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安徽宁国初中D片教学中心协作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0496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年安徽宁国初中D片教学中心协作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年安徽宁国初中D片教学中心协作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年安徽宁国初中D片教学中心协作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年安徽宁国初中D片教学中心协作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年安徽宁国初中D片教学中心协作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年安徽宁国初中 D片教学中心协作校初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湿地 C森林 D海洋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共同

2、的家园。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水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 1)用镊子缓慢地盖上玻片 (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 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轻刮取少量细胞 ( 4)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 5)将所取材料均匀涂在生理盐水中央 ( 6)染色 A( 4)( 3)( 2)( 5)( 1)( 6) B( 4)( 2)( 3)( 5)( 1)( 6) C( 4)( 3)( 2)( 5)( 6)( 1) D( 4)( 2)( 3)( 5)( 6)( 1) 答案: B 试题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

3、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记为:滴 刮 涂 盖 染,滴是指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刮是指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涂是指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是指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 ,只要熟练掌握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就能熟练作答。 小猫一天天长大,是由于( ) A细胞数量增

4、多 B细胞数量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数量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的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再进一步构成生物体;可见生物体之所以能够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生长的原因。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分不开的。 细胞很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体没有细胞生长的足够大空间 B细胞小可以保证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过大不利于构建里面的结构 D细胞经过分裂后,细胞个体自然很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在生命活

5、动过程中需要通过细胞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但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这样通过细胞膜与外界交换的物质就满足不了细胞生活的需要,因此细胞生长到一定的体积就不再生长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就会不断增大,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表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细胞生活需要。 同学们发现小华像他爸爸,这一现象与细胞中哪一结构有关( )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核 D细胞壁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 DNA, 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

6、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小华像他爸爸,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控制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此题关键是理解细胞核、染色体、 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细胞的动力工厂是(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叶绿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

7、的能量供细胞生 命活动的需要,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能量的 “动力工厂 ”,植物细胞中既有叶绿体,又有线粒体,动物细胞只有线粒体。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区分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化的不同。 下列数字是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5、 10 B 10、 10 C 15、 10 D 15、 40 答案: A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

8、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A放大倍数是 50, B放大倍数是 100, C放大倍数是 150, D放大倍数是 600,所以 A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点评:此主要考查有关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洁时,除去污物的方 法是( )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擦镜纸擦 D不用拭去 答案: C 试题分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

9、察效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记清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 绿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细胞中含有(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 DNA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动物细胞内只有线粒体一种,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绿叶之所以呈现绿

10、色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色素,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NA,所以此题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中 的能量转换器。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区分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化的不同。 观察细胞要通过( ) A肉眼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是指从生

11、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一般都是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而这样的玻片标本是装片,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洋葱内表皮装片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中常用仪 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生物多样性中最基础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特征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

12、、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 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由上可知,生物多样性中最基础的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已知生物有 200多万种,同一种生物有的有多样品种,生物物种和品种如此多样的内在原因是( )

13、 A生活环境不同 B形态结构不同 C生命活动不同 D遗传物质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由上可知,生物物种和品种如此多样的内在原因是基因(遗

14、传)的多样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苹果生在北方生长发育良好,而在南方却生长发育不好,影响苹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答案: C 试题分析:北方与南方生态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等,苹果是温带水果在北方温度适宜生长得好,南方温度较高不适宜苹果生长,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主 要原因温度。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首次提出 “生

15、物学 ”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 A拉马克 B克里克 C沃森 D达尔文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 “生物学 ”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 “生物学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史。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下列不属于科学活动的是( ) A观察、实验 B调查、交流 C查阅文献、听取科学报告 D游览动物园并投放食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观察法是最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了观察得更加清楚,可借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调查是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

16、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控制某种条件,探究生物生理活动的变化;文献法是通过查阅报刊、书籍等资料,收集文字资料或音像资料等;所以此题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点评:此 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收集材料等。 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 A门 B纲 C目 D种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

