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浙江桐乡七中片九年级下学期素质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金风送( shung) 的收获季节,田野里浩( hn) 的杭白菊,在蓝天白云下,银浪滚滚,( sh) 是好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如此辽阔壮美的田野菊海、如此令人神往的田野菊海,这就是桐乡的秋季。每到秋季,桐乡人,就用菊花装扮整个城市,用遍地田野杭白菊建起一个独一无二菊海生态旅游观光基地,让远方的客人和朋友能在金秋十月( m) 浴着花的芳香,走近桐乡体验着花的浪漫,并感受到这片田野的主人特有的真诚和质朴。于是,桐乡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菊花节。 答案:(每空 1分,共 4
2、分)爽 瀚 煞 沐 选择题 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 3分)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 ,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 ,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 , 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备选词语: A丰硕果实 B饮水思源 C春华秋实 D源远流长 E投桃报李 F春风化雨 答案:(每空 1分,共 3分) B C E 现代文阅读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 “公馆 ”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
3、的“仓库 ”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 “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 “库房 ”和 “车间 ”。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 “茅草房 ”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 喻,细茵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 (或相应条件 )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 “
4、窃取 ”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 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 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 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 “变种 ”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 “杀伤力 ”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
5、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 “杀伤力 ”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小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分 ) 【小题 2】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6分 ) 【小题 3】选文第 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 【小题 4】选文第 段 “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
6、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 【小题 5】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什么 请简要回答。 (3分 ) 答案: 【小题 1】病毒( 2分) 【小题 1】( 1)病毒结构简单 ,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 ( 2)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 “窃取 ”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 3)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应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 4)病毒会变异,但没那么可怕。(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6分) 【小题 1】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病毒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3分) 【小题 1】不能去掉。 “大多数 ”和 “有的 ”只是指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成了全部了,就和实际情况不
7、符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分 ) 【小题 1】本文介绍了病毒的结构及生理特性,告诉人们病毒可以防治,并不可怕。( 3分) 【小题 1】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围绕病毒的特征从文中逐一提取信息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解答此题时先明确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然后分析出其表达效果(说明对象的特征)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表态 +意思 +具体分析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意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 【小题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
8、容的能力。根据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介绍病毒的目的来概括即可。 狠 爱( 16分) 徐立新 学校离家只有 500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 500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的万水千山。 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 9岁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 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 学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时,她 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的表情 接下来的路,再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 她坐在地上,低头呜咽,乞求路人
9、的帮助。 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扶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 “自己走过去! ” 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举动给吓呆了。她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 ( A) 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开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 “每天都等待别人的可怜,你不觉 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 ” 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
10、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 “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 ” 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 14次后,她终于 “走 ”进了学校 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此后,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愿意爬着去上学。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 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9年前,母亲遭遇难产,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诊断是 “马蹄内翻足 ”,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为了帮她治病,母亲不顾一切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可女儿的病没有一丝的好转。( B) 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
11、,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 在她 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虽然还不是那么稳当,虽然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但比之从前,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 最无情的 “训斥 ”,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 (选自辽宁青年 2010年第 3期) 【小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反复强调 “学校离家只有 500米的距离 ”?( 3分) 【小题 2】根据上下文意补出文中( A)和( B)处人物的心理活动。( 4分) 【小题 3】 “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
12、雨下。 ”她终于走进学校了,母亲为什么泪如雨下?( 3分) 【小题 4】文中对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选择一种,举例阐释。( 3分 ) 【小题 5】你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不少于 80字)( 3分) 答案: 【小题 1】作者反复提及家离学校的距离之短,是为了反衬出 “她 ”行走之艰难。因为 500米对常人而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对于脚有残疾的 “她 ”却如同上“蜀道 ”。也为展开下文 “500米 ”路上的挣扎作作铺垫。( 3分) 【小题 1】( A)妈妈,我明明不能走路,您为什么要让我自己走过去,您为什么对我如此凶狠和无情?( 2分) ( B)女儿虽然
13、残疾,但人生的大幕刚刚开启,难道要让她一辈子乞求别人的帮助?不,我一定要让她自己学会走路!( 2分) 【小题 1】这是激动的泪,欣慰的泪,心疼的泪,体现出母 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3分) 【小题 1】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举例阐释(略)( 3分) 【小题 1】示例:我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因为身体残疾,心志未残。如果一味依赖别人,那么一辈子休想直立行走,学习起立行走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走过艰难后,奇迹和幸福就会来临。这位母亲用 “狠爱 ”教会女儿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答不赞成,言之有理亦可)( 3分)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本题可从人物形象以及情节的发展来谈反复强调
