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0分) 闲话膏方 周端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膏方有着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 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彘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保存 11个方,其中包括 2个膏方。 唐宋时期,朝廷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中
2、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膏方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明清时期,中医膏方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纷纷用于滋补养生,促进膏方完善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近代, 。如张聿青医案非常强调要针对病人的体质与病因,因人、因病而施,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又如丁甘仁医案中列举了大量使用膏方的案例,几乎每个案例都有对服用膏方者的具体体质和病因的分析,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细致。 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其药物组方有别于单纯 “强身健体 ”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 “补品 ”,强调根据个体差异立法组方,合理配伍扶正药
3、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讲究 “固本清源,攻守适宜 ”, “阴平阳秘,以衡为补 ”,达到 “治未病 ”的效果。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而生活压 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使亚健康状态者增多。疾病谱改变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些因素让膏方在现代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培训班举办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现代膏方发展速度惊人,尤其在南方地区,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 15%的速度增长, 2011年上海
4、使用膏方近 30万料。 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 上的现象令人担忧。 有些 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此外,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的专家明显不足。而膏方的生产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至膏方的生产良莠不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膏方的合格率不会超过50%。 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要 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各地区应 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 加强膏方生产各环节监督, 开展专家培训,对开方医生规 范考核。 (摘
5、自文汇报 有删改) 【小题 1】根据第 段内容,膏方的制作方法是: 。( 3分) 【小题 2】第 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根据此段内容,横线上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下面的第 句,理由是 。( 5分) ( 1)膏方的配方更加复杂而细致 ( 2)膏方的配方更注重针对性 【小题 3】第 段中划线词 “有些 ”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 【小题 4】第 段四处 中依次应该填入的词语是 ( 3分) A尽快逐步严格广泛 B严格尽快全面逐步 C立即全面尽快广泛 D严格全面逐步尽快 【小题 5】文章第 - 段依次介 绍了膏方的历史、 和 。( 6分) 答案: 【小题 1】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
6、浓缩,加蜂蜜等,调制成半流体状。(照抄原句 1分,有句式调整但表述不够完善 2分) 【小题 2】举例子( 2分);( 2)( 1分);因为这两本医书都体现了膏方要针对具体病人来配方的思想,与第( 2)句的意思一致。( 2分) 【小题 3】不能删去, “一些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一些 ”限定了医院的范围,表明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医院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2分)。 【小题 4】 A 【小题 5】作用;发展现状 【小题 1】试题分析:审题后在一段中寻找相关句子,即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
7、 ”,从此句中提取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与题干中的 “制作方法 ”要相扣。即: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成半流体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 【小题 2】试题分析: “如 、又如 ”明显是举例子的标志。第二问,根据语段上下文内容可知,这个句子应是本段的中心句,即应概括本段的内容大意。读语段,看选项,可把正确答案: “( 2)膏方的配方更注重针对性 ”选择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说明方
8、法及说明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补充句子时要抓住文体特点,结合上下文内容,填出与文体与内容相符合的语句。说明文段首句一般是该段的中心句。 【小题 3】试题分析: “有些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把句中的 “有些 ”去掉,与原句比较一下可知, “有些 ”指有一部分,去掉变成所有、全部了,这样就与实际不符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能力。 点评: 善于比较,则理由会充分,一般分为三步,先回答不能去掉,然后指出其语境义和作用,接着说明去掉后会变成什么情况。 【小题 4】试题分析:
