勤奋造就成功,勤奋使成功之路更加辉煌。 答案: C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作品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选自刘禹锡集。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C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 D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浪漫主义大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3、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 _ , _ 。 _ , _ 。 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水千变万化,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 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宋江在揭阳岭也险成人肉馒头,幸得李俊相救,化险为夷。 B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祥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 D格列佛在小人国里一顿饭要吃掉机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答案:

4、C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 ) A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生活教会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 “灵根 ”,是寓含深意的。 D不少人想知道粽子与端午节到底有什么关系 答案: D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海峡两岸 “三通 ”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大突破。 B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失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横

5、线处的词语,醉恰当的一组是( ) 生活中处处 着美的细节,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常用一种美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一颗 的心去感悟生活,即使有所怨、有所忧,也都能化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一直很美。 A培育细致收藏 B孕育细腻收藏 C孕育细致搜索 D培育细腻搜索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 天气的 实时监控 和趋势分析。 B.近年,大蒜、绿豆、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 叹为观止 ,由此也催生出 “蒜你狠 ”、 “豆你玩 ”网络新词。 .近年来, 我们与大自然这个朋友的关系日益恶化,罪恶的

6、黑手一次次戕害着与我们 休戚与共 的大自然,无穷的索取让原本美丽的家园变得伤痕累累 . .他为人一点都不吝啬,当朋友们经济上有困难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找这个 大方之家 帮忙。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题目。( 16分) 凹地人生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凹地的最大特点,就是因为地势低而汇集了各方之水。李白有诗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何等的气势!大海若非出于凹地,又怎能容纳百川呢? “山谷取低势,故能纳万物。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特别推崇谷(凹地)的特性,认为它和道很接近了。到了现代社会,衍生出一个新词 “凹地效应 ”,就是指某事务因为有了某些

7、特征或优点,从而对另外一些事务产生一种吸引力,导致这些事务向这个地方聚集。 凹地的特性是聚势,人生聚势的结局就是处世成功。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缘,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聚集 一批好朋友,那么就让自己成为一片 “凹地 ”。一个人只要具有 “凹地 ”的特性,用不了多长时间,好事就会接连而来。 处世 “凹地 ”特征有哪些呢? 一是谦虚。不骄不躁、不矜不伐、辞尊居卑、功成不居、功薄蝉翼、虚怀若谷 在中华字典上,表达谦虚之意的词语俯拾皆是。然而生话中这样的人却很稀缺。很多人常常在艰难的时候很谦和、虚心,而在成名之后就会变得趾高气扬。不仅再难进步,还往往因为自以为是而摔得鼻青脸肿。就此而论,可以说,战胜失

8、败难,承受胜利更难。一项事业的成功,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过程,都是由小到 大、从低级到高级的链条。如果小有进步即告满足,囿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那就永远无法到达胜利的顶峰。只有常怀谦虚之心,才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谦虚谨慎者往往能够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在取得初步成功以后继续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二是包容。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早已传为佳话。要知道这 “管鲍之交 ”,就是鲍叔牙不计管仲的自私,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等一系列 “包容 ”的结果。林肯总统素来对政敌以包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些议员的不满,议员说: “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是应该消灭他们。 ”林肯微笑着回答: “把他

9、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 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一语中的,多一些包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 “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 ”反对者的存在,可以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故能广阔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故能浩瀚无涯。受脾气性格、阅历视野、文化修养、生存环境的影响,人们表现出种种差异,甚至种种不足和缺点。能包容他们的个性,宽容他们的欠缺,不仅 是一种气度雅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要知道,风凉话,正可以给

10、你发热的头脑 “冷敷 ”;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最妙的 “芭蕾舞 ”;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会增加你的爆发力。 三是聆听。有的人很受人欢迎,人人都喜欢与之结交。这种人,人缘特佳,凡事容易成功,其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善于聆听。在人们自我表现普遍化的今天,能静下心来聆听别人说话,已成为一种美德。多听有助于信息的搜集、人世的观察,还可以避免因多言而造成的差错。民谚说: “善于聆听的人是智者。 ”一个好地聆听者在任何时候都比一个谈话者更受人欢迎, 就像磁铁吸引周围的铁屑一样吸引周围的人。 如果有人找你倾诉,你一定要认真、投入、耐心的聆听。因为这是他们对你的信任和依托,你的聆听对他

11、们也是一种共享、慰藉、温暖和鼓舞。学会聆听是处世的一个重要法宝。即是你迫切地想谈其他事情,也不要着急。认真地聆听别人,直到他们把话说完。坚持下去,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谦虚、包容、聆听,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凹地人生会很美妙。 【小题 1】阅读全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小题 2】选文的 1-3段有什么特点?( 3分) 【小题 3】处世 “凹地 ”的特征有哪些?( 3分) 【小题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5】请你为第 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字数 30字以内)。( 2分) 【小题 6】读完选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小

