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12月月考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2908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12月月考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12月月考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12月月考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12月月考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12月月考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 12月月考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并非说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会 ,笑只不过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方法。 不要逃避和 ,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 诚实守信、 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烟消云散推脱一诺千金 B涣然冰释推脱一言九鼎 C涣然冰释推托一诺千金 D烟消云散推托一言九鼎 答案: A 试题分析:烟消云散: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可用于指“烦恼 ”等的消解。涣

2、然冰释:多用于指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推脱 ”意指不肯承担责任,而 “推托 ”是指借故拒绝,所拒绝的不一定是 “责任 ”;同时,此句空缺处选用 “推脱 ”,亦照应后文的 “责任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极有信用。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可以产生极大的力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诗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3分) ( ) A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B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C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D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

3、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 a)数目自成一类, “孤 ”“半 ”等字也算是数目。( b)颜色自成一类。( 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 “东 ”“西 ”“南 ”“北 ”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考点:鉴赏文

4、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在下面 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我们崇敬生命,但不神化它。 应当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 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 DNA 然而,人是 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 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物 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选项看出,首先选 或 ,由首句可看出围绕内容为 “生命 ”,应选 ;从 句的 “决定论 ”与 “非决定论 ”,应联系 句中 “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 ”,所以选 A。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

5、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 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 ) A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李教授出院了

6、,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 “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令郎 ”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 B项, “垂询 ”敬辞,不能用于自身; D项,应该用口头语。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 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 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 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用简明语言概括下面 则新闻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

7、二公布最新一年 “全球冲突晴雨表 ”报告。在“冲突晴雨表 ”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 “和平 ”的白色;中国则是黄色,表示为 “危机地区 ”;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 “地区冲突 ”;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 “红色 ”,代表 “战争 ”。 研究人员担心, 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除了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 “热点 ”。 A海德堡大学公布最新 年 “全球冲突晴雨表 ”报告 B 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 C叙利亚、中国东海成危机地区 D德发布 “全球冲突晴雨表 ”,中国

8、东海成战争 “热点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不全面。 B项,不具体。 C项,不完整。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文化节目收视下滑:期待建设性互动 百家讲坛收视率 已被挤出央视科教频道的十名之外,舆论普遍不太乐观,认为这个影响很大的节目进入了 “衰退期 ”。 记者:百家讲坛的起落是不是说明学术通俗娱乐化可能行不通了 梁永安(文化学专家):我觉得现在下这种判断还为时尚早。一档节

9、目起起落落很正常,社会的焦点总是在不断转移,比如当前的股市楼市、金融风暴等问题,一时之间,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有所减弱也算正常。 何况百家讲坛原来的定位就不是学术,也就谈不上什么学术通俗化。准确来说,它应该属于文化传播平台,而不是学术研究的专业空间。最明显的特征是:演讲者并不提供自己独特的材 料发现或者体系构建。比如于丹就很聪明,声明自己是在学术的 “墙外 ”讲论语,与真正的经学研究区隔开来,阐发自己的感受。舆论以为她对学术话语有所威胁,其实完全没有,学术自有学术的一套研究体系、学理化的表达方式。 记者:那么您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梁永安:我想它可能面临困顿期的内容资源的转型。

10、百家讲坛的听众,主要是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帐,且不说新一代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 节目能够切中。所以百家讲坛能否在当代全球景观下,开掘新的内容资源,在年轻人的心中引起共鸣,是节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记者:或许文化传播类节目本就不用追求轰动效应,默默把 “高端路线 ”坚持下去,才是常态 梁永安:那倒未必。国外的文化节目,持续走红几十年的不在少数。比如美国的脱口秀、 BBC的历史专题等。这些节目也经历过低谷,只是当观众耳熟能详到自己都能掰的时候,节目完成了自我升级,让人重新获得

