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省湛江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910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广东省湛江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广东省湛江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广东省湛江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广东省湛江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广东省湛江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广东省湛江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 NH4 、 HCO3 、 OH B Cu2 、 Fe3+、 Cl 、 NO3 C H 、 Fe2 、 Cl 、 NO3 D H 、 A13 、 Cl 、 SO42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中 HCO3 和 OH 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 B中四种离子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对; NO3 和 H 在一起会有强氧化性,会氧化 Fe2 、,不能大量共存, C错; D中四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考点:离子的共存问题。 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下

2、列反应中不属于四个基本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的是: A H2 + Cl2 2 HCl B 2KClO3 2KCl + 3O2 C Fe2O3 + 3CO 2Fe + 3CO2 D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化合反应; B是分解反应; D 是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是 C。 考点: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燃烧产生白烟 B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C铁丝燃烧的产物是 Fe2O3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3O4 答案: B 试题分析:铁丝燃烧看不到白烟

3、,会看到火星四射, A错;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缓慢的反应, B对;铁丝燃烧的产物是 Fe3O4, C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D错,选 B。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意外伤害,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D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溶液,立即用酒精冲洗,再用水冲洗 答案: C 试题分析:气体点燃是要检验纯度,否则容易发生爆炸, A正确;浓硫酸在稀释的时候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较大, B正确;金

4、属钠着火,要用干燥的沙土扑灭,不能用水扑灭,因为钠会和水反应, C不正确;苯酚易溶于酒精,所以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溶液,立即用酒精冲洗,再用水冲洗,D正确;故选 C。 考点:常见的化学事故的处理。 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的 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OH 、 K 十 、 HCO3 B Ba2+、 SO42 、 NO3 C Na+、 C1 、 NH4+ D OH 、 K 十 、 SO3 答案: C 试题分析: pH=1的溶液显酸性,有大量的 H 十 , A中 OH 和 HCO3 都会和 H 十反应,错; Ba2+和 SO42 会生成沉淀, B错; D项中 OH 和 SO3 都会和 H 十 反应

5、,错,选 C。 考点:离子的大量共存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12有毒, Cl 也有毒 B Cl和 Cl 化学性质一样 C Cl2和 Cl 都是黄绿色 D液氯并非氯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C12有毒, Cl 没有毒, A错; Cl和 Cl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错; Cl2是黄绿色, Cl 是无色的, C错;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氯水是氯气溶于水的溶液,它们不相同, D对。 考点: Cl2和 Cl 的性质的区别。 下列关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能用铝制容器贮存 B露置空气中,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C常温下都能与铜剧烈反应 D与锌反应都能生成 H2 答案:

6、A 试题分析: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可以使 Al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都能用铝制容器贮存, A对;浓硫酸露置空气中会吸水质量增加,浓硝酸露置空气中会挥发质量减小, B错;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 C错;浓硫酸和浓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都不能能生成 H2, D错,选 A。 考点: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的了解。 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为 A族元素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为 A Al2O3 B SiO2 C Fe2O3 D MgO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 Al是 A族元素,选 A。 考点: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铜 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锌

7、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 C电子从铜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D锌电极上的反应为 Zn 2e = Zn2+ 答案: C 试题分析:铜活泼性较弱做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A对;锌较活泼,做负极, B正确;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电子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C错,负极锌失去电子变为 Zn2+,电极反应为 Zn 2e = Zn2+,正确,选 C。 考点:铜锌原电池的了解。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A NaOH B NH3 H2O C Ba(OH)2 D Na2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 NaOH 是强碱, NH3 H2O 是弱碱, Ba(OH)2是强碱, Na2CO3是盐类,所以从

8、 NaOH和 Ba(OH)2中选,由于 Ba(OH)2中有 2个 OH-,浓度相同的时候,Ba(OH)2中的 OH-浓度更大,碱性更强,选 C。 考点:物质酸碱性的比较。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醇类的是 A CH3CH2OH B C6H5OH C CH3COOH D CH3COOCH2CH3 答案: A 试题分析: C6H5OH 是苯酚,属于酚类, CH3COOH 属于酸类, CH3COOCH2CH3属于酯类。 考点:常见有机物的分类。 可与人体血液中的物质结合导致中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A CO2 B CO C SO2 D N2 答案: B 试题分析: CO2和 N2不是污染性气体, SO2是污

