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1030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冬天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A N2 B CH4 C CO2 D CO 答案: D 试题分析:室内使用燃气取暖或者烧热水时容易因室内氧气不充足产生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或者降低运输氧气的能力,从而造成中毒。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考察生活中常见现象里的化学知识,较简单,但是确实中考中的必考题,平时注意积累总结。 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 )。 A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检验气体产物,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

2、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B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先往瓶中装适量的水,后引燃可燃物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先向锥形瓶内添加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内注入适量稀盐酸 D制取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口再加热盛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 答案: ABC 试题分析: A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否则装置内气体冷却体积收缩,气压减小,水流倒进试管中可能会引发试管炸裂; B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灼热的固体物质,掉落至集气瓶底部可能会使集气瓶炸裂; C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总是先加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 D制取氧气时,应该在产生的气体均匀排出时再收集,原装置中原本含有空

3、气,须排尽才可以收集。 考点:实验室气体的制取 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和装置比较有限,属于基础知识,但是在中考中却属于重点,每年必考,可以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出现。 将一定质量的 a、 b、 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和 b是反应物, 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4.64g C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 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 a与物

4、质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 1,则反应中 a与 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 1 答案: A、 B 试题分析: b反应后质量减小 3.2g-2.56g=0.64g, c反应后质量增大 7.2g-4.0g=3.2g, d反应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增加和减少的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后 a的质量应减小 3.2g-0.64g=2.56g,所以待测处质量应为 6.4g-2.56g=3.84g,所以 a和 b是反应物, d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反应的方程式可以写为 a+b=c,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 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项可通过化学方程式的

5、计算得来。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这是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的题目,较难,得分率较低,要读懂表格,联系题干,写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仔细分析才可以。 下列各物质燃烧,产物都是白色固体的是 A硫、木炭 B白磷、镁带 C煤、石油 D蜡烛、细铁丝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硫、木炭燃烧产物均为气体; B白磷燃烧产生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镁带燃烧产生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C 煤、石油燃烧均产生水和二氧化碳;D蜡烛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细铁丝燃烧产生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考点:常见物质燃烧产物 点评:其实考察的是常见的化学反应,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

6、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下列灭火方法及其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火灾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A 油锅着火 迅速盖上锅盖 隔绝氧气 B 森林火灾 砍去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 C 电源短路引起的火灾 用水浇灭 降温 D 实验室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 用湿布盖灭 降温同时隔绝氧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凡是电源短路引起火灾或者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其他操作,否则容易造成漏电,造成更大的伤害。 考点: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点评:关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较为简单,属于常识类的题目,平时注意多多总结。 不能用降低温度方法使大量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是 A KNO3溶液 B NaCl溶

7、液 C Ca(OH)2溶液 D NH4Cl溶液 答案: B、 C 试题分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以分为三类: 1. Ca(OH)2溶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 NaCl溶液,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3.前两者以外只要不特别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都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所以降低温度 NaCl溶液析出晶体太少,而 Ca(OH)2溶液由于溶解度增大不会有固体析出,这两者都不能通过用降低温度方法使大量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考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 点评: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关系这类题目在中考中常在选择题中出现,通常较难,常和图像结合,考察变化规律,注意仔细分析。 水是宝贵

8、的自然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使用下列物质,能达到净化水质目的的是 A活性炭 B高锰酸钾 C明矾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A、 C 试题分析:活性炭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水中细小的杂质,明矾溶于水可以产生胶体,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易沉降的杂质,使之聚集沉降,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会引入新杂质,通常不用来净水。 考点:水的净化 点评:关于净化水的考题近几年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并不是每年都考,但 是相关知识点和常识却非常重要。 有 X、 Y、 Z三种金属,其中 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 X、 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 Z浸入 X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在 Z的表面有 X析出。则 X、 Y、 Z的金属活动

9、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 Y、 Z B Y、 Z 、 X C Y、 X、 Z D Z、 X、 Y 答案: B 试题分析: 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 X、 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 Y活动性比氢强,而 X、 Z比氢弱,将 Z浸入 X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在 Z的表面有 X析出,说明 Z 的活动性比 X 强,综上所述,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Y、 Z 、 X。 考点:金属活动性判别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应注意细心审题,另外金属活动性顺序要熟记于心。 下列关于 Fe、 Fe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C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

10、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 Fe失去两个电子形成 Fe2+,所以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最外层电子数也不相等; B Fe、 Fe2+都是由铁元素组成,质子数相同; D 两者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化学性质也就不相等,因为原子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考点:原子结构 点评:原子结构类型的题目属于中考的必考点,可以直接考查基础知识,也可以联系结构图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较为灵活,注意细心审题。 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硬水、软水的区分方法是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泡沫的多少 B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 C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具有更强的抗