12、题 1】具有谦虚、包容、聆听的 “凹地 ”特征的人处世会成功。(或 “一个人只要具有 “凹地 ”的特性,用不了多长时间,好事就会接连而来。 ”) 【小题 1】文章开头引用俗语、诗歌论述了自然界 “凹地 ”的特点,又通过老子的言论将自然界的 “凹地 ”联系到人生处世的方式,进而引出中心论点。 【小题 1】谦虚、包容、聆听 【小题 1】举例论证。具体 有力地证明了包容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小题 1】示例:蔺相如包容廉颇,为后世留下 “将相和 ”的美谈。(举例要求典型) 【小题 1】略 【小题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

13、句子。 【小题 1】议论文开篇一般有以下作用:引出论点,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与下文照应等。 【小题 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小题 1】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作答时学会结合语境,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小题 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小题 1】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题目。( 14分) 汽车在空中飞 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上班族来说,塞车恐怕是最令人头痛不过的事情了。每当这时,人们恨不得汽车能长出一双翅膀

14、,腾空而起。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后不久,制造能够在天空飞行的汽车便成为当时一些思想超前的人追逐的梦想。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这种无翼空中汽车终于诞生了。 目 前,科学家制造出来的空中汽车,可同时乘坐 4个人。即使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或漆黑的夜晚,它也能畅行无阻、正常飞行,其飞行本领毫不逊色于一般的飞机。 其最高飞行时速超过了 600千米小时,比直升机快 2倍,飞行最大高度 9000米,最远航程 1500千米。 从外观上看,空中汽车更像是一架小型飞机,但它的起飞和降落方式却和直升机一样,令它能在车道上和自家后院里自由垂直起降。前端左右两个发动机舱酷似飞机发动

15、机舱,后面也有相似的两个,中间是一个透明的大驾驶舱。置身于舱内,人的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另外,尾部有飞机上常见的双垂 尾和高高的平尾,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功能是维持飞行中车身纵向稳定和平衡。不像飞机的是,它没有机翼。为保证空中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的飞行完全由计算机来控制,并由卫星系统导航。一旦发生事故,空中汽车将自动释放设置在内部和外部的降落伞及气囊。 空中汽车在经济上的潜在优势也值得一提。其低燃耗发动机及可使用多种燃料的性能会降低燃料费用。空中汽车的耗油量只相当于 V22“ 鱼鹰 ”式倾转旋翼机或高性能直升机的 1 4。空中汽车潜在的军事用途将是非常广泛的,包括空中医疗疏散、空中侦察、指挥

16、与控制、搜索与营救、特种部队渗透、 空袭作战、空降作战、强行进入作战、宪兵机动与调动保障、通信转播、分队补给的战场分发、单兵或班级替换人员的运输、武器平台、非战斗人员的疏散行动、战场物资运输以及战损评估等。 当然,空中汽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它有限的有效负荷是一个不利因素。它的使用将会使空域指挥与控制复杂化。不久以后,这种空中运载器技术就将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空中汽车充分发展了,高速公路就会变得冷冷清清,机场也会大受影响。人们可以享受每小时 600千米以上的空中汽车,谁还愿意去坐车速每小时几十千米的出租车呢?飞机需要机场 、跑道才能起降、飞行,而且每次乘客需提前 1小时

17、-2小时赶往机场等候。而有了空中汽车,人们可以从家里直接出发, 2小时内就能从上海飞抵北京。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公司在进行空中汽车的研究:以色列的 “城市之鹰 ”两人座小型飞行汽车,计划在今年进行测试;麦道公司正在研制 “索科尔 400”四座飞行汽车。不久以后,交通堵塞可能将成为历史,因为天空是广阔无垠的。专家们认为空中汽车预示着一次彻底的 “交通革命 ”,也许人们会把这一发明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相提并论。 【小题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分)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空中汽车有哪些优势?( 4分) 【小题 4】从全文

18、看,空中汽车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2分) 【小题 5】不久的将来,空中汽车将会走进普通家庭,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如果某空中汽车制造公司举行产品推介会,面向社会征集评选一则宣传公司空中汽车新品的广告词,你将拟写怎样一句广告词应征?( 2分) 答案: 【小题 1】空中汽车 【小题 1】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突出说明空中汽车飞行本领之高。 【小题 1】飞行速度快、高度高、航程远、起降方便、安全可 靠、经济实用、军事用途广泛。(以上只要说到 4点即可) 【小题 1】有效负荷有限;使空域指挥与控制复杂化。 【小题 1】略 【小题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 【小题 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

19、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小题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空中汽车有哪些优势即可。 【小题 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 1】拟写广告标语,要紧扣产品性能,用语简明,使用修辞,合理即可。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20分) 80 枚果子 他跪在老母亲面前 ,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帝道了声 “春节时一定回家 ”的话之后,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 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了一份生计 矿下作业。虽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姿,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 有一天

20、,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 92 枚果子。 他把其中的 80 枚放在了包裹中。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附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旁的大姐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她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留下了的 12 枚,他是打

21、算分给同住的 12 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要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 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坐了开往家乡的火车。一路上,他的心很痛,一阵一阵地像刀绞。那 80枚果子会给老毋帝带来怎样的灾难 傍晚时到了县城,家乡也下了大雪。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通往自己家里的那段路,因为风雪太大,根本通不了车。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发了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再冷的风,再大的雪,