11、惊喜,也就重新赢得了观众。百家讲坛中即使被称为 “心灵鸡汤 ”的于丹说论语,往往也是采取简化问题的方式 讲解,似乎如此一来,生活的困顿一下子就很容易想通,其实这并不顶用。只有首先将事件的复杂本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观众才能从历史中相互对照,吸取智慧,让历史焕发出高度的启示性,这样的讲述,才能切中当代青年人真实的生命状态,才会有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记者:换句话说,您不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是社会的理性回归,反而是一种遗憾 梁永安:是的。类似的文化栏目很有必要。我们对传统的重新体会和表达做得太少,百家讲坛仅仅是个起步。我们的现代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方面太需要有人寻找新的资源和角度重述。百家讲坛这

12、样 的文化样式刚刚萌芽,有待成长。与其批评,不如抱着建设性的态度。 记者:其实不只是对百家讲坛,只要对一种文化现象不满,抱怨远甚于建设,已经成为舆论的习惯心态。 梁永安:世界知名栏目之所以能几十年办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受众不是简单的受众,会主动介入,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让节目不断调整完善。而我们一些受众并不主动参与,只被动等待,一旦不满,也不抱着建设心态让它更受欢迎,反而是诉诸抱怨来获得心理满足。 眼下,各种文化观点几乎都能找到依据,其实也就是找不到绝对的依据,只能做出自己的相对判断。人们已经习惯拿有用有 效去判断,而不是生命所依附的价值去理解,所以很多文化产品带有消费特性,一旦不合口味,人们

13、马上就会抛弃。就算它本身有珍贵的潜力可挖掘,也不觉得珍贵。这其实并不理性。如果受众不积极参与良性互动,任何文化都将失去内在更新的能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 1】专家梁永安认为百家讲坛收视率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 6分) 【小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文化传播 “高端路线 ”的具体含义。( 6分) 【小题 3】依据梁永安观点,文化节目如何才能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 ”和 “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 请从节目举办方和受众方两个方面 具体回答。( 6分) 答案:【小题 1】 文化节目作为一档节目起落很正常,社会的焦点总是在不断转移,一时之间,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有所减弱也算正常。 可能面临困

14、顿期的内容资源的转型,节目内容不能引起年轻人心灵共鸣。(每点 3分,共 6分) 【小题 2】 文化类节目的传播方式为学术研究的方式(非通俗的方式); 文化类节目传播的内容为三国、论语等传统经典(不考虑现在年轻人的需要)。(每点 3分,共 6分) 【小题 3】节目举办方: 文化节目要开掘新的内容资源,能够切中年轻人的需要,能引起年轻人的心灵共鸣; 文化节目要摒弃凡事简化问题的讲解方式,要将事件的复杂本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从历史中相互对照,吸取智慧,获得启示。(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分) 受众方: 受众要主动介入文化节目,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让节目不断调整完善,而不要只是以诉诸抱怨的方式获

15、得心理满足。 对待文化节目,受众不能用有用有效(商品的消费特征)去决定取舍,而要从生命所依附的价值去理解,去进行深入挖掘。(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语( “收视率下滑的原因 ”)迅速确定其在原文中的位置,理解相关语境信息,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旨);审准要求,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息);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

16、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其次明确对象 “高端路线 ”及要求 “含义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 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多角度、层面发掘文本(审准题干要求、选准角度,立足文本内容);探讨背景及意图(知人论。紧抓 “举办方 ”和 “受众方 ”两方面回答。可从文本中材料具体分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穷人 【俄】列夫 托尔斯泰 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

17、。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打渔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 丈夫仍然没有回来。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渔。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 地干活。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 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 “他现在在哪儿呢?

18、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 ”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 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冉娜起来,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听了听,没人回答。 “寡妇的日子多困难啊! ”冉娜站在门前想, “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心。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 ” 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 “喂,大嫂

19、子! ”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 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灯举起来,想看看病人在哪儿。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 只 有死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就是她。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卷发、胖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 冉娜抱起睡着的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

20、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 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来。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丈夫会说什么呢? ”她独自默默地想, “自己五个孩子了,闹着玩的吗? 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他会这样?不会!嗳,这样倒更好! 上帝啊,我干嘛做这件事呢? 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 ” 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 “冉娜,我回来了! ”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 “啊,是你! ”

