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选项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 B选项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C选项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 D选项冰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选择 B 考点:变化的分类 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 ( )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温度越高轮胎内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越
2、大,故答案:选择 C 考点:分子的特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滴加液体是错误的操作,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B选项稀释浓硫酸应该酸入水; C选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正确的操作; D选项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答案:选择 C 考点:基本操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洗涤剂能除去油污 B生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活性炭可用于净水 D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正确的洗涤剂其乳化作用;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生铁属于金属材料; C选项活性炭可用于净水是正确的叙述
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D选项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是正确的叙述,答案:选择B 考点:乳化、金属材料、碳单质、软硬水的鉴别 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是 9 B氟是非金属元素 C核外电子数是 10 D相对原子质量是 19.00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元素中期表所提供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的种类、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名称,在原子中具有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氟的原子序数为 9,所以核外电子数为 9,故答案:选择 C 考点:元素周期表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答案: A 试题分析:将下列固体
4、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硝酸铵, B选项生石灰温度升高; C选项烧碱溶液的温度升高; D选项食盐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 .故答案:选择 A 考点:溶解时的热现象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氧气用于炼钢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A选项氧气用于了炼钢利用了化学性质; B选项盐酸用于除锈利用了化学性质; C选项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易升华的物理性质; D选项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利用了化学性质,答案:选择 C 考点:性质的区别 蚂蚁会分
5、泌一种信息素( C10H18O),下列关于该信息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化 合物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0 18 1 一个信息素分子中含有 29个原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蚂蚁会分泌信息素( C10H18O)的化学式可知是由 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碳、氢、氧分子个数比为 10 18 1; 一个信息素分子中含有 29个原子,故正确的为 ,答案:选择 D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物质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乙、丙、丁都是氧
6、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该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是 169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乙物质为单质; 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方程式后 1分子的甲和 3分子的乙生成 2分子的丙和 2分子丁;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是 83,答案:选择 B 考点:微观结构示意图 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 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
7、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 VmL气体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证明变质可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是正确的叙述;除去杂质为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以达到目的;测定纯度时,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 VmL气体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之反应不可行;故答案:选择 D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除杂和验纯 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 FeTiO3)
8、冶炼钛( Ti)的过程是: 2FeTiO3 + 6C + 7Cl2 = 2TiCl4 + 2FeCl3+ 6CO 在氩气环境中, 2Mg+TiCl4 = Ti +2Mg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 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 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 、 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反应 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有反应的特点可知叙述是正确的; B选项反应 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是正确的叙述; C选项在反应 中钛的化合价不变; D选项反应 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是正确的叙述 . 考点:化学反应的特点及类型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
9、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至 b段对应溶液的 pH逐渐减小 B 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 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 a至 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题中图像可知 A选项 a至 b段对应溶液的 pH逐渐减小是错误的叙述,酸碱中和溶液的 pH值增大;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 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 C选项 c点时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完全,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在 cd 段硫酸钠的质量不变,故答案:选选择 C 考点:酸碱盐之间的
10、反应 下列物质放置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会明显减少; B选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 C选项氢氧化钠能吸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质量增加; D选项氯化钠的质量不变。答案:选择 A 考点:物质的性质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使用节水型马桶 ,可节约水资源; B选项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C选项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防止水的
11、污染,保护水资源; D选项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防止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 O B Si C Al D Fe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答案:选择 A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生理盐水 B啤酒 C食醋 D蒸馏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A选项生理盐水是溶液属于混合物; B选项啤酒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C选项食醋属于溶液是混合物; D选项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答案:选择 D 考点:物质的多样性及物质的分
12、类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氢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选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选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D 选项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答案:选择 B 考点:氧气的性质及燃烧现象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镁 B铜 C锌 D铝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选项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金属镁,最弱的是金属铜,故答案:选择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大
