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8992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 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注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寒 噤 (jn)恪 守( k)拮 据 (j )襁 褓( qing) B狡 黠 ( xi) 陨 落( shn) 聒 噪 (u)繁 衍 ( yn) C恣 睢 (su)嗤 笑( ch) 戮 (chu)破 嘻 (x)闹 D 鄙 夷 (b)喑 哑( yn)亵 渎 ( d) 谮 害( zn)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要用普通话读准汉字,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和声调,排除方言的干扰。用反选排除法, A项中 “据 ”读一声, B项中 “陨 ”声母是 y, C项

2、中 “睢 ”读第一声。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 2分) A面面相觑吹毛求疵锲而不舍根深蒂固 B舔犊之情格物致之涕泗横流一 g黄土 C重蹈覆辙廓然无累媚上欺下歇斯底里 D矫揉造作恃才放旷心无旁骛孜孜不倦 答案: B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 B中 “之 ”为 “知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2分) A姚明已经闪出空当,拿球正要上篮,防守不及的波拉德 一不做

3、,二不休 ,伸出长腿就摆在了姚明和篮筐之间,姚明躲闪不及,被绊倒在地。 B好多人以为股价跌得七七八八了,就可以伸手抓一把,其实稍加分析就会发现 一动不如一静 。原因是价值投资理念将抑制低价劣质股上扬;供需矛盾将制约劣质低价股反弹。 C虽说很多经典名片如洛奇、虎胆龙威,甚至终结者 ,它们的续集都被人诟病为 一蟹不如一蟹 ,但无间道 、黑客帝国 放映期间却场场爆满。 D这次考试有道题本来我会,却因为粗心写错了公式,丢了 10多分,真是 一失足成千古恨 。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加点熟句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根据语境判断。 D句中 “一失足成千古恨 ”指的是重大的不可挽回的失误造成终身遗憾,此熟语在

4、本句中意义表达过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A老师和蔼可亲的笑脸和那谆谆教导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 键。 C日方采取任何方式 “购岛 ”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用压缩主干的方法作分析。 A句 “教导 ”与 “浮现 ”主谓搭配不当, B句 “能否 ”与 “是 ”主谓搭配

5、不当, D句 “通过 使 ” 两个介宾短语连用,句子缺少主语。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安陵君 /受地于 /先王而 /守之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 “主谓 ”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B句 “受地于先王 ”是一层意思,不能断开,应在 “而 ”前面断开。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6、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 (10分 )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 “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 , 我的亲叔叔 。 ”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

7、生 !”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 “吃了三个法郎 这是不可能的。 ” 我说: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 “你简直是疯了 !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小题 1】 “我 ”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 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2分 ) 【小题 2】 十年中, “我 ”的父亲那 “与日俱增 ”的 “希望 ”是什么 照你看,在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上,父亲与母亲有

8、无不同 (2分 ) 【小题 3】 “我 ”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 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 (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2分 ) 【小题 4】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用 画出来,并 分别 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分 ) 【小题 5】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 “赶紧 ”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1分 ) 【小题 6】对 “我 ”心里默念的话,如何理解 (1分 ) 答案: 【小题 1】原先称于勒为 “好心的于勒 ”、 “一个有办 圭的 人 ”:后来则称 “这个人 ”、 “这个流氓 ”。对人称的变化可看出她嫌贫爱富和自私冷酷。 【小题 2】 “我 ”的 “父亲 ”的 “希望 ”是盼发了财的弟

9、弟回来,给他带来财富。父母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上 -役什么不同。 【小题 3】出发时感到 “快括而骄傲 ”;后来则 “大家都不说话了 ”。 【小题 4】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快活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沮丧的心情。 【小题 5】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 【小题 6】表明我此时复杂感情 :对父母的不满,困惑,对叔叔的同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文中找 到前后不同的 “称呼 ”,思考 “称呼 ”变化的原因,分析人物的心理与情感,以此概括人物的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第一

10、段中母亲所说的话 “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结合所学原小说中其它情节内容分析作答。从父亲与母亲的语言中来分析,他们对于勒都是冷漠无情的。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按照提示 “态度不同 ”,从文段前后搜寻句子摘引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找到景物描写的句子,根据其前后文描写人物表现的内容分析景物描写对烘托人物的作用。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从于勒这个人物本身的处境以及平常的生活态度和于勒人物形象与父母人物形象的对比两

11、个方面来分析作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6】 试题分析:根据 “我 ”的身份(孩子)以及与于勒的关系( “我的舅舅 ”)来分析“我 ”的感情。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 10分) “习惯成自然 ”,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 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 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 “成自然 ”了。什么叫做 “成自然 ” 就是不必

12、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 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

13、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 “知 ”罢了, “知 ”比 “不知 ”似乎好些,但仅仅是 “知 ”,实际上与 “不知 ”并无两样。到了

14、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 时候, “知 ”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

