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卷)数学(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29306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卷)数学(带解析) 选择题 在实数 ,有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可得答案: 是有理数,故选 D 考点:有理数 已知 O的直径 CD=10cm, AB是 O的弦, AB CD,垂足为 M,且AB=8cm,则 AC的长为( ) A B C 或D 或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于点 C的位置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连接 AC, AO, O的直径 CD=10cm, AB CD, AB=8cm, AM= AB= 8=4cm,OD=OC=5cm 当 C点位置如

2、答图 1所示时, OA=5cm, AM=4cm, CD AB, cm CM=OC+OM=5+3=8cm 在 Rt AMC中,cm 当 C点位置如图 2所示时,同理可得 OM=3cm, OC=5cm, MC=53=2cm 在 Rt AMC中, cm 综上所述, AC的长为 或 故选 C 考点: 1垂径定理; 2勾股定理; 3分类思想的应用 函数 y=mx+n与 ,其中 m0, n0,那么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BCD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中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确定 m、 n的值;然后根据 m、 n的值来确定反比例函数所在的象限,对各选项作出判断: A、 函数 y=mx+n经

3、过第一、三、四象限, m 0, n 0 0 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与图示图象不符故本选项错误 B、 函数 y=mx+n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m 0, n 0 0 函数的 y=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与图示图象一致故本选项正确 C、 函数 y=mx+n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m 0, n 0 0 函数的 y=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与图示图象不符故本选项错误 D、 函数 y=mx+n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m 0, n 0 0 函数的 y= 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与图示图象不符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在 ABC中,若 ,则 C的度数是( ) A 4

4、5 B 60 C 75 D 105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且 , C=180 A B=1806045=75 故选 C 考点: 1绝对值和偶次幂的非负数的性质;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各图形求出各自阴影部分的面积比较即可: :图中的函数为正比例函数,与坐标轴只有一个交点( 0, 0),由于缺少条件,阴影部分的面积不一定; :直线 y=x+2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 2, 0),( 0, 2),故 S 阴影 =22=2; :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S= xy= 4=2;

5、:该抛物线与坐标轴交于:( 1, 0),( 1, 0),( 0, 1),故阴影部分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 S= 21=1 的面积相等 故选 A 考点: 1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2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式 的值为零,则 x的值为( ) A 3 B 3 C 3 D任意实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分式分子为 0分母不为 0的条件, 要使分式 的值为 0,则必须 故选 A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 1: 5,则它们的相似比为( ) A 1: 25 B 1: 5 C 1: 2 5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

6、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即可: 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 1: 5, 它们的相似比为 故选 D 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凉山州的人口约有 473万人,将 473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473104人 B 4 73106人 C 4 7106人 D 47 3105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其中1|a| 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的值以及 n的值在确定 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 1还是小于 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 1时, 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 1;当该数小于 1时, -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 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

7、 1个 0)因此, 473万 =4 730 000一共 7位, 473万 =4 730 000=4 73106 故选 B 考点:科学记数法 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 AB的坡比是 ,堤高 BC=10m,则坡面 AB的长度是( ) A 15m B C 20m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Rt ABC中, BC=10m, tanA= , AC=BCtanA= m AB= m 故选 C 考点: 1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4勾股定理 某班数学学习小组某次测验成绩分别是 63, 72, 49, 66, 81, 53, 92, 6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

8、是( ) A 47 B 43 C 34 D 29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定义,因此, 这组数据的大值最是 92,最小值是 49, 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9249=43 故选 B 考点:极差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同底幂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零指数幂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故 A正确; B ,故 B错误; C ,故 C错误; D 当 a=0时不成立,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 1同底幂乘法; 2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3零指数幂 下列图形中, 1与 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答

9、案: C 试题分析: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且这两个角有公共顶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因此, A 1、 2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 B 1、 2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 C 1、 2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故本选项正确; D 1、 2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对顶角 填空题 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 18cm,底面周长为 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 4cm的点 B处有乙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 壁,离杯上沿 2cm与蜂蜜相对的点 A处,则蚂蚁从外币 A处到达内壁 B处的最短距

10、离为 答案: cm 试题分析:将杯子侧面展开,建立 A关于 EF的对称点 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 AB的长度即为所求: 如答图,将杯子侧面展开,作 A关于 EF的对称点 A,连接 AB,则 AB即为最短距离 根据勾股定理,得 ( cm) 考点: 1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2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3线段的性质; 4勾股定理 关于 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 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a 1 试题分析:根据解分式 方程的步骤,可得分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列不等式求解即可得答案: 解关于 x的方程 ,得 的解是正数, ,解得 a 1 考点: 1分式方程的解; 2解不等式 “