9、染性气体,也有毒,但不和人的血液结合,可以人体血液中的物质结合导致中毒的气体是 CO,选 B。 考点:常见气体对人体的影响和污染环境的气体的了解。 将碘酒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 (又称土豆 )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淀粉遇到变蓝,加碘酒变蓝说明其中有淀粉。 考点:淀粉的性质的了解。 减缓温室气体排出, “节能减排 ”是达到该目标的必经之路。下列措施无助于节能减排的是 A将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B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 C用风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D把高耗能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10、可以减少电能的使用量, A对;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可以减少汽油的使用, B对,火力发电产生很多污染物,用风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对;把高耗能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只是 把能耗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已,没有减少, D错。 考点:对环境保护的基本认识。 如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密度比空气 大 大 小 小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7 7 7 在水中的溶解性 大 小 大 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气体可以用 NaOH来干燥,说明不是酸性气体,其溶液的 pH不会小于 7,排除 B、 D,该装置收集的是密度比空

11、气小的气体,选 C。 考点:气体的收集方法和性质的推测。 某些装饰材料会缓慢放出某种化学物质,影响健康,这种化学物质可能是 A甲醛 B O2 C N2 D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装饰材料中会有的并对人的身体有害的是甲醛, O2、 N2 、 CO2对人身体都无害。 考点:生活中的简单化学知识。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的精确值为 6.201023 mol-1 B 18克水所含氢原子数为 2NA C 4.48L氧气所含分子数 0.2 NA D 2.4 g镁变成 Mg2+时,失去电子数目为 0.2 NA 答案: BD 试题分析: 6.201023 mol-1 是

12、一个大概数值 A错; 18克水的物质的量为:n=m/M=18g18g/mol=1mol,H2O中有 2个 H,则 H的物质的量为 2mol,所含氢原子数为 2NA, B对; C没说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错;2.4 g镁的物质的量为 n=m/M=24g24g/mol=1mol, 1个 Mg变成 Mg2+时,失去2个电子,则 1molMg变成 Mg2+时失去电子为 2mol,数目为 0.2 NA 考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氯水可以漂白杀菌 B铝制容器可 以贮运稀硝酸 C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D Fe2O3可用作外墙涂料 答案: ACD 试题

13、分析:氯水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杀菌, A对;铝制容器会与稀硝酸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贮运稀硝酸, B错;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均可产生氧气,故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C 对; Fe2O3是红棕色物质,可用作外墙涂料, D 对。 考点:常见的物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铁矿石冶炼铁 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 D煤的气化和液化 答案: BCD 试题分析:蒸馏只是把物质进行了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A 错;铁矿石冶炼铁 有金属铁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裂解生产乙烯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使煤变成可燃性气体,是化学变化,煤

14、的液化是将煤与 H2反应生成液体燃料,是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一些应用。 锂 碘电池可用来为心脏起搏器提供能源,其电池反应可简化为: 2Li I2 = 2Li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I2发生氧化反应 B碘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C负极反应为: Li e- = Li+ D该电池放 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BCD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反应中 Li做负极, I2正极。 I2还原反应, A错; B对, C对,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对。 考点:原电池的基本知识。 100mL 2 mol

15、/L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粒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少量 CuSO4溶液 C改用 98%的浓硫酸 D多加几颗锌粒 答案: AB 试题分析:升高温度反应加快, A对,加入 少量 CuSO4溶液会形成原电池,使反应加快, B对;浓硫酸和锌反应不能得到 H2, C错,锌是固体,加入固体对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影响,故再加锌对反应没有影响, D错。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加有酚酞的 1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A溶液变红 B钠粒熔成光亮的小球 C有 H2生成 D钠粒在液面上不断游动并逐渐消失 答案: ABD

