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语文.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2972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语文 其他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 2分) 答案: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这条消息引起热议。有识 者认为杭图的做法击中了 “社会软肋 ”。请 结合下列材料,探究这里暴露的到底是哪些 “社会软肋 ”?( 4分) 面对杭图的做法,部分高端读者选择离开。精英们担忧,如果是读书,当然可以;如果乞丐和拾荒者是支聊天,休息,孵空调呢?建议设立专区和附加门槛条件。乞丐也是城市的管理者纠结,这些年关于乞丐的新闻经常是某地警方提醒市民谨防乞丐行骗,某市政府为迎接国际会议把全市乞丐 “集中起来 ”直

2、到会议结束之类。 杭图馆长褚树青说: “图书馆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遵循公平原则。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 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 政府投巨资建的图书馆,很多在冷清中 坚守,要么书很少,要么人很稀,甚至将部分房间改为店铺出租给私人。服务质量难如人意,环境建设、管理不到位。(中华活页文选) 答: 。 答案:杭图的做法及相关新闻触动了公众神经的敏感部分,让我们看到了在图书馆小社会中的大社会缩影。(应该联系材料,从 “公民的权力和尊严 ”、“社会平等 ”、 “公益服务 ”、 “社会精英的价值观 ”、 “国人的阅读状况

3、 ”、 “歧视底层民众 ”、 “图书馆事业发展进步 ”等角度分析问题,指出 “社会软肋 ”所在。各角度分析示例如下: 公民的权力和尊严尚未得到普遍保障。从乞丐等被 “集中 ”管理和行为的 条件限制等相关表述可以看出。 社会平等在某些领域可能还只是一个口号。 “高端读者 ”、 “精英们 ”、 “乞丐和拾荒者 ”、 “城市管理者 ”等词语暴露出不平等现象(等级观念)。 很多图书馆管理、服务状况令人担忧。材料表明,图书馆硬件上去了,但图书馆事业却汉有取得应有的发展。图书馆应该从自我为中心的旧模式向公众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图)。 “社会精英 ”价值观有偏差,甚至显得很自私。 “高端读者 ”选择离开,

4、“精英们 ”提出 “门槛条件 ”,暴露出脱离民众的趋势。杭图馆长褚树青这样受人民欢迎的精英还不够多。 国人的阅读状况令人忧虑。 “图书馆在冷清中坚守 ”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歧视底层民众的现象不光发生在 “精英们 ”身上。材料中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公众的容忍和熟视无睹助长了这一风气的继续存在。 公益事业的服务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这句话让人振奋,又让人郁闷。希望有更多的人敢说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这样的话。 (深刻程度不是答案:的决定因素,探究角度也不限以上几种,扣住材料又言之有理的即可得分)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

5、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 4处)( 3分) 清华,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它百年沧桑,始终屹立于教育高峰。即使时光流转,但精英之风采,长久留存。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百年校庆之际, “新派文史 ”栏目与 “看历史 ”杂志联手,共举 “百年清华 ”盛典。无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一员,只要对 “清华 ”二字心存感慨,皆可一诉感想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 答案:( 1) “百年沧桑 ”前面加上动词 “历经 ”;( 2)关联词语不搭配, “即使 ”改为 “虽 ”或 “虽然 ”,删掉也可以;( 3) “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与本段内容无关,删掉;( 4) “看历史 ”

6、改为看历史 ;( 5) “一诉感想 ”与 “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 ”调换位置。(改对 1处得 1分,得满分 3分为止。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 选择题 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3分) A八十天环游地球中,路路通(又译作 “万事通 ”)因在印度玷污了神庙,他和主人被判监禁和罚款,最终交了一大笔钱两人才获得保释。 B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福格主仆俩途经了印度、中国大陆、日本、美国等地,成功环游地球一周,提前两天回到伦敦,福格还收获了爱情。 C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觉得子路负米、陆绩怀橘等做法还能效仿,但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等故事不但不明白,甚至心生反感。 D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有不少事情让少年

