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28982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 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3分) A 亵 渎 xi嗤 笑 ch嗔 怒 chn孜 孜不倦 z B妖 娆 ro忐 忑 tn睿 智 ru强 聒 不舍 u C恣 睢 su缟 素 o狡 黠 xi一 g黄土 pu D脚 踝 u 社 稷 j拮 据 ji面面相 觑 q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强聒不舍( gu)。 C、狡黠( xi),不能读为 “ji”。 D、脚踝( hui),不能出现读半边的现象,读为 “gu”。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

2、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一代天骄簇新一筹莫展诘难不知所措 B根深蒂固谀词刻骨铭心慰籍墨守成规 C恃才放旷旁鹜豁然贯通瞰望怒不可遏 D山清水秀伫立不求甚解要诀金榜提名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慰藉,墨守陈规。 C、旁骛。 D、金榜题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点评:修改词语的错别字,关键在于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 “慰藉 ”的 “藉 ”意思为 “安慰 ”,不能写成读 “ji”的一些同音字; “墨守陈规 ”的 “陈

3、”意思为 “旧的 ”,不能写成读 “chn”的一些同音字; “旁骛 ”的 “骛 ”意思为 “追求 ”,不能写成读 “w”的一些同音字; “金榜题名 ”的 “题 ”意思为 “写 ”,不能写成读 “t”的一些同音字。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 别具匠心 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 当之无愧 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 开卷有益 。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 天伦之乐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别具匠心:指在

4、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B、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C、开卷有益: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D、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经分析, D项用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 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5、) A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B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C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用词重复, “最多 ”与 “不超过 ”重复。 C、缺少成分,去掉 “使 ”。D、不合逻辑,去掉 “不再 ”的 “不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

6、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的作者依次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敬梓、曹雪芹。 B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节选自史记战国策三国志。 C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D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 ”是他的名言。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杨修之死的作者为 “罗贯中 ”,智取生辰纲的作者为 “施耐庵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能力。 点评:

7、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2分) 苹果皮 那是 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

8、说 :“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 “好香,好香。 ”哥哥 说: “咱们吃吧。 ”我说: “咱们吃吧。 ”不知说了多少遍 “咱们吃吧 ”,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 “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 ”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 “好好好。 ”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 “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 ”我们齐声回答:

9、“是给奶奶的。 ”妈妈说: “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 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 ”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 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 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 “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 ”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 “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 ”妈妈笑着说: “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 ”奶奶又

10、擦了 擦眼泪说: “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 ”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 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 “伸手。 ”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 “吃吧,孩子。 ”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 “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 “苹果皮苦? ”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 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 “你这小鬼头哟。 ”我

11、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 “真甜真香啊。 ” 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 。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小题 1】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 “我和哥哥 ”特别想吃苹果的三个语句。( 3分) 答:( 1) ( 2) ( 3) 【小题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 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写作上的作用。( 3分) 答: 【小题 3】第 两段对母子三人嚼苹果皮情景的描写,十分传神而富有情趣。请用简洁的语句回答哥哥为什么说 “

12、苹果皮是苦的 ”?( 3分) 答:_ _ 【小题 4】第 段说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 “美好的心灵 ”的具体含义。( 3分) 答:_ _ 答案: 【小题 1】 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 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 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 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闻等(写出 3句,对一句得 1分) 【小题 1】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 【小题 1】苹果皮本来是甜的,哥哥故意说 “苦 ”,目的是想让妈妈和我们一起分享苹果皮的香甜滋味。 【小题 1】尊敬老人,疼爱子女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一小节

13、“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 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中 “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 ”“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表现出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第二小节 “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 ”中 “馋猴似的 ”表现出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第三小节 “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 “好香,好香。 ”中“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 ”“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闻 ”表现出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 意,然后

14、根据题意,锁定相关段落,进行概括。如本题,锁定文章的前三段,概括出表现我和哥哥特想吃苹果的语句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第 2小节中划线句子在结构上是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把苹果给奶奶吃以及让妈妈吃苹果皮这些情节做铺垫。在内容上表现出当时物质条件的困乏,反衬出人物美好的品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中语句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语句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内容上着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如:在结构上是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把苹果给奶奶吃以及让妈妈吃苹果皮这些情节做铺垫;在内容上表现出当时物质条件的困 乏,反衬出人物美好的品质。 【小题 1】试题分析:从哥哥把苹果让给奶奶吃来看,他是一个懂得