11、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凉山州某学校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来自九年级的 5名同学(三男两女)成立了 “交通秩序维护 ”小分队若从该小分队任选两名同学进行交通秩序维护,则恰是一男一女的概率是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 一共有 20种情况,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有 12种情况, P(恰好是一男一女) = 考点: 1列表法或树状图法; 2概率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 3和 4,则第三边长为 答案: 或 5 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 长为 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 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 ; 长为 3、 4的边都是直

12、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 ; 第三边的长为: 或 5 考点: 1勾股定理; 2分类思想的应用 已知 ,则 x12+x22= 答案: 试题分析: , x12+x22=( x1+x2) 22x1x2=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函数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且 试题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分式分母不为 0的条件,要使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且 考点: 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 学校的一块菱形花园两对角线的长分别是 6m和 8m,则这个花园的面积为 答案

13、:菱形, 24m2 试题分析:如答图,矩形 ABCD中,点 A、 F、 G、 H分别是 AB、 BC、 CD、DA的中点,连接 AC、 BD, 在 ABD中, AH=HD, AE=EB, EH= BD 同理 FG= BD, HG= AC, EF= AC 又 在矩形 ABCD中, AC=BD, EH=HG=GF=FE 四边形 EFGH为菱形 这个花园的面积是 6m8m=24m2 考点: 1矩形的性质;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3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计算题 计算: 答案: 试题分析:针对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绝对值 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试题:

14、解:原式 = 考点: 1实数的运算; 2负整数指数幂;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4零指数幂; 5绝对值 解答题 已知:如图, P是 O外一点,过点 P引圆的切线 PC( C为切点)和割线PAB,分别交 O于 A、 B,连接 AC, BC ( 1)求证: PCA= PBC; ( 2)利用( 1)的结论,已知 PA=3, PB=5,求 PC的长 答案:( 1)证明见;( 2) 试题分析:( 1)连接 OC, OA,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ACO= CAO,再由 PC是 O的切线, C为切点得出 PCO=90, PCA+ ACO=9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圆周角定理可得出 ACO+ PBC=9

15、0,再根据 PCA+ ACO=90即可得出结论 (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 PAC PCB,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求得出结论 试题:解:( 1)证明:如答图,连接 OC, OA, OC=OA, ACO= CAO PC是 O的切线, C为切点, PC OC PCO=90, PCA+ ACO=90, 在 AOC中, ACO+ CAO+ AOC=180, AOC=2 PBC, 2 ACO+2 PBC=180 ACO+ PBC=90 PCA+ ACO=90, PCA= PBC ( 2) PCA= PBC, CPA= BPC, PAC PCB PA=3, PB=5, ,解得 考点: 1等

16、腰三角形的性质; 2切线的性质;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圆周角定理;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我州某校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 1000株用以绿化校园,甲种树苗每株25 元,乙种树苗每株 30 元,通过调查了解,甲,乙两种树苗成活率分别是 90%和 95% ( 1)若购买这种树苗共用去 28000元,则甲、乙两种树苗各购买多少株? ( 2)要使这批树苗的总成活率不低于 92%,则甲种树苗最多购买多少株? ( 3)在( 2)的条件下,应如何选购树苗,使购买树苗的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 答案:( 1)购甲种树苗 400株,乙种树苗 600株;( 2)甲种树苗最多购买 600株;( 3)购买家

17、中树苗 600株乙种树苗 400株时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 27000元 试题分析:( 1)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求解本题设购甲种树苗 x株,乙种树苗 y株,根据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 1000株和购买两种 树苗的总价为 28000元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 ( 2)不等式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出不等量关系,列出不等式求解本题设购买甲种树苗 a株,则购买乙种树苗( 1000a)株,由这批树苗的总成活率不低于92%建立不等式求出其解即可 ( 3)设购买树苗的总费用为 W元,根据总费用 =两种树苗的费用之和建立式,由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结论 试题:解:( 1)设购甲种树苗