11、腐蚀性能 D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往硬水、软水中加肥皂水搅拌,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且有浮渣的是硬水; B 食品袋内充入氮气会防止细菌虫害 的滋生,同时隔绝了氧气也防止了食物因氧化而变质; C 铝制品比铁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和空气中的水、氧气接触而变质; D 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所以不能洒水除去一氧化碳。 考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应注意积累总结。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

12、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灯泡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由液态变为气态,仅运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 食盐水的蒸发过程中水被蒸发成气态离开溶液,氯化钠析出称为晶体。 考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判断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向来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单项选择题里面比较靠前的位置出现,属于简单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13、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无论以何种状态存在都是不断运动的,在固态和液态中是在小范围不断震动,变为气态则运动范围较大,可以扩散到周围空气中。 考点:分子运动 点评:属于最基本知识点的考察,中考中常作为一个选项出现判断对错,注意记忆的准确性。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 C用观察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收集一玻璃杯的呼出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用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变为沉淀沉降下来;B 蜡烛焰心、内焰、外焰燃烧的程度是不同的,颜色也不相同,可以观察到; C 白酒主要是乙醇的水溶

14、液,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无法用观察的方法区分; D 对着集气瓶呼出气体,然后用玻璃板盖住瓶口即可。 考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 “2”的含义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 2K 中的 “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 2 B Cu2 中的 “2”表 示铜的化合价是 2价 C H2O 中的 “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是 2 D 3CO2中的 “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是 2 答案: B 试题分析: Cu2 中的 “2”表示一个铜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

15、电荷, “铜的化合价是 2价 ”的表示方法是 。 考点:常见化学用语的含义 点评:常见化学用语的含义属于比较重要的考点,虽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考查形式,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注意审题。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带正电荷 不显电性 不能再分 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核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显正电,原子核几乎占有了整个原子的质量,但是其体积和整个原子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考点:原子结构 点评:原子结构属于中考中的热点题型,出现率较高,但是并不难,注意仔细

16、审题,另外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排列要会背诵。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析出晶 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一定温度下溶液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在这个温度下已经饱和;B 溶液由于含有已经溶解的各种离子,分布较为广泛,接触面积较大,反应较快; C 没有交代温度,所以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 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后,其中的粒子更加细小,更容易被消化系统吸收。 考点:关于溶液的基

17、础知识 点评:基础性知识点在中考中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出现,注意审题,看清题意。 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最好对 B装置进行改进 , 改进方法是 。反应完成后,要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应进行溶解、 、洗涤、干燥等操作。 (2)写出实验室用 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并只能用图 E的方法进行收集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选用 C作为气体发生装置还可制取另外的两种气体。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 3)该校同学收集一瓶 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来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用水喷湿,放入集气瓶中,如图所示,

18、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答案: (1)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过滤。 (2)化学反应方程式略:碳酸钙与盐酸制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锌和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4)紫色小花变成红色 试题分析: (1)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处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挥发至试管口将试管口堵住;要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应进行溶解、洗涤、过滤、干燥等操作; (2)实验室用 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说明反应不需要加热, 用图 E的方法进行收集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以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可以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所以紫色小花变成红色。 考点:实验室气体的

19、制取 点评:这类题目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通常较为基础,可以考察的气体也较少,通常也就是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氨气等,考生应注意总结。 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下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 1)在人体体温 37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木糖醇 蔗糖(填 “ ”、 “ ”或“ ”);通过比较溶解度曲线,请你说出这两种物质在溶解度方面的一个共同点 。 ( 2) 40 时,将 60g木糖醇放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20、( 1) 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不饱和 37.5%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信息,在人体体温 37 时,木糖醇溶解度大于蔗糖,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根据曲线, 4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小于 80g大于 70g,所以将 60g木糖醇放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质量分数为。 考点:溶解度曲线 点评:溶解度曲线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可以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低分率较低,应注意仔细审题。 有下列实验,试管中的药品如图所示: ( 1)上面四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序号) ;银白色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反

21、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从上述的实验现象中,对于铁、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不能确定的是 (填金属的化学式) 答案:( 1) B; 2Al+3CuSO4=3Cu+Al2(SO4)3 (2)Al和 Fe谁活泼 试题分析:( 1)铜活泼性排在氢元素后面,所以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的是 B;铝的活泼性排在铜元素的前面,可以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 考点:可以将银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银白色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反应为铝和硫酸铜的反应;( 2)上述实验无法确定 Al和 Fe的活动性。 点评:关于置换反应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必考题型,通