17、缘关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比较近,共同特征最多。 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主要原因是为了( ) A得到较多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做 D得出不同结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得出较多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从数据分析和处理中得到一般的规律, C、在失败后进行重做,这也是必须的, D、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同一结论,故 A、 C、 D都不符合题意。 B、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避免偶然,从若

18、干次实验中都得出相同的结论,体现出结论的广泛性,故符 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每一个结论要经得起实验来验证,从复实验的目的就是排除偶然的现象。 填空题 细胞膜的作用是: _,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经过_数量倍增,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答案: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复制; 试题分析:一般地说,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在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19、 DNA, 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数量倍增,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结合细胞结构图进行记忆。 细胞学说创立者是 _和 _,这个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动植物都是由 _构成的, 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施旺、施莱登;细胞、细胞; 试题分析:施旺、施莱登都是 19世纪德国的动、植物学家,他们的性格、经历迥然不同,但共同的志趣和真诚的情感促成了他们的多年合作,共同创

20、立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 -细胞学说,这个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考点:本 题考查的是生物学史。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观点的生物学家是 _,分类学之父是_,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是 _。 答案:达尔文、林奈、哈维; 试题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林奈,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哈维,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

21、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 1628年发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阐明血液循环理论, 1651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史。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_。 答案:适应;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

22、耐旱才能生存,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 考点:本题考 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生物的特征有 _、生长、 _、 _,其中 _是最基本特征。 答案: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新陈代谢; 试题分析: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

23、增加, 繁殖是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应激性是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多样性包括 _、 _、 _的多样性。 答案:物种多样性、遗传(或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

24、、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我们把生物分为动物、植物、细菌、病毒和真菌。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综合题 榜样:写出你心目中的最喜欢的生物科学家名字,并说明他(她)的主要贡献;( 2分) 你心目中最喜欢的生物科学家是: 他的主要贡献有: 答案:只要是生物科学家和一个主要发现或发明等等都对。(其它

25、学科科学家不能得分) 试题分析: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袁隆平,北京人,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杂技水稻之父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历史。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 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 判断题 “蚁穴溃堤 ”这一成语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答案:对 试题分析: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

26、对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细胞质是细胞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它结构都是为它服务的。( ) 答案:错 试题分析: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其中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薄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性的知识点,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即可答题。 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都是人类财富,可以任意的加以开发利用。( ) 答案:错 试题分析:由于人类的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如栖息地被破坏、偷

27、猎、环境污染、生 物入侵等,这些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严重威胁了生物的生存,某些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们应该注意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人是上帝创造的,圣经上的亚当就是很好的例子。( ) 答案:错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 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

28、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是上帝创造的,无科学依据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探究题 1、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实验。 提出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是: _。 设计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和 _两种环境,以便进行对照。进行实验时 ,在以上两组装置中各装入 _( 填 1只或 10只 )鼠妇,每 2分钟统计一次鼠妇进入以上两种环境的

29、数量,统计 10次,并计算 10次的 _值。 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 _环境中。注意:实验结束后应把鼠妇 _。(填杀死或放 回环境) 2、如果把第 1题中的问题改成 “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则实验的假设是_变量应该是 _。 答案:、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或没有影响,也对) 光照、有光、无光; 10只,平均 无光照、放回大自然; 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或无影响)。湿度; 试题分析: 1、在阴暗的地方常常会见到鼠妇,在明亮的地方几乎看不到鼠妇,作出假设就应该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或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的变量就是光,要给鼠妇提供明亮(有光)、黑暗(无光)两

30、种 不同的环境作为实验的鼠妇数量不能是 1只,否则,实验结果可能带有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论就不可靠,为了减小实验结果与实际状况的误差,同一个实验一般要重复几次,取其平均值,实验结果将会是多数或全部的鼠妇集中在黑暗(无光)一侧,明亮(有光)一侧的鼠妇数量很少或没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鼠妇也是生物圈的一员,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实验完毕后,要将鼠妇放回自然环境中。 2、要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其变量就是湿度,作出假设就是: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或湿度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照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通过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惟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