18、 x株,乙种树苗 y株,由题意,得 ,解得: 答:购甲种树苗 400株,乙种树苗 600株 ( 2)设购买甲种树苗 a株,则购买乙种树苗( 1000a)株,由题意, 得 90%a+95%( 1000a) 92%1000,解得: a600 答:甲种树苗最多购买 600株 ( 3)设购买树苗的总费用为 W元,由题意,得 W=25a+30( 1000a) =5a+30000 k=5 0, W随 a的增大而减小, 0 a600, a=600时, W最小 =27000元 购买家中树苗 600 株乙种树苗 400 株时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 27000 元 考点: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2一元一次不等

19、式的应用; 3一次函数的应用 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 ABC为格点三角形( 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 1)把 ABC沿 BA方向平移后,点 A移到点 A1,在网格中画出平移后得到的 A1B1C1; ( 2)把 A1B1C1绕点 A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在网格中画出旋转后的 A1B2C2; ( 3)如果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求点 B经过( 1)、( 2)变换的路径总长 答案:( 1)( 2)作图见;( 3) 试题分析:( 1)利用平移的性质画图,即对应点都移动相同的距离 ( 2)利用旋转的性质画图,对应点都旋转相同的角度 ( 3)利用勾股定理和弧长公式求点 B经过( 1)、(

20、2)变换的路径总长 试题:解:( 1)如答图,连接 AA1,然后从 C 点作 AA1的平行线且 A1C1=AC,同理找到点 B1,分别连接三点, A1B1C1即为所求 ( 2)如答图,分别将 A1B1, A1C1绕点 A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 B2, C2,连接 B2C2, A1B2C2即为所求 ( 3) , 点 B所走的路径总长 = 考点: 1网格问题; 2作图(平移和旋转变换); 3勾股定理; 4弧长的计算 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前 n行的点数计算 如图是一个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第一行有 1个点,第二行有 2个点 第 n行有 n个点 容易发现, 10是三角点阵中前

21、4行的点数约和,你能发现 300是前多少行的点数的和吗? 如果要用试验的方法,由上而下地逐行的相加其点数,虽然你能发现1+2+3+4+23+24=300 得知 300 是前 24 行的点数的和,但是这样寻找答案:需我们先探求三角点阵中前 n行的点数的和与 n的数量关系 前 n行的点数的和是 1+2+3+ ( n2) +( n1) +n,可以发现 21+2+3+ ( n2) +( n1) +n =1+2+3+ ( n2) +( n1) +n+n+( n1) +( n2) +3+2+1 把两个中括号中的第一项相加,第二项相加 第 n项相加,上式等号的后边变形为这 n个小括号都等于 n+1,整个式子

22、等于 n( n+1),于是得到 1+2+3+ ( n2) +( n1) +n= n( n+1) 这就是说,三角点阵中前 n项的点数的和是 n( n+1) 下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上述问题 设三角点阵中前 n行的点数的和为 300,则有 n( n+1) 整理这个方程,得: n2+n600=0 解方程得: n1=24, n2=25 根据问题中未知数的意义确定 n=24,即三角点阵中前 24行的点数 的和是 300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三角点阵中前 n行的点数的和能是 600吗?如果能,求出 n;如果不能,试用一元二次方程说明道理 ( 2)如果把图中的三角点阵中各行的点数依次换成

23、2、 4、 6、 、 2n、 ,你能探究处前 n行的点数的和满足什么规律吗?这个三角点阵中前 n行的点数的和能使 600吗?如果能,求出 n;如果不能,试用一元二次方程说明道理 答案:( 1) 600;( 2) 24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列出方程 n( n+1) =600,解方程得到 n的值即可 ( 2)根据 2+4+6+2n=2 ( 1+2+3+n ) =2 n( n+1) = n( n+1),根据规律可得 n( n+1) =600,求 n的值即可 试题:解:( 1)由题意可得: n( n+1) =600, 整理得 n2+n1200=0, 此方程无正整数解, 三角点阵中前 n行的点数的

24、和不可能是 600 ( 2)由题意可得: 2+4+6+2n=2 ( 1+2+3+n ) =2 n( n+1) = n( n+1), 依题意,得 n( n+1) =600, 整理得 n2+n600=0,( n+25)( n24) =0, n1=25, n2=24 n为正整数, n=24 n的值是 24 考点: 1探索规律题(图形的变化类); 2阅读理解型问题; 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如图,分别以 Rt ABC的直角边 AC及斜边 AB向外作等边 ACD,等边 ABE已知 BAC=30, EF AB,垂足为 F,连接 DF ( 1)试说明 AC=EF; ( 2)求证:四边形 ADFE是平行四边形

