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 学年江西省萍乡六中九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荡漾( dngyng)、凯旋( kixun )、废寝忘食( fiqnwngsh)、锐不可当 ( rubkdng ) ”这些词语注音都是正确的。 B “光茫、刻苦、原形必露、水火不融 ”四个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 C “通过参观,使我们懂得了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这是一个病句。修改有两种方法:或者删去 “通过 ”而保留 “使 ”,或者保留 “通过 ”删去 “使 ”。 D “当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之时,几十万人在广场像蚂蚁一样拥挤成一团,狂欢不已。 ”这个比喻句非常贴
2、切有趣。 答案: C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长嵌沟景区内紫红色砂岩上的中山峡谷地貌与茂密的亚热带原生常绿阔叶林交织而成的红尘地貌森林景观保存了罕见的古韵纯真的自然风光。 A中山峡谷地貌与亚热带原生常绿阔叶林交织而成。 B中山峡谷地貌与亚热带原生常绿阔叶林保存了自然风光。 C长嵌沟景区内的森林景观保存了古韵纯真的自然风光。 D 长嵌沟景区内的中山峡谷地貌与原生常绿阔叶林保存了古韵纯真的 自然风光。 答案: C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 2分) 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3、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治顾问。 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 “茶博士 ”“酒博士 ”等。 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 B C D 答案: A 根据你阅读三国演义所获得的知识选取正确的一项( )( 2分) A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 “三绝 ”的分别是: “奸绝 ”是曹操, “智绝 ”是诸葛亮, “义绝 ”是刘备。 B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诗句写的是赤壁之战,这场战役涉及到的两个人物是周瑜和曹操。 C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叫关羽,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 “武圣 ”,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
4、、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挥泪斩马谡。 D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成语或俗语有: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纸上谈兵逼上梁山等 答案: B A.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 “三绝 ”的分别是: “奸绝 ”是曹操, “智绝 ”是诸葛亮, “义绝 ”是刘备。 (“义绝 ”为关羽, “仁绝 ”为刘备。 ) C.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叫关羽,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 “武圣 ”,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不是关羽。) D.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成语或俗语有:三顾茅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纸上谈兵 逼上梁山等(纸上谈兵出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5、逼上梁山出自水浒传。) 现代文阅读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 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 (zng)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古代的诗行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变为无限,把腐朽化为了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和智慧的奇谲 (ju)。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
6、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 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中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孕育的结果,而读诗则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 “西陆蝉声 ”依然如 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
7、王之涣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与王翰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 ”,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 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丽的发酵。 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奇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 “一次性 ”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读过千遍以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商隐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
8、雨声 ”,刘禹锡的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王昌龄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每次品读,心灵都如 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小题 1】按要求填空。
9、( 2分) 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 “生出铜 绿 ”比喻的是: 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 “它们 ”指代的是: 【小题 2】简要回答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 “离我们这般遥远 ”?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的 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分) 当代诗歌 “离我们这般遥远 ”的原因是: 造成当代诗歌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小题 3】第三自然段中说, “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丽的发酵。 ”根据文意,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古诗经过时间的淘洗,本身的魅力得到深化和升值。 B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孕育的结果。 C古诗中的名句都是在诗人 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
10、D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 【小题 4】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 “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 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答题不得超出方框规定的字数。( 3分) 它们能够抵御 成为我们精神的 赋予生命以更 【小题 5】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 2分) 例句: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变为无限,把腐朽化为了神奇。 仿句: 【小题 6】判断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打 “”,不正确的打 “”。( 4 分) A斑驳的岁月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 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是因为这些诗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
11、部分。() B作者认为名诗佳句,诵读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的程度,依然有它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常读常新。() C人们对悬念小说的欣赏,效用是一次性的,而对名句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名诗都具有奇巧的构思。() D读诗能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的意义,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得以深化和升值。() 答案: 【小题 1】 “生出铜绿 ”比喻的是: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或 者,诗歌衰老,变得昏暗、腐朽;或者,诗歌衰老,失去光彩和神奇)。 无数的新诗(或“当代诗歌)。 【小题 1】 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 当代诗歌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 【小题 1】。 【小题 1】 心灵的麻木。 源泉和归宿。 深厚的意义
12、。 【小题 1】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得分。 【小题 1】 A 。 B 。 C 。 D 。 【小题 1】按要求填空。 两个小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第一小题找出 “本体和喻体 ”就能得出正解。第二小题答案:就在 “它们 ”相邻的句子中,此种题目的答案:一般就在上下句中。 【小题 1】简要回答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 “离我们这般遥远 ”?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的 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小题 1】第三自然段中说, “古
13、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丽的发酵。 ”根据文意,对这句 话的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认真阅读文章,很容易得到正解。 【小题 1】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 “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答题不得超出方框规定的字数。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个别语句的理解,此种题目的答案:一般就在上下句中。但注意此题对字数有严格要求。 此题考查学生语言创新能力,答案:不唯一,但需要注意的是格式必须与例句一致。 【小题 1】判断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打 “”,不正确的打 “”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 握,相对比较
