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29538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山东省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山东省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山东省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山东省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山东省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山东省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 1)青海玉树地震的救人英雄黄福荣舍身成仁,港府已向授勋委员会推荐,追封他金英雄勋章。请你参考下列相关链接,为黄福荣写一则赞美词。( 4 分) 相关链接: 4月 14日玉树地震中,本已及时逃离的孤儿院义工 “阿福 ”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却在 6.3级 的余震中被残余的楼房压倒而遇难。阿福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需打胰岛素,却还 省吃俭用把钱攒起来从事公益事业。每年三个月假期,他全 部用来在各地从事公益活动。 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福在灾区做了 3个月的灾区重建志愿者。

2、 赞美词: ( 2)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请根据你的观察、理解和联想谈谈这个图案的创意。( 4分) 答案:( 1)示例:你是人类大爱的使者,你是无私奉献的化身,你是民族大义的精英!你心中装的是公益事业,你平生为的是民众福祉。你虽已舍身成仁,光辉形象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4 分,根据事迹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赞美,内容充分 2分,有一定的文采计 2分,抄袭 “相关链接 ”中的内容不计分) ( 2)创意: 以汉字 “世 ”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 “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答出汉字 “世 ”和数字 “2010”即可) 世博会英文缩写与中国上海的英文组合 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

3、现了家庭的和睦(答出三个人或三个人手拉手即可) 从广义上代表包含了 “你、我、他 ”的全人类(答 “你、我、他 ”或全人类社会即可) 表达了世博会 “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答出其中任一项理念或以人为本也得分)。 ( 4分,答对一项得一分,得满分为止,不另加分)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2分) 本报讯 最近日,记者从市旅游外事侨务局获悉,接国家旅游局通知,我市正式获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至此,我省已有 9个地级市和 3个县级市获此殊荣。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特色独具。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马踏湖、蒲松龄故居等。 标

4、题: 答案:我市正式获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2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迁徙( x)迸裂( bng)岿然不动( gu) B恐吓( h)狡黠( j)义愤填膺( yng) C对峙( zh)眩目( xun)茅塞顿开( si) D星宿( xi)山岚( ln)心有余悸( j) 答案: D 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贯通 不约而同 储存 安分守己 B安蔚 荷溏 朦胧 地坛 C倔强 民不聊生 诅咒 穿流不息 D急燥 可恶 瞻养 剧烈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相信,通过大家 坚持不懈 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

5、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 B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锐同学 首当其冲 ,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 C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摆在娄底人民面前的义不容辞 的光荣使命。 D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 一席之地 呢?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夏天的白马水库碧波,绿树葱茏,风景如画,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B 2009年 10月 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阳光灿烂、繁花似景, 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 C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

6、闭幕。 D乌鲁木齐发生的 “7 5事件 ”是一起典型的境内行动、境外指挥,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 答案: C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D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了保尔 柯察金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三)什么马不能骑 我看世博会的情形是很狼狈的,一只手提着折叠小板凳,一只手拿着矿

7、泉水瓶。当我终于在排队等候两三个小时进入美国馆后,美国讲解员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问大家: “什么马不能骑? ”游客不假思索地说 “木马! ”讲解员又追问了一句:“还有什么马不能骑? ”游客中没人猜得出来,她就大声补充道:奥巴马不能骑。奥巴马是美国总统,当然就不能骑了,顿时一片欢笑,游客的疲倦就像被一阵软风吹去不少。奥巴马三个字顷刻变成了游客的开心果或酒心糖。 美国是个具有异域文化和地理奇观的地方,其文化自由度和言论自由度大家心知肚明。拿自己的总统开玩笑,而且 把玩笑开到中国来,又是开在世博会,这在美国算不上新闻,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在美国,一个公民和一个总统是可以比肩的,也是可以在同一个卫生间

8、撒尿的。当年克林顿闹出桃色新闻后,不但美国的贫民百姓拿总统开涮,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还借题发挥,在雪茄香烟、口香糖和女人裙裾上做文章,淋漓尽致地搞笑料。 美国馆的第二个展示空间有三块大屏幕,接连播出美国人欢迎参观者到来的画面,其中有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奶声奶气地说: “请出我们的奥巴马总统 ”。于是画面上就出现了奥巴马的形象。这种安排在美国可以,在我们中国也是大大不妥的。试想, 一个大国强国的总统出场,起码也应该由国务卿、外交部长来隆重介绍,或者用掌声礼花来衬托,怎么能让一个小娃娃担当此任呢?但我看奥巴马没有懊恼也没有愠色,依然很潇洒的致欢迎词,他的领袖风范不因为这娃娃的幼稚而损色。 在美国馆听

9、笑话真爽!那个美国女讲解员丝毫没有藐视和讽刺自己总统的意思。而且她展示了美国精神,展示了一个世界大国的君子坦荡荡的形象。世博会从今年五月一日开始,到我去的那天已经离闭馆期限不远几天了,这半年里那个女讲解员不可能只说一句奥巴马的笑话,这可能是她的规定动作,说过千遍万遍了,这笑话早该飞遍全球了, 奥巴马也不可能充耳不闻,但人家就能无动于衷,大度汪洋! 美国馆还为观众设置了长条板凳,一拨一拨的参观者几乎都能坐下来观摩。这在我参观那天其他国家馆是绝无仅有的。能坐在美国馆参观引发出我许多思想。我想到那一年去新马泰考察的时候,大家来到吉隆坡市政厅门前逗留参观,与警务兵合影留念。去年我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