9、试题分析:该语段是关于 “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 ”应采取的措施的语句。这四个词语必须要与空后面的 “制定、建立、加强、开展 ”相搭配,语意通顺。因此,先把把握性大的选出来,如 “加强膏方生产各环节监督 ”必须是 “严格 ”。然后把其它的各自对号入座 ,并结合语段读一读,看是否通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感及语句搭配照应的把握能力。 点评:整体把握语段内容,注意句中的标志性词语,做好正确的搭配注意搭配时先找容易的、明显的、把握大的选择出来填上,然后再做其它搭配 【小题 5】试题分析:从前向后读文章,把写 “历史 ”的部分略过,可知 3 7介绍作用, 8、 9段介绍现状,其中有明显的语句标志,即
10、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人担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并概括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 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说明文中的关键语句一般是段首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8分) 忆外婆 一张照片勾起的回忆 石海红 这张照片摄于两年前,玄武湖边,一排粗壮的柳树下,远远的长凳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位老人,背有些佝偻,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地捶打着腰背。好熟悉的身影!当时我一边下意识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一边又向前走了几步。
11、是了,这位金陵老人的装束,与我外婆当年的样子何其相似! 短发用黑色铅丝做成的发箍 箍着,纹丝不乱,身上也是穿着这种洗得有些发白的卡其布衣服,脚下是双白底黑面的布鞋 外婆过世已快二十个年头了 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总不见她有空闲的时候,忙完家务,手上不是织着毛衣,就是纳着鞋底。 那时的我,最盼望的是新年,因为远在青海和云南插队的舅舅们回来探亲时,外婆又要炒喷香的鱼松、做各种好吃的饭菜了。 那时的我觉得鱼松就是世上最好的美食了。把洗净后切成小段的带鱼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松脆,然后再用小火在铁锅中不断翻炒,鱼块散成像现磨咖啡那样的小颗粒,鱼松就基本制成了。出锅冷却之后,装到玻璃瓶中 ,那是给两个舅舅探亲
12、假结束后回乡下准备的,每人两瓶,够他们在缺少荤腥的乡下吃大半个月了。当然制作过程中,我也总能揩油吃到不少。那时的我哪里知道,一瓶鱼松需要多少条带鱼,多少下翻炒才能做成啊!只觉得那种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只觉得锅铲在铁锅中翻炒的当当声,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舅舅们探亲的半个月间,家里始终弥漫着这样的好味道、好声音。等舅舅们走了,偶尔会听到外婆一边揉着肩膀,一边跟外公聊家常: “两个孩子又黑又瘦,像猴子一样 红烧带鱼,要买 3角 5分一斤的大带鱼;炒鱼松,就不必买大的贵的鱼,买 8分钱一斤的小鱼就 行了,省下的钱,就能给孩子们多买点大白兔奶糖带下乡去 ” 后来从母亲那里知道,那时的政策,一家中只要
13、有一个孩子插队农村,其他的兄弟姐妹就不必下乡了。 18岁的大舅舅插队青海, 16岁的小舅舅本不必下乡的,哪里知道要求上进的小舅舅,从家中偷出户口本,坚决要求去了云南。外婆从未因此 数落 过小舅舅,倒是每次送走舅舅们,就听她在我们面前念叨:都两天了,火车该到昆明了,得换长途汽车了 该下汽车了 也该走到队上了 那时,我们住的徐家汇附近还是大片的农田。每到夏天的清晨或傍晚,外婆总爱带着我在田间散步。外婆时常停 下来看农民担水浇地、挑粪施肥,还爱跟我说 “那两个大桶,该有百十来斤吧? ”我总嫌她走得慢,早就一蹦一跳跑到前面追蜻蜓去了。现在想来,一定是对千里之外两个儿子的牵挂让她迈不开步!想到孩子们瘦弱
14、稚嫩的肩膀也要挑起上百斤重的担子,心里的那份不舍与惦记,是到了我自己做母亲时才真正懂的。 不要说我们表姐妹表兄弟几个是外婆带大的,就连我孩子两岁前的衣服鞋帽,也是闲不住的外婆给张罗的。婴托班的那些年轻妈妈们,经常善意地嘲笑我儿子 “穿得像个小古董 ”,她们哪里知道那是年近八旬的太外婆为曾外孙一针一线手工缝成的!外婆说,孩子小 ,误食了纽扣之类的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穿布条绳结的斜襟衣服好。 11那时的外婆,年事已高,做事已不似当年那样麻利,折磨她多年的胃病,让她的背有些佝偻了 多方求医,难挽沉疴,初夏时节,外婆终于不必再为儿孙们操心了 12遵她遗愿,儿女们把她葬在了她的老家。 13爱我的外
15、婆去了,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居然不能确切地说出她老人家的生卒年月! 14隔着十多米的距离,看着那位素不相识的金陵老人的背影,我似乎听到她的叹息之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我,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她才找到个无人之处歇一歇。我打消了走到正面仔细打 量她的念头,默默地对自己说:回沪后和孩子聊聊我的外婆,说说我的 遗憾 吧。 15去年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了这张照片,交流了各自的感悟。 16今年 10月 20日,我在微博里写道:重阳节,记得回家问候长辈! 17外婆从来不曾要求子孙回报什么,我也无从回报什么,今天就让我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我心中的愧疚,希望这样的爱的不等式,越少越好。 【小题 1】第 段
16、中的 “数落 ”在文中的意思是 。( 2分) 【小题 2】第 段划线句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其作用是 。( 4分) 【小题 3】第 段作者觉得 “锅铲在铁锅中翻炒的当当声,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的原因是: 。( 4分) 【小题 4】结合全文来看,第 14段中作者的 “遗憾 ”包括:( 6分) ( 1)儿时的我并不理解外婆对儿女的不舍与惦记; ( 2) ; ( 3) 。 【小题 5】下列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4分) A赞美了外婆为儿孙无私奉献的精神。 B抒发了我对外婆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C反映出外婆那一代人生活的艰苦。 D希望晚辈能早日理解并回馈长辈的爱。 【小题 6】第
17、15段说 “去年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了这张照片,交流了各自的感悟。 ”如果你是这个班级的一位同学,你会发表怎样的感悟?请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80字左右)( 8分) 答案: 【小题 1】责怪 【小题 2】肖像(外貌)描写( 1分);细致刻画出金陵老人朴素(整洁、勤俭 )的特点( 2 分),引出下文对同样具备这些特点的外婆的回忆。( 1 分) 【小题 3】这翻炒声意味着我能够吃到美味的鱼松 (2分 );这翻炒声后将带来全家团圆的温馨( 2分)。 【小题 4】( 2)外婆为我及我的孩子做了很多,而我却不曾回报她。( 3分,答 “我不能说出外婆的 生卒年月 ”得 2分) ( 3)外婆一生操劳,
