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1174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使用下列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煤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是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 故选: A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开发、利用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可以减缓环境污染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将相同质量的 Zn粉和 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在一定量 AgNO3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2、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选项错误; B、将相同质量的 Zn粉和 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Mg粉产生氢气的质量比 Zn粉多,故选项错误; C、在一定量 AgNO3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根据离得远的先置换,因为铜也能置换银,因此铁先置换银,再置换铜,所以溶质的质量是先 三种: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再两种:硝酸铜、硝酸亚铁;最后一种:硝酸亚铁;故选项正确;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因为反应过程中有氧气放出,因此锰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小变大,最后不变,故选项

3、正确; 故选 C、 D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守恒定律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强,要理解应用 物质 M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g) 12.6 15.3 20.0 25.0 38.2 A 0 时, 15.9gM溶于 1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B 20 时, 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5.3% C若要配制 200.0g20.0%的 M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 60 D 80 时, M的饱和溶液 138.

4、2g降温至 40 ,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 20.0g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0 时, M物质的溶解度是 12.6g,则 150g水中最多溶解 M的质量为: =18.9g,故加入 15.9gM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 A错误; B、 20 时, 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 ,故 B错误; C、配制 200.0g20.0%的 M的饱和溶液, 60 是 M的溶解度是 25.0g,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温度高于 60 则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故 C正确; D、 80 时, M的饱和溶液 138.2g含有溶质是 38.2g,降温至 4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38.2g-20.0g=18.2g 20.0

5、g,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数据结合溶解度的概念进行 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选用试剂 A NaNO3溶液( NaCl) 过量硝酸银溶液 B NaCl溶液( CuCl2) 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硫酸) 硝酸钡溶液 D Fe粉( Cu粉) 稀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Cl能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6、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铜溶液能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 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

7、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 NO4、 SO2、 PM2.5 B混合物:铁锈、碘酒、稀有气体 C酸: H2SO4、 HNO3、 NaHCO3 D人体所需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PM2.5是固体颗粒,都属于空气污染物,分类正确,故选项错误; B、铁锈、碘酒、稀有气体都属于混合物,分类正确,故选项错误; C、 H2SO4、 HNO3属于酸, NaHCO3属于盐,分类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人体的六大营养

8、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分类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鉴别、酸碱盐的分类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掌握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B合金一定不含非金属 C生铁是化合物 D赤铁矿是金属材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铝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铝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正确 B、合金中可能含非金属,例如生铁属于合金,其中含有碳

9、元素不正确 C、生铁是铁的合金,不属于化合物不正确 D、赤铁矿不属于金属材料不正确 故选: A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生铁和钢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 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 “操作 1”是称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以加快食盐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时沿玻璃棒倾倒待过滤的液体,玻璃棒具有引流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10、,故选项说法错误 D、粗盐提纯时应先进行称量,再进行溶 解、过滤、蒸发等, “操作 1”是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步骤、各操作的所需仪器与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遵义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停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能闻到茶香,是因为茶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

11、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隙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下列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

12、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 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的冶炼 B光合作用 C火药爆炸 D工业制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铁的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

13、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工业制氧是利用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分离,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填空题 2012年一些厂商将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受到严厉查处,生产过程有以下几步 废弃皮革 生石灰浸泡 清水清洗 盐酸清洗 鞣制鞣制过程使用有毒的物质碱式硫酸铬,化学式为 Cr( OH) SO4完成下列问题 ( 1) Cr(

14、OH) SO4中 Cr的化合价为 价, 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 Cr( OH) SO4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写出生产过程中放热,而且是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3; 4; 1: 80;( 2) CaO+H2O=Ca( OH) 2 试题分析:( 1)氢氧根显 -1价,硫酸根显 -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 -1) +( -2) =0,则 x=+3;化合物由 Cr、 O、 H、 S四种元素组成;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165=1: 80 (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且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

15、Ca( OH) 2;盐酸中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也放热,但不是化合反应 考点:有 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出化合价,知道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熟悉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工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如图 是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氧离子的符号为 ( 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 6; O2-;( 2) H、 O; 2H2O

16、 2H2+O2 试题分析:( 1) 由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 氧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氧离子的符号为 O2- ( 2) 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在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其原子符号分别为: H、 O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由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

17、度不大,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灭火原理是 。 ( 2)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 。 ( 3) KNO3可用作化肥,属于 肥(填 “氮 ”“磷 ”“钾 ”或 “复合 ”) 。 ( 4)化学实验应严格规范,确保安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 答案:( 1)隔绝氧 气;( 2)煮沸或蒸馏;( 3)复合;( 4)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试题分析:( 1)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可以隔绝氧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 2)常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

18、度 ( 3)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 4)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硬水软化的方法、化肥的分类方法、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计算题 将氢氧化钠固体投入到 20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08.0g请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9% 试题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208.0g-200g=8g 设稀硫酸中溶

