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省聊城卷)化学(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0003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省聊城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省聊城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省聊城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省聊城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省聊城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省聊城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所以应选 D项。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碳铵( 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

2、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碳铵加热可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气,当碳铵完全反应时试管中固体的质量会为零。此项正确。 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由于镁的活动性强,所以镁的反应速度更快,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以氢气的质量关系可知由镁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更大。图像与实际不相符,此项不正确。 C二氧化锰固体是反应的催化剂,且不溶于水,所以其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此项正确。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

3、 1。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图像题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 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H2O 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元素。此项正确。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此项不正确。 C H2O 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

4、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此项不正确。 D氧化物是指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氧气为单质。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A项。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推理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钠可除去二氧化碳,再经过干燥可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此项

5、正确。 B泥沙不溶解于水,可过滤除去。再通过蒸发滤液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此项正确。 C稀盐酸可与氢氧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均发生反应,此项不正确。 D氯化铜溶液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再过滤即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除杂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 NaCl、 NH4Cl、 Na2CO3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 KCl溶液 B Ba( OH) 2 溶液 C NaOH溶液 D NaNO3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KCl溶液与三种物质均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无法区别三种特。此项不正确。 B Ba(OH)2 溶液不与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反应;可与氯化铵溶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6、的气体;与碳酸钠溶液可生成沉淀。现象明显不同,可进行鉴别。此项正确。 C NaOH溶液不与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反应;可与氯化铵溶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只有与氯化铵现象明显不同,无法鉴别另外两种物质。此项不正确。 D NaNO3溶液与三种物质均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无法区别三种特。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的鉴别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 答案: A

7、试题分析: A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此项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此项不正确。 C反应前的物质为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反应后物质为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此项不正确。 D化学变化的过 程中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所以应选 A项。 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

8、学性质,是因为二者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碱的性质 下图为某医用葡萄糖注射液标签的一部分,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标签中的 5%表示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项正确。B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112+166=180。此项正确。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 112) +( 166) =72

9、: 12: 96=6: 1: 16。此项不正确。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此项正确。所以应选C项。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式的意义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 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答案: C 试题分析: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的木条熄灭。符合要求。 氧气有助燃性,可使木条燃烧地更旺,不符合要求。 空气中含部分氧气,可使木条继续燃烧。不符合要求。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的木条熄灭。符合要求。所以应选 C

10、项。 考点:气体的鉴别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可溶解多种物质,是最常见的溶剂。此项正确。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仅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反而可溶解人体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并排出体外,不利于人体健康。此项正确。 C明矾可将水中的悬浮颗粒吸附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物,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此项正确。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物质。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水的人工净化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

11、列的是( ) 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碳酸钠、水 C生铁、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氧气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 ;空气属于混合物。此项正确。B氢气属于单质;碳酸钠属于盐;水属于氧化物。此项不正确。 C生铁属于混合物,食盐属于盐;冰水属于氧化物。此项不正确。 D金刚石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碱;石油属于混合物。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A项。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此项不正确。 B 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此项不正确

12、。 C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此项正确。 D 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尿素 D硝酸钾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硫酸钾含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此项不正确。 B硝酸铵含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此项不正确。C尿素含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此项不正确。 D硝酸钾含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此项正 确。所以应选D项。 考点:化肥的种类 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 A牛油

13、 B蔬菜 C米饭 D牛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牛油中主要含油脂类营养素,不符合要求。 B蔬菜主要含维生素,不符合要求。 C米饭主要含淀粉,为糖类,不符合要求。 D牛奶主要含蛋白质,符合要求。所以应选 D项。 考点:食物中的有机物 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 PM2.5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 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露天焚烧落叶 D燃煤火力发电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大量的烟,形成 PM2.5。此项不符合要求。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减少空气中的 PM2.5,此项符合要求。 C露天

14、焚烧落叶可产生大量的烟,形成 PM2.5。此项不符合要求。 D燃煤火力发电可产生大量的烟,形成 PM2.5。此项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空气污染 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 H2CO3 B NaHCO3 C SO2 D NH3 答案: A 试题分析: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A H2CO3可电离出氢离子和 碳酸根离子,此项正确。 B NaHCO3可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阳离子不全部是氢离子。属于盐。此项不正确。 C SO2气体,不可电离。 D NH3为气体,不可电离。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A项。 考点:物质的分类 填空题 ( 10分)教材上有一习题

15、: “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 1中的 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 1)要将 A中的气体通入 B装置中,应选图 2中的 _(填序号) “注水装置 ”。 ( 2) 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_元素;将 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_元素。 (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_(填 “能 ”或 “不能 ”)。 ( 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 ( 2)氢 碳 ( 3)不能 ( 4) CH4+2O2点燃 CO2+2H2O。