7、鲁迅对她心和敬意:除夕教他吃福橘,讲吉利话;被长毛掳去如何勇敢杀敌;给他买来他最心爱的山海经。 答案: B、 D 例句是为图 2 配的注释,请借鉴这一形式给图 1 也配上一问一答的两句话。( 2分) 例句(图 2注释) 问:智慧的标志是什么? 答:审时度势之后,择机行事。 图 1注释: , 。 答案:答案:示例: 问:什么是朋友?答:真正的朋友永远是心灵息息相通的。 问:什么是合作?答:合作是心相印,手相握,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问:什么是友谊?答:友谊是互相尊重,真诚关注对方的发展。(本题需先理解示例和读懂图 1,所以语言达到答案:示例的水平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扣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乔叶

8、另一种珍爱,完成 78题。( 5分) 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 “文革 ”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会按 4/4拍铡的。 ”为此,我爱上了这位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 和爱自己。 为什么不学会 爱自己呢?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已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要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9、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人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 去,坚韧地走过一个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

10、神家园的主人。 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天使路过)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以一位老音乐家的轶事点题,进而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要学会爱自己。 B证明观点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可感。 C “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 ”是指当自己身处无边苦海时要给自己留好退路。 D本文观点严肃语言亲切,思想深刻议论形 象,让我们加深了对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理解。 【小题 2】第 段相对第段而言,论述上进一步深化了,请简要分析。( 3分)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第 段阐述 “什么是学会爱自己 ”(或 “怎么爱自己 ”),

11、第段阐述“为什么要学会 爱自己 ”,更严密深刻了。 阅读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完成 912题。(共 11分) “不含防腐剂 ”、 “不含人工色素 ” 究竟该如何看 待食品包装上 “自卖自夸 ”的诱人说辞?这里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来解剖其中的潜台词和产品真相。 “不含防腐剂 ”,可没说不含其他食品添加剂。搞氧化剂、增鲜剂之类都有可能在里面。 很多食品本来就不需要用防腐剂,如罐头,一些极干的食品,含盐和糖极高的食品。因为罐头在制作过程中能把里面的细菌和芽孢彻底杀灭,最后密封包装,细菌进不去,所以它不需要防腐剂。没有水,细菌无法繁殖。大量盐和糖能起到防腐剂的作用。 不过,盐和糖含量太高,比含有防腐

12、剂还要糟糕。因为大量的盐对健康的危害,要比微量的防腐剂厉害的多。比如,一些酱油、 咸菜等宣称 “不含防腐剂 ”,但它们通常都是咸味特浓,甚至再加糖掩盖的产品。 “不含人工色素 ”,意思是说,这里面还是含有色素的。只不过这些色素不是合成色素,而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如红曲色素、紫胶红等。 对号称 “纯天然 ”的食品也要辩明其真相。商场里那种红色或绿色的 “果汁 ”甲 产品,看起来很像是水果浓缩而成,包装上还画着大大的水果图像。但仔细看了原料说明后才发现,它含的原果汁只有 20%左右,也就是说,其中的 80%都是水、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辅料。 “不含蔗糖 ”的说法常见于糊粉类产品,或饼干、

13、点心之类。 “不含蔗糖 ”乙 ,即不含我们常吃的白砂糖。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 ,都容易受其吸引。其实,这真是一大陷阱。 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远不止蔗糖。精致淀粉令血糖上升的速度已够快了,而以淀粉为原料制作出来的麦芽糊精、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等,都比蔗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那些声称 “无蔗糖 ”的产品中,却常能看到这些配料。 糖尿病人要是选择它们,那可真不如直接吃大米饭算了。 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了不意味比其他产品含营养素更高。不加蔗糖,往往用淀粉、糊精、油脂之类代替,除了提供能量升高血糖之外,对人没什么帮助。问题还在于,它们还常给人一种 “高档 ”滋补 丙 的美妙感觉。 (羊城晚报) 【