16、 试题分析:金属钠投入加有酚酞的 100 mL 蒸馏水的烧杯中会生成 NaOH 和 H2,有 NaOH生成,所以溶液变红, A对;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钠的熔点低,所以钠粒熔成光亮的小球, B对;只能看到有气体生成,不能确定是 H2, C错;产生的气体使得钠粒在液面上不断游动并逐渐消失, D对。 考点: Na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 甲烷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有机物,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甲烷和乙烯互为同系物 C甲烷和乙烯可以用溴水加以鉴别 D甲烷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 AC 试题分析:在工业上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A对; 甲烷属于烷烃,乙烯属于烯烃,甲烷和

17、乙烯不是同系物, B 错;甲烷不能使溴水褪色 ,乙烯可以, C 对;甲烷的二氯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D错。 考点: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的了解。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 + 3Y(g) 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X、 Y、 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3 : 2 B X、 Y、 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Z,同时生成 3n mol Y D单位时间内消耗 n mol X,同时消耗 3n mol Y 答案: BC 试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根本标志是: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同种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 A项物质的量之比不能说

18、明物质的量不变,错; B项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对;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Z,则要消耗 3n mol Y,那么 Y的生成和消耗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 C对; X、 Y都是反应物,在任何时刻都有单位时间内消耗 n mol X,同时消耗 3n mol Y,不能说明达到了平衡。 D错。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不是分散系 B分散剂一定是液态 C一种分 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D Fe(OH)3胶体是一种液态分散系 答案: ABC 试题分析:石灰乳是悬浊液是分散系, A错,分散剂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 B错;一种分散系里可以有多种物

19、质 C错; D对。 考点:分散系的了解。 玻璃、水泥、陶瓷的材质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高分子材料 D天然高分子材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玻璃、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玻璃、水泥、陶瓷的了解。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B碘的升华 C煤的干馏 D干冰的气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是利用了四氯化碳的溶解性,是物理变化,A错;碘的升华 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错;煤的干馏是加强热使煤分解属于化学变化, C对;干冰的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考点:

2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一些建筑工地的食堂中,常发生将工业用盐当作食用盐而引起中毒的现象。该盐的化学式为 A MgCl2 B KCl C NaNO2 D Mg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能当做食盐使用,其味道与食盐差不多的是 NaNO2。 考点:生活中常见的化学事件。 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 (主要成分为甲烷 )为炒菜提供热量 C豆浆久置变质腐败 D用食醋除去保温瓶胆内的水垢 答案: D 试题分析: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沼

21、气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燃烧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豆浆久置变质腐败是因为豆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食醋与水垢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 D。 考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3C NMR(核磁共振 )、 15N 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问结构,有关 13C、 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5N与 14N互为同位素 B 13C与 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3C、 15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15N与 14N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A对;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种元

22、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13C只是一种原子不是单质, B错; 13C的中子数为 13-6=7个, 15N中子数为 15-7=8个, C错; 15N的核外电子数为 7, ,中子数为 8,不相同, D错。 考点:对核素的认识。 按 C、 N、 O、 F的顺序,其元素的性质表现为递增的是 A原子半径 B失电子能力 C得电子能力 D元素的负化合价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N、 O、 F它们是同周期元 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故选 C。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氯元素的一种核素是 Cl,下列正确表示氯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答案: B

23、试题分析:从 Cl看出质子数为 17,从 A、 B选,从氯原子变为氯离子得到一个电子,核外就有 18个电子, B对。 考点:物质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SO4溶液 稀 H2SO4 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Cl溶液 MgCl2 加入过量 NaOH溶液后过滤 C Cu粉 Fe粉 用磁铁吸出 D Na2CO3粉末 NaHCO3粉末 加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铜粉可以和硫酸反应,把硫酸除去同时又没引入新的杂质,过量的氧化铜粉过滤除去, A可行; B项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虽然可以把MgCl2

