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生物(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0008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生物(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生物(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生物(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生物(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生物(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生物(带解析) 选择题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题。 苏州某县地处水乡,水稻种植、畜渔养殖和栽桑养蚕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下图是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1.下列有关该县生态农业主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合理,合理种养 B资源彻底开发 C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资源高效利用 2.构成此农业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分别是 A猪、鱼 消费者 B人 消费者 C人 管理者 D水稻、桑 生产者 3.养蚕是苏州的特色经济产业之一。下列有关家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 A家蚕是一种昆虫 B家蚕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C家蚕有外骨骼 D家蚕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4.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 在人体中富集。 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 D皮肤接触 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 “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 ”,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1000 800 培养温度( ) 16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 %) 孵化出幼蚕 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 90% 98% 6

3、8% 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B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 C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 30 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答案: 1.B 2.D 3.B 4.C 5.C 1.试题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和运输的。该县生态农业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类型,各种生产者和消费者形成的了彼此的联系,各种物质和能量得到有效的利用,形成了传统的粮食、果品等种植业,而且还有家畜、水产及蚕桑及加工业等,这些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因此,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增

4、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故选项 B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农业的特点。 2.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通过该农业生态系统分析,选项ABC均是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水稻、桑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

5、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试题分析:昆虫的 特征是身体有外骨骼;分节;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3对足;多有两对翅等,家蚕有上述特征,故属于昆虫,选项 AC 说法正确。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体内受精,其过程是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阶段,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显著不同,选项 D说法正确,选项 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特点是昆虫的特征,家蚕的生殖发育特点。 4.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因吃与被吃形成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 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

6、传递和运输。因此,为了防治农作物的害虫喷洒的农药逐渐要食物中蓄积,残留的农药通常是通过食物链向后传递和运输,从而在人体中富集。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向后运输和传递的。 5.试题分析: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同时,设计实验时方案要科学合理,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只有一个因素不一样,其它实验条件一致。通过分析 “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 ”,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设 计了不同的温度探究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选项 A说法正确;该实验设计上看三个实验组的蚕卵数不一样,选项 B说法正

7、确;三组实验中家蚕卵孵化率最适宜的温度是 20 ,孵化率达 98%,均高 AC两组,选项 C说法错误;通过观察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选项 D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时的部分操作,他所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罐头瓶 实验材料 处理(拧紧瓶盖) 环境 浸水的棉花 +干燥的玉米种子 拧紧瓶盖 室温 干燥的棉花 +干燥的玉米种子 拧紧瓶盖 室温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探究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只有一个因素不一样,其余的条件完全相同,

8、得到的实验结论科学合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实验 有水分,实验 没有水分,其他的实验条件都一样,本实验探究的环境条件是水分,选项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机体免疫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传染病发生的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控制传染源,将患病的人、感染者、携带者等人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病原体的扩散;病原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接触、土壤及蚊蝇

9、等可以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用消毒液进行严格的消毒,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有效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免疫接种等是保护易人群。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 的发生。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下列有关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A为预防流行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B遇到有人晕倒时,立即拨打 120急救电话 C即使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也应

10、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D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答案: A 试题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 或危害。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 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 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如果再次患感冒时要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药服用,或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不能服用上次感冒时用的

11、那种药,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因此,预防流行性感冒不可长期预防抗菌素药物,要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服用药物,选项 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遇到病人晕倒要打 120电话,请求医生进行专业求治,这是基本的医学常识,选项 B说法正确;使用非处方药一样按照说明书使用,否则对人体有害,选项 C说法正确;煤气中毒的人,要立即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及时施行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D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安全用药的常识;基本的医学常识。 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 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

12、间长,大多叶球可达 7kg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 3.5kg。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的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引起的变异称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本题中描述的北京甘蓝品种,叶球在北京只有 3.5kg,同一种品培育在拉萨则叶球达到 7kg,在引回北京培育则只 有 3.5kg,可见主要是环境因

13、素引起的变异,并不能够传递给后代,故选项 B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变异的类型。 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成称为 “环境净化装置 ”。蚯蚓能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除了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有些动物也是生态每系统的分解者,如蚯蚓,金龟子等也和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一样,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等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所以蚯蚓能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

