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鄂州市九年级4月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131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鄂州市九年级4月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鄂州市九年级4月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鄂州市九年级4月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鄂州市九年级4月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湖北鄂州市九年级4月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鄂州市九年级 4月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872年, 17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准确识记,题干中 “1872年 ”,当时詹天佑 17岁,是 “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 ”,据此信息可以推断出应该是洋务运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在内忧外患下兴起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培养洋务人才,打开了西学之门

2、, A符合题意,而 BCD均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 “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罗斯福新政在 “政治上的成功 ”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 “政治上的成功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调整,起到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据此分析可知 D符

3、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 “种族清洗 ”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2003年 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 胁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因素的准确认识,题干中主要阐述了美国轰炸南联盟,美国队伊拉克发动战争,都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充分说明了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霸权主义

4、 与俄国 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是 A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C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影 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深受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在 1853年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因而,它通过了明治维新火的了民族独立,由此可知日本明治维新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日本明治维新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

5、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生物工程出现重大突破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而 ABC均不是共同点,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迈进 “电气时代 ” 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了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C英美对日侵华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D中美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互相支持 答案: D 试题分

6、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二战中中国是一个主权不完整的国家,不可能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排除 A;美英是处于维护本国利益,而不是为了中国,排除 B;美英反对日本对华侵略这一态度在二战期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 C;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英美发表宣言或公告,目的是为了协调三国的军事行动,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战争胜利的原因 1919年 5月 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 “北京特约通讯 ”,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昨日之游街大会 /曹汝霖宅之焚烧 /青岛问题之力争 /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

7、运动的信息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题干中 “青岛问题之力争 ”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的性质, “曹汝霖宅之焚烧 ”“章宗祥大受夷伤 ”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反封建的性质,据此分析可知题干主要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A符合题意,而 BCD的表述均无题干无关,故选 A。 考点:人教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 “政企分开 ”“利改税 ”“股份制改革 ”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

8、习课题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材料中 “政企分开 ”“利改税 ”“股份制改革 ”等信息可知学习的课题应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84年我国开始对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搞活企业,分别从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分配制度和所有制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

9、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第 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内容,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1955年 ”“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 ”“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等,可以直接得出是万隆会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 C符合题意,而 A发生在 1954年, B发生在 1971年, D首次会议是在 1993年,在时间均

10、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万隆会议 香港传媒评价: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 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 “创造 ”是指 A “一国两制 ”的构想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求同存异 ”的方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一国两制 ”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 “收回香港 ”“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等关键信息可以直接得出 “创造 ”是指 20世纪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解决香港问题的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据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而BCD均与香港回顾无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

11、 ”伟大构想 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 19531957 年 “一五计划 ”的完成 D 1958年 “大跃进 ”运动的开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我国的工业化,从 1953年开始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 一五计划 对 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

12、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由此分析可知题干中时间轴反映的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符合题意,而 A“全过程 ”的表述不合题意, C“瓦解 ”的表述不合题意, D与题意无关,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综合题 (

13、8分)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图二 日本递交投降书 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 2分)造成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图二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分) 从两幅图片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密切相关,这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 2分) 答案: 图一:甲午中日战争;图二: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分) 主要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主要是因为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分) 抗日战争是鸦片

14、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分)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符合题意即可)(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相关史实,由 “马关条约 ”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签订,由 “日本递交投降书 ”可知是抗日战争的结果,出现不同原因的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主要是因为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

15、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分析的能力,结合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可以得出必须走和平发 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9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 “遏制共产主义

16、 ”的 “冷战 ”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 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 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 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随着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特点。 请回答: 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分) 材料二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 1分)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分) “冷战 ”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 “一超多强 ”的局面, “多强 ”包括哪些国家?( 2分) 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7、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分) 答案: 两极格局;苏联解体。( 2分) 多极化;( 1分)综合国力。( 2分) 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 2分) 中国应该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的解题,解题时注意 “二战后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的解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 2)问,主要考查多极化的相关史实,材料二主要阐述了新兴大国

18、和发展中国家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反映出当今世界正朝着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综合国力决定了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 “一超多强 ”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第( 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紧扣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 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从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分析归纳,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应该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

19、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多极化、全球化 ( 9分)追求思想解放,探寻政治文明是中外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 打破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把 “人 ”从 “神

20、 ”手中解放出来,这是近代西方政治变革成功的前提。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思想成果?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材料二中伏尔泰的主张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请概括该文献的核心内容( 2分)。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 请问 1915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高举什么旗帜掀起了哪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分) 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这些文化运动或思想主张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2分) 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2分) 人权宣言;人权与法治。( 2分) 民主和科学;( 2分)新文化运动。( 1分)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分)

21、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准确识记,依据题干中把“人 ”从 “神 ”手中解放出来, “以及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可以得出是文艺复兴时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 14世纪中叶到 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其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彼特拉克、但丁等。 第( 2)问,主要考查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材料二主要强调的是以法治方式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据此可知体现在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第( 3)问,主 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依据题干中 “1915年以陈独秀

22、 ”可以推断出指的是新文化运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19年 5月 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 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归纳的能力,材料中主要涉及到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据此可知三者都是思想方面的探索,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三者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 进步。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启蒙思想;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文艺复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新文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