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桂林卷)历史(带解析) 选择题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已将一些传统节日定位法定假日。下列法定假日中,既是传统节日,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是( ) A国庆节 B端午节 C元旦节 D中秋节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使学生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跟历史上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有国有,无比绝望,于公元前 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位端午节。故此题选择答案: B。 考点:人
2、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2014年 3月 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近 97%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允许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随着克里米亚入俄,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以下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的国际形势。考察的是学生学习历史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学生分析透过公投解决问题,没发生战争。俄罗斯总统普京签
3、署允许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体现了强权政治。克里米亚问题体现了地区冲突。随着克里米亚入俄,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四点都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形势,故此题选择答案: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拉丁美洲属于拉美人民自己 ”,拉美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斗争。 20世纪 50年代拉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典型事例是( ) D A印度独立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拉丁美洲运动的相关史实。此题对答案:的限制词是 “20世纪 50年代
4、 ”、 “拉美人民 ”。二战后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亚洲的印度 1947年取得独立;北非的埃及在 1952年掀起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赢得埃及独立。 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99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1959年古巴推翻美国的傀儡政府,维护了国家主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时间上地点上只有答案: D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亚非拉的奋起。 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但是到 20世纪 50年代初,西欧经济已基本恢复,各国工业生产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二战后西欧经济能够迅速恢复的外部原因是( ) A西
5、欧劳动者技术素质高 B西欧工业基础雄厚 C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各国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相关史实。此题属于对学生识记能力考察的基础题。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很多,学生要注意到此题的限制词经济恢复发展的 “外部原因 ”。根据课本所学知道,美国出于全球战略需要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故此题选择答案: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20世纪 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 20世纪 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 和战争的十年。 ”为了摆脱 “萧条、
6、危机 ”,下列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应用措施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德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实行国家经济非军事化 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面对 20世纪 30年代经济危机各国采取措施的相关史实。学生要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要选择不符史实的。题干中明确提到各资本主义应对 20世纪 30年代经济危机的措施。根据课本所学可知答案: C,是二战后美国在日本实行的政策。所以不符史实的是答案: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法西斯势力
7、的猖獗;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仅用两个 “五年计划 ”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强大工业国的飞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A苏联成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十月革命胜利 D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答案: D 试 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苏联的相关史实的记忆。苏联在 1936年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
8、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民主制度比较完备且具特色的国家,其国家权力的分配遵循 “三权分立 ”的原则,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由总统行使,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三者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你知道 “三权分 立 ”学说出自( ) A孟德斯鸠 B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D牛顿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孟德斯鸠思想的史实。题干中明确提到了 “三权分立 ”学说出自。学生应该知道 “三权分立 ”是一种制度一种思想,应该出自政治家、思想家。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是文学家,牛顿是科学家。只有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
9、他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A电话 B原子弹 C蒸汽机 D计算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有关一些发明的相关史实。此题属基础题,考察是学生对三次科技相关史实的识记。工业革命称为蒸汽时代,最突出的发明就是蒸汽机的改良。第二次称为电气时代,主要是电器的发明。 20世纪四五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
10、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故此题属于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是答案: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人类迈入 “电气时代 ”。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历史上,日本政要靠接受中国先进文明的洗礼而发展进步;进入近代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日本并遭受日本的侵略,近代日本能够 “后来居上 ”主要是得益于( )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从题中古代日本要学习中国而发展进步,步入近代后中国被日本侵略说的是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说明古代日本落后,而近代 1984年之前日本就强大起来了。结合课本
11、知识,在这个时间段使日本强大起来,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是明治维新。故选择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 “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 A中国赔偿白银 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相关史实。
12、此题学生要首先理解题意 :在中国出现的独立的国家,在这里中国没有司法管辖权,也就是外国说算。根据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记忆,找出跟材料有关的,出现 “国中国 ”的内容。确定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 6月 3日之后五四运动的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五四运动的
13、史实。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1919年 5月 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首先掀起五四运动。 6月 3日运动重心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宣 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四五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故此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 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
14、斗争一边。 ”该材料评价的是( )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此题中有一些提示词:西安演出、国共恩怨、使中国最终站到了 “即将来临 ”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是:西安发生了一场国共之间的事件,调解了国共的恩怨,是中国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事件的地点、双方即产生的影响,学生还可以判断此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前,就是 1939年前。根据这些确定答案: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科举入仕,是 1300年间几乎所 有的知
15、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但是对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清末统治者尝试着用新的办法培养和选拔人才,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叙述有误的是( ) A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B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C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D李四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相关史实。学生要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答案:。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为了选拔人才,适应形势发展,清政府于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李四光
16、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故此题错误的是答案: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有历史学家认为: “当今世界实质上是欧洲的扩张和全球霸权的产物,也是这种扩张和霸权所激起的反应的产物。 ”你知道 “欧洲的扩张 ”开始于( )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学生分析此题的关键是:“世界 实质上是的欧洲 产物 ”意思可理解为,因为欧洲的扩张发展的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学生知道发现世界的是新航路的开辟。而新航路的开辟是从欧洲开始的。反过来欧洲最早的扩张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此
17、题选择答案: C。 考点: 2014年世界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广大球迷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地 1619 世纪中期,在美洲和欧洲、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商品贸易 B军火贸易 C三角贸易 D鸦片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此题中关键提示信息: 1619世纪中期,在美洲和欧洲、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结合课本 1619 世纪中期,因为欧洲的殖民统治,美洲劳动力锐减,为了补充劳动力,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去美洲,再从美洲掠夺金银和工业原料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
18、,就称为三角贸易。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血腥的资本积累。 问答题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 2014年 4月 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
19、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 “自强 ”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的原因是什么?( 1分) ( 2)材料二中的 “自强运动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分) ( 3)材料认为 “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 ”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 事件
