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数学(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29308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数学(带解析) 选择题 如果收入 80元记作 +80元,那么支出 20元记作( ) A +20元 B 20元 C +100元 D 100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 因此, “收入 ”和 “支出 ”相对, 收入 80元记作 +80元,则支出 20元记作 20元 . 故选 B 考点:正数和负数 . 如图,在 6个边长为 1的小正方形及其部分对角线构成的图形中,如图从A点到 B点只能沿图中的线段走,那么从 A点到 B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

2、C 试题分析:如答图所示,从 A点到 B点的走法有若干种,其中, 走法 1, 2, 3的距离是 ; 走法 4, 5, 6的距离是 5; 走法 7, 8, 9, 10的距离是 . , 走法 1, 2, 3的距离最短 . 从 A点到 B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共有 3种 . 故选 C. 考点: 1.网格问题; 2.勾股定理的应用; 3.实数的大小比较; 4.分类思想的应用 如图,正比例函数 y=x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 A( 2, 2)、 B( 2,2)两点,当 y=x的函数值大于 的函数值时, x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2 C 2 x 0或 0 x 2 D 2 x 0或 x 2 答案

3、: D 试题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 2 x 0或 x 2时,正比例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即有 y=x的函数值大于 的函数值故选 D 考点: 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2.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如图,等腰梯形 ABCD的对角线长为 13,点 E、 F、 G、 H分别是边 AB、BC、 CD、 DA的中点,则四边形 EFGH的周长是( ) A 13 B 26 C 36 D 39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答图,连接 AC, BD, 等腰梯形 ABCD的对角线长为 13, AC=BD=13. 点 E、 F、 G、 H分别是边 AB、 BC、 CD、 DA的中点, EH=GF=

4、BD=6.5, EF=GH= AC=6.5. 四边形 EFGH的周长是: EH+EF+FG+GF=26 故选 B 考点: 1.等腰梯形的性质; 2.三角形中中位线定理 如图,等圆 O1和 O2相交于 A、 B两点, O1经过 O2的圆心 O2,连接AO1并延长交 O1于点 C,则 ACO2的度数为( ) A 60 B 45 C 30 D 20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答图,连接 O1O2, AO2, 等圆 O1和 O2相交于 A、 B两点, O1经过 O2的圆心 O2,连接 AO1并延长交 O1于点 C, AO1=AO2=O1O2. AO1O2是等边三角形 . AO1O2=60. ACO2的度

5、数为 30 故选 C 考点: 1.相交两圆的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3.圆周角定理 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 x的取值,根据 x是整数解得出 x的可能取值: , 整数解是 3和 4共 2个 故选 B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若 x1, x2是一元二次方程 x2+10x+16=0的两个根,则 x1+x2的值是( ) A 10 B 10 C 16 D 16 答案: A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两根之和即可: x1, x2一元二次方程 x2+10x+16=0两个

6、根, x1+x2=10 故选 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 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 因此, A、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7、( ) A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故本选项错误; B、 ,故本选项正确; C、 ,故本选项错误; D、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 1.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2.合并同类项; 3.幂的乘方 . 体育课上,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 5次立定跳远测试,要判断这 5次测试中谁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同学成绩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是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稳定程度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反之也成立故要判断哪一

8、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方差故选 D 考点:统计量的选择 我市 2014年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约为 43400人,将 43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34102 B 43.4103 C 4.34104 D 0.434105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其中1|a| 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的值以及 n的值 . 在确定 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 1还是小于 1. 当该数大于或等于 1时, 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 1;当该数小于 1时, -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 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 1

9、个 0) .因此, 43400一共 5位, 43400=4.34104. 故选 C. 考点:科学记数法 . 一个几何体的三个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 A圆柱 B球 C圆锥 D正方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因此, 由主视图和 左视图为长方形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由俯视图为圆形可得为圆柱体故选 A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填空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报数游戏,游戏规则为:甲报 1,乙报 2,丙报 3,再甲报 4,乙报 5,丙报 6, 依次循环反复下去,当报出的数为 2014时游戏结束,若报出的数是偶数,则该同学得 1 分当

10、报数结束时甲同学的得分是 分 答案: 试题分析:甲报的数中第一个数为 1, 第 2个数为 1+3=4, 第 3个数为 1+32=7, 第 4个数为 1+33=10, , 第 n个数为 1+3( n1) =3n2. 由 3n2=2014得 n=672, 甲报出了 672个数,一奇一偶,所以偶数有 6722=336个,得 336分 考点:探索规律题(数字的变化类) 如图, ABC是 ABC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如果 ABC中有一点 P的坐标为( a, 2),那么变换后它的对应点 Q的坐标为 答案:( a+5, 2) 试题分析:根据对应点 A、 A的坐标确定出平移规律,从而写出点 Q的坐标: 由