14、:本题考查的腐生性微生物和腐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下图为一个豌豆荚,内有 6粒豌豆种子。图中 a表示豌豆荚, b表示其中的一粒种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是由子房发育而成 B b由胚珠发育而成 C豌豆种子的胚由受精 卵发育而成 D每个种子的基因组合必定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豌豆花受精后,雄蕊、花瓣、花萼、花柱和柱头等相继凋谢,子房继续发育。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由果皮和种子共同形成了果实。通过分析图, a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b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豌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每个种子的基因组合不一

15、定相同,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及其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是 DNA分子上的小片段 C生物体所有的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D显性性状不一定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条 DNA,DNA上有许多基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就是基因;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每一对性状都是由对应的基因控制的,并不是生物体所有的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但是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

16、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当成对的基因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只是隐性基因没有表现,所在显性性状时可能两个基因都是显性基因,也可能是一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但是表现的性状还是显性性状,通过分析选项 C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 是基因的概念,基因的功能,基因、性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是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17、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 考点: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 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通过分析,选项 A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选项 B和 C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的观点的体现,故不符合题意;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猛禽要通过生存竞争

18、来获取食物,栖息空间等才能生存下来,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研究发现,工作状态的电脑会产生一些电离辐射。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 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对此实验设置的变量最准确的描述是 A大鼠的身体状况 B电脑是否开机 C电脑游戏种类 D是否有电脑辐射 答案: D 试题分析:探究实验要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探究实验在设计对照实

19、验时只有一个因素不一样,其余的条件完全相同,得到的实验结论科学合理。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是否对鼠有辐射,所以实验设置的变量最准确的是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 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地是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溶解叶绿素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状 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TB溶液 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想要

20、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故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 A选项不符合题意;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而清水不能溶解叶绿素,选项 B符合题意;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 0.9%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选项 C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蓝色的 BTB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蓝色,如果二氧化碳未吸收则 BTB溶液呈黄色,若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进

21、行了光合作用则 BTB溶液呈蓝色,故 BTB作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的指示剂,选项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实验正确操作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绿叶在光下制 造淀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实验的基本方法要熟习。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变蓝, 变蓝 B 变蓝, 不变蓝 C 不变蓝, 变蓝 D 不变蓝, 不变蓝 答案: B 试题分析: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的实验过程是制备淀粉浆糊;在 1和2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浆糊; 1试管中加清水起对照作用, 2号试管加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两支试管进行恒温,主

22、要是酶消化淀粉时需一定的温度;分别在 1和 2试管中加入碘液,结果是 1号试管变成蓝色,因为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所以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2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成蓝色,故选项 B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的基本方法,理解碘遇淀粉变蓝色的原理。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题。 资料一: 2014年 3月 30日上午 9点,第五界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月光码头鸣枪开跑。共有来自 30个国家和地区的 2.2万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本次比赛。 资料二:马拉松比赛当天不能空腹,早晨可以简单吃些馒头、蛋糕

23、 、果汁、面包、蜂蜜水之类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另外,赛前要做好热身,主要是肌腱、肌肉、关节等部位的伸展、适应,防止比赛中出现抽筋、扭伤等情形。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要等口渴时再补水,可以每 5公里补充 150毫升水分;中途通过巧克力、能量棒等可快速吸收的高能食品补充能量。 1.跑步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骨连结就是关节 C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D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 协作、共同完成的 2.马拉松运动员食用的馒头、蛋糕、巧克力邓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中,能为

24、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 3.马拉松比赛开始时,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人体的这种活动主要是通过 _调节完成。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_。 A激素 反射 B激素 反射弧 C神经 反射 D神经 反射弧 4.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 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A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C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D运动员体温比普通人高 5.李明同学正巧站在终点观看比赛,

25、发现自己看不清楚远处的景象。经验光检查,确认眼睛所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下列描述其视力状况和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近视 配戴凸透镜 B近视 配戴凹透镜 C远视 配戴凸透镜 D远视 配戴凹透镜 答案: 1.B 2.C 3.D 4.A 5.B 1.试题分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具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叫骨连结,分为不活动的连结、微活动连结和活动连结,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结通常称为关节,人体大部分的骨连结是关节;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个部分,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可见运动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骨的收

