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29096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届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届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届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届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材料的意思是说,西方男医生接生,但在中国不太合适。应该男医生给男的看,女医生给女的看。依据所学可知, 1869年的中国虽然由于列强的入侵,被迫开放,思想受到西方的冲击,但还是比较保守,材料说明

2、了这一点。所以应选 A 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 传统道德的变化 特点 据统计,宁波的工业企业在 1914年时还不到 20家,但从 1919年到 1930年,宁波已拥有新式企业不下 150家。这反映出 A宁波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当地办厂条件十分优越 C当地使用机器现象增多 D机器成为企业主要动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从材料可知,宁波采用机器大生产的企业数不断增多。分析选项, A 项从材料中看不出 “起步 ”这一特点,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材料只是说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数量增多,不没有指出主要使用哪一种动力,故 D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

3、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短暂的春天 ” 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都为社 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 19531956 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是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的;图二反映的是 1958年 “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情况,是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为指导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前者由私有变为公有,后者使公有化化的程度进一

4、步提高,即二者 “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探索与失误 。 18581911 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共 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2亿多元,其中在 19011911 年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达 650家,资本总额为 1 4亿多元。 1901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实业救国 ”思潮的兴起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答此题可

5、用排除法,题目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第 项是 “短暂春天的原因 ”,故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即 A、 C、 D三项。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 “那场冲 突 ”是指 ( )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巴导弹危机。解答

6、此题,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把握。材料 “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 ”、 “ 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 ”所描述的正是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其他选项与此无关。所以应选 A。 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的形成 古巴导弹危机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 “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由材料的时间 “二战后初期 ”及 “是一种经济手段 ”、 “ 对付苏联的一种主

7、要武器 ”可知应是马歇尔计划。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A 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 “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 ”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 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 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 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 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由材料可知,晚清徽派建筑开始时窗小光暗,鲜有 “明窗净

8、几者 ”;后受到西洋的影响,情形 “大为改观 ”。分析选项, A与题意无关; B符合题意; C、 D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徽派建筑风格的变化 旧唐书 食货志记载: “(唐 )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 (“铢 ”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 )。武德四年 (621年 )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 ),径八分。 ”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 1300年。据此 可推断,唐朝 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 B货币贬值严重 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 D藩镇威胁解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9、主要考查唐代商业的发展。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唐代的时候,由 “五铢钱 ”变为 “铜钱 ”,计量单位也由 “铢 ”到 “文 ”,钱在逐渐增大, 反映了货币改革适应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经济结构与特点 商业的发展 唐代商业的发展 有学者指出: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 ”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 “左 ”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0、。依据所学分析选项, A、 C、 D是改革开放后的情形,与 “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 ”不符。这两个时期之所以发展比较好,都是因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符合经济发展的正确政策的结果。故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原因 表一是 1843年与 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担 6. 54% 5. 72% 印花布 匹 14. 25% 4. 98% 棉纱 担 6. 94% 4. 86%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

11、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依据所学及图表数据可知,进口税率降低将会使更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使中国的棉纺织业发展更为艰难,中国也将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分析选项, A、 C、 D表述都言过其实,与史实不符, B项体现了材料的意思,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表现 据统计, 19世纪 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 3100万元下降到 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 93艘下降到 70艘。这一现象说

12、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答案: C 1979年 ,有 “铁娘子 ”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 ,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 ,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 ”的经济政策 ,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措施 ,对英国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 ( ) A凯恩斯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 B发展经济不能墨守成规 ,必须适时调整政策 C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D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到了超越国家资本主义历史阶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过于片面,没能全面分析问题; B符

13、合题意,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到 70 年代的局部调整说明了这一点; C与材料 “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及史实不符; D说法错误。所以应选 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某一时期后,江西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安义县 “茶叶昔无近有,皎源西山最盛 ”,有位外国人在看到玉山、河口一带满山遍野的茶树时称: “这里上万英亩的土地都种着茶叶,而且大部分土地是最近几年内开垦和栽种的 ”。修水县全县种茶殆及乡村,农民 80%-90%以此为业。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14、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江西的茶叶生产的情况:一些县大部分民众种茶为业,说明了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依据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西的九江等开放。故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3年 9月 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接着,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措施 A加快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结构性转型 B可证实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C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制度的近代化 D掩