14、 “学校离家只有 500米的距离 ”的原因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要能体现人物形象,说法有理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能力。围绕 “残疾孩子 ”的具体情节来谈泪如雨下的原因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描写人物的方法。本文对母亲的描写采用了多种方法,选择其中一种来谈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文章内容来谈母亲的做法,但无论赞同还是不赞成,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15、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今 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 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 【注释】 今:若,如果。 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
16、义与不正义的话。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或短语。( 4分) 故患有所不 辟 也( ) 故不为 苟得 也( )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 为 之乎( ) 予 子冠履(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万事莫贵于义也。 【小题 3】两文都很推崇 “义 ”,请选出下列最符合 “义 ”的品质的一组 ( )( 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香港义工阿福在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为抢救六名被困师
17、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A B C D 【小题 4】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请择用两文中的原句回答下面问题:( 2分) 【甲】文用 “ _ ”论证了 “舍生取义 ”的观点; 【乙】文用 “_ ”论证了 “万事莫贵于义 ”的观点。 答案: 【小题 1】 (1)通 “避 ”,躲避 (2)苟且偷生 (3) 愿意 (4)给 【小题 1】( 1)从前宁可死也不肯接受,如今 (有人 )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 受了它。 (2)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小题 1】 C. 【小题 1】【甲】文 “舍鱼而取熊掌 ”;【乙】文 “冠履不若手足之贵 ”或 “天下不若身之贵 ”。 【小题 1】
1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 “乡 ”“得 ”“于 ”等字。 【小题 1】本题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以及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提取出相应的信息即可。 梁北有黎丘部 ,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 ,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19、 ”其子泣而触地曰: “孽 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 “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 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 (pu):部娄,同 “培 v”,小山丘。 诮 (qio):责备。 【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3分) ( 1)扶而道 苦 之 ( 2)昔也往 责 于东邑人 ( 3) 是 必夫奇鬼也 【小题 2】用现代汉
20、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 1)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 2)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小题 3】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小题 1】( 1)使 受苦 ( 2)同 “债 ”,讨债 ( 3)这 【小题 1】 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 2分) 他真的儿子担心他的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 2分) 【小题 1】遇到情况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对于疑惑的相似的现象,不能不审察清楚。) 【小题 1】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 1】本题
21、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 “端 ”“反 ”“逝 ”等字。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多角度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 诗歌鉴赏 小松 ( 4分)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题 1】首联中 “刺 ”字用得特别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分) 【小题 2】这是一首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要赏析。( 2分) 答案: 【小题 1】一个 “刺 ”字,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
22、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2分 ) 【小题 1】三四两句的议论,是作者借 “小松 ”来哀叹自己,讽刺社会对人才的成长缺乏关注与培养。(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炼字时一定要坚持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分析 “刺 ”的表达效果,结合诗歌中小松的特点以及小松的形象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的一般方法为:方 法 +效果 +情感,解答此题时,先确定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根据方法分析效果,最后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即可。 语言表达 请根据下列表格提供的内容和数据,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保持一致。( 2分) 你认为网上
23、讲真话重要吗? 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 重要 67.4 是 22.2 不重要 8.5 不是 66.8 无所谓 24.1 不回答 11 从这两组数据对照中我们可以发现, ,可见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令人真假难辨。 答案:上网聊天时多数人都不说真话。 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8分 ) 育英中学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 “诗歌朗诵 ”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自己选择一首最喜爱的诗歌当众朗诵展示。 【小题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不超过 80字 )(2分 ) 【小题 2】你班李明同学朗诵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
24、加这次活动。 (30-50字 )(2分 ) 【小题 3】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出故事情节和给同学的推荐理由。( 4分) 书名: 人物姓名: 故事情节: 推荐 理由: 答案: 【小题 1】同学们,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总有一些让我们最喜爱的诗歌,今天,就请你用优美的朗诵,读出来展示你的才情吧。 【小题 1】李明,再美的珍珠,埋在土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你的诵读这么好,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你说呢 【小题 1】示例:书名:水浒传 人物姓名:吴用 相关情节:智取生辰纲 推荐理由:略 【小题 1】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 【小题
25、 1】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劝说的内容要符合同学的身份,不足规定字数的酌情扣分。 【小题 1】此题考查的是 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下列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4分)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在蔓延和深化,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 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肃,最迫切的任务是全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调整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 ( 1) 句错误,可改为 ( 2) 句错误,可改为 答案:( 1)第 2句:把 “严肃 ”改为 “严峻 ”;( 2)第 3句:在 “发
26、展 ”后加“的政策 ” 默写 根据提示默写。( 6分) 【小题 1】同是望月,自居易用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 ,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小题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小题 3】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小题 4】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 “_ , _ ”。 答案: 【小题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 1】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题 1】万里送行舟 【小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文 写作( 65分)(包括卷面书写 5分) 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习惯说 “再玩一会儿 ”“再吃一口 ”“再睡十分钟 ” 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 “再试一次 ”。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要求:( 1)请以 “再试一次 ”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字,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