26、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选项 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骨连结的种类,骨骼的组成和运动的 形成。 2.试题分析: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脂肪是贮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的修复有重要作用;糖类是供能物质,主要有遮糖、麦芽糖和葡萄糖,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的能源物质;糖类、脂肪及蛋白质是三大产热营养素。水是人体的细胞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输和调节体温等重要作用;无机盐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组织细胞,但是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有重要

27、的作用。故选项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营养物质及作用 。 3.试题分析:人体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反射即停止。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自我调节。 4.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一部分用于恒定体温,一部分用于维持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呼吸频率加快,能够吸入更多的氧气,分解更多的有机物,从而释放更多的能量, 导致运动员体

28、温不断长升高,所以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故选项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作用的实质。 5.试题分析:眼的成像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是晶状体曲度过大,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若在视网膜的前方就形成了近视,需要应配戴凹透镜矫正;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是晶状体曲度过小,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若在视网膜的后方就 形成了远视,应配戴凸透镜矫正,故选项 B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眼成像的过程,近视和远视

29、的形成,以及矫正的方法。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2014年 1月 8日苏州城市商报报道:去年全年我市共有 152天出现雾霾天气。其中, 1月中旬和 12月上旬分别出现区域性持续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对人体健康和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材料二: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 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造成雾霾天气的 “元凶 ”。研究表明,直径在 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1.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

30、害人体健康。 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支气管、肺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气管、支气管 2.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 B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C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下降 D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下降 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_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是通过 _来实现。 A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 B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 呼吸运动 D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4.老张因为吸入过多的细颗粒物,引发支气管炎去医院就诊,通过血液检查会发现他的 A红细胞数量高

31、于正常值 B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 C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D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5.为减少雾霾天气,苏州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增加绿化面积 B禁止焚烧秸秆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答案: 1.A 2.C 3.D 4.B 5.C 1.试题分析:人体的呼吸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依序是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故选项 A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试题分析:人体的呼吸是指外界与肺之间的

32、气体交换,即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需要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呼吸动运有吸气运动呼气运动,吸气运动表现为胸廓扩大,外 界的气体进入肺内;呼气运动表现为胸廓缩小,肺内的气体排出外界。吸气运动是肋间肌收舒,肋骨上提,胸腔的横径增大,同时膈肌的收缩,膈顶下降,胸腔的纵径增大,这样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从而将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内,完成了吸气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运动的原理。 3.试题分析: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当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时,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运动;当外界气压低于肺内气压时,肺内的气体排到外界,完成呼气运动。肺

33、泡与其外部的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 成,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扩散。当静脉血流到肺的毛细血管处时,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氧气的浓度高于静脉血中氧气的浓度,氧气则进入血液中,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的过程和实现的原理。 4.试题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中主要是水分,有少是的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具有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如果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和血红蛋白质的含量低 于正常值是贫血,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

34、富的食物进行预防;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的作用,如果人体内白细胞增加则是发炎;血小板主要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疑血的作用,如果体内血小板减少则出血不止,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细胞的功能和病症。 5.试题分析:增加绿化面积可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灰尘,选项 A说法正确;禁止焚烧秸秆可以减少烟雾和有害气体的释放,减少灰尘,选项 B说法正确;提高汽车尾气排入标准,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和污染环境,选项 D说法正确;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可以释放许 有在害气体、烟雾等污染环境,故选项 C不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发生,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控制雾霾天气发生的有

35、效措施。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 A、 B、 C、 D、 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 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 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 C胃 C在消化道 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 D食物进入大肠前, X被分解成葡萄糖, Y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 CD 试题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 中消化管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淀粉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到达小肠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

36、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胃,蛋白质在胃内进行初步消化,进一步推送到小肠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最终的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小肠,并且在小肠内消化为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通过图中分析, A是口腔、 B是食道、 C是胃、 D是小肠、 E是大肠。曲线X表示的物质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可以推测该物质表示淀粉,最终分 解成葡萄糖, 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小肠,故选项 A不符合题意;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小肠,选项 B不合题意。肝脏是人体最大有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通过胆管运输到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选项 C符合题意。 X曲线是淀粉 麦芽糖