10、他说人家市政厅楼下是个酒库,贮存着二三十年前、五六十年前等年份不同的美酒,真不可思议。 什么马不能骑?我想在为期半年的世博会期间,不乏研究 “政治 ”的人,不乏强调 “意 义 ”的人,但研究怎么让观众笑起来,乐开怀 的人不会多。所以我佩服那位美国女郎,她在这个细节上动了脑筋,她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贯彻落实了让城市更美好的主题。我以为,要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物质方面当然必不可少,但激活人的内在潜力,张扬人的个性自觉,焕发人的创新才能,远比物质更重要。相反,如果没有更美好的价值观,没有更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即使让人生活在月球上,也是高处不胜寒。所以人的解放才是最根本的解放,人类社会的文化自由和言论自由

11、才是真正的 “世博轴 ”。 【小题 1】 .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请概括关于美国馆的两个事实论据。( 2 分) 答: 【小题 2】 . “即使让人 生活在月球上,也是高处不胜寒。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分) 答: 【小题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 【小题 4】 . 本文最后一段说: “要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物质方面当然必不可少,但激活人 的内在潜力,张扬人的个性自觉,焕发人的创新才能,远比物质更重要 ”请从生活中举一个实例具体谈谈你是 否认同这一说法 。(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美国讲解员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使 “奥巴马 ”三个字成为游客的开心果;( 2分) 【

12、小题 1】即使物质生活条件再好,如果没有更美好的价值观,没有更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们也不会觉得幸福。( 2分) 【小题 1】人的解放才是最根本的解放,人类社会的文化自由和言论自由才是真正的 “世博轴 ”。 ( 2分,答 “要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物质方面当然必不可少 ,但激活人的 内在潜力,张扬人的个性自觉,焕发人的创新才能,远比物质更重要。 ”只得 1分) 【小题 1】答同意得 1分;举例得 1分;论证得 1分。) (四)父爱陷阱 郑成南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 ,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

13、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 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 “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 ”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

14、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 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 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 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 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 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

15、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 ,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 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 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 父亲竟然

16、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 ,气急败坏地说: “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 父亲伸出的手僵 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 “对不起。 ” 他说, “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 父亲说: “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

17、,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 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 “爹,对不起! ”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 人。 (选自父爱故事,有删改 【小题 1】 “他 ”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才采取自救措施?说明 “他 ”在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 2分) 答: 【小题 2】 “他 ”从陷阱中成功自救后,在对待父亲的情感和态度上经历了_父亲和 _父亲两个阶段。( 2分 ) 【小题 3】父亲看到儿子以后, “显得非常兴

18、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为什么?( 2分) 答: 【小题 4】 本文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巧妙设伏和悬念,请从文中找出。( 4分) 答:伏笔: 悬念: 【小题 5】 . 本文以 “父爱陷阱 ”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试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 5分) 答:含义: 形象: 答案: 【小题 1】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自救( 1分)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能力( 1分,答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得分)。 【小题 1】愤恨(埋怨、怨恨)( 1分) 理解( 1分) 【小题 1】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 1分),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 1分)。 【小题 1】巧设伏笔:父亲说的 “为了提

19、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 ”前面有三处伏笔,( 1)忽然,他听到一阵 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在响 ( 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 ( 3)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 2分,答出其中任何一处即可) 巧设悬念:结局时才点出陷阱是父亲有意所为。( 2分) 【小题 1】含义:父亲挖陷阱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 学会自救( 1分),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 1分)。 形象:对儿子严格要求 ( 1分),对儿子体贴关怀( 1分),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 1分)。 文言文阅读 (一)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0、。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小题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 /夏水襄陵 B绝 /多生怪柏 C虽 /乘奔御风 D常有高 /猿长啸 【小题 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隐 天蔽日(隐瞒) B 良 多趣味(确实) C绝 t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 绝 (

21、消失) 【小题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 “之 ”与 “春冬之时 ”中的 “之 ”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 之 有 B予尝求古仁人 之 心 C已而 之 细柳营 D策 之 不以其道 【小题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 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小题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 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1分)。 (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 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 1分)。 诗歌鉴赏 (二)破 阵 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 1】这首词 _与 _融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2分) 【小题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答案: 【小题 1】

23、梦幻(梦境、理想)( 1分)现实( 1分) 【小题 1】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 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1分)。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2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 “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 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答: 答案: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 用它来损人利己!)( 2分,反驳要有针对性,无针对性的不计分) 默写 古诗文默写填空。(

24、 8分,每空 1分) ( 1)树木丛生, _。秋风萧瑟, _ 。(曹操观沧海) ( 2)而或长烟一空 _, _ ,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 3)马说一文中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 ( 4)教育局老局长虽已退休,但他仍然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这真是“_, _”(用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空)。 答案:( 1)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 2)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 3)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默写每空 1分,错一处该空无分,共 8分) 作文 写作( 50分)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 题目:回报 要求:( 1)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2)不少于 600字 (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