21、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 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 “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 ” “是呀,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 ” “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嗨,真倒霉!告诉你说,像这样的夜晚我大概从来没有碰到过。还打渔呢?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 天气真够呛,可有什么办法呢! ” 夫妇俩都不做声了。 “你知道吗, ”冉娜说, “女邻居西蒙死了。 ” “是吗? ”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 ” 冉娜不做声了。 渔夫皱起了 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 “嗯,是个问题! ”渔

22、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 “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 ” 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 ”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 ”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 【小题 1】小说开头屋内陈设的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哪些作用?( 4分) 【小题 2】 “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这句话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 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6分) 【小题 4】纵观全文,请从形象角度,分析作者以 “穷人 ”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23、( 6分) 答案:【小题 1】 显示出人物艰难生活状况;( 1分) 屋内陈设,表明女主人公勤劳质朴;( 1分) 衬托人物形象,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 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 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 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 2 分) 【小题 2】 孩子可怜,家庭生活窘迫;( 2分) 充满担忧,内心严肃凝重。( 2分) 【小题 3】 铺设背景,渲染气氛。故事发 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 2分) 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 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 2 分) 衬托人

24、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渔民 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 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2分) 【小题 4】 小说写的是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渔民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穷人,以 “穷人 ”为题切合人物身份。(外在身份)( 3分) 在经济上的贫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无比美好,以 “穷人 ”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内在精神)(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渲染营造 的氛围,烘托人物 的心情,衬托 的心情,暗示深化主旨(一般在文末)。该题重点考核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多衬托人物性格特征及烘托人物心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

25、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人物心理描写,应首先了解句意,并找出关键字词,如 “皱起 ”、 “认真 ”、 “忧虑 ”。根据这些关键字词,从文段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6、。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 “我 ”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 “我 ”周围的环境以及 “我 ”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 的思想感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五、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 ”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 “龙 ”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六、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

27、,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 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人物形象与标题的意蕴。标题的作用如下:一是结构上可当线索,串起文章;二是情感上,能透露出 感情;三是主旨上,折射出 的主旨。可结合两者答题。 考点:从

28、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 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 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 ,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

29、道仆名字,而 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 ,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 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

30、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 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 “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程试:按规定的程式 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 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小题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舟行往来,屡辱见 过 过:探访 B先之启事,及门而 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C然其为功,亦不 易 也易:轻视 D是以 徘徊 不敢出其

31、所为者徘徊:迟疑不决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贪禄仕 以 养亲是时 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B惟恐不悦 于 时人得复见将军 于 此(鸿门宴) C学成 而 身辱蟹六跪 而 二螯(劝学) D在易 之 困曰因人 之 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小题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3分) ( 2)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3分) ( 3)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4分) 【小题 4】欧阳修认为自己的文章 “不足

32、学 ”“不可学 ”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 3分)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 如此地步呢?(句意, 1分; “穷贱 ”、 “切切 ”各 1分。若译文句末缺失了问号,在照常赋分基础上,扣 1分。) ( 3分)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的私心,有的过分地称赞我的文字。(句意, 1分; “相爱 ”、 “过称 ”各 1分。) ( 4分)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您的文章达到最高境界,这价值(或:您文章的价值)可与两汉士子的文章比肩。(句意, 1分; “非徒 ”、 “至达到了极点

33、 ”、 “直 ”同 值 ,价值各 1分。) 【小题 4】( 3分) 中进士前,随波逐流,文字浮薄,徒有虚名; 中进士后,独标高举,致因言获罪; 时文风俗 已变,学好可与两汉之士比肩。(每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易:容易。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D项,之:结构助词,的。 A以:连词,表目的,来 /

34、介词,表凭借,凭借 的身份; B于:介词,表被动 /介词,在; C而: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 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 “因、何、若、之 ”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 “焉 ”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 “何以 ”“孰与 ”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

35、析:翻译文言首 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着眼于全文,定向筛选,并且要侧重于人、事、物。要求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 考译文】 我(欧阳修)顿首禀告乐秀才足下。当初乘船相遇,多次承蒙