15、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 “学而不倦 ”,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小题 1】文章第 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 (2分 ) 【小题 2】第 段列举了哪些事例 意在阐明什么 (2分 ) 【小题 3】第 段加点的 “似乎 ”一词能否去掉 请说说理由。 (2分 ) 【小题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 【小题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 段学校教育 “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 力 ”的认识。 (2分 ) 答案: 【小题 1】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

16、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小题 2】( 2分 ) 列举了观察、劳动、谈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 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小题 3】 (2分 )不能去掉。一般而言 “知 ”比 “不知 ”好;但在这里,用 “似乎 ”强调了 “知 ”与 “不知 ”并无两样因为 “知 ”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答 “不能去掉 ”得 1分。意思碍即可得分 ) 【小题 4】 (2分 )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小题 5】 (1分 )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 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议论

17、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开门见山,在首段就先摆出论点,二是选摆事实简要分析引出论点,三是提出话题围绕话题层层分析说明,最后总结得了论点。注意第一与第二段的关系,第一段是从现象说起来,引出话题 “习惯成自然 ”,引出第二段中作者的观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论说文中,举例,即可以是真实的事例,也可以是作者拟写的现 象,只要有说服力即可。注意本段语言表达的方式,用排比的方式列出 “听人家说 ”的事情,从每一个 “听人家说 ”中找到一个关键的词(人们的行为)概括。议论文的文段经常用首句来概括本段的内容。本题所讲道理即是本段第一句话

18、。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首先判断 “不能删去 ”,然后概括 “似乎 ”一句揣摩作用表达的意思,加以说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在文尾处即第八段找到 “所以 ”总结句摘引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 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从学校教育偏重书本知识教育谈起,强调培养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性。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酸碱食品与健康( 8分) 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

19、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 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 “成碱元素 ”,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 “碱性食品 ”。 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 “成酸元素 ”,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

20、是 “酸性食品 ”,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 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

21、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 “酸性体质 ”,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小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2 分) 【小题 2】阅读文章 段,给 “碱性食品 ”或 “酸性食品 ”下一个定义。(任选其一)( 2分) 【小题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选一词作答即可)( 2分) 在 正常 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 碳酸盐系

22、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 一定 酸碱调节能力。 【小题 4】材料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结合文章,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注意说明理由)( 2分) 答案: 【小题 1】答:酸碱平衡失调易使人体形成酸性体质,抵抗力降低,发生多种疾病。 【小题 2】碱性食品是一种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 (或者 “成碱元素, ),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的食品。 (2分 )酸性食品是一种 富含磷、硫等成酸元素。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的食

23、品。 【小题 3】不能。因为 “正常 ” 二字排除了人体可能因外在因素维持酸碱的特殊情况。或 “一定 ”说明蛋白质等分子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4】建议: 少喝碳酸饮料,避免过多消耗钙库存,引发钙的加速流失。 多吃杂粮、蔬菜、水果等,可避免成酸元素过多,而形成酸性体质。 【小题 1】 试题分析:读完全文,理解全文的中心内容。概括性的语句可在几个地方找:标题、文中过渡句,文首或文尾。本文就在文尾总结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下定义 ”,要注意点明说明对象的个体特征,说明其归属,不可与同类其它事物在归特点

24、上有交叉,一般用 “ 是 ” 这样的句式表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说明,说明加点词的限制作用,其对句子表达准确的特点,要用评价语 “准确地说明 ”。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结合第一题的解答,抓住 “酸碱食物失调 ”这个关键信息点,说明其带来的 后果,据此提出建议。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5、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26、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 1) 会 天大雨,道不通, 度 已失期。会 度 ( 2) 等 死,死国可乎? 等 ( 3)为天下 唱 唱 【小题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 同的一组是( )( 2分) A今 亡 亦死 河曲智叟 亡 以应 B固 以 怪之矣 先帝不 以 臣卑鄙 C宜 多应者 牡丹之爱, 宜 乎众矣 D又何 间 焉 又 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小题 3】下面加点字的意义与 “辍耕之垄上 ”中的 “之 ”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怅恨久之 C燕雀

27、安知鸿鹄之志哉 D楚人怜之 【小题 4】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2分) 【小题 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答案: 【小题 1】会:适逢;度:估计;等:同样;唱:通 “倡 ”,倡导。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小题 5】扶苏因为多次进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境带兵打仗。第二天早晨,士兵到处议论纷纷,都远远的望着陈胜指指点点。 【小题 1】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

28、本题中四个加点字词都是古今异义字词,要注意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 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 A项中 “亡 ”一为 “逃 ”一为 “无 ”, B项中 “以 ”一为 “已经 ”一为 “因为 ”, C项中 “宜 ”皆是 “应该 ”的意思, D项中 “间 ”一为“参与 ”一为 “暗自 ”,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