20、?“正确革命道路 ”指的是什么道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宣告中国人民首次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3分) (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 “强国梦 ”?( 3分) 答案:( 1)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分) ( 2)洋务运动;( 1分)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2分) ( 3)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分)抗日战争;( 1分) ( 4)
21、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的反抗对列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随着侵略深入列强在华利益矛盾加剧,清政府利用列强一定程度制衡列强以图苟活生存。 列强之间战争使之一定程度削弱力量,如日俄战争一战。 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争夺很激烈,吸引了它们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清政府在 19世纪 60年代也开始洋务运动,也进行了富国强兵的一些变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也对列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任意 2 点即可。)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 会影响的相关史实。从问题中的问法说鸦片战争是 “中国历史 ”的,学生应该分析出问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块界碑
22、”学生应明白表述的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合这两点确定答案: “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 2)此题考查的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探索的相关史实。考察的是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 ”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洋务运动,前期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后期以 “求富 ”为口号,创办了一系列民工工业。由此判断自强运动指的就是洋务运动。第二小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的延伸,洋务运动
23、没有是中国走上 “强国之路 ”,就说明它的目的没实现,从这个角度上讲,例举洋务运动失败的史实就可。 ( 3)第一小问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此问可根据时间: 1921年,并且联系上下文内容;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始 判断说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二小问考查的是我国的革命道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 ”、 “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这条道路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此问考查的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学生根据对课本记忆即可
24、答出此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 4)此问考察的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衰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此问是综合性题,考察学生总结能力,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种类型的题 ,可提示学生按照前面材料、问题和答案:逐一分析来确定答案:。学生发散思维,从中国境内思考:中国没有灭亡的原因从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可以看出中国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人民没有放弃,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清政府在 19世纪 60年代也开始洋务运动,也进行了富国强兵的一些变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也对列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国人民的探索一定
25、程度上推动中国的发展;从国外西方列强的角度思考:列强之间战争使之一定程度削弱力量,如日俄战争一战;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争夺很激烈,吸引了它们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第二小问如何实现 “强国梦 ”。学生从上述问题和材料中看着,中国因为落后挨打。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是因为社会性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中国要强大,首先要独立;通过中国找到适合的革命道路,得出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通过中国没有灭亡的原因,我们分析出中国要强大就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之处,推动中国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26、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 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 “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2年夏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 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
27、朝 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 “遏制 ”共产主义的 “冷战 ”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战争 ”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 “该死的联盟体系 ”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4分) ( 2)材料二中的 “转折 ”开始于哪一事件? “盟军 ”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2分) ( 3)材料三中 “新的世界格局 ”是由哪两个大 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3分) (
28、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1分)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分)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分) (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分)诺曼底登陆;( 1分) ( 3)美国、苏联;( 2分) 1991年底苏联解体;( 1分) ( 4)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1分)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实此题是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特征的识记能力。学生 从材料中找到的判断依据是时间: 1914年 8月发生的战争,还有第二小问中提到两大军事集团和材料一描述,
29、两大集团引发了这次战争。结合这两个特征可判断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小问确定是一战,二三小问根据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就迎刃而解了。 ( 2)此问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材料二所描述的内容是整个世界大战的战局都发生了转变,开始有利于盟军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说明战争发生了转折。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主要战场在欧洲, 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争。第一战 场东欧苏德战场,第二战场西欧英美盟军对德作战。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 3)此问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材料三说的是 “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成了新的
30、世界格局 ”,有这些特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确定二战后新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确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二小问根据学生的记忆就容易答了。 ( 4)此问考察的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衰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此问是综合性题,考察学生总结能力,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种类型的题,可提示学生按 照前面材料、问题和答案:逐一分析来确定答案:。从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大国操纵,大国主宰,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都是因为这些国家是强国、大国经济实力强,体现在综合国力强。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新课标九
31、年级历史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 10分)观察分析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退位诏书 ”是在哪一次革命之后颁布的?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革命后建立的新型国家叫什么?这个 “新型国家 ”与被推翻的 “旧政府 ”相比, “新 ”在哪里?( 4分) ( 2)材料二所反映的史实与哪个国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查理一世为什么会被处死?这个国家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4分) ( 3)通过对以上两段历史的
32、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要求答出两个方面)( 2分) 答案:( 1)辛亥革命;( 1分)三民主义;( 1分)中华民国;( 1分)“新 ”在它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分) ( 2)英国;( 1 分)他实 行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分)君主立宪制;( 1分) ( 3)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需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任意两点 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勘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根据
33、材料一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 ”,学生可判断是 1912年或 1912年前的一次革命,清帝退位就意味着中国没有了皇帝,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联系课本知识,学生就得出答案:辛亥革命;第一小问知道了辛亥革命,第二三小问就好解决了,考察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第二小问就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学生根据记忆可答出:三民主义;第三小问问的是辛亥革命中建立的国家:中华民国;第四小问有点难度,学生要注意比较的是两个政权,从政权的性质入手。此种类型的题,要答前者:新兴国家即中华民国的政权的性质。 “新 ”在它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2)此问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此问属于对学生基础知识掌
34、握程度的考察。从材料二中图片的文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第二小问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从革命双方两种力量代表的阶级的角度分析。查理一世被处死是因为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在位时期他实行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取得胜利后建自己的政权,为了防止国王实行独裁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 3)此问考察的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衰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此问是综合性题,考察学生总结能力,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种类型的题,可提示学生按照前面材料、问题和答 案:逐一分析来确定答案:。从材料一二可分析得出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第二问可得出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从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从辛亥革命成功却被封建军阀窃取果实得出 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需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步入近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