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五校初二下期期中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0495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五校初二下期期中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五校初二下期期中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五校初二下期期中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五校初二下期期中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五校初二下期期中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五校初二下期期中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上决定将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的国旗,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

2、歌;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时期的是: A焦裕禄 B雷锋 C孔繁森 D王进喜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十年建设时期,涌现了很多英雄模范人物,有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王进喜等,孔繁森是当代的人民的好干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十年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铁人 ”王进喜为中国摆脱石油工业的落后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焦裕禄担任的是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为

3、改变兰考面貌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解放军战士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风貌,培养教育了几代人。他们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奉献为民、 科学求真的高尚品质。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B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平反冤假错案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4、,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实,学生还要知 道,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78年;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历史意义: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A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 B利用国外资金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与外国办合资企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

5、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位老人绘制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他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位老人绘制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他是邓小平, “圈 ”是指建立经济特区,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

6、、理解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文化大革命 ”期间 C改革开发初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1953 年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五 ”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建立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故选

7、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一五 ”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一五 ”计划的成就还包括:建立了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克拉玛依油田、武汉长江大桥。 从 1985年开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 B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新的工资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1985年开

8、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先进典型。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五大上,故选 D。 考点:本题考

9、查的是中共十五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是 1997年 9月;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这次大会首先使用了 “邓小平理论 ”这个科学称谓。江泽民指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中国民族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A平衡分布 B小 杂居、大聚居 C大杂居、小聚居 D分区居住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民族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分布的总体格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

10、记能力。除了汉族外,人口在百万人以上的民族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等。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是不平衡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全国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A 10个 B 5个 C 6个 D 8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全国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5个,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

11、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间是 1947年 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间是1955年 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间是 1958年 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间是 1958年 10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时间是 1965年 9月。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时间 A 1997年 B 1998年 C 1999年 D 2000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时间是 1997年 7月 1日,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香港回归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中国政府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香港的顺利回归

12、,是“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是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香港回归以来,继续保持着经济的高度繁荣,这充分说明了 “一 国两制 ”构想的英明正确。 提出 “一国两制 ”伟大构思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提出 “一国两制 ”伟大构思的是邓小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一国两制 ”构想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一国两制 ”构想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它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国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

13、两制 ”的构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之一。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第一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B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八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八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 1956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 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14、,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 “大包干 ”是指 “包产到户 ”,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还要知道,最早实行 “包产到户 ”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 18户农民。 1982年我国在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

15、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为什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还要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 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闻鸡起舞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今我们还要时时唱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目的是为了居安思危,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国歌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除了确定我国的国歌

16、外,还有: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 D 试题分析: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情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描写的是渡江战役。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歌颂的是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

17、桥横铁索寒 ”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 、分析能力。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时间是 1950年 10月 1953 年 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战争中涌现的志愿军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等。 1953 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 “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中 “

18、它 ”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彭德怀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总司令,再结合材料中的 “西方侵略者 ”可以判断 “它 ”是指抗美援朝的胜利,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时间是 1950年 10月 1953 年 7月;战争中涌现的志愿军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等。 1953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 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

19、和平环境。 201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A 60周年 B 61周年 C 62周年 D 63周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51年 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所以201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62周年,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 1951年 5月,西藏地方政府派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来到北京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协议。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 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解放。 “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

20、”指的是: 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川藏、青藏公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 ”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这是 “一五 ”计划期间我国取得的成果之一,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一五 ”计划的时间是 1953年 1957 年;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一五 ”计划的成就包括:建立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21、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建立了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克拉玛依油田。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三大改造,学生还要知道,三大改造的时间是 1953年 1956 年;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2、的方式是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 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 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三大改造,学生还要

23、知道,三大改造的时间是 1953年 1956 年;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 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 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

24、,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通过的。宪法的内容包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 1949年,取名叫建国 B生于 1951年,取名叫援朝 C生于 1958年,取名叫跃进 D生于 1964年,取名叫文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中国建立的时间是 1949年,所以 A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 19

25、50年 1953 年, B项正确; “大跃进 ”运动开始于 1958年,所以 C项正确;文革的时间是 1966年 1976 年, 1964年还没有开始文革,所以 D项名字与时代特征不相符。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 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的失误,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文革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

26、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加速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开展阶级斗争 D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八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 1956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

27、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 “大跃进 ”运动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大跃进 ”运动时期,运动中 “浮夸风 ”、 “共产风 ”盛行,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大跃进 ”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大跃进 ”运动开始的时间是 1958年; “大跃进 ”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与此

28、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大跃进 ”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请回答: (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至少三项)( 5分) (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答案:( 1)一五计划。成就:略 ( 2) 1956年。中共

29、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是 “一五 ”计划时期的基本任务。 “一五 ”计划的成就包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 ( 2)材料二是 1956年中国八大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作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一五 ”计划和中共八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一五 ”计划的时间是 1953年 1957 年;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

30、的比重稳步增长。 “一五 ”计划的成就还包括:建立了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克拉玛依油田。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还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世纪 5070 年代,我国通过 “一化三改 ”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 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1、( 1) “一化三改 ”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3分) ( 2) 20世纪 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2分) ( 3) “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 ”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分) (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 ( 4分) 答案:( 1)三大改造意义: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3)文化大革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4) a.经济建设必须

32、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b.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试题分析:( 1) “一化三改 ”中三大改造的完成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 2) 20世纪 50年代 ,我国曾出现过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分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3) “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 ”是指文化大革命。文革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4)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的丰富经验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33、。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一化三改 ”中 “一化 ”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 ”指三大改造。为了实现 “一化 ”,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时间是 1953年 1956 年;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 “大跃进 ”运动开始的时间是 19

34、58年; “大跃进 ”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人民公社的特点是 “一大二公 ”,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文革的时间是 1966年 1976 年;文革的实质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阅读下列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1)以上材料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 哪部法律?( 2分) (

35、 2)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分) ( 3)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分) 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土地改革。农民阶级。 ( 3)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试题分析:( 1)以上材料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使农民阶级获得了解放。

36、( 3)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土地改革的时间是 1950年 1952 年底。 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学生还要知道,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私有制,私有制不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

37、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 “文化大革命 ”中及其以前的 “左 ”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 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 2分) ( 2)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 2分) (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之间有

38、多长时间?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分) 答案:( 1)党的八大。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还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3) 1956-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试题分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八大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

39、间的矛盾。 ( 2)材料二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3)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 195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1978年,两次会议相隔 2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 1956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

40、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良好开端。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78 年;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历史意义: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 1) 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分) ( 2) 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

41、数民族地区是:( 2分) (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2分) (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2分) (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5分) 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2)西藏。 ( 3)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 4)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 5)略 试题分析:( 1) 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2) 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西藏。 (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1950

42、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19501952 年土地改革。 (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民族关系、农民问题和国防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 1949年 10月 1日,标志是开国大典的举行。 1951年 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解放。抗美援朝

43、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战争中涌现的志愿军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等。 1953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时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 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私有制,私有制不变。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