15、饰不了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 “清末新政 ”认识。依据所学,商部的设立及一系列有关商业的规定,体现了清政府对商业管理的认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的近代化。分析选项, A夸大其词,应排除; B与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及史实不符,也用排除; C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清末新政 ” 1962 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中央已经纠正了 “左 ”倾的指导思想 B中

16、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调整 ”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改变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自然灾害、 “大跃进 ”等造成的经济困难, 1960年冬天,中央开始实行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 1965年,调整工作基本完成,国民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材料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A、 B、 D表述均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2年,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有国家机关人员说: “(当时)在党内出现了四不讲现象:报上没发表的不讲,中

17、央没讲的不讲,文件没规定的不讲,顶头上司没讲的不讲。 ”这表明该时期 A党内民主制度遭到践踏 B民主言论受制于 “左 ”倾思想 C党内思想具有高度凝聚力 D党内右倾思想发展扩大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时期,尽管先前已经在经济领域 “纠左 ”,即 1960年冬天的 “八字方针 ”等;但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左倾错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材料所说的 “四不讲 ”现象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所以应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

18、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 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从材料 “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 ”、 “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 向近代化转变的 ”可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深受外部影响。所以应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 原因 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江南

19、城市的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市镇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明代的时候,中国依然实行 “重农抑商 ”的政策,同时还实行海禁的政策,这严重阻碍了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没有的发展。故 B、 C错误, A材料体现不出 “吴江的经济中心地位 ”。而这一时期工商业自身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发展。所以应选 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海禁 ”政策 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 “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

20、程中 (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 南京条约 “ 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 进出口关税 ” 。联系南京条约关于关税的规定 “英商进出 口货物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可知该项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所以应 C项。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21、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 “冷战 ”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所谓冷战 ”是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军事冲突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冷战 ”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故 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 两极世界的形成 特点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 :当 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

22、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另一场战争 ”是 A战后美苏争夺世界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下的贸易竞争 C战后美欧争夺世界市场 D战后欧美与亚非拉民族国家争夺世界世界原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世界。随着二战的结束,德意日法西斯德被摧毁,美苏两国失去了结盟的基础,而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以 “冷战 ”为主要特征的、美苏为主导力量两极世界逐渐形成,世界处于美苏 “冷战 ”的阴影之中。所以应选 A 考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 两极世界的形成 特点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描述: “(明中期 )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全靠着食

23、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 ”这反映出明中期扬州地区 A成为饮食文化中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依据材料 “(明中期 )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命靠着食盐贸易发家 ”可知,扬州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选项, A、 D与题意不符; B项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经济结构与特点 商业的发展 明代扬州 商业的发展 素有 “民间思想家 ”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五四 ”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由

24、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原因。依据所学可知,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再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使这场运动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材料 “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 ”强调了五四运动的外部因素。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 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原因 毛泽东在 1956年 12月讲过 :“可以考虑开私营工厂、开夫妻店,雇工也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

25、国营,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与以上思想相似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利用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合资经济等经济形式的发展,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分析选项, B、 C、 D都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故应排除;A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把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由国家来办,其他的国家不能办的由本国的资本家或是外国的资本家来办,这与题意相符,所以应选 A。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 “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特点 叶圣陶先生于 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 A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B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C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D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解题时注意时间 “1932年 ”及内容 “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 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 ”,由此可以判断是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A、 B、 C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自然经济的解体 综合题 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7、( 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 (在官员任期方面 )“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 (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3分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制度的弊端? (4分 ) 材料三 ( 2)分析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提取有关汉唐间地方机构分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 材料四 ( 3)提取材料三两幅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建筑的风格和体现的实质有何不同 ( 5分) 答案:( 1)制度 :图一西周分封制,图二秦朝郡县制,图三西汉郡国并行制(6分 ) 弊端: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下,权力世