14、小题 1】有人认为第 段没什么用,你认为泥?请说明理由。( 2分) 。 【小题 2】第 段中, “也就是说 ”能否删除?为什么?( 3分) 。 【小题 3】 “不含蔗糖 ”这一说法的潜台词和真相各是什么?( 4分) 。 【小题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举例典型,说明清晰,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 B “噱头 ”词典上意思是 “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花招,滑稽 ”,文中意思是 “包装上的滑稽说法 ”。 C第 段中的画线句,是为了说明大米饭也会让血糖快速上升。 D文中 甲 乙 丙 三处引号的作用完全相同。 答案: 【小题 1】有用。在第 段说明大量

15、盐和糖能起到防腐剂作用的基础上,第 段进一步说明了更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一个问题。过量的盐和糖危害更大,酱油、咸菜等宣称不含防腐剂更值得注意。(从 “进一步 ”角度说明即可。) 【小题 1】不能删除。 “也就是说 ”表明后半句 “其中约 80%都是水、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辅料 ”是作者的合理推断,让读者看清楚食品包装说辞背后的真相。而删除了,表明后半句应该也是包装上写的,这就不符合此类商家的目的了。 【小题 1】( 1)潜台词:本产品是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 肥胖者的上佳选择。这是一种 “高档 ”“滋补 ”品。( 2)真相:非蔗糖的配料有的比蔗糖让人的血糖升得更快。不含蔗糖也不意味着比其他产品

16、营养素含量更高。可能含有其他糖分,淀粉、糊精、糖浆、油脂之类都有可能在里面。 【小题 1】 A 阅读陈村回想铁生一文,完成 1316题。(共 12分) 他跟我很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谋生,都属于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 健硕。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后来成了我认识的、阅读的史铁生。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住下来可以多说话,可他的身体禁不住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

17、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 那 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使他从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 他的身体可说是残花败絮,比古瓷更碰不

18、得。即便在轮椅上,史铁生也坐不长,因下肢的神经被截瘫殃及,久坐后血液回流不畅。他的椅子和床一定要仔细清扫,被硌着不知道,失去知觉的皮肤很容易就破皮,一旦感染经久不愈。他手腕上的血管因透析伤痕 累累。他常吃着饭汗就出来了,吃饭对他是大运动量。他也抽烟,吸两口就掐了,过会儿再点上。他必须节制饮水,饮白酒似的喝一小口,水进入身体要等两天后才能靠透析排出。这两天里身体积累的毒素令他昏昏然,无法思索。毒素和血液中的营养被透析强行清除,身体犹如飘在云上。水火交替,他两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阅读、写作。病隙碎笔,就是他在疾病的空隙中零碎写成的。家中来朋友,头天要躺着休息,攒下精神接待,然后两个小时内耗尽。病

19、到后来,他的手无力支撑自己上床上车。他床边有架国外买来的机器,将他从轮椅上吊起,转移到床的上方再放下 。有时,他将自己悬挂起来,让受压的皮 肤休息一会儿,以免患上褥疮。他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许多文章,出多本书,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 复旦大学的 “史铁生追思会 ”,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是我 2001年拍的,那天他 50周岁。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1月 6日民俗说的 “头七 ”晚上,中国二十多个地方的读者自发追思史铁生。我从没见过一个中国当代作家被读者这样整齐地认可。史铁生来自平民,他的写作属于人民。 (散文

20、海外版) 【小题 1】文章第 段末尾为什么说 “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 4分) 。 【小题 2】文章自然朴实,感情真挚。请以第段的词句为例简要分析。( 3分) 。 【小题 3】 “他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许多文章,出多本书, 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 ”如果你来朗读这句话,你觉得划线部分哪两个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 ?( 3分) 。 【小题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个残疾作家在回忆另一个残疾作家。相似的经历和困厄,使他比常人更容易触摸到史铁生的心灵。 B第 段中 “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 ”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肾脏萎缩