19、质的质量 x H2SO4 +2NaOH=2H2O+Na2SO4 98 80 x 8g 解得: x=9.8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9%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9%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掌握相关的溶液及化学方程式基本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简答题 “碳循环 ”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 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 1)如果 A 是葡萄糖( C6H12O6),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 2)自然界中 “碳循环 ”的 “碳 ”

20、是指 (选填 “单质 ”“元素 ”“原子 ”) 。 ( 3)某有机物 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R+3O2 2CO2+3H2O,R的化学式为 。 ( 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科学家用 NaOH溶液喷淋吸收 CO2(如图)对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方法中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是 是 Na2CO3溶液 C操作 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D整个过程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答案:( 1) 1: 2: 1;( 2)元素;( 3) C2H6O;( 4)K2CO3+2HCl2KCl+H2O+CO2;( 5) B 试题分 析:( 1) 1个葡萄

21、糖分子是由 6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6: 12: 6=1: 2: 1 ( 2) “碳循环 ”、 “氧循环 ”中的 “碳、氧 ”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 “碳、氧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3O2 2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 6、 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R分子由 2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R的化学式为 C2H6O ( 4)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

22、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 ( 5) A、碳酸钠要转化生成氢氧化钠,可以使用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此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碳酸钙能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此反应是分解反应;生成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是化合反应;该方法中不涉及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可以转化生成氢氧化钠,故 是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溶液经过操作 能得到碳酸钙沉淀,则是碳酸钠与氢 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然后经过过滤得到碳酸钙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析反应流程图,在此反应中过程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能重复利用,只有两

23、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但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掌握自然界的碳循环、化学式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碳酸钙与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转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硫酸铜常用作农业杀虫剂 ,如图是利用含铁废铜料生产硫酸铜的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 1)试剂 X的化学式是 。 ( 2)途径 中, 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 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利用途径 。 (填 “ ”或 “ ”)制取硫酸铜更

24、合理; ( 3)通常情况下不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改变温度和 后,也可能发生反应,如果用足量的铜与 20.0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0%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实际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选填字母)。 A小于 6.4g B等于 6.4g C大于 6.4g 答案:( 1) H2SO4; ( 2) ; ( 3)反应物的浓度, A 试题分析:( 1)废铜料中含有铁,所以要制得硫酸铜,应该先把铁除去,除去铁应该选用稀硫酸; ( 2)途径 中为金属单质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途径 II中铜和浓硫酸反应要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且反应进行中随着浓硫酸浓度的减

25、小,反应会越来越慢,造成硫酸浪费,所以应该选择途径 I; ( 3)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能和浓硫酸反应,故反应是在浓硫酸中进行的; 设 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98.0%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x 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 196 64 20g98.0% x x=6.4g 如果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应该生成 6.4g气体,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稀,而使反应终止,故难以生成 6.4g二氧化硫,即实际上生成的气体要小于 6.4g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评:根据生产流程图,正确理解每个过程在生产中

26、的作用,从而达到全面掌握生产过程的目的,为解答问题做足准备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 1中标号为 的仪器名称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用 ,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 O2的装置最好选用 (填字母编号),用该装置验满 O2的方法是 。 ( 3)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观察到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 B中锥形瓶内残留液,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 pH计连续监测测得曲线如图 2, pH值为纵坐标,时间(秒)为横坐标 ,请写出曲线中 bc段的化学方程式 ,cd上升的原因是 答案:( 1)长颈漏斗 ( 2) A; 2KMnO4 K2MnO4+MnO2

27、+O2; E;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 3) Na2CO3+CaCl2=CaCO3+2NaCl;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试题分析:(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 A; 2KMnO4 K2MnO4+MnO2+O2; E;将带火 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 3) B中锥形瓶内残留液,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根据图象可知,残

28、留液体是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ab段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bc段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cd上升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答案: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 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溶液中溶质的判断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

29、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探究题 氧化铜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能否与氨气( NH3)反应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实验设计】按图设计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进行实验】 ( 1) 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 2) B中 U形管内物质变蓝; ( 3) 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 。 ( 4)从 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原因是 。 【实验结论】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继续探究】( 1)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质量

30、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粉末 +玻璃管 65.6g 59.2g ( 2) A中玻璃管内的反应证明,氨气的化学性质与 有相似之处(填物质化学式) 答案:【进行实验】( 3该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 4)红色;多余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 2NH3+3CuO 3Cu+N2+3H2O; 【继续探究】 CO等 试题分析:【进行实验】( 3)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 4)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现碱性,反应中多余的氨气会溶于水,是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 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是铜; B中 U形管内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说明有水的产生; 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是氢气,故反应的方程式 2NH3+3CuO 3Cu+N2+3H2O; 【继续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及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氨气具有还原性,因此和还原性的一氧化碳、氢气相似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为信息给予题,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从题干叙述的内容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解题,难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