28、袭 (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威胁中央集权 );郡县制下,官员迁转太快,不利于地方发展。 (4分 ) ( 2)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原因: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唐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8分 ) ( 3)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唐宁街 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8分 )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分析 与认识。回答时要首先分析历史地图,找出关键性的地方,联系所学进行分析判断。从图一的封国及文字说明可知应是周代的分封制;图二的郡县广布,应是秦代;图三郡县与封

29、国并存,应是汉代。回答弊端,只要正确理解材料 “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即可。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唐行政区划不同及原因的掌握。从图中的行政区划可知,汉代的时候,北方的州密布,而南方十分稀少,可谓是 “地广人稀 ”。而唐代的时候,南北方分布比较均匀。分析原因要结合这两个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及经济中心的变化归纳总结。 第( 3)问, 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制度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联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对比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皇权至上,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往往是高达宏伟,气宇轩昂,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西

30、方的民主政治, “与民共治 ”,是一副亲民的态度,建筑风格则以平朴见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的发展 地方行政区划沿革及原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态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态度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2005年 10月 26日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北京逝世,享年 89岁。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他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也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年

31、 3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投资的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当地的一些土豪劣绅,因为荣德生没有请客送礼款待他们,所以心怀不满,竟纠集起来,向县衙门告了一状,说荣德生私占公有土地,破坏地方安定;又说工厂的烟囱正对着城内的大 成殿和学宫,破坏了风水,今后无锡人就不能考状元做大官了!当时还是清朝,县太爷居然下了一道命令,勒令工厂停建,迁往别处。 材料二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 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便被抢购一空。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 3.2万元,盈利率达 80%。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生产的面粉畅销全国,其 “兵船 ”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 “一战 ”时出口达 80万吨

32、,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兄弟成为中国有名的 “面粉大王 ”。 材料三 1937年,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 为一片废墟。 8年抗战中,约有 1/3的纱绽、一半以上的布机及 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 “军管 ”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亲手所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 1938年 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材料四 1948年,由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上海经济渐趋瘫痪。上海产业界人士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的出路。资金的外流,致使留在内地的荣氏企业元气大伤,这让荣德生气愤不已

33、。 “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 ”在最后关头,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 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材料五 荣毅仁在 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起了带头作用, “红色资本家 ”的称呼由此得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阻碍?(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4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什么时期? (2分 )原因是什么?( 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

34、因有哪些 ?( 4分) (5)根据材料五回答,新中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政府的态度怎样( 2分) 答案: (1)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2) 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民国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3)日本全面侵华期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和掠夺。 (4)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破坏。 (5)积极支持人人民政府对 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

35、影响民主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要紧扣材料,材料 “ 一些土豪劣绅 竟纠集起来,向县衙门告了一状 当时还是清朝,县太爷居然下了一道命令,勒令工厂停建,迁往别处。 ”揭示了其发展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短暂春天 ”原因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要首先明确是哪一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实际上,只要知道是一战期间的情况,联系所学回答也可。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 对日本全面侵华给民族企业的发展所造成的破坏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判断是哪一时期的及其原因,如材料“1937年, 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36、。 8年抗战中, 也大都被 “军管 ”劫夺。 1938 年 2月 。 ”说明是抗日战争时期。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要联系所学及材料 “1948年,由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上海经济渐趋瘫痪。 ” 从国民政府的政策、四大家族的掠夺、赋税、美国的经济侵略及内战的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 。 第( 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情况的分析与理解。材料 “荣毅仁在 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起了带头作用, ” 揭示了其态度。 考点:

3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与发展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三大改造 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 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

38、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 请回答: ( 1)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突出表现。( 6分) (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方面产生了哪些最突出的影响?( 6分) ( 3)假如你是当前国家经济建设部门的主要领导人,你认为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4分) 答案:( 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步推广 ( 2)生产力: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结构:轻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和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和垄断资产阶级的产生。 (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

39、会环境;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发展经济要注意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 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明确是春秋战国时期,然后是农业科技发展的表现。联系所学的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可知应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步推广。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从 “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 ”回答影响,所以要理解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含义,联系所学归纳总结即可。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式的题目,回答时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同时要注意两次工业革命同时也是技术革命及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政府的政策、市场及对政治的影响等。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影响及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