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湖北省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泥土烧制成精美的瓷器 B红纸剪成漂亮的窗花 C冰块雕刻成美丽的冰雕 D玉石磨制成个性化的装饰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精美的瓷器属于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 A正确; B、红纸剪成漂亮的窗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B错误; C、冰块和冰雕都是水分子构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C 错误;D、玉石作装饰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物质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是厨房里常用的化学
2、物质,用它们的序号填空。 食醋 纯碱 天然气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其水溶液 pH 7的是 ,属于盐类物质的是 。 答案: 、 、 试题分析: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答案:选 ; pH小于 7为酸性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答案:选 ;纯碱化学名称为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答案:选 。 考点:考查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日常生活中喝牛奶能补钙,这里的 “钙 ”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日常生活中喝牛奶能补钙,这里的 “钙 ”指的是钙元素,因此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
3、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NH3 N2 NO X N2O5,根据规律, X不可能是 A NO2 B NaNO2 C N2O3 D N2O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NH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3 0,则 a -3;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因此 N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b+( -2) 0,则 b 2; N2O5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c+( -2) 5 0,则 c 5;因此判断选项中 N元素的化合价在 2与 5 之间; A、 NO2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4、d+( -2) 2 0,则 d 4,故 A不符合题意; B、 NaNO2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1) +e+( -2)2 0, e 3,故 B不符合题意; C、 N2O3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2f+( -2) 3 0,则 f 3,故 C 不符合题意; D、 N2O 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2g+( -2) 0,g 1,故 D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正确的做法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A不正确;
5、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不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 、一不可 ”,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 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 -量筒;加热器皿 -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 Ca(ClO)2中 Cl的化合价为 A -1 B +5 C +7 D +1 答案: D 试题分析: Ca(ClO)2中 Ca元素的化合价为
6、 +2价, O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设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则( +2) +x+( -2) 2 0,解得 x 1,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可以解答。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为原子,故 A错误; B、质子数( 12)核外电子数( 10),为阳离子,故 B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3,为原子,故 C错误; D、质子
7、数( 16)核外电子数( 18),为阴离子,故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与其不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经济、生活 ”理念, A正确; B、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消耗量,故选
8、项符合不 “低碳经济、生活 ”理念, B不正确;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经济、生活 ”理念, C正确; D、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经济、生活 ”理念,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环境污染及其保护 小宇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宇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 能选用的试剂是 A AlCl3溶液 B Cu(NO3)溶液 C H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锌、铜与 AlCl3溶液都不反应,无法证明,
9、故 A错误; B、合金中的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故 B正确; C、合金中的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冒出,故 C正确; D、锌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故 D正确,因此答案:选 A。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
10、变,故选项 A解释错误;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气,故选项 B解释正确; C、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水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水、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 C解释正确;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 D解释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或小常识往往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油锅着火时迅速加入大量
11、青菜灭火: 甩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 : 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加入青菜能起到降温作用,能使燃着的油熄灭, 正确; 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用钢丝球擦洗,可能把氧化物薄膜擦去, 不正确, 纯碱能除去铁锅上的油污,加热能加快反应速率, 正确, 煤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换气扇,否则可能发生爆炸, 不正确,观察选项,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填空题 王强家地里菜叶发黄。周日,爸爸叫王强去买 20kg化肥硝酸铵( NH4NO3),当
12、他赶到商店时,硝酸铵刚好卖完,于是他决定购买尿素CO(NH2)2。王强要买 千克尿素才能与 20kg硝酸铵的肥效相当(保留整数) 答案: 试题分析:设需要尿素的质量为 x,由题意可得: 20kg 100% x 100% 解得 x 15kg 考点:考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 A装置中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 2)用 E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 ( 4)写出实验室可用 B、 C装置组合来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
13、试管;( 2)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 3) A; ( 4) CaCO3+2HCl CaCl2+H2O+CO2 试题分析:( 1)加热固体时必须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 2) 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 ( 3)实验室用 KMnO4制取 O2,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A; ( 4)装置 B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装置 C属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符合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考点:考查