15、孝敬的孩子,在那个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年代里,苹果哪怕是苹果皮都是难得的,妈妈是一个尊老爱幼的人,什么都让给老的和小的吃,哥哥是一个孝敬的孩子,自然知道妈妈的不易,他特想让妈妈常常苹果的甘甜,所以,慌称苹果皮是苦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结合 “我和哥哥 ”的人物形象来分析哥哥说苹果皮苦的原因。所以,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内容。 【小题 1】试题分析: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里,妈 妈把苹果让给奶奶吃,这体现了妈妈对奶奶的孝敬;妈妈把奶奶吃剩下的苹果皮给我和哥哥吃,这体现了对孩子的关爱。综合起来,可以理解出 “美好的心灵 ”具体表现在妈妈对 “老人

16、的尊敬、孩子的关爱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在于结合文章的人物形象。比如:在那个物质条件极为贫困的年代里,妈妈怎样对待老人的,怎样对待孩子的,从妈妈的具体行动中,来分析 “美好心灵 ”的含义。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题目。( 12分) 伯乐就是你自己 赵锁仙 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 “伯乐 ”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 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

17、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 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 ”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 “人贵能自我发现。 ”也就是说,你 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才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他就是自己的伯乐! 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 “三寸不烂之舌 ”,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 “小蔺相如 ”的美称。毛

18、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如果你是一匹 “千里马 ”,千万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 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 ”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我们 常常 惊羡别人的成功,却 往往 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别让自己把自己埋没,努力地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发

19、扬光大。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让我们发现自己、赏识自己,看 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有删改) 【小题 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 2分)_ 【小题 2】第 段运用了什么典故?( 2分) 【小题 3】第 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分) _ 【小题 4】第 段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_ _ 【小题 5】就作者与韩愈的 “人才观 ”展开辩论,请你将正反两方的观点提炼出来。( 4分) 正:_ 反:_ 答案: 【小题 1】总分式或总分总 【小题 1】毛遂自荐 【小题 1】对比论证 【小题 1】不能,去掉后语气过于绝对,加

20、点词使论证更严密,有分寸。 【小题 1】正:千里马,要做自己的伯乐;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 -做自己的伯乐 , 2-5小节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分析中心论点,最后一小节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 -发现自己、赏识自己,总有一天,定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所以,本文的结构为 “总分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的能力。 点评:议论文的结构为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解答此题时,只要按照这个结构来分析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第四段为了论证 “敢于发现自己,做自己的伯乐 ”列举了“毛遂自荐 ”这个历史故事来论证了这个观点

21、。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文章中运用历史典故,关键在于 平时的阅读量,只要了解 “毛遂自荐 ”这个故事,解答此题自然就容易多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小题 1】试题分析:为了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五段列举了毛遂自荐成就了自己与姜子牙自命清高到老才得以重用,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的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考点: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 点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常常 ”与 “往往 ”这

22、两个加点 词语表明我们经常羡慕别人的成功,可是经常忽略自己的能力,但也不是一直存在这种现象。所以,加点词语使语气不显得过于绝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点评:揣摩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 在把握论点、琢磨论据、分析论证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 注意理解句子中定语、状语等修饰限制成分; 反复琢磨关键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 反复推敲文章中概括力很强的词语; 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 【小题 1】试题分析:韩愈的 “人才观 ”为 “要善于做自己的伯乐 ”,除了答案:这个角度,我们还可以这样来提炼:正 :发现并赏识自

23、己就能做千里马;反:要有伯乐发现,才 能做千里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观点,关键在于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韩愈的人才观。无论你赞同哪种观点,都应该言之有理,论据充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题目。( 12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易! ”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

24、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5、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小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2分) 唐雎不 辱 使命( ) 大王 加惠 ( ) 而君逆寡人者, 轻 寡人与 ( ) 长跪而 谢 之曰( )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 “以 ”与 “以 头抢地耳 ”中的 “以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寡人 以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而君 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 C 以 君为长者 D徒 以 有先生也 【小题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分) (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分) _ _ ( 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分)