18、没能过上清闲的日子。( 3分) 【小题 5】 D(4分 ); B( 2分); A( 1分) 【小题 6】评分标准:感悟内容( 5分);语言( 2分);条理清晰(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把 “数落 ”放到语境中,我们可以知道 “数落 ”的原因是 “小舅舅,从家中偷出户口本,坚决去了云南 ”,由此可知 “数落 ”是责备、责怪的意思,体现了外婆对孩子的疼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词)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句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放到语境中,结合语句及上下文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 “短发用黑色铅丝做成的发箍箍着,纹丝不乱,身上也是穿着这种洗得有些发白
19、的卡其布衣服,脚下是双白底黑面的布鞋 ”很明显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写出了树下的金陵老人与外婆相似的特点,引发了下文中对外婆的回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及其效果的掌握情况。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正面 侧面,其中正面描写有语言 动作 心理 肖像 神态等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出判断,并把句子放到文章段落中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 【小题 3】试题分析: “锅铲在铁锅中翻炒的当当声,是世间 最美妙的声音 ”是因为有这种声音,我就能够吃到美味的鱼松,一解食欲了;另外结合上下文可知,这种美妙的声音只有在两个舅舅回家的时候才会有,它意味着全家人的团圆,因此也更 “
20、美妙 ”。后一点是要结合文章理解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案:范围,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根据故事情节的发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原文中有词语(句子)的,可首选原文中的词语(句子)。原文中没有原句的,可借用或根据理解得出答案:。 【小题 4】试题分析: “遗憾 ”指在外婆生前没能做到的事。根据题干的提示可知答案:是文章的后半部分,题干给出的内容在第八段,我们读八段的内容,可以看到关键语句 “我们表姐妹表兄弟几个是外婆带大的,就连我孩子两岁前的衣服鞋帽,也是闲不住的外婆给张罗的 ”“初夏时节,外婆终于不必再为儿孙们操心了 ”“ 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居然不
21、能确切地说出她老人家的生卒年月 ”“我似乎听到她的叹息之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我,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她才找到个无人之处歇一歇。 ”“外婆从来不曾要求子孙回报什么,我也无从回报什么,今天就让我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以及我心中的愧疚,希望这样的爱的不等式,越少越好 ”等语句,可知,外婆为我们做了很多,而我却不曾回报她;外婆一生操劳,我们也没能让她过过清闲的日子;没能尽力留外婆在世上多活几年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语句要从表及里,从浅入深,根据文章内容挖掘出它的内涵。回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内容甚至是文章的主旨,答全面。但千万注意不要因为分析偏颇而造成无谓的失分。 【小题
22、 5】试题分析: “外婆从来不曾要求子孙回报什么,我也无从回报什么,今天就让我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我心中的愧疚,希望这样的爱 的不等式,越少越好 ”是文章画龙点睛,直抒胸臆的语段,可知,它在呼吁人们要及时地回报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主题的理解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根据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揣摩出文章的中心与表达的情感 。当然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是必须要注意的。 【小题 6】试题分析: “去年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了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不仅仅是树下的金陵老人的照片,也是去世的外婆的写照,它承载着人物心中的故事和挥之不去的情结。
23、因此,我们应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来谈自己的感悟 。即感悟应主要围绕着 “爱 ”与 “回报爱 ”展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多说、多写的好习惯,对于身边的人、事物、事件要多关心,多与同学父母交流,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会迅速提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8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
24、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小题 1】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是 (人名)。( 2分)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3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 于 前。 【小题 3】下列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 “两狼之并驱如故 ”体现出狼贪婪的本性。 B “目似瞑,意暇甚 ”传神地刻画出狼狡猾的形象。 C 屠户发现了狼的诡计,于是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D本文结局说明了像狼这样的狡猾的恶人终将失败的
25、道理。 答案: 【小题 1】聊斋志异,蒲松龄 【小题 2】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像狗似的坐在前面。( 3分,采分点:径,犬,于) 【小题 3】) C 【小题 1】试题分析:狼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名篇,其作者和作者的生活朝代一般是不会不知道的,但要注意把字写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文言文课文,不但要知道字词句意,还要能知道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 【小题 2】试题分析 :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犬 ” “于 ”等。 “犬 ”是活用字,名词活用作状语,应译为 “像狗一样 ”。“于 ”应译为 “在 ”。把各个词语的
26、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 试题分析: “屠户发现了狼的诡计,于是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他是在 “肉尽 ”而 “两狼并驱如故 ”的情况下,被动地想办法。后来才发现了狼的诡计的。即因果关系弄错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