22、对他来说,现在也成了无关紧要的事。就这样,他一路地去,鞋子 掉了都没顾得上会头去捡。 一直到了深夜,他终于跑到了家。气喘吁吁地推开房门,却发现母亲正坐在桌旁,桌上,正放着一盘鲜红的果子。听到响动,老母亲揉了揉眼,看到了眼前的他,然后翕动着有点干燥起皮的嘴唇: “儿呀,你 娘终于等到你回来了。你的脚 ” 她心疼地看着儿子那双满是泥雪的脚。 他顾不上解释,急忙问: “这些果子,您吃了吗? ” “哪能呢!这么好看的果子一定很贵吧?娘知道你孝顺,一定连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就全给娘了,娘得等着你,等你回来,咱娘俩一起吃啊 ( 11) “娘啊! ” 他不等母亲把话说 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地埋在了母亲

23、的怀中。 (选自 2008 年 3 月 格言),有改动 【小题 1】本文叙述了 “80 枚果子 ”的故事。请按例子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分) “他 ”把采来的果子寄给母亲 。 【小题 2】 “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3】结合选文分析 “他 ”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小题 4】仔细揣摩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 1) “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像 发了疯似 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 ”句中划线的 “发了疯似的 ”有什么表达

24、效果? ( 2) “老母亲揉了揉眼,看到了眼前的他,然后翕动着有点干燥起皮的嘴唇:儿呀,你 娘 终于 等到你回来了。你的脚 她心疼地看着儿子那双满是泥雪的脚。 ”这段话中 “终于 ”强调了什么? 【小题 5】文章以 “80枚果子 ”为标题有何妙处?( 3分) 【小题 6】第( 11) 段中: “娘啊! ” 他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地埋在了母幸的怀中。 此时此刻,文中的 “他 ”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发挥想象,代 “他 ”说几句得体的话。(不超过 30 字) ( 3 分) 【小题 7】读了本文,你从 “他 ”和 “老母亲 ”的行为中感悟到了什么? ( 3 分) 答案: 【小题

25、 1】( 1) “他 ”得知野果有毒急忙赶回家。 ( 2) “老母亲 ”等待儿子一起吃果子而避免不幸。 (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给分) 【小题 1】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波澜起伏,为下文他急忙奔回家做铺垫。 【小题 1】他把 80枚果子邮给母亲,自己留的很少喝同事分享,写出他是一个孝顺、 大方的人,当得知果子有毒时,他没命的往回赶, 从侧面表现他对母亲的爱 (,他一人在外面打工,能够吃苦。 【小题 1】 “发了疯似的 ”表现了 “他 ”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 【小题 1】( 1)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凝聚了母子之间深厚的爱。 【小题 1】略。 【小题 1】作为儿子要孝顺母亲,作为母

26、亲要疼爱儿子,家庭幸福需要家人共同创造。 ( 意思符合即给分) 【小题 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情节的内容。 【小题 1】观察语句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波澜起伏,为下文他急忙奔回家 做铺垫。 【小题 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 1】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再答出表达效果。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 1】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此处是结构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27、兴趣;内容主题上凝聚了母子之间深厚的爱。 【小题 1】可从 “惭愧、后悔、惊喜、庆幸 ”等角度描写,符合主题情景,想象合理,语言得体即可。 【小题 1】紧扣文章中心主题,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0分) 【甲】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 “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 罅 ,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 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

28、注,水态愈伟, 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 注 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罅 (xi):裂缝。 掉:摇动。】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2分) ( 1)心 乐 之( ) ( 2)山行之 极观 也 (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2分 )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小题 3】【甲】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小题 4】根据理解填空。( 4分) 两文中的划线句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在开头交代了景物的 _和游览者正式游赏前的 _

29、;不同的是,【甲】文第一句侧重 _从角度写景,【乙】文第一句侧重从 _角度写景。 答案: 【小题 1】( 1)对 感到快乐;( 2)雄伟景象 【小题 1】( 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 2)瀑布直泻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动。 【小题 1】怡然改 倘唬皇绺奈 m 【小题 1】地点;心情;高兴(心乐之)害怕(心悸 【小题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 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 1】

30、注意教材中重点词语的字形。 【小题 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默写 古诗文填空( 10分) 【小题 1】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小题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 3】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小题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小题 5】 ,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小题 6】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 【小题 7】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 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感动中国人物 “霍英东的颁奖词 ”中一句话,化用了孟子的 “ , 。 ” 【小题 8】古诗词中有

31、不少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 , 答案: 【小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 【小题 1】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 1】受任于败军之际 【小题 1】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题 1】山河破碎风飘絮 【小题 1】弓如霹雳弦惊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作文 作文( 60分) 春风,暖暖的,柔柔的。老妈的一句叮咛就是一缕春风,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就是一缕春风,成功后,友人的一声喝彩,就是一缕春风。这一缕春风,使这个世界桃红柳绿,温馨和谐。 请以 “春风,拂上我的心头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 600700 之间。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