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湖北鄂州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097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湖北鄂州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年湖北鄂州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年湖北鄂州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年湖北鄂州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年湖北鄂州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湖北鄂州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 、 、 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开通运河 B 灭亡陈朝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C 开通运河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D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灭亡陈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生在隋朝的大事时间。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从 605年起,隋炀帝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

2、社会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并立。这需要掌握朝代时间先后,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五代十国在北宋、南宋建立之前, 在最前,排除 BC。南宋在北宋之后, 在最后,排除 A。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 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 下列地区从元朝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 A新疆 B福建 C云南 D西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时,西藏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

3、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出现 “交子 ”。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A对外交往频繁 B文学艺术璀璨 C民族战争不断 D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交子的出现促进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人们在商品流通上,可以方便的携带纸币进行交易。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南宋与金

4、订立了和约 B宋辽议和 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与金的议和。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坏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之后宋金长时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冲突,北方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发展,南方经济也得到恢复。 1141年,辽和北宋已经灭亡,排除 BC;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 曾经参加过北方的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南宋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柳永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

5、弃疾。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李清照和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排除。苏轼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排除。辛弃疾年轻时在北方参加过抗金斗争,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最早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统一蒙

6、古,被毛泽东誉为 “一代天骄 ”的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吉思汗。此题如若会毛泽东的诗就好做了。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写道: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206年,蒙古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 场所叫做 A城 B市 C坊 D瓦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娱乐场所瓦肆。宋代时,东京城内有很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成为

7、 “勾栏 ”。市,是商业区。坊,是居住区。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 造纸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的广泛使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西汉时有了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题干问的是宋元时期, 排除。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8、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杯酒释兵权 ”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为 A唐玄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明太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建立宋朝后,为了防止出现大将兵变的局面,他宴请石守信等大将,席间道出了他的忧虑。石守信等人第二天称病交出兵权。宋太祖借此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即所谓的杯酒释兵权,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时代 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9、C看阎立本作画 D到东京城内的 “勾栏 ”看演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 的相关历史。赵州桥是隋朝时工匠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至今仍然存在,所以,在唐朝时仍能见到赵州桥;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像步辇图;到东京城内的 “勾栏 ”看演出是宋代才能够看到的。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唐太宗曾说: “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

10、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虚心纳谏。首先要理解唐太宗的这句话,唐太宗这句话的意思是: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正直成材。做君主的虽然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诤就可以圣明。 “谏 ”字就是做本题的关键。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 旧唐书称:武则天 “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答案:

11、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功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执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所以,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是因为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 大理。 ” “天下大理 ”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由题干中 “开元初 ”可以判断,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唐玄宗开元

12、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 “天下大理 ”的局面,史称 “开元盛世 ”。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 “盛唐篇 ”的是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农业工具。本题从关键词 “农业 ”上即可排除 ,图 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用来测地震的发生,排除;图 罗盘针,主要用于航海,排除。唐朝时制成的曲辕犁,促进了农业发展;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3、开元盛世 ” 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时设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我国历史上的 “和同为一家 ”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 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

14、是唐与吐蕃的关系。 8世纪初,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 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和同为一家了 ”。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和同为一家 ”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 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 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行。 7世纪时正值中国的唐朝,印度在唐朝时叫天竺。贞观年间,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回国后,将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15、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隋唐史的特点。隋朝仅仅经历二世而亡,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却出现了少有的繁荣。唐朝时期,更是出现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两个治世。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由此,可以总结出,隋唐史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 问

16、答题 ( 9分)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 1)右图描述的是 _(水利工程的名称 )? (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 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 4)此河呈什么走向?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答案:( 1)隋大运河( 1分) ( 2)北京;杭州 ( 2分) (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3分) ( 4)南北走向;( 1 分)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2 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和读图能力。图中此水利工程由北往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

17、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可以判断此水利工程是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本题需要识记隋朝京杭大运河的示意图,包括京杭大运河的四段、沟通的五大水系和连接的城市。 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的四段。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 C 段)、通济渠( D段)、邗沟( E段)和江南河( F段)。由 B余杭出发去洛阳,需要经过江南河( F段)、邗沟( E段)、通济渠( D段)三段。不可能经过永济渠( C段)。 ( 4)本题考查的 是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及其

18、影响。由图中可以判断,京杭大运河呈南北走向。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盛一时的隋朝 (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 ”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 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

19、亚文化圈。 请回答: 材料一中 “中华 ”、 “夷狄 ”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是哪些? 列举唐时为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代表人物各一人。 作为 21世纪的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 答案: 分别指唐王朝、周边少数民族;( 2分)开明、平等、友好的民族政策( 2分)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东亚地区产生深刻影响( 1分 ) 鉴真、玄奘( 2分) 符合题意即可( 1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这里说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中华 ”指的是当时的华夏族,在这里指的是唐王朝。 “夷狄 ”

20、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唐太宗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拥戴。 本题考查的是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和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唐朝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四夷自服 ”,各国人聚集长安,各国的遣唐使来到唐朝,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新罗(今朝鲜半岛)、日本受唐朝影响最大。 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日 本和玄奘西行天竺。唐太宗时,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回国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

21、朝的文化。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悟。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努力学习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对外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多关心国际事态,多看新闻多读报;尊重他国文化传统,主动学习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等。这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和同为一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 6分)材料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一选自毛泽东沁园春 雪 材料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

22、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一南宋 陆游示儿 (1)沁园春 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2) 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示儿中的 “王师北定中原 ”是要推翻女真族建立的什么政权 南宋 “北定中原 ”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 (1)李世民、赵匡胤。( 2分 ) (2) 维护国家统一。( 2分) (3) 金;岳飞。(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描述了五位历史人物,秦皇指的是秦始皇嬴政 ;汉武指的是汉武帝刘彻;唐宗指的是唐太宗,即李世民;宋祖指的是宋太祖,即赵匡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23、,指的是铁木真。因为问题中问的是两位帝王的名字,所以,在这里只能回答李世民和赵匡胤。 ( 2)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和宋太祖共同的历史贡献。唐朝初年,天下未定,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割据政权。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先后灭掉多个割据政权,使得天下 统一,社会逐渐安定。赵匡胤 960年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后,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的局面。所以,他们的共同历史贡献是维护国家统一。 ( 3)本题考查的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岳飞抗金。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朝。明朝女真族也建立过政权: 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金,史称后金。后来,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改女真族为满族。南宋初年

24、,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大片失地,后来,宋高宗和秦桧解除岳飞的兵权,并以 “谋反 ”罪杀害了岳飞。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人教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7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 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皆化而同之。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为这一重大变

25、化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 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答案: 经济重心南移;( 2分)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分) 民族大融合;( 2分)回族( 1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三吴地区指的是南方地区,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步超过了北方,充分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因为北方战乱,南方社会较为安定,大量北方人口南移,充实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大融合和回族的出现。 “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皆化而同之。 ”意思是:到元朝时,百年的时间,全 国之内起居饮食方面,都相同了。充分说明元朝时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经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