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0666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 2.16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一子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的内容: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 ”可知,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 D。 考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资治通鉴的内容和影响。 两宋

2、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和丈夫避兵江南。这一时期,感叹国破家亡的悲凉处境:也咏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诗句,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闲居田园的日子,他写出许多描写乡村生活的清新恬淡的词作,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等,流露出对祖国

3、家园的深情挚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因此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故选 D。 考点: 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的词作者是( ) A李白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北宋的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 ”可知,

4、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的词作者是苏轼,故选 B。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元杂剧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唐宋诗词的繁荣 B关汉卿等一大批剧作家的出现 C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D元朝政治的黑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 杂剧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中的内容: “随着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这种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艺术得到空前发展。 ”可知,元杂剧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元代城市经

5、济的繁荣,故选 C。 B选项是元杂剧的成就。 考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成就。 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时期是( ) A战国到五代 B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C战国到北宋 D春秋到五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一子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的内容: “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变成。全书 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 1362年的历史。 ”可知,故选 A。 考

6、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资治通鉴的内容和影响。 散曲起源于( ) A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 B古代的巫祭 C原始宗教歌舞 D宋代的说唱艺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中的内容: “散曲有诗词演变而来,可以配乐演唱的歌曲,起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 ”可知,散曲起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故选 A。 考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

7、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成就。 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 A京剧的出现 B元杂剧的出现 C豫剧的出现 D瓦舍的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中的内容: “元杂剧奠定了中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可知,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成熟,故选 B。 考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

8、考查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成就。 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宋代词人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文天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闲居田园的日子,他写出许多描写乡村生活的清新恬淡的词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等,流露出对祖国家园的深情挚爱。 ”可知,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 宋代词人是辛弃疾,故选 B。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

9、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 ) .文成公主 B.王昭君 C.李清照 D.武则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可知,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李清照,故选 C。 AB选项唐朝远嫁匈奴的代 表。 D选项是唐朝女皇帝。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

10、的成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词的作者是( ) .柳永 .辛弃疾 C.苏轼 D.李清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和丈夫避兵江南。这一时期,感叹国破家亡的悲凉处境:也咏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诗句,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可知,这首词的作者是李清照,故选 D。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11、下列属豪放派词人的是( )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北宋的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可知, 苏轼、 辛弃疾属豪放派词人,故选 B。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 陆游兼有豪放与婉约之风。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宋朝

12、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诗 歌 B散文 C词 D小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两宋时期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文学创作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称,可知,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故选C。 A选项唐代的主要成就。 C选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成就。 D选项是明清时期的主要成就。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题难 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

13、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苏轼 D关汉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一子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的内容: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 ”可知,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司马光,故选 B。 A选项是史记的作者。 C选项是北宋文学家。 D选项是元代杂剧作家。 考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资治通鉴的内容和影响。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

14、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请回答: (1)这是哪位文学家的名句? (2)他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3)“三国周郎赤壁 ”指什么事件? (4)现代诗词作家中谁和他词风类似?你能默写出他们的一些词句吗?请试着写一下。 答案:( 1)苏轼。 ( 2)豪迈奔放。 ( 3)赤壁战役。 ( 4)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与苏轼的词风类似,像他的沁园春 雪清平乐 蒋桂战争水调歌头 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第( 1)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

15、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意境悠远的宋词中的内容: “苏轼的词多数意境开阔,雄浑壮观。凭吊赤壁古战场,他写道: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可知,这是苏轼的名句。第( 2)问依据 “北宋的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 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 的 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 ”可知,他的词的特点是豪迈奔放。第( 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三国周郎赤壁 ”指赤壁战役。第( 4)问苏轼词的特点是豪迈奔放。结合语文知识,现代诗词作家中,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与苏轼的词风类似,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清平乐 蒋桂战争水调歌头 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 考点:意境悠远的宋词 点评:本

16、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意境悠远的宋词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宋词的成就。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大旱三年 ”的故事情节和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的台词都出自哪一戏剧?作者是谁?作者写这些情节和台词,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窦娥冤。关汉卿。深刻揭露了元代 “官吏每 (们 )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的黑暗现实,表达了民众怨愤反抗的情绪。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中的内容: “窦娥冤讲述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临

17、死前,窦娥发下三个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剧中窦娥的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关汉卿让窦娥撕心裂 肺地呼喊: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这出 感天动地 的大悲剧,深刻揭露 官吏每 (们 )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的黑暗现实,表达了民众怨愤的情绪。 ”可知,第( 1)问这些台词都出自窦娥冤。第( 2)问作者是关汉卿。第( 3)问作者写这些情节和台词,深刻揭露了元代 “官吏每 (们 )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的黑暗现实,表达了民众怨愤反抗的情绪。 考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感天动地 ”的元杂剧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

18、内容,还可以考查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成就。 阅读 下面材料: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完成( 1)( 3)题: ( 1)材料中 “此书 ”指什么书?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 ( 2)此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 3)作者幼年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如何借鉴? 答案:( 1)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 2)此书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 1362年的历史。全书以与历代朝政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该书记事准确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3)发奋自励,严于律己,勤

19、奋刻苦。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第( 1)问依据教材内容及教材中材料,可知材料中 “此书 ”指资治通鉴。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一子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的内容: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 ”可知,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第( 2)问依据 “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变成。全书 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 1362年的历史。全书以与历代朝政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该书记事准确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知。第( 3)问仔细品读司马光幼年勤奋学习的精神,我们应发奋自励,严于律己,勤奋刻苦。 考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资治通鉴的内容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