24、除去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不可行;铁粉可以被磁铁吸引,铜粉不会, C可行;加热 NaHCO3粉末生成 Na2CO3粉末, NaHCO3粉末被除去,有没引入新的杂质, D可行。 考点:物质除杂的试剂选择。 将粗盐溶于水后,其中的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的是 A Mg2+ B Ca2+ C SO42 D泥沙 答案: D 试题分析:能用过滤除去,那么该物质不溶于水, Mg2+、 Ca2+、 SO42 这些离子都会在水中,泥沙不溶于水,可以除去。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某化学活动小组欲制备一定量的氢气,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Cu和稀硝酸反应 B Zn和稀盐酸反应 C Fe和稀硫酸反应 D A1和

25、 NaOH溶液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NO,选 A。 考点:气体的制取和物质的性质。 在加热条件下,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但金属铜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酸性 D强氧化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铜中没有水分子故不体现脱水性和吸水性,浓盐酸也是强酸,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铜与浓硫酸反应,说明浓硫酸不是因为有强酸性才和铜反应,故浓硫酸与铜反应主要体现出强氧化性,选 D。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将 KSCN溶液加入到下列所指定的溶液中,溶液不会显红色的是 A加入足量的铁粉后的 FeCl3溶液 B铁丝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后,

26、所得产物的水溶液 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 D加入氯水后的 FeCl2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加入足量的铁粉后的 FeCl3溶液 ,就会变为 FeCl2, FeCl2遇 KSCN溶液不变色, A对;铁丝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后生成 FeCl3,溶于水后变为 FeCl3溶液,遇 KSCN溶液变红,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其中的亚铁会被氧化成Fe3+加入 KSCN溶液变红; FeCl2溶液会被氯水氧化为 FeCl3,加入 KSCN溶液会变红。 考点: Fe2+和 Fe3+的检验。 用 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自醋实际的 pH比较

27、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答案: B 试题分析:白醋是酸性溶液, 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的话,会导致白醋的浓度降低,酸性减弱,测出来的 pH值就会偏高。 考点:溶液 pH的测定。 已知 NaNO2的化学式量为 69,则 500mL1.0 mol L-1NaNO2溶液含有溶质的质量为 A 13.8g B 69g C 34.5g D 0.5 mol 答案: C 试题分析: NaNO2溶液中 NaNO2的物质的量为: n=cV=1.0 mol L-10.5L=0.5mol, NaNO2的质量为: m=nM=0.5mol69g/mol=34.5g。选 C。 考点: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某学生用

28、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KIO3) C用纯碱( 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食醋中的醋酸可以和水垢反应,能起到除水垢的作用, A合理;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食盐中的碘是化合态,故不能变蓝, B不合理;纯碱溶液显碱性,可以使油污发生水解从而除去, C合理;纯棉织物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没有特殊的气味,纯羊毛织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以鉴别, D合理。 考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

29、的是 A Cu B NH3 C KNO3 D C2H5OH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它本身可以电离出离子, A、 Cu是单质,错; B NH3在溶液中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 电解质,错; C KNO3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离子属于电解质,对; D C2H5OH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离子,错。 考点:电解质概念的应用。 下列物质中, N元素的化合价为十 2价的是 A N B NO C NO2 D HNO 3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 0, O是 -2价, H是 +1价,则 NO 中的 N 是 +2价, NO2中的

30、 N 是 +4价, HNO 3中的 N 是 +5价,选 B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NaOH B O2 C CaO D S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NaOH属于碱, O2是非金属单质, CaO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 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考点:物质的分类。 对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首先发现的,选 C。 考点:常见化学史的了解。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

31、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答案: A 试题分析:浓硝酸有挥发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A错;钠的密度比水大,不与煤油反应,所以那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对;碱性溶液试剂瓶用橡胶塞 C对;新制氯水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对,选 A。 考点:化学试剂的保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 “加碘食盐 ”、 “增铁酱油 ”、 “高钙牛奶 ”、 “富硒茶叶 ”、 “含氟牙膏 ”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加碘食盐 ”、 “增铁酱油 ”、 “高钙牛奶 ”、 “富硒茶叶 ”、 “含氟

