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0860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苏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 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小华在阅读一 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可以排除元谋人和北京人,再由 “距今约三万年 ”排除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因此符合题干条件的只有山顶洞人。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

2、居民。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始皇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命令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又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 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3、 ) A国家统一 B外族入侵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而且还规定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还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活埋。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的正统思想。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态度上两位帝王的态度截然相反。但是两个皇帝都实行了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并防止外族入侵,维护了国家统一。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 ,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 为他( ) A发

4、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蔡伦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他改良的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逐渐普遍使用。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位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需要实行外科手术,应该请下列哪一人物为他医治( ) A张仲景 B华佗 C郦道元 D孙思邈 答案: B 试题分析: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 “外科圣手 ”、 “外科鼻祖 ”。他精通内、

5、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曾用 “麻沸散 ”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 500强的 “仲景 ”商标,用 “医圣 ”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他写了哪部书?(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答案: C 试题分析:张仲景是东 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在书中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九章算术是成

6、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名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俗语 “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因为佛教宣传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此佛教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佛教的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考点:人教新课标

7、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可能叙述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昭君出寨 答案: D 试题分析:史记是由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年左右的历史。昭君出塞是在公元前 1世纪中期汉元帝时的时候发生的,在汉武帝之后,因此史记不可能记述此事。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某人想从东向西沿 “丝绸之路 ”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 ) A长安 河西走廊 西亚 欧洲 B河西走廊 西亚 新疆 欧洲 C长安 西亚 河

8、西走廊 欧洲 D河西走廊 长安 西亚 欧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都长安和洛阳,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因此题干中的人物要从东向西考古丝绸之路的话, A项的路线最正确。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于(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晋末年,中原 水利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

9、为了求食,中原人民开始向南迁徙。八王之乱的破坏,以及西,北各族势力的冲击,引起更大规模的移民潮。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形成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江南地区的开发。 佛教传入我国,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封建统治者正是看中了佛教的这些内容,开

10、始扶植佛教,目的是为了统治自己的统治。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 ”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 。此处 “老臣 ”是指( )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提示词 “三顾 ”可以判断此 “老臣 ”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在蜀中建立了政权,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央视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

11、 “仁 ”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所出的人物是春秋晚期的人物,因此孟子和墨子都应该排除 ,因为他们都是战国时期的人物。而且题干中指出他是鲁国人,应该排除老子,因为老子是楚国人。因此 “提出了 “仁 ”的学说,最早创办私学 ”的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县 ”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提到 “县 ”有许多同学会和秦朝实行的郡县制相联系,实际上 “县 ”作为行政区划单

12、位,在西周时期就存在。周代时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现在在中国为一级行政区划,隶 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晚上他们睡在河姆渡干栏式的建筑中。睡觉的时候,比较浪漫的李刚联想翩翩,他心想:如果能到半坡,肯定可以见到( ) 答案: B 试题分析:远古时期半坡曾经生活着远古居民,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他们还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分析选项图片中的内容, A是打制石器, B是鱼纹彩陶盆, C是水稻化石, D是大禹祠,只

13、有 B项内容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答案: A 试题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在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 B武王 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夏朝诸

14、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 “殷 ”或 “殷商 ”。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2008年 5月 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处在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项一直造福人类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 A李冰 B屈原 C大禹 D祖冲之 答案: A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 256年左右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

15、的灌溉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 ) A石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青铜工具 D铁制工具 答案: D 试题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工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

16、诞生在商朝。它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提示词为 “商朝 ”、 “最大的青铜器 ”,四个选项中商朝 时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通体高 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 79.2厘米,重达 832.84公斤,铸造此物品至少需要 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的决定性战役的 (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里的著名战争;

17、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争霸战争;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之间的争战,都与本题无关。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争战,赵军大败,从此之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昭君出塞 ”时的西汉皇帝是 (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元帝 D汉明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 ,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

18、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我国最早出现的用麻做的纸是在( ) A秦朝 B西汉前期 C东汉前期 D三国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良了造纸技术,使纸逐渐普遍使用,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 A卧薪尝胆 B问

19、鼎中原 C朝秦暮楚 D退避三舍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的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 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 “朝秦暮楚 ”。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答案: A

20、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国家的原因,但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了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综合题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分) (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1分 ) (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分) (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 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2分) 答案:( 1

21、)张骞出使西域( 1分) ( 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2分)(打通了 “丝绸之路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试题分析:第( 1)题结合两幅图片的内容及文字提示来判断。图一展示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二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内容,而且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在张骞出使西域的行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两幅图片实际上都反映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事件。张骞曾经在 公元前 138年和公元前 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第( 2)题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使中国新疆

22、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第( 3)题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政府与西域的关系。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 ,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天新疆地区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

23、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 5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 (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分) (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1分) 答案:(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1分) ( 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

24、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分) ( 3)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 进技术等等。( 1分) 试题分析:第( 1)题需要从两则材料中找出主要内容来进行对比。材料一中“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 “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可以说明江南地区荒凉、落后和贫穷;材料二中提到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说明江南地区物产丰富,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说明当地粮食产量比较高,因此在材料二的时候江南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地区。 第( 2)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客观条件

25、是: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逃到江南地区,北方人迁到江 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不同的生活方式;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主观条件: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第( 3)题需要分析从江南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得到的认识是什么。江南经济的发展与北方人口的迁徙以及带来的劳动力、技术等条件有关,与和谐的环境、政策等都有关,因此从中可以认识到对现在建议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的因素是:保持安定的环境是国家发展的有利条件,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为社

26、会主义建设而服务,政府不断的调整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政策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江南地区的开发。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李白 (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 “秦王 ”是谁?( 1分)他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分) 材料二: (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2分) 材料三: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

27、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1分)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 2分) 材料四: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 董仲舒传 ( 4)材料四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 1分)除此以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材料五: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 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

28、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 5)材料五中提到 “操遂能克绍 ”,这是指哪次战役?( 1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1分) 材料六: 三国鼎立形势图: ( 6)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根据材料六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3分) A ; B ; C 。 答案:( 1)秦始皇。( 1分)秦始皇统一六国。( 1分) (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2分) (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分)韩非。( 1分)法家思想。( 1分) (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分)颁布 “推恩令 ”;( 1分)强化监

29、察制度。( 1分) ( 5)官渡之战。( 1分)赤壁之战。( 1分) ( 6)蜀、吴、魏。( 3分) 试题分析:第( 1)题结合材料中的 “秦王扫六合 ”,可以判断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情况。诗的意思是: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所谓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御群雄。诗中展现了秦 始皇的雄才大略和一统天下的气势。 第( 2)题需要结合两幅图片的内容来分析。图一中是将原来七国的文字进行了统一,将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对我国以后文字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图二中是将原来七国的钱币进行了统一,将秦国的圆形

30、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对秦朝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奠定了以后钱币使用的基础。 第( 3)题分析图片中的内容,其中有最高统治者为 “皇帝 ”,中央政府有 “太尉 ”、“丞相 ”、 “御史大夫 ”,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 “郡、县 ”,这是秦朝时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展现。秦始皇建立起的 此制度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得到了实践。 第( 4)题由材料中的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确立儒家学说作为封

31、建正统思想。除了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还加强了监察制度等。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措施,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和思想的大一统。 第( 5)题由 “操遂能克绍 ”可以判断这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 200年袁绍率军进攻曹操所在的官渡,曹操采纳谋士的计策,大败袁军。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大军对峙,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此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是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第( 6)题考查了三国鼎立的情况。经过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在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 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政权; 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政权。三个政权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 “三国鼎立 ”。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