13、理石 B蔗糖 C花生油 D面粉 答案: B 试题分析:溶液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A选项大理石不溶于水; B选项蔗糖溶于水可形成溶液; C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D选项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答案:选择 B 考点:溶液的形成 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 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溶液的 pH 值大于 7 是显碱性,且值越大碱性越强,以此确定答案:为 A 考点:碱性的判断 加碘食盐中的 “碘 ”是指 (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加碘食盐中的碘,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故 “碘 ”为元
14、素,答案:选择 D 考点:元素存在形式 氮肥能促使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 A KCl B Na2SO4 C NH4Cl D Ca(H2PO4)2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肥料的分类可知,在化学式中含有氮元素的盐类属于氮肥,故答案:选择 C 考点:化学肥料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硝酸铜 CuNO3 B氯化铁 FeCl2 C氢氧化镁MgOH D氧化铝 Al2O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硝酸铜是错误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不为零; B选项氯化铁的化学式为 FeCl3 ; C选项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 ; Mg( OH) 2 D选项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15、Al2O3是正确的书写,故答案:选择 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 O B 2O C O2 D O2- 答案: C 试题分析: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故选择 C 考点:分子的定义 填空题 ( 5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 1)若广口瓶中盛有 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 H2O2溶液。关闭 K1,打开 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 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广口瓶内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 (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 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 NaOH溶液, 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16、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注入 NaOH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 打开 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资料】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 CO2,变浑浊的石灰水又会逐渐变澄清。若广口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打开 K1和 K2,从 K1处通入 CO2。欲证明 CO2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 1) 2H2O2 2H2O +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K2右侧的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烧杯中的水倒吸 2NaOH + CO2 = Na2CO3 + H
17、2O ( 3)广口瓶和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试题分析:( 1)若广口瓶中盛有 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 H2O2 溶液。关闭 K1,打开 K2和分液 漏斗的活塞,注入 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广口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 + O2,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K2右侧的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欲证明 CO2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广口瓶和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考点:实验室制氧气、
18、二氧化碳性质的验证 ( 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_或 E。 ( 3)实验室用装置 B、 C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试管 ( 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 C ( 3)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H2O + CO2 = H2CO3 试题分析:有所学知识可知( 1) 仪器 a的名称是试管,
19、(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 + MnO2 + 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因为是固体加热故为 A,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收集装置是 C_或 E;( 3)实验室用装置 B、 C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 + CO2 = H2CO3 考点:实验室支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6分)水是重要的资源。 ( 1)下图为电解水的装置, A试管中的气体是 _。通过此实验 证明水是由 _组成的。 ( 2
20、)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图中 a点表示的含义是 。 20 ,向 100 g水中加入 50 g KNO3,所得溶液为 _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若要提高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其方法是 。 ( 3) 20 ,按下图实验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_。 答案:( 1)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t 时, KNO3和 NaCl的溶解度相等 饱和 升高温度( 3) 117693(或 1377) 试题分析:( 1)电解水的装置, A试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试管中的气体是氢气,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由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图中
21、a点表示的含义是 t 时, KNO3和 NaCl的溶解度相等, 20 ,向 100 g水中加入 50 g KNO3,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若要提高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为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其方法是升高温度,( 3)得到的溶液中,根据其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117693 考点: 水及溶解度及其计算 ( 6分)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 _和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_(填序号,下同)。 A酸雨 B
22、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 3) 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下图为 CO2参与的一种“碳转化 ”。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_。 A CaCO3 B C2H5OH C CO CO2和 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 C2H4),请将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CO2+ 6H2 C2H4+ 4_。 将 CO2通入 Na2CO3溶液中,只生成 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石油 CH4 + 2O2 CO2 + 2H2O ( 2) C ( 3) B H2O CO2 + Na2CO3 + H2O 2NaHCO3
23、 试题分析:( 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 + 2O2 CO2 + 2H2O;( 2)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臭氧层破坏;( 3) 属于有机物的是 C2H5OH, CO2和 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 C2H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为水, 将 CO2通入 Na2CO3溶液中,只生成 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 + Na2CO3 + H2O 2NaHCO3 考点:能源与环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空气属于 _