36、您来看我。又承蒙您把自己所写的一册文集(送给我),先写书信给我,后来又带着见面礼来到我家。田秀才从西来,承蒙您给我来信;那以后我的家奴从府回到县里,又收到您的来信。我是有罪之人,众人所共同鄙弃,但是您尊重我的礼节像这样,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当时我没空回复您,(您)应该就断绝交往的,但是您再次给我书信;再次来信我(依然)没有回复,您更加应该与我断绝交往,可是又承蒙您给我来信。这样的殷勤真是太过了啊!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又卑微的人而已 ,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程度呢?大概先生您致力于学问力,急于为自己谋划才这样吧。但是承蒙先生您索求我所写的文字,这好像就过于相信听闻了。 我年轻时从考

37、中进士到被举荐到相关部门(任职)。学习写作诗赋,用来准备科举考试,总共考了三次才考中。同读书人相识的很多,所以常常(有人)能说起我的名字,而且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有的就会过分称赞我的文字。所以使先生听到我的虚名,而且想见识我所写的文章,原因就是这样吧。 我从小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贪图薪水官职来供养母亲,没有时间跟从老师极力钻研经籍,研习圣人留传的学业。而 (我)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盲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穿凿经书传文,把彼此的说法并联到一起,而成为漂浮浅薄的文字,生怕不能取悦时人,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那样自成一家之言。但是相关部门却过高抬举采用,常常以为(我的文字)走在了

38、其他读书人的前面。等到中进士以来,我自己认为以前所写文章的不值得与有司的举荐和长者的知遇相称,于是彻底改变写作风格,差不多有了可以立世的文字。但是(我)言语一出就罪行来到,学业有成却身心受辱,写作时文就能获誉,自成一家之言就要受祸,这是明摆着的结果。 那些时文虽然说浮巧,然而 要写得成功,也不容易。我的资质一般但勉强去写它,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凭借它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先辈您年轻气盛,正想在世上取得荣誉,那么不如顺从时俗。天圣年间,皇上下诏书,敕令学者摒弃浮华,这以后文风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读书人所写的文章,文雅适当有两汉的风采了。先辈您去学习

39、它,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达到高的境界,这是同两汉时期士子的文章价值高度相当的。像我,那以前所写的文章已经不值得学,以后所写的文章(有风险)谨慎不能学,因此我犹豫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 文章,因为这个原因。 在易经的困篇中有这样的话: “有些话不能相信。 ”说的是人正处于困厄时,他的话不被别人信服。现在(我的处境)可以说困厄了,怎么值得被先生您所取信呢?承蒙您的书信既多且殷切,我不敢不回复。恳请先生您明察。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 食【注】 寒食日献郡守 孟云卿 张友正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

40、子推。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相传此俗源于春秋时晋文公纪念介子推。 【小题 1】两首诗所表现的生活状况、所表达的情感都相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不同。( 5分) 答案:【小题 1】( 5分)两首诗都表现了生活的贫寒、困顿,( 1分)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2分)孟诗借写自己远居 “他乡 ”,“贫居 ”“无烟火 ”,表现其境况 “堪悲 ”;张诗则以 “三径苔荒一钓船 ”“厨里久无烟 ”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困窘。(各各结合描 写贫寒生活

41、的诗句分析即可, 2分) 【小题 2】( 5分)孟诗从 “花满枝 ”写起,写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锦的美丽画面,与下句形成对比,以 “乐景写哀情 ”(或反衬),语言含蓄;( 3分)张诗则用白描的手法, “三径苔荒一钓船 ”“厨里久无烟 ”,直接写出生活的贫穷,语言直白。(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孟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 “寒食 ”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 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两首诗分别借 “他乡堪悲 ”“贫居无烟 ”和

