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910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 32中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小说白鹿原中,在白鹿村族长白嘉轩的提议下,白鹿村的村民共同出资修造了新的家族祠堂。这反映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尊崇祖先 维系亲情 嫡长子继承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封建宗法制的社会中,祠堂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就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一族,因此 都能反映, A符合题意。 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无关,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

2、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愿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中 “洋商垄断收入锐减 ”“减少外流之白银 ”体现了洋务运动达到了与洋商争利和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目的, C的表述符合题意; ABD与材料内容无关,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说的 “没有前途 ”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 A

3、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 上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迅速地萧条了下来。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4、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 “二五 ”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 以解决粮食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1958年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58年在经济上的 “左 ”倾错误影响下,出现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中国的工农

5、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而不是高速发展,经济上的 “左 ”倾错误是造成当时中国工农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可得出作者的判断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左济工错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492年 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 10月 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 ,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 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6、 D麦哲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1492年 8月 ”“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 ”“全身赤裸土著人 印第安人 ”“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 ”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哥伦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 1492 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据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16世纪欧洲的市民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7、 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火车、汽船是 19世纪工 业革命的成果,与题干中 “16世纪 ”不相符合,排除 ,据此分析可以直接 ACD。故应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 “过渡时期 ”( 1949 1956)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

8、民公社另起炉灶 C “大跃进 ” 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上山下乡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过渡时期 ”是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因此 “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均与题意相一致, A符合题意。 B“人民公社 ”是 1958年发动的, C“大跃进 ”1958年发动的, “两弹一星 ”是六七十年代成就; D“三个面向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直接排除 BCD,故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 在微软员工的办公室,有这样的

9、小立方体。据说,每当员工有一个专利申请成功 ,微软就会向其颁发一个这样的纪念品 。由此可以说明 ( ) 微软公司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新 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 “新经济 ”得到认可和发展 “新经济 ”可以和第三产业划等号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新经济 ”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能与第三产业划等号, 的表述不合题意, 均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经济 2012年

10、1月秘鲁中部海岸发生 6.3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房屋等受损严重。灾后重建任务异常艰巨,除努力自救外,秘鲁还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这些贷款和援助应向下列哪一机构提出申请(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秘鲁还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备选项中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是世界银行, 是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世界银行 要更全面、深入理解

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需要查阅的典籍是 A道德经 B孟子 C论语 D韩非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题干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即民贵君轻的思想,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 “民贵君轻 ”的思想, B符合题意,而道德经是道家的思想,论语是孔子言论的书籍,韩非子是法家的著作,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的思想主张 为服务于汉代 “大一统 ”政治局面,董仲舒主张 A天人感应 B焚书坑儒 C儒学独尊 D格物致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思想主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为

12、了服务于 “大一统 ”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思想主张, C符合题意,而 ABD均与题意无关,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 “主人在外面 ”,一个主张 “主人在里头 ”。下列反映了 “主人在里头 ”的主张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C “制天命而用之 ” 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向外探究,获取理,而

13、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主张内心的反省,据此分析可知 “主人在里头 ”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内心反省,这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陆王心学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工商业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计日受值 ”的现象,它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外商企业 B民间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 工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题干中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日受值 ”现象指的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据已学知识可知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开

14、始于民间工业, B符合题意,而 A当时中国不存在, C、 D不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民营手工业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 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D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抓住历史本质的能力。 “20世纪 30年代 ”“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 ”“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

15、的现象反映了在经济大危机下,民众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希望获得慰藉,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的影响 “创新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属于首创 确立皇帝制度 推行郡县制 修筑长城 统一文字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即知识迁移的能力。 “首创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认为,王已不能显示其权势和地位,因此自称始皇帝,创立了皇帝制度,同时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

16、货币和文字, 均符合题意,属于首创。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时 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 “突破性进展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C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隋及初唐时 ”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保证皇权的集中,同时三省 六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提高了行政效率,因

17、此符合 “突破性进展 ”。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可以直接得出皇帝直接掌管六部,那就是已经废除了丞相,应该是在明朝。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

18、度的加强 丞相制度的废除 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 ,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 证认识 B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反映了如果出于为天下之心而立法,那是天下之法,是真正的法;如果出于为私心而立法,那是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 C符合题

19、意,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北宋中期,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 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 ”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 “私为券 ”,因此具有民间交易凭证的功能, C符合题意。 B是发生在“其后 ”,。 CD与题意无关,故选 C。 考点:古

20、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的表现(交子)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君主集权加强 B皇权逐渐衰弱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抓住历史本质的能力。首先题干中明初废除丞相,就是加强君主集权的表现,其次,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办公机构,其 “权倾一时 ”是来源于皇权的加强,综合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 “欲更 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21、”。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 “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与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中 “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体现了变革服饰是 “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 ”的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营造改革氛围,使人们逐渐接受 “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的潮流 维新 思潮 1937年 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

22、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 “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B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 “1937年 11月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此时间点是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与八 一三事变后,同时 “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说明了作者希望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九 一八事变后中国

23、的外交政策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B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C贵族让步在法制 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 “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反映了平民争取自身的权益, A 符合题意。 B 说法不合史实,十二铜表法公开的维护贵族的私有制;题干中的结果是平民不懈的斗争的结果, C不合史实。 D表示不合史实,

24、故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影响 有人描述 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B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9世纪初在英国 ”是解题的关键,材料所述现象是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说明了生产领域出现了变化,原本的手工纺车已不再使用了,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

25、题意,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填空题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时代的潮流影

26、响下,也不得不抬出 “民主 ”这块牌子,即说明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C的表述符合题意。 A“各界思想趋同 ”表述有误; B“主要手段 ”表述有误; “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反映了不是真意接受三民主义, D也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影响 简答题 ( 26分)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回答 (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 4分) ( 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 8分)

27、(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 6分) (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分 ) (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4分) 答案:( 1)主要矛盾,中心任务,经济建设方针(任答 2点, 6分) ( 2)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8分) ( 3)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分) ( 4)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分) ( 5)所有

28、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方向发展。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大历史贡献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提出 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 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怅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29、的战略决策。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十四大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党的十四大做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第( 5)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紧扣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

30、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等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从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方向发展。 考 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24分)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60 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 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1750 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 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 75%,下降到 1801年的 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 19世纪英国城市

31、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 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 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 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 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 。英国公共卫生体

32、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 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 l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分析 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 ,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6分)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4分) (4)综述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6分) 答案: )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重视科技;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运用 )( 8分) (2)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严重恶化;英国

33、成为世界工厂( 6分) (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4分) ( 4)启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之间的关系( 6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如圈地运动、科技推广、工业革命等。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分析与归纳的能力。材料二主要阐述的是

34、城市化方面,材料三主要从环境污染等方面阐述,因此影响可以从从城市人口的构成、工业的污染等方面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主 要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即可,如依据材料中 “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 ”等分析与归纳即可。 第 (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围绕材料分析与归纳,可以从科技、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来展开回答,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