25、答案:证明见 试题分析:( 1)一方面 Rt ABC中,由 BAC=30可以得到 AB=2BC,另一方面 ABE是等边三角形, EF AB,由此得到 AE=2AF,并且 AB=2AF,从而可证明 AFE BC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AC=EF ( 2)根据( 1)知道 EF=AC,而 A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EF=AC=AD,并且 AD AB,而 EF AB,由此得到 EF A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四边形 ADFE是平行四边形 试题:证明:( 1) Rt ABC中, BAC=30, AB=2BC 又 ABE是等边三角形, EF AB, AB=2AF AF=BC 在

26、 Rt AFE和 Rt BCA中, AF=BC, AE=BA, AFE BCA( HL) AC=EF ( 2) ACD是等边三角形, DAC=60, AC=AD DAB= DAC+ BAC=90 EF AD AC=EF, AC=AD, EF=AD 四边形 ADFE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州教育局为了解我州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随机抽查了某县部分八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并用得到的数据检测了两幅统计图,下面给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 a= ,并写出该

27、扇形 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为 ,请补全条形图 ( 2)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 3)如果该县共有八年级学生 2000人,请你估计 “活动时间不少于 7天 ”的学生人数大约有多少人? 答案:( 1) 10, 36补全条形图见;( 2) 5天, 6天;( 3) 800 试题分析:( 1)根据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等于 1列式计算即可求出 a: a=1( 40%+20%+25%+5%) =190%=10% 用 360乘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36010%=36 求出 8天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 2)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

28、(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 3)用总人数乘以 “活动时间不少于 7天 ”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解:( 1) 10, 36补全条形图如下: ( 2)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5天的最多, 众数是 5天 600人中,按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从少到多排列,第 300人和 301人都是 6天, 中位数是 6天 ( 3) 2000( 25%+10%+5%) =200040%=800 估计 “活动时间不少于 7天 ”的学 生人数大约有 800人 考点: 1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 3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 4中位数; 5众数; 6用样本估计总体 先化简,

29、再求值: ,其中 a2+3a1=0 答案: , 试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已知方程变形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试题:解:原式 = 当 a2+3a1=0,即 a2+3a=1时,原式 = 考点: 1分式的化简求值; 2整体思想的应用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 A的坐标为( 1, 2), 点 B的坐标为( 3,1),二次函数 y=x2的图象为 l1 ( 1)平移抛物线 l1,使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 A,但不过点 B 满足此条件的函数式有 个 写出向下平移且经点 A的式 ( 2)平移抛物线 l1,使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 A,

30、 B两点,所得的抛物线 l2,如图 ,求抛物线 l2的函数式及顶点 C的坐标,并求 ABC的面积 ( 3)在 y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 S ABC=S ABP?若存在,求出点 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无数; y=x21;( 2) ;( 3)存在,点 P的坐标为( 0, )或( 0, ) 试题分析:( 1)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设平移以后的二次函数式是: y=x2+c,把( 1, 2)代入即可求得 c=1,从而得到函数的式: y=x21 ( 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式;化为顶点式得到点 C 的坐标,过点A、 B、 C 三点分别作 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31、D、 EE、 F,求得 ABC 的面积 ( 3)分当点 P位于点 G的下方和上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 试题:解:( 1) 无数; y=x21 ( 2)设 l2的式是 y=x2+bx+c, l2经过点 A( 1, 2)和 B( 3, 1), ,解得: l2的式是: , 顶点 C的坐标是 如答图 1,过点 A、 B、 C三点分别作 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D、 E、 F, 则 AD=2, CF= , BE=1, DE=2, DF= , FE= S ABC=S 梯形 ABEDS 梯形 BCFES 梯形 ACFD= ( 3)存在如答图 2, 3,延长 BA交 y轴于点 G, 设直线 AB的式为 ,

32、则 ,解得 直线 AB的式为 点 G的坐标为( 0, ) 设点 P的坐标为( 0, h), 当点 P位于点 G的下方时,如答图 2, PG= ,连接 AP、 BP, 则 S ABP=S BPGS APG= 又 S ABC=S ABP= ,得 h= 点 P的坐标为( 0, ) 当点 P位于点 G的上方时,如答图 3, PG= , 同上可得 h= ,点 P的坐标为( 0, ) 综上所述,所求点 P的坐标为( 0, )或( 0, ) 考点: 1二次函数综合题; 2线动平移问题; 3待定系数法的应用; 4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5二次函数的性质; 6三角形和梯形面积;7分类思想、转换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