37、葡萄糖,葡萄糖是淀粉在消化道分解的终产物; Y 曲线表示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脂肪酸和甘油是分解的终产物,这一过程均在小肠内完成,然后被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中,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 消化过程,抓住以上知识点对照曲线图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研究表明,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很多进入人眼的病菌。该生理过程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免疫防线 D第二道免疫防线 答案: BD 试题分析: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属于第一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属于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所有抵抗

38、作用,没有选择性,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属于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选择性,每一种疫苗只能对相应的疾病有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疾病没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可以自然获得,也可以通过计划免疫获得。通过以上分析,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很多进入人眼的病菌。该生理过程属于第二道免疫防线和非特异性免疫,选项 B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免 疫的概念和特点。 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有 A葡萄糖 B蛋白质 C水 D DNA 答案: BD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DNA两种重要有机物组成,起遗传作用的是 DNA分

39、子,一条染色体一般只有一个 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项 BD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的组成。 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 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 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B若 c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 b可能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C若 c处氧含量增加,则 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D若 c处含氧量降低,则 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答案: AB 试题分析:图示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从血流方向可以判定, a是动脉血管, c为静脉血管;血液流经人体某一器官后血液成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根据

40、血液成分的变化来判断该器官的名称。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 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减少;因此若 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 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选项 A符合题意。血液流经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明显增加,若 c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 b可能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故 B符合题意

41、。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 b为肺部毛细血管,故 C不符合题意。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因此若 c处氧含量降低,则 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循环的途径,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以及尿的形成。 张莉对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

42、,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 表示有, 表示无)。你认为记录错误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艾滋病毒 酵母菌 草履虫 衣藻 A艾滋病毒 B酵母菌 C草履虫 D衣藻 答案: AC 试题分析:艾滋病病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衣壳和核酸组成,选项 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酵母菌属于真菌,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组成,但是没有叶绿体,选项 B说法正确,不合题意;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选项 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组成,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选项 D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考

43、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植物细胞、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 色盲病是一种色觉缺陷病。色盲基因 b是隐性基因,正常基因 B是显性基因,它们都位于 X染色体上。下图是一家三口遗传图谱,其中分别表示患病男女,分别表示正常男女。则孩子( 3号)和孩子母亲( 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A XBYXBXB B XBYXBXb C XbYXbXb D XbY XBXb 答案: D 试题分 析: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控制色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 b表示),控制正常色觉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 B表示),两种基因只位于 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组成分别表示为:XBY(正常男性)、 X

44、BXB(正常女性)、 XBXb(正常女性、携带者)、 XbY(色盲男性)、 XbXb(色盲女性)。由此可见,色盲是伴 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 X染色体上有 b便是色盲,而女性必须两个 X染色体上同时都有 b才会患病,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 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色盲是一种伴随着性别遗传的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 b位于 X性染色体上,若一个正常男子( XBY)与一表现型正常女子( XBXb)结婚,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 -含 XB染色体的精子和含 Y染色体的

45、精子;女性则只产生含 Xb染色体的卵细胞和 XB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 XB的精子与含 Xb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后代正常;如果含 Xb的卵细胞与含 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代就患有色盲;故一个正常男子( XBY)与一表现型正常女子( XBXb)结婚,通过遗传图解可知母亲的基因是 XBXb, ,患病子女的基因型是 XbY,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下图是一朵完整的油菜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朵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和雌蕊是

46、花的主要结构。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 花冠、 花柄, 雄蕊、 雌蕊,所以 雄蕊、 雌蕊是花中最重要结构,故选B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道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要求学生要读懂题中各番号的名称。 用基因组成是 AA的水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 aa的水蜜桃砧木上,所结水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应该是 A AA B

47、 aa C Aa D AA和 aa 答案: A 试题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较好地保持了母体的遗传性状。嫁接时一般选择质优果大的枝条或芽为接穗,选择抗干旱、抗耐寒等植物为砧木,嫁接时要特别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吻合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因此,嫁接的果树最后结出的果实与嫁接的接穗是完全相同的,并且表现的性状也是一样,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为嫁接的水蜜桃技条的基因组成 是 AA,故水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AA,选项 A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嫁接的方法,重点要理解无性繁殖的特点。 下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A精子的形成过程 B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C卵细胞吞噬精子的过程 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受精卵是新命个体发育的起点,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本图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过程,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受精的概念。 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叶绿素是叶绿体中的颗粒,是光合作用的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