14、简单,只要认真阅读文章,很容易得到正解。 另一种珍爱 乔叶 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情感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你倾听你鼓励你 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 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心酸的轶事。他在 “文革 ”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 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 4/4拍铡的。 ”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
15、己和爱自己。 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 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 她在 “文革 ”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 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秀美丽,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 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 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施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
16、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 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划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 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
17、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 1分) 【小题 2】题目 “另一种珍爱 ”指的是: _,( 1分) “另一种 ”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生命想法提出来的?( 2分) 【小题 3】有人认为第 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2分) 【小题 4】第 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分)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5】感知第 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2分) 【小题 6】 作者认为学会爱自己的具
18、体做法有哪些?( 2分) 【小题 7】作者为什么说 “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 (2分 ) 答案: 【小题 1】中心论点:珍爱自自己(学会爱自己)。 【小题 1】珍爱自自己(学会爱自己)。渴望别人的关爱(或:需要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热爱自己) 25不多余。这里写女音乐家毁灭自己的事情,是从反面论证 “人应该爱自己 ”,与第二段中的正面论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观点。 【小题 1】比喻论证。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论证了 “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 ”这一观点。 【小题 1】略 【小题 1】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 , 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划一道
19、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怀着美好 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 . 【小题 1】因为学会了爱自己,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很珍重;因为这是真正懂得珍爱世界的前提。 文言文阅读 孺子可教 良尝闲 ,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有一老父,衣褐 ,至良所,直 堕其履圯下,顾 谓良曰: “孺子 ,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 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 “履我 ! ”良业 为取履,因长跪 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 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 ,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 ,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 “后五
20、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 ,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 ,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 遂去,无言他,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 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注释】 良尝闲:良指张良。后成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主要谋臣。闲:空闲。 下邳圯上:下坯:地名,在今江苏省邳县南;圯:桥。 衣褐:穿着粗布短衣,这是古代贫贱人的穿着。 直:故意。 顾:看。 孺子:小家伙。这是不礼貌的称呼。 殴:打。 履我:把鞋给我穿上。履:作动词。 业:已经。 长跪:挺身跪着。 殊:很。 目之:看着他。目,作
21、动词。 里所:“所 ”即 “许 ”。一里左右。 平明:天 亮。 有顷:不多一会儿。 一编书:一册书。 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太公所作的兵书。 【小题 1】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1分) 读 此 则 为 王 者 师 矣。 【小题 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顾谓良曰( ) 与老人期( ) 【小题 3】翻译句子( 1分)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小题 4】老者为什么说张良 “孺子可教矣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分) 【小题 5】老者故意两次让张良无功而返,其用意是什么?( 2分) 【小题 6】阅读本文后,你从张良身上学到了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 1】 读 此
22、 则 为 王 者 师 矣。 【小题 1】 看 约会 【小题 1】 张良认为它奇特不一般,常常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本书。 【小题 1】 张良能忍辱给老人捡鞋并蹲下穿鞋,说明他尊敬老人、心胸大度,有成才的基础。 【小题 1】考查他是否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小题 1】学到了尊老敬老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答到了其中的一处即可。 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4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 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 1】
23、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 “旅夜 ”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_联。( 1分) 【小题 2】杜甫对 “名 ”与 “官 ”的态度是: _(用原句答)( 1分) 【小题 3】诗人把自己比作是 _,表达了_的情怀。( 2分) 答案: 【小题 1】首联 【小题 1】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小题 1】沙鸥或天地一沙鸥 孤独( 凄凉、失意、寂寞等)情怀。 语言表达 相传,明代才子徐文长外出访友,在友人家居住多日,却毫无辞归之意。友人便在客厅写了张纸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意思是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徐文长明知是逐客令,却把纸条高声念了一遍,友人听后哭笑不得,只好又留他多住几日。请
24、用恰当的标点符号把徐文长的意思表达出来。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我 不 留 答案: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清明节历来是中国人祭奠亲友、缅怀革命先烈的传统日子。多年来,中国人一直保持着这种良 好的传统习俗,每到清明前后,便纷纷回家祭祖。现在,国家已经把清明节列入了全国法定假之一,全国休假一天,便于人们祭奠。 材料二:人们祭奠亲友时,常常会燃放爆竹,烧冥钞、纸人、纸马等,现在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名牌车、纸别墅 有的还引发了山火。 材料三: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
25、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哀思。 (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 20个字左右) (2分 ) ( 2)你对材料二中提到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谈谈。( 2分) ( 3)现在提倡清明节文明祭祖,请你说说还有哪些文明祭奠的方式?最少说两条( 2分) 答案: ( 1)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奠亲友、缅怀先烈的传统日子。 ( 2)从文明祭祀、保护环境等方面答均给满分 ( 3)如拔除杂草、敬献鲜花、写文章写诗表达哀思、唱表达哀思的歌等, 默写 默写填空(每空 1分,共 10分) ( 1) 了却君王天下事, _。可怜白发生! ( 2) _,西北望,射天狼。 ( 3) _,谁家新燕
26、啄春泥。 _,浅草才能没马蹄。 ( 4)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就像诸葛亮所说的:“_,_”。肩负起全军突围的重任。(用出师表中的名句会答) ( 5) 2010年元月份,美国不顾中国政府反对,通过了一项价值 64亿美元的一揽子对台军售计划,旨在分裂我国领土统一,破坏民族团结。但我们相信,祖国各民族大团结是不容破坏的,西藏、新疆、台湾永远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伟大的祖国一定会实现民族统一的大业。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来 说就是:_, _。 ( 6) 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于 2008年 5月 23日和 25日到浙江湖州、河北廊坊实地考察救灾帐篷和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勉励职工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全力以赴支
27、援灾区。这真可谓是 “_, _!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答案:(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会挽雕弓如满月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作文 在各式各样的运动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不少名将失手,而黑马却不时杀出。前者说,压力太大,影响了发挥;后者说,没有压力,发挥出了高水平。看来,压力很可怕,是个坏东西。可有人又说,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看来,压力又必不可少。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压力呢?对于压力,你又有怎样的感受或体会呢? 下面就请你以 “压力 ”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