11、图可知, A( 4, 3), A( 1, 1), 平移规律为向右 5个单位,向下 4个单位 . P( a, 2), 对应点 Q的坐标为( a+5, 2) 考点:坐标与图形的平移变化 如图, ABC中, A=40, AB的垂直平分线 MN交 AC于点 D, DBC=30,若 AB=m, BC=n,则 DBC的周长为 答案: m+n. 试题分析: AB的垂直平分线 MN交 AC于点 D, A=40, AD=BD, A= ABD=40. DBC=30, ABC=40+30=70, C=180404030=70. ABC= C. AC=AB=m. DBC的周长是 DB+BC+CD=BC+AD+DC=A

12、C+BC=m+n. 考点 :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解因式: a2bb3= 答案: . 试题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 因此, 先提取公因式 b后继续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考点: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 如图,直线 a、 b相交于点 O, 1=50,则 2= 度 答案: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 直线 a、 b相 交于点 O, 2与 1是对顶角 . 1=50, 2= 1=

13、50 考点:对顶角的性质 8|=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 8到原点的距离是 8,所以, |8|=8 考点:绝对值 计算题 计算: 答案: 5 试题分析:针对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二次根式化简 3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 试题:解:原式 =463=5 考点: 1.实数的运算; 2.有理数的乘方; 3.有理数的乘法; 4.二次根式化简 解答题 如图,点 B、 C、 D都在半径为 6的 O上,过点 C作 AC BD交 OB的延长线于点 A, 连接 CD,已知 CDB= OBD=30 ( 1)求证:

14、AC是 O的切线; ( 2)求弦 BD的长; (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 1)证明见;( 2) 6 ;( 3) 6 试题分析:( 1)连接 OC, OC 交 BD于 E,由 CDB= OBD 可知, CD AB,又 AC BD,四边形 ABDC为平行四边形,则 A= D=30,由圆周角定理可知 COB=2 D=60,由内角和定理可求 OCA=90,证明切线 . ( 2)由( 1)中的切线的性质和垂径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来求 BD的长度 . ( 3)证明 OEB CED,将阴影部分面积问题转化为求扇形 OBC的面积求解 试题:解:( 1)证明:如答图,连接 OC, OC交 BD于 E

15、, CDB=30, COB=2 CDB=60. CDB= OBD, CD AB. 又 AC BD, 四边形 ABDC为平行四边形 . A= D=30. OCA=180 A COB=90,即 OC AC. 又 OC是 O的半径, AC是 O的切线 . ( 2)由( 1)知, OC AC AC BD, OC BD. BE=DE. 在 Rt BEO中, OBD=30, OB=6, BE=OBcos30=3 . BD=2BE=6. ( 3) 在 OEB和 CED中, OBE= CDE, OEB= CED, BE=DE, OEB CED( AAS) . S 阴影 =S 扇形 BOC. S 阴影 = 答:

16、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6 考点: 1.圆周角定理; 2.平行的判定; 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5.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6.垂径定理; 7.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8.负整数指数幂; 9.扇形面积的计算; 10.转换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如图,在电线杆 CD上的 C处引拉线 CE、 CF固定电线杆,拉线 CE和地面所成的角 CED=60,在离电线杆 6米的 B处安置高为 1.5米的测角仪 AB,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 C处的仰角为 30,求拉线 CE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 ) 答案: .7米 试题分析:由题意,过点 A作 AH CD于 H在 Rt ACH

17、中,可求出 CH,进而 CD=CH+HD=CH+AB,再在 Rt CED中,求出 CE的长 试题:解:如答图,过点 A作 AH CD,垂 足为 H,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 ABDH为矩形, CAH=30, AB=DH=1.5, BD=AH=6. 在 Rt ACH中, CH=AH tan CAH=6tan30=6 , DH=1.5, CD= +1.5. 在 Rt CDE中, CED=60, CE= (米) . 答:拉线 CE的长约为 5.7米 考点: 1.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4.矩形的判定和性质 某地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 x( km

18、)表示行驶里程, y(元)表示车费,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 1)该地出租车的起步价是 元; ( 2)当 x 2时,求 y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3)若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车的里程为 18km,则这位乘客需付出租车车费多少元? 答案:( 1) 7.;( 2) y= x+4;( 3) 31. 试题分析:( 1)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出出租车的起步价是 7元 . ( 2)设当 x 2时, y与 x的函数关系式为 y=kx+b,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结论 . ( 3)将 x=18代入( 2)的式就可以求出 y的值 试题:解:( 1) 7. ( 2)设当 x 2时, y与 x的函数关系式为 y=