42、“三径苔荒一钓船 ”“厨里久无烟 ”,写出了生活的贫寒、困顿,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孟诗中常见的是以乐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 “他乡寒食远堪悲 ”前却描绘出 “二月江南花满枝 ”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 “花近高楼伤客心 ”,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而张诗则语言直 白。刚说 “堪笑 ”、 “堪怜 ”,又道 “惭愧 ”;说罢 “断火 ”,又说 “无烟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43、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虽僻远之何伤。(屈原楚辞补注 涉江) 以不忍人之心,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 公孙丑上)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 逍遥游) , 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歌曰: “ , 。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苟余心其端直兮 ( 2)行不忍人之政 ( 3)朝菌不知晦朔 ( 4)飞湍瀑流争喧 (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6)弦弦掩抑声声思 ( 7)奈何取之尽锱铢 ( 8)渺渺兮予怀

44、 试题分析: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喧 ”“ 锱铢 ”这些难写的、生僻的、易错的字需注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世纪的石匠经常要为装饰哥特式的教堂而雕刻怪兽状滴水嘴。有时,他们的作品被安装在教堂的上端或藏在飞檐后面,多为人的视线不及之处。

45、然而,石匠仍然精心雕刻,哪怕知道一旦教堂完工,脚手架拆除,他们的作品将不被人们看到。据说,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事实上,许多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经常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答案:【一类卷】 不欲 扬,成不朽 有时,文字从笔尖流淌出,你为了 “高销量 ”的传扬,却只显赫如流星;有时,文字从笔尖荡漾来,你不为显扬,却终流传。 从茫茫数据中寻找读者的兴趣点,从文字库中搜刮靡丽的文字,心中只有一个不变的信念:看的人多点再多点,继而成名成家成不朽。 然而,不遂人愿,盛象,终是昙花一现。时光忽逝,作品终沉入网络文学的大海中,无声无响无息。一缕怨怼从你心中来。 殊不知,心中想看销量,以为他人所赏的唯一功利之心去

46、创作,不可能获得美名流传,得后人 “啧 ”的一声赞叹。 每个时代总有些人,还好。 李敖呕心成九十八部著作,深陷缧 绁,始终不停。我们看不到他被毁的作品。他也知道,一本被烧,又一本被焚,却也不停笔。 无人赏,便写给自己的人格看。 于是,捧着一颗虔诚的于作品、于思想的心。文字中诞生了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不朽。 我们熟悉北岛、顾城、舒婷,可那个时代伊始,又有多少人了解木匠北岛,油漆工顾城,灯泡厂女工的舒婷呢?他们在写诗。他们是从工人群体中飞出的诗人。 你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写在了墙上。后来的后来,才被人所发现,继而,广为传诵。 你想过吗?你一定没有想到过,无人赏,你写给自

47、己的灵魂看:激励自己穿过人生的 阴霾,走向光明。 有妙手偶得的佳句被你们夹进自己的本子里,未想到传播,更未想到成名;有信手拈来的语段被你们写进自己的本子中,未想到出版,更未想到成家。 在无人赏时,怀一颗虔诚之心于文字、作品,不为求人欣赏,只为文字更真,作品更好。 现在,太多人回望诗的繁盛,呼喊大师。可是,事实上,我们不缺少人才,只缺那颗心,一颗专注作品、潜心创作、虔诚于文字的心。 像李敖,不为人赏,写给自己人格看;像顾城,不求人赞,写给自己灵魂看,才成大师。 不求人们惊羡目光,不绝得赞美。只求潜心于、虔诚于作品,方成不朽与伟大。 【简评】 本文阐述了 “不欲扬名,方能成功 ”的道理,紧扣材料,切题准确。语言老练,层次清晰。引用李敖、顾城等事例与当今的浮躁进行对比论证,分析深刻,颇有说服力。故判为一类中, 65分。 光 芒 箍桶匠的店在胡同的最里头。又小又暗。 青砖灰瓦,流水淙淙。这里江南水乡。文化气息浓厚的小镇,渐被商业浸染,喧闹而嚣声。 胡同口,到处是重新装饰的新店铺,张灯结彩,生怕别人看不见。 箍桶匠被挤到了最里头,那里什么人也没有。 然而他也不在意。昏暗的屋子,堆砌的木条。他埋首于厚实的木条中,任墙壁斑驳,任灯光昏暗。 我来到这里,在林立的商 铺中搜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