32、牙膏 ”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都是元素。 考点:化学常识知识。 苯甲酸 (C6H5COOH)和山梨酸 (CH3CH=CHCH=CHCOOH) 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A金属钠 B氢氧化钠 C溴水 D乙醇 答案: C 试题分析:金属钠、氢氧化钠、乙醇可以与 COOH 反应,故可以和两种物质都反应, A、 B、 D错;溴水可与 C=C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中没有 C=C,故溴水只与山梨酸反应。 考点: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 关于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 H2的一极是正极,通 O2的一极是负极 B电池反应式为: 2H2 +O2 = 2H2O C

33、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 100 答案: A 试题分析:燃料电池中,燃料反应的一极是负极,氧气反应的一极是正极, A错;电极总反应就是 H2和 O2 反应的方程式 B 对;产物没有污染物生成, C 对,任何电池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 100, D对。 考点:对燃料电池的了解。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所必须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是纯净物 B淀粉遇碘水变蓝色 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油由多种组成是混合物, A错;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征反应, B对;葡萄糖是单糖

34、,不发生水解, C错;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D错。 考点: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了解。 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NaCl B H2O C NH3 D KOH 答案: D 试题分析: NaCl中只用离子键, H2O和 NH3是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KOH是离子化合物, OH-中形成的是共价键, 选 D。 考点:化学键的认识和化合物的类型。 将某化肥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可闻到氨味。这表明该化肥样品中含有 A K+ B NO3 C NH4+ D SO42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中可以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气体的是 NH4+, NH4+与强碱反应生成氨气,选 C。 考点: NH4+的性质

35、。 红火白蚁能分泌一种叫蚁酸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当人被红火蚁叮咬后,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冲洗 B用肥皂水清洗 C用稀氨水冲洗 D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答案: A 试题分析:蚁酸的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就显酸性,被红火蚁叮咬后应该涂上碱性的物质来中和蚁酸,食醋显酸性,不能中和蚁酸,错;肥皂水、稀氨水、小苏打溶液都是碱性溶液,故选 A。 考点:物质的性质的应用。 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 2H2O2 = 2H2O + O2。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下列情况中氧气生成速率最大的是 A 40 ,延长反应时间 B 40 ,加少量 MnO2 C 80 ,加少量水 D 80 ,加少量 Mn

36、O2 答案: D 试题分析: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加入催化剂通常能加快反应,故选 D。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速率。 下列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 NH3 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 NaOH固体干燥 Cl2 D将 Na放在 O2中燃烧以制取 Na2O 答案: B 试题分析:浓硫酸会和氨气反应,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A错;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以用来做萃取剂; B对; NaOH会和 Cl2反应,不能用 NaOH固体干燥 Cl2, C错; Na放在 O2中燃烧生成的是Na2O2, D错。 考点:物质的基本性质。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

37、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 B青铜 C钢铁 D不锈钢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银是金属汞单质,不是合金,选 A。 考点:对合金的认识。 适宜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的是 A乙酸和乙醇 B水和氯化钠 C水和花生油 D四氯化碳和碘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液漏斗是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乙酸和乙醇会互溶, A错;氯化钠能溶解在水中, B错;水和花生油互不相溶, C对;碘能溶解在四氯化碳中, D错。 考点:物质分离的方法。 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简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 1.6 mL B俯视读数时,体积读数会偏大 C可在量简中稀释浓硫酸 D可用该量筒准确量取 1.50mL液体 答案: 下列反

38、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SO2 + OH = HSO3 B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 + OH = CO32 + H2O C盐酸滴人氨水中: H+ + OH = H2O D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 CO32 + 2H 十 = CO2+ 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产物是 SO32 , A错;氨水是弱碱,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C错;碳酸钙是难容物,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D错。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H4具有同分异构现象 B CH4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CH4与 C12在光照条件下能反应 D CH4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碳氢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 CH4只有一个碳原子,没有同分异构现象 , A错; CH4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B错; CH4与 C12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C对; CH4中是共价键, D错。 考点: CH4性质和结构的了解。 下列关于 O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 8 B质子数为 8 C中子数为 16 D电子数为 16 答案: B 试题分析: O结构中 16是质量数, 8是质子数,中子数为 16-8=8,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 8,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