19、kx+b,代入( 2, 7)、( 4, 10)得 ,解得 . y与 x的函数关系式为 y= x+4. ( 3)把 x=18代入函数关系式为 y= x+4得 y= 18+4=31 答:这位乘客需付出租车车费 31元 考点: 1.一次函数的应用; 2.待定系数法的应用; 3.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甲口袋中装有 3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值 1, 1, 5;乙口袋中装有 3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值 4, 2, 3现从甲口袋中随机取一球,记它上面的数值为 x,再从乙口袋中随机取一球,记它上面的数值为 y设点 A的坐标为( x, y),请用树形图或列表法,求点 A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 答案

20、: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或列表,然后由图表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点 A落在第一象限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试题:解:画树状图得: 共有 9种等可能的结果,点 A落在第一象限的有 4种情况, 点 A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考点: 1.列表法或树状图法; 2.概率; 3.点的坐标 某校为了解学生对三种国庆活动方案的意见,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被调查学生至多赞成其中的一种方案),现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在这次调查中共调查了 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方案 1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度; ( 2)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1、; ( 3)已知该校有 10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赞成方案 1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答案:( 1) 60; 144.;( 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见;( 3) 400. 试题分析:( 1)根据赞成方案 3的有 15人,占 25%,据此即可求得调查的总人数: 1525%=60(人) . 利用 36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得图中方案 1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60=144. ( 2)利用总人数 减去其它各组的人数,即可求得赞成方案 2的人数,从而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 ( 3)利用总人数 10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 试题:解:( 1) 60; 144. ( 2) 赞成方案 2的人数是: 602

22、4159=12(人), 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 ( 3) 1000 =400(人), 该校赞成方案 1的学生约有 400人 . 考点: 1.条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 3.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 4.用样本估计总体 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 E、 F分别是 AB、 BC上的点,且 AE=BF求证: CE=DF 答案:证明见 . 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AB=BC=CD, B= BCD=90,然后求出BE=CF,再利用 “边角边 ”证明 BCE和 C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 试题:证明:在正方形 ABCD中, AB=BC=CD, B= BCD=90, AE

23、=BF, ABAE=BCBF,即 BE=CF. 在 BCE和 CDF中, , BCE CDF( SAS) . CE=DF 考点: 1.正方形的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 x轴交于 A、 D两点,与 y轴交于点 B,四边形 OBCD是矩形,点 A的坐标为( 1, 0),点 B的坐标为( 0, 4),已知点 E( m, 0)是线段 DO上的动点,过点 E作 PE x轴交抛物线于点 P,交 BC于点 G,交 BD于点 H ( 1)求该抛物线的式; ( 2)当点 P在直线 BC上方时,请用含 m的代数式表示 PG的长度; ( 3)在( 2)的条件下,是否存

24、在这样的点 P,使得以 P、 B、 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DEH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 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 2) PG= ;( 3)存在点 P,使得以 P、 B、 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DEH相似, 此时 m的值为 1或 试题分析:( 1)将 A( 1, 0), B( 0, 4)代入 ,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式 . ( 2)由 E( m, 0), B( 0, 4),得出 P( m, ), G( m, 4),则由 可用含 m的代数式表示 PG的长度 . ( 3)先由抛物线的式求出 D( 3, 0),则当点 P在直线 BC上方时, 3 m 0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5、 BGP DEH; PGB DEH都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关系式,进而求出 m的值 试题:解:( 1) 抛物线 与 x轴交于点 A( 1, 0),与 y轴交于点 B( 0, 4), ,解得 . 抛物线的式为 . ( 2) E( m, 0), B( 0, 4), PE x轴交抛物线于点 P,交 BC于点 G, P( m, ), G( m, 4) . PG= . ( 3)在( 2)的条件下,存在点 P,使得以 P、 B、 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DEH相似 , 当 y=0时, ,解得 x=1或 3. D( 3, 0) 当点 P在直线 BC上方时, 3 m 0 设直线 BD的式为 y=kx+4, 将 D( 3, 0)代入,得 3k+4=0,解得 k= . 直线 BD的式为 y= x+4. H( m, m+4) 分两种情况: 如果 BGP DEH,那么 ,即 . 由 3 m 0,解得 m=1. 如果 PGB DEH,那么 ,即 . 由 3 m 0,解得 m= 综上所述,在( 2)的条件下,存在点 P,使得以 P、 B、 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DEH相似,此时 m的值为 1或 考点: 1.二次函数综合题; 2.单动点问题; 3.待定系数法的应用; 4.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5.由实际问题列代数式; 6.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7.分类思想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