14、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30 50 60 溶解度 /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 1) A是 的溶解度曲线。 ( 2) 50 时, 100g 水中加入 90g 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当 50 的该溶液降温到 10 时,所得晶体的质量为 g。 答案:( 1)硝酸钾( 2)饱和; 69.1g 试题分析:( 1) A、 B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由溶解度表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15、,故 A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 2) 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85.5g,故 100g水中加入 9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9g,故降到 10 时能溶解 20.9g硝酸钾,因此析出晶体的量是 90g-20.9g 69.1g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根据图回答: ( 1)属于单质的是 (只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 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填化学式) 。 (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
16、体的原因 。 答案:( 1) ( 2) O2 (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试题分析:( 1)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答案:选 。 ( 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空气中含有氧气,由此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化学式是 O2。 ( 3)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是:丁烷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形成液体。 考点: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目前农村正在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 KNO3、 K2SO4、 NH4NO3、 NH4HCO3等物质,上述肥料中属
17、于复合肥料的是 。 答案: KNO3 试题分析:在一种化肥中,含有氮、磷、钾三元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KNO3含有 K、 N元素,属于复合肥; K2SO4、 NH4NO3、 NH4HCO3中都不是含有氮、磷、钾三元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肥料,都不属于复合肥。 考点:考查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个镁离子 ; 2个氮原子 ; 5个氢分子 。 答案: Mg2+; 2N; 5H2 试题分析: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18、 1 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个氮原子表示为: 2N;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5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5H2。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计算题 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 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 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19、消耗 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10 解:( 2)设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 CaCl2+Na2CO3 CaCO3+2NaCl 111 100 117 x 10g y 即 解得: x 11.1g, y 11.7g; 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13.4g-11.1g 2.3g ( 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7% 答:(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 2.3g; (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7%。 试题分析:( 1)
20、由生成沉淀的质量曲线,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100g,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 10g。 ( 2)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样品质量与氯化钙质量差即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中溶质氯化钠质量为样品中氯化钠与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和,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求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利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探究题 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
21、、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2NaOH+H2+Cl2。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 : ( 1)可能含有 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电解的过程中氯化钠没有完全反应。 ( 2)可能含有碳酸钠,做出此猜想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取适量的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 向 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开始时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说明样品中含有杂质 向 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22、有白色沉淀产生。 AgNO3+NaCl AgCl+NaNO3 说明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钠 反思 :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 答案: 【猜想】 2NaOH+CO2 Na2CO3+H2O 【实验设计】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Na2CO3 【反思】在步骤 中加入盐酸时引入了氯离子 试题分析: 猜想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可能有碳酸钠;氯化钠可能没有全部反应,因此可能有氯化钠;故答案:为:CO2+2NaOH Na2CO3+H2O。 实验设计 加水溶解,试管外壁发热,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向 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一开始无明显现象
23、,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因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碳酸钠;向 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说明样品中还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钠; 反思 :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因为第 步中加入的盐酸过量,盐酸中有氯离子,影响氯化钠中氯离子的检验。 考点:考查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证明碳酸盐;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推断题 A I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 质, 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H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F的化学式为: 。 ( 2) A
2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答案:( 1) Na2CO3 ( 2) HCl+NaHCO3 NaCl+H2O+CO2;复分解 试题分析: 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则 A是碳酸氢钠; H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且能高温分解生成 D和 I,则 H是碳酸钙,生成的 D和 I为二氧化碳或氧化钙;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D,则 D是二氧化碳, I是氧化钙,生成的 B和 C为氯化钠或水; C能与 I反应生成 E,则 C是水,故 B是氯化钠,生成的E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能与 F反应生成碳酸钙和 G,则 F可能是碳酸钠,故G是氢氧化钠,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 1) F是碳酸钠,故填: Na2CO3; ( 2) A是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填: HCl+NaHCO3 NaCl+H2O+CO2,复分解。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