16、 试题分析:( 1) 普通漏斗和 中长颈漏斗形成的装置,容易造成气体从漏斗中溢出,不正确。 可与 A装置形成密封装置,不会造成气体从中溢出,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项。 ( 2)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生成物有水,可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将 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说明甲烷燃烧后可生成二氧化碳,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 3)此实验根据元素种类不变,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氧元素。 ( 4)根据题意可知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点燃 CO2+2H2O。 考点:常见的仪器、质量守恒 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6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7、。如图是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及颜色变化。请写出: ( 1)编号 处表示铁能与 _反应。 ( 2)发生编号 处反应所需的物质是 _。 ( 3)编号 处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_。 答案:( 1)氧气 ( 2)硫酸铜(可其它可溶性铜盐) ( 3)复分解反应 试题分析:( 1)编号 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时转化为四氧化三铁。 ( 2)编号 处的反应为铁转化为铜,可通过铁与硫酸铜(可其它可溶性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实现。 ( 3)编号 处发生化学反应是氯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亚铁,可通过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亚铁。 考点:物质的转化 ( 8分)如图是 A、 B两物质的溶

18、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 1) t1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_g. ( 2) a点的含义是 _。 (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_。 ( 4)从 A、 B的混合物中分离 A物质,一般采用 _的方法。 答案:( 1) 25 (2)在 t2 时, 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3) B( 4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 1) t1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25g。 ( 2) a 点是 AB 的溶解度的交点,其含义是在 t2 时,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3) B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较小,即说明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A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较大,说明

19、 A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 4) 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 考点:溶解度曲线 ( 8 分)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下列含碳 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 ( C2H5OH) C一氧化碳 ( 2)如图 “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 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

20、理海上泄露的石油 D属于复合材料 ( 3)倡导 “低碳 ”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 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_。 答案: (1)B (2)D (3) CO2 骑自行车上学、纸张双面使用等(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 A碳酸钙属于碳酸盐,为无机化合物。此项不正确。 B乙醇( C2H5OH)属于有机物。 C一氧化碳为碳的氧化物,属于无机物。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2) A “碳海绵 ”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说明它具有吸附性。此项正确。B “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说明 “碳海绵 ”可重复使用。此项正确。C “碳海绵 ”可吸收石油,可用于

21、处理海上泄露的石油 。此 项正确。 D “碳海绵 ”由碳元素组成的,属于碳的单质,不属于复合材料。所以应选 D项。 ( 3)倡导 “低碳 ”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骑自行车上学、植树造林、纸张双面使用等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考点:有机物、信息给予题、低碳 ( 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 1) 2个氮原子 _ ( 2) 表示 _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 答案:( 1) 2N;( 2) S( 3) Al。 试题分析:( 1) 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 2N; ( 2)图示中微粒的质子数为 16,且质子数等

22、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表示的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可用 S表示。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元素符号为 Al。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计算题 ( 10分)将 5%的 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 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边回答: ( 1) 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_。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溶液的质量为 _。 (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 答案:( 1)钠离子、氯离子( Na+、 Cl ) ( 2) 16g。 ( 3) 7.3%。 试题分析:( 1)题目中的的反应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3、根据题意可知: a点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液中含氢氧化钠(过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则含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其中氢氧根离子的量较小。所以应为钠离子和氯离子。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PH等于 7。此时消耗 NaOH溶液的质量为 16g。 ( 3)已知量为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未知量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题思路:可根据氢氧化钠与纯盐酸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具体过程如下: 解: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16g5%=0.8g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x HCl+NaOH=NaCl+H2O 36.5 40 10gx 0.8g 36.5: 40=10gx: 0.8g

24、x=7.3%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考点:综合计算 探究题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过滤反应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 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提出猜想】 猜想 1:滤液中溶质是 NaCl; 猜想 2:滤液中溶质是 NaCl和 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 3:滤液中溶质是 NaCl和 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

25、_不成立。 (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 _(填实验现象 )证明猜想 2成立。 【问题讨论】 (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 2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_(填 “能 ”或 “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 (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 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_(填 “能 ”或 “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查阅资料】 Na2CO3+BaCl2=Ba CO3+2NaCl。 【提出猜想】猜想 2 BaCl2 【实验探究】( 1) 3( 2)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 【问题讨论】( 1)能 ( 2)不能 试题分析:【查阅资料】碳酸钠溶

26、液与氯化钡溶液可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 CO3+2NaCl。 【提出猜想】如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溶质是 NaCl,即猜想 1;如碳酸钠的量不足,则有氯化钡剩余,所以滤液中溶质是 NaCl和 BaCl2的混合物,即猜想 2;如碳酸钠过量,则滤液中溶质是 NaCl和 Na2CO3的混合物,即猜想 3。 【实验探究】 ( 1)碳酸钠呈碱性,可使无色酚酞变红。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即碳酸钠不存在。所以猜想 3不成立。 ( 2)如含氯化钡,则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问题讨论】 ( 1)碳酸钠也可与氯化钡反应形成碳酸钡沉淀,有明显的现象。所以甲同学能达到实验目的。 ( 2)硝酸银溶液也可与氯化钠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说明氯化钙是否存在。所以乙同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考点:科学探究、物质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