26、_ _ 【小题 4】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语段选自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B秦王以五百里易安陵,其实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C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理屈色挠。 D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小题 5】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 2分) _ _ 答案: 【小题 1】 辱没、辜负 给予恩惠 轻视 道歉 【小题 1】 A 【小题 1】( 1)即使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2)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小题 1】 A 【小题 1】一是对自己提出的 “士之怒 ”

27、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举例说明 “士之怒 ”的厉害) (1分 ),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警告秦王) (1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 1) “辱 ”根据语境意思为 “辱没 ”。( 2) “惠 ”为 “恩惠 ”的意思,不能理解为 “聪明 ”等意思。( 3) “轻 ”为 “轻视 ”的意思,不能理解为 “与重相对 ”的意思。 ( 4) “谢 ”为 “道歉 ”的意思,不能理解为 “感谢 ”等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8、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 A、用。 B、凭借。 C、把。 D、因为。例句为 “以 ”为 “用 ”的意思,根据题意,应该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 “之 ”“于 ”“而 ”“以 ”“其 ”“为 ”“乃 ”“焉 ”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 1)句时,注意 “虽是即使的意思,易是交换的意思,岂是难道的意思 ”,还要使整个句子翻

29、译的完整性、流畅性。翻译( 2)句时,注意 “免是除去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抢是撞的意思 ”,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1】试题分析: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

30、的认知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而且要定时的分类、归纳,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小题 1】试题分析:唐雎列举这三个人,意思是想警告秦王,如果 秦王再次相逼,自己就学 “专诸、要离、聂政 ”伏尸二人,流血百步,天下缟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内容,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弄明白唐雎列举三者的原因即可。 语言表达 母亲节这天,班里准备召开班会,主题是 “感谢母亲 ”。 老师向同学们展示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 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 值 2

31、% 20% 1% 【小题 1】简要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分) _ _ 【小题 2】作为初中生,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3分) _ _ 答案: 【小题 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小题 1】记住妈妈的生日,给妈妈送去一声祝福。 试题分析:( 1)根据图表中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给 “母亲、同学 ”过生日的各组数据分析出这样一个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和同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初中生这一人群中对母亲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 的关注率。( 2)作为初中生,我们应当记住母

32、亲的生日,用自己的行动来汇报母亲。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点评:阅读图表题,关键在于分析清楚图表中的每一处信息,根据信息来概括反映的现象;结合材料的内容谈感想,关键要读懂图表,不能信马由缰。 默写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8分) 【小题 1】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小题 2】 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小题 3】莫道不消魂, _, _。(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 4】得道者多助, _。(孟子两章) 【小题 5】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答案: 【小题 1】山舞银蛇 原驰蜡

33、象 【小题 1】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题 1】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小题 1】失道者寡助 【小题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试题分析:默写( 1),注意 “驰、蜡 ”的写法。默写( 2)时,注意 “碾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帘 ”等字的写法。默写( 4)时,注意 “寡 ”的写法。默写( 5)时,注意 “生前、身后 ”的写法,还要注意 “表达词人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这一提示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

34、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作文( 35分) 题目: “成长中 ,我学会了 ”(提示:互助、坚强、珍惜、理智、感动) 要求: 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一篇 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线索清楚,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 3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 4. 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班级的师生的真实姓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成长是一条五彩路,有红色的成功,蓝色的孤独,白色的友情,黑色的失败 经历了,才会最终筑起梦中的彩虹小屋;成长是一本百科书,有交往中的互助,有挫折后的坚强,有失败后的珍惜 -有经历过,才会最终拥

35、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题目中的 “成长 ”和 “学会 ”说明: 所记叙的应该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不懂不知道到懂得并改变的完整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本篇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要仔细审题,看清 题目要求,注意题目所提供的选择范围和提示的情境,抓住关键信息,充分吸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或有关文章体裁,或暗示作文中心、感情,或框定了选材范围,或明确了填词拟题的要求。二、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三、要精心体现运思的新颖独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