22、常考察较为基础,可以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出现,注意掌握其基础知识点。 现有含碳物质: 金刚石、 石墨、 CO、 CO2、 Na2CO3,已见报道的还有: C60、 C3O2、 C4O3、 C5O2、 C12O9等。 其中属于碳的单质有 (填序号 ) ,属于碳的氧化物有 (填序号 ) 。 答案: 试题分析:单质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 C60;氧化物的定义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因此属于碳的氧化物有 CO、 CO2、 C3O2、 C4O3、 C5O2、 C12O9。 考点:物质按组成分类 点评:物质按组成分类属于中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选择题和填空

23、题中出现,考察基础,较为简单。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 (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为 。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 反应基本类型 ( 4)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氧化铁)炼铁 。 答案:( 1) 3Fe+2O2 Fe3O4 ( 2) CO2+Ca(OH)2=CaCO3+H2O ( 3) 2KMnO4 K2MnO4 +MnO2+ O2 分解反应 ( 4) 3CO+Fe2O3 2Fe+3CO2 试题分析:(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为化合反应;( 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

24、化碳气体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4)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氧化铁)炼铁是高温下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 溶解 称量 计 算 装瓶存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现欲配制 50g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

25、作是 。 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_; _; _。 在溶解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有 、 。 答案: 继续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计算错误 水算多了; 氯化钠算少 了。称量氯化钠时操作错误如: 天平读数有误; 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 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 天平未调零等。用量筒取水时错误如: 水量多了(或取水读数时仰视)。 氯化钠中混有杂质; 烧杯中有水。 试题分析: 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天平已经调节平衡,指针偏右,说明砝码一端偏重,应继续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配制溶液过程中诸多操作失误都可能会引发误差,

26、比如计算错误 水算多了, 氯化钠算少了,称量氯化钠时操作错误如:天平读数有误;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天平未 调零等。用量筒取水时错误如:水量多了(或取水读数时仰视),氯化钠中混有杂质;烧杯中有水; 在溶解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 考点:实验室配制溶液 点评:关于溶液的配制相关的知识点在中考中比较热门,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较为简单,注意背诵。 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你会看到的现象为 、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答案:银白色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Fe+CuSO4=FeSO4+Cu 试题分析: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单质会和

27、硫酸铜反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单质和硫酸亚铁,因为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可以观察到,银白色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中因生成硫酸亚铁而显浅绿色,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考点:铁和硫酸铜反应 点评:关于置换反应的题目考查较为灵活,可以在选择题中也可以在填空题中,甚至计算题也可以涉及到,注意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现象。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 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 示。锶元素属于 _(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_,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 ;它形成的离子最外层有

28、个电子。 答案:金属, 38 , +2 , 8 试题分析: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四个,所以根据所给图示应为金属,原子的核内质子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常见化合价为 +2价,失掉最外层两个形成阳离子,所以形成的离子最外层有八个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属于中考中的热点题型,出现率较高,但是并不难,注意仔细审题,另外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排 列要会背诵。 在 “乙醇、金刚石、稀有气体、二氧化锰、二氧化碳 ”中选用适当的物质填空。 ( 1)可充入灯泡作保护气的是 ; ( 2)可用作燃料的是 ; ( 3)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 ( 4)可制作玻璃刀的是 。 ( 5)可用作实验

29、室制氧气的催化剂的是 ; 答案: 稀有气体 乙醇 二氧化碳 金刚石 二氧化锰 试题分析: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用来做保护性气体;可用作燃料的是乙醇;导致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所以可制作玻璃刀。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 其用途 点评: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其实考的是性质,要注意的是物理性质也要掌握,容易漏掉。 计算题 用 80氢氧化钠固体,问可配制多少克 40%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g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为 40%,溶质质量为 80,带入公式得,溶液质量为 。 考点:溶液质量分数 点

30、评:关于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得分率并不高,根本原因是计算不细心容易粗心所致。 将一定质量含杂质 20%的石灰石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杂质不与任何物质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 4.4克二氧化碳,则该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克?同时生成氯化钙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石灰石: 12.5克、氯化钙: 11.1克 试题分析:设石灰石的质量为 g,同时生成氯化钙质量是 g,则有 100 40+( 2 35.5) 44 g 4.4g =12.5g =11.1g 答:石灰石的质量是 12.5克,同时生成氯化钙质量是 11.1克。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此题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1、题,比较简单,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为中考的压轴题,应注意平时的积累和仔细的计算。 探究题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 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 40 ,红磷着火点为 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 (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 ) 能证明可

32、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着火点 )才能燃烧的实 验事实是 (3)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要求实验室 “三废 ”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 )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答案: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2) (3)乙 试题分析: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红磷不发生变化,烧杯底部的白磷不发生变化;( 2)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着火点 )才能燃烧;乙实验产生的白烟不会扩散到空气中,不会形成污染,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关于燃烧和灭火题目在中考中考察较为频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均可能出现,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点,注意联系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