27、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内容、主题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的诗歌的相关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2分) 济阴之贾人 ,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苜 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吾乃济阴之巨室 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注释】 济阴:郡名,贾人:商人。 浮苜:水中浮草。 巨室:世家大族。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 ( 1) 号
28、 焉 ( 2) 向 许百金 【小题 2】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就向(他)要十两金。 B打渔者 (用船)载着他上了岸,(他)就给了十两金。 C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就向(他)要十两金。 D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他)就给了十两金。 【小题 3】贾人在求救时对渔者的承诺是: “ ”(用原文回答)( 2分) 【小题 4】本文表现出贾人 的特点。( 3分) 答案: 【小题 1】( 1)大声喊叫 ( 2) 先前(原来、之前、过去、刚才) 【小题 2】 B 【小题 3】(能救我,)予尔百金 (多答 “吾乃济阴之巨室也 ”扣 1分) 【小
29、题 4】言而无信(不诚信) 【小题 1】试题分析: “号 ”根据语境应读作二声,和现代 汉语的意思一样。 “向 ”在文言文中是典型的古今异义字,应译为 “先前、从前、以前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另外根据上下文语境去推断,也是不错的方法。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中的关键词有 “而 ”“则 ”“予 ”。 “
30、而 ”根据语境推断,在句中 表动作的顺承, “则 ”表转折, “予 ”是给的意思。把这几个字词的意思连缀起来,故应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 “用原文回答 ”是审题的要点,在原文中从前向后寻找,关键语句是 “能救我,予尔百金! ”由此可知, “予尔百金 ”是求救时的承诺。 考点:
31、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要求用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词语)回答。 【小题 4】试题分析: “贾人 ”在求救后没有按照之前的承诺行事,可知其人不守承诺,不讲信用,重财轻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 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侧面描写等加以推断。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
32、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 1】词中的 “麾下 ”是指 ( 2分) 【小题 2】以下理解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2分) A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B最后一句 “可怜白发生 ”与前面抒发的豪情壮志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C本 词与 “尚思为国戍轮台 ”一样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D本词与陆游的诉衷情一样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无奈之情。 答案: 【小题 1】部下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 “麾下 ”是指军营中,帐下。结合语境可译为 “部下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中字词意思的能力。 点评:诗词
33、中的字词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只有理解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内容、情感、主旨。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 “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回忆后是更加的忧伤和遗憾,即 “可怜白发生 ”,壮志未酬的愤懑与抑郁才是词的主流情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诗词大致内容、主题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的诗歌的相关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默写 默写( 18分)
34、 【小题 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 【小题 2】草枯鹰眼疾, 。(观猎) 【小题 3】昨夜江边春水生, 。(观书有感) 【小题 4】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小题 5】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小题 6】四十而不惑, ,(孔孟论学) 答案: 【小题 1】匹马戍梁州 【小题 2】雪尽马蹄轻 【小题 3】艨艟巨舰一毛轻 【小题 4】会挽雕弓如满月 【小题 5】野芳发而幽香 【小题 6】五十而知天命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戍梁州、蹄、艨艟、幽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
35、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古诗文考查的几种题型(上下句对接题、理解型默写题、归类型默写题、理解运用型题目)要心中有数。 作文 写作(共 60分) 请以 “终于明白 ”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没有任何提示,分析题目中的 “终于 ”一词我们可以知道应写一个由 “不明白 ”到 “明白 ”的过 程。那么搜索生活学习中的这样的过程,如我对朋友之间
36、的情谊是不是由不明白到明白过,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什么环节促成了这个转变。再如,我们以父母的爱是不是由不明白到明白过,在什么时候,是如何明白的,什么事件促成了转变。还比如,我们对于动物身上的母爱是不是由原来的不明白到明白过,是什么过程等等。只要用心去想,这样的事其实很多。这样审题之后,文章的内容就不难完成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命题作文一定要审清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打开思路,进行合理地取舍,把自己擅长的、易于成文、能表达真情实感的材料选择出 来。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