29、内容,弄清例句的意思,判断 “之 ”的含义,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对各项进行判断,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 :的项先行排除。 A句中 “之 ”为动词 “到 ”, B句中语助词不译, C句中是助词 “的 ”, D句中是代词 “它 ”。与例句相同的是 A句, “之 ”都是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直接原因即 “导火索 ”,直接引发事件某一事;根本原因是长久蓄积的双方矛盾,根据所学积累,直接从文中摘句作答即可,不可写颠倒。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

30、,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本题中“以 “数谏 ”“使 ”“将 ”“旦 ”“往往 ”“指目 ”,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 渔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 1】填下句 “千嶂里, 。 ”一句中的三个冷色调的词语,化用了唐代 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 “ , 。 ”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诗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 ”,描写出傍晚

31、时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 【小题 2】全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答案: 【小题 1】长烟落日孤城闭 大漠孤烟直 长河藩日圆 肃杀悲凉 【小题 2】全词抒发了长期艰苦戍守边防将 土的杀敌报国之志和难以排 遣的思乡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先根据本诗填出所缺诗句,分析此诗句所表现的沉郁灰暗的色彩,联想两首唐诗,写出相关诗句。注意诗句的情调要相似。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 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抓住诗中景物描写以及 “家万里 ”“ 燕然未勒 ”“ 征夫泪 ”等关键词句,从 “杀敌报国 ”“思念故乡 ”两个方面概括,不可缺

32、少。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4个字。( 2分)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答案:汪松教授获爱丁堡科学奖 试题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即人物、事件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根据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合理。(2分 )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

33、,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答案: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划行的小舟。 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 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仿写就要把书再比喻成什么。本题仿写,注意例句中“蓝天 ”与 “白云 ”的关系,选择类似的一对事物比如大海与小船、草原与小草仿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著导读 走近名著:( 3分) 水浒传中吴用绰号 _,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冈智取了_。唐雎与三国演义中 “舌战群儒 ”的 (人名) 一

34、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答案:智多星、生辰纲、诸葛亮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回顾所读小说内容,搜寻相关知识点作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理解默写。 (8分 ) 【小题 1】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 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2分 ) 【小题 2】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 。 (2分 ) 【小题 3】 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 “创意出奇 ” 的句子是_,_( 2分) 【小题 4】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一句,填在横线上

35、( 2分) 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志向远大。 答案: 【小题 1】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 2】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小题 3】只恐双溪舴艋 ,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比如第二题,是要求写梅花高洁傲岸的诗句,就不能选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表达 牺牲奉献的。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作文:( 50分) 31题目:那一刻,我读懂了 要求: 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6、字数在 600 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那一刻,我懂了 想想昨天,我们仿佛还是一个小学生,背着书包走进了眼前这所令人感觉陌生的 47中,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但自从翻开课本那一刻起,我们就正式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中学生了,从小学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增加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七个科目,我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因此对中学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可此时,我们已经是走过一个学期的中学生了,对中学的各方面也不再陌生,不再恐惧,而是欣然地接受了眼前的一切,习惯了中学的生活,也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欣喜地迎来了初一下学期的生

37、活。下面,我就分别从几个方面谈谈初一下学期的变化。 记得一开学,我因为没有能和小学 同学分到一个班而感到十分懊恼,感觉这个班的同学都不是那么亲近,也不是那么团结,因此我总是一下课就去找小学同学,很少和班里的同学交谈、说笑。每当看见班里的同学在一起说说笑笑时,总会感觉自己很不合群,但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随着时间的流逝,学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运动会、艺术节,在汗水和笑声中,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一点一点的缩短了。在运动会上,我们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我们班的运动员为了班级洒下了汗水,努力地冲刺;其他同学为了帮他们加油而在烈日下奔跑、呐喊。帮同学递水递食物。 通过这些活动, 我

38、认识了班里的许多同学,了解到了他们的另一面,也化解了开学时对他们的误会,渐渐融入了初一四班这个大集体。现在,无论是在学校的哪个角落,都可以看见我们欢笑的身影。使我不但消除了对中学的恐惧,也认识了中学生活的精彩和美好。于是,我懂了,一个班级真正所需要的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从迈入中学大门的那一刻起,转眼间就已经是一个学期了,现在已经是初一下学期了,经历了一个学期的许多事情,我懂了许多,我懂了应该要如何好好学习,懂了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懂了应该如何尊敬老师,也懂了应该如何孝敬父母。懂了应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 学生了! 试题分析:从文题中 “那一刻 ”来思索,作文在叙事中要突出某一重要的情节,进行细致地描写, “那一刻 ”是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让人印象深刻,让人有所感触,让人明白(懂得)了什么。 “懂了 ”什么?也许是做人的道理,也许是与人交际的方法,也许是某人的情感,懂了 “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懂了“爸爸原来是这么爱我 ”,懂了 “我并不孤独 ”,懂了 “与我多交往的好处 ”。是什么让 “我懂了 ”?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事能触动我的心灵开启我的心智?这些要写清楚。 “我懂了 ”,暗示在内容上要写心理活动,抒发感情,在表达方式要夹叙夹议。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