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第二教研片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描述中,不具有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 B大雁南飞 C鱼类洄游 D青蛙冬眠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火山爆发不属于生命现象,大雁南飞、鱼类洄游、青蛙冬眠都属于动物的行为,具有生命现象,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用 5的目镜和 10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 ) A 15倍 B
2、 50倍 C 500倍 D 150倍 答案: B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图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50倍,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生物学实验中,规范的操作是( ) A用手抓住玻璃试管直接加热 B嘴吹熄灭酒精灯 C用放大镜观察临时制作的装片 D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试管加热时,温度较高,不能用手拿住,应用试管夹夹住; B、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还可能混有空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故说法错误; C、需要观察的细胞体积非常小,用放大镜看不清楚,必须选择放大倍数较高的
3、显微镜来观察; D、实验结束后,必须要整理实验桌,实验仪器整理后放回原处,无用的材料放入垃圾桶,并擦净桌面;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我们观察生物细胞常用的工具是(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潜望镜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观察生物细微结构(如植物的叶肉细胞)通常使用的仪器是显微镜,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洋葱内表皮装片等,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中观察常用的仪
4、器。 实验室常用的计量器具是( ) A放大镜 B试管 C显微镜 D天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放大镜和显微镜是观察器具,试管是加热器具,天平是计量器具,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中观察常用的仪器。 在制作临时装片,在盖上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液滴,然后再缓缓盖下。这样操作的目的在于( ) A防止盖玻片破损 B防止将标本压坏 C防止液滴飞溅 D防止在盖玻片下形成过多气泡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步骤是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才轻轻地盖上,这样盖玻片下面的液体就会慢慢的把空气赶走,就可避免气泡的产生,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 在探究
5、“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的实验中,首先要( ) A作出假设 B制定计划 C提出问题 D实施计划 答案: C 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的一般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6、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条件,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这样设计的实验属于( ) A模拟实验 B对照实验 C直接实验 D检测实验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条件,目的是为了设计对照实验,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照实验,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的变量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对 照实验不能成立。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 ) A水中 B潮湿的土壤 C
7、干燥的陆地 D海滩 答案: B 试题分析: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 如图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验步骤我们可用一个字来概括:擦 滴 撕 展 盖 染这个顺序不能颠倒,第一步擦:把盖、载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第三步撕: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一小块, 第四步展:把撕取的洋葱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第五步盖:先用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第六步染:在
8、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再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使洋葱内表皮染色, 所以此题的操作步骤是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 作无效的是( ) 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移动载玻片 D换一个目镜 答案: A 试题分析: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薄而透明 B下降显微镜筒时,眼睛应
9、注视目镜 C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必须使光线能够依次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所以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为的是让光线能够通过,光线透过物体的结构进入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物体的结构,符合题意; B、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不符合题意; C、低倍镜观察到的范围较大,可以粗略的找到待观测物的位置,因此对光时,用低倍镜正对光孔,不符合题意; D、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视野变暗,因此要使视野变亮,可换用 大光圈
10、或凹面镜,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 “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 ”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 ”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
11、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反应出生物的繁殖特征,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病毒 B草履虫 C钟乳石 D柳树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具
12、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草履虫、柳树具有这些特征,所以属于生物,钟乳石不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认为影响山上桃花迟开的因素是什么( ) A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答案: B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13、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 1千米气温下降 6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 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胸部皮下
14、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 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因此,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说明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环境制约生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
15、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是( ) A达尔文 B袁隆平 C弗莱明 D胡克 答案: B 试题分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杂技水稻之父,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历史。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A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控制光线进入镜内多少的结构是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选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选用大光圈
16、,能够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 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此题目中的光线较强,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综合题 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 A( 10)、 B( 40)和两个目镜 C( 5)、D( 10): ( 1)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 。(填字母) ( 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 。(填字母) ( 3)将写有字母 “p”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的物像是 。 ( 4)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微调的结构是 。 ( 5)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
17、的部位应是 。 答案:( 1) A ( 2) AC ( 3) d ( 4)细准焦螺旋 ( 5)镜臂 试题分析:( 1)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 (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 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显微镜。 (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的放大的图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 “p,那么,玻片上写的是完全倒置的 “d“。 ( 4)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 ( 5)取显微镜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 构造和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显微镜的使用和部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