21、和截瘫给史铁生造成的生存艰难。 C第 段中 “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 ”是因为就算别人也经历了他那样的困苦,也难以像他那样创作 和生活。 D第 段简述了史铁生身体上所承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史铁生的敬佩、感激之情,使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 答案: 【小题 1】 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 他的一生透明坦荡,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 他坦然写自己,读者可以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往事和他的思索。 他承受常人难 以想象的困厄,却并不抱怨,知道感恩。 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经受血的洗礼后,他把困苦变成资源,从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 ,去看他人和世界。 他在困境中写出

22、大量的文学作品。 (答出一点得 2分,后面每多答一点增加 1分,得满分 4分为止,意对即可。摘取原文或自行概括皆可。) 【小题 1】第 段第一句交代史铁生本应有的健壮体格, “本来 ”一词融入了作者对他遭受身体磨难的遗憾之情。第二句叙述了从截瘫到被迫走另一条路,直至最后真正走通的曲折过程。 “塞 ”字融入了作者深深的同情, “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 ”,简简单单 ,平平实实,却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融入了对史铁生终于走出困境,找到出路的艰难的理解和赞叹; “认识 ”、 “阅读 ”两个词语融入了作者由衷的敬意。(答到 1点得 2分,答到 2点得满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甚至 ”和 “

23、两部 ”(或 “长篇 ”)。 “甚至 ”表示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史铁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后写出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这样的长篇小说的惊讶、敬佩。 “两部 ”表示数量之多(或 “长篇 ”表示篇幅之长),表现史铁生的勤奋、顽强。(找到重读词语和理由各点一半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 1719题。(共 12分)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24、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 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 。见夔 出,鳖延颈而笑,夔曰: 尔何笑? 鳖曰: 吾笑尔之跷跃 ,而忧尔之踣也。 夔曰 : 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 之则伤其足,曳 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 今王杀大夫种 ,而走范蠡 , 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 王默然。 (刘基郁离子) 注释: 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 夔: k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 跷跃:用一只脚跳

25、跃。 :踮起脚尖。 曳:拖,牵引。 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 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 ,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 【小题 1】解释下列短语。( 4分) ( 1)外见: 。( 2)通其意: 。 ( 3)介鳞之属: 。( 4)延颈而笑 : 。 ( 5)所行几许: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 2)四方之士掉 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 【小题 3】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注释加以辩证分析。( 4分) 答案:

26、 【小题 1】( 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 2)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 3)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 4)(能)走多远。 【小题 1】( 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 2)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 【小题 1】答案:不外乎 “要辩证分析 ”、 “属于 ”、 “不属于 ”三类,只要明确表态的,得 1分,分析点 3分。 “辩证分析 ”类的 3分起评, “属于 ”、 “不属于 ”的 2分起评。答案:示例: 这要辩证分析。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还是识人才

27、的,但后来又逼死逼走两位功臣,说明勾践对两位人才 的价值并没有认识到位,没有给千里马类的人才以合适的生存条件,又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这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 3分答案:示例:属于同一类,勾践只是看到文种和范蠡的某一方面的才干,复国成功就卸磨杀驴,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说明勾践也是一个假伯乐,这完全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 不属于同一类。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识人才而且能重用人才。当大夫子余委婉讽谏之后,勾践以 “默然 ”表示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看来伯乐也是会错误的。 默写 默写。( 6分) ( 1)最是一年春好处, 。 ( 2) ,江春入旧年。 ( 3)出淤泥而不染, 。 (

28、 4)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 5)面对艰辛与压力,不少古诗词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坚强的人。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答案:绝胜烟柳满皇都;( 2)海日生残夜;( 3)濯清涟而不妖;(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不设统一答案:。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回答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的也算对。 作文 作文(共 60分) 理解,往往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理解,需要智慧的闪光,心灵的沟通,时间的见证。请以 “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