24、(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_,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_。 ( 2)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会让我们更健康。 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_(填序号,下同)。 A鸡蛋 B馒头 C蔬菜 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 _元素的食品。 (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_。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大家不吸烟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答案:( 1)混合物 氮气 氧气 ( 2) B 钙 ( 3) AC 试题分析:( 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 贵资源。空气属于混合物,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为氧气;( 2)
25、 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馒头, 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食用霉变的花生,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考点:化学与生活 计算题 ( 3分)工业上使用 “渗铬( Cr)技术 ”可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 CrCl2 = Cr + FeCl2。已知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 112 kg,计算生成铬的质量。 答案: kg 试题分 析:设生成铬的质量为 x。 Fe + CrCl2 = Cr + FeCl2 56 52 112 kg x ( 1分) x= 104 kg 答:生成铬的质量为
26、104 k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3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 1)过程 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_。 ( 2)计算溶液 A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CO2; ( 2)103.1 g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与碳酸钠反应( 1) 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CO2 ( 2)设 中加入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 44 x 2.2 g x = 5.3 g m(溶液 A) = 100 g
27、+ 5.3 g 2.2 g = 103.1 g 答:溶液 A的质量为 103.1 g。 考点: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6分)实验小组对久置生石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资 料: Na2CO3+CaCl2 = 2NaCl + CaCO3】 回答下列问题: ( 1)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 中的实验现象是 。 ( 4)将混合物 B、 C、 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 E和 1 g滤渣。向滤液 E中滴加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 E中
28、的溶质可能是 。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 。 答案:( 1) CaO + H2O= Ca(OH)2 ( 2) 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 3)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4) NaCl、 Na2CO3或 NaCl、 Na2CO3、 NaOH ( 2 分,写 “酚酞 ”不扣分) CaO、 Ca(OH)2、 CaCO3 试题分析:( 1)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故为 CaO + H2O= Ca(OH)2 ( 2)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 + Ca(OH)2 = 2NaOH
29、+ CaCO3,( 3) 中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 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4)将混合物 B、 C、 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 E和 1 g滤渣。向滤液 E中滴加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则滤液 E中的溶质可能是 NaCl、 Na2CO3或 NaCl、 Na2CO3、 NaOH;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有实验操作及其现象可知,原样品的成分是 CaO、 Ca(OH)2、 CaCO3 考点:物质成分推断 ( 7分)资料表明:在不同温度下, CO可将 Fe2O3还原为 Fe、 F
30、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温度对该反应产物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Fe3O4与盐酸反应,得到 FeCl2和 FeCl3的混合溶液 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 FeCl2和 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加入 Fe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成浅绿色 加试剂 A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过程】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作为热源进行 CO还原 Fe2O3的实验,检验得到的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取少量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_ 向步骤 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试剂A 甲组: 固体溶解
31、,无气泡冒出 加试剂 A后,溶液变成红色 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_ 甲组用 CO还原 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乙组: 固体溶解, 加试剂 A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Fe 【实验反思】 ( 1)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序号)。 a温度会影响反应的产物 b试剂 A用于检验 FeCl3溶液 c进行 CO还原 Fe2O3的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 d得到的黑色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参加反应的 Fe2O3的质量 ( 2)有人认为乙组的实验结论有欠缺,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其理由是 。 答案:【实验过程】 稀盐酸 Fe3O4 CO + 3Fe2O3 2Fe3O4
32、+ CO2 有气泡冒出 【实验反思】( 1) abcd( 2)认同,若固体是 Fe和 Fe3O4的混合物,过量的 Fe可与 FeCl3反应生成 FeCl2,加入试剂 A同样能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 2分 试题分析:依据题中资料提供的信息【实验过程】 取少量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固体溶解,无气泡冒出,说明 没有铁单质,加试剂 A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含有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Fe3O4, 甲组用 CO还原 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 + 3Fe2O3 2Fe3O4 + CO2 向步骤 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试剂 A,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加试剂 A后,溶液颜色无明显
33、变化,说明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Fe,【实验反思】( 1)结合此次探究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会影响反应的产物, b试剂 A用于检验 FeCl3溶液,c进行 CO还原 Fe2O3的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 d得到的黑色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参加反应的 Fe2O3 的质量,( 2)有人认为乙组的实验结论有欠缺,根据资料叙述即可得出答案:,其理由是认同,若固体是 Fe 和 Fe3O4的混合物,过量的 Fe可与 FeCl3反应生成 FeCl2,加入试剂 A同样能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 考点: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推断题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金属。 ( 1)用铜丝作导线,主要利用其延展性和 _性。 (
34、2)铁生锈的条件是 。 ( 3)某工厂废料中可能含有铜、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设计如下流程并实验。 【资料: CuO + H2SO4 = CuSO4 + H2O】 根 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的名称是 _。 蓝色溶液 B与 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废料的成分是 答案:( 1)导电( 2)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3) 过滤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各 1分) 铜、氧化铜和碳粉 试题分析:( 1)用铜丝作导线,主要利用其延展性和导电性;( 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3)因为操作后固液分离,故 实验操作 的名称是过滤; 蓝色溶液 B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故与 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废料的成分是为铜、氧化铜和碳粉 考点:金属材料、物质成分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