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1412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 1分) ( 1)、 ,士皆 目,发尽上指冠。 (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 ( 3)、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答案: (1)复为慷慨羽声 (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4)挟飞仙以遨游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强迫 /增强 忌惮 /殚精竭虑 怙恶不悛 /逡巡不前 B婆娑 /摩挲吭声 /沆瀣一气 金瓯无缺 /呕心沥血 C藤蔓

2、 /蔓延 稂莠 /书声琅琅 泾渭分明 /不胫而走 D宵柝 /坼裂 客栈 /躬逢胜饯 礼节甚倨 /龙盘虎踞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新闻结尾可如豹尾,虬劲有力,给人强烈印象;或似撞钟,余音绕梁,使人掩卷长思,但对初学者来说,这样的要求未免苛刻了些。 B发生这样的丑闻,究竟是抄袭者的错,还是评价体系的错?是期刊杂志的错,还是整个学术风气的错?一时间众说纷芸。 C根据美国医改法案,对富人征税将成为医改的重要资金来源,一些中高收入群体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没有理由用自己的纳税钱来为穷人买单。 D去年 ,重庆检方先后查办涉嫌受贿、循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司法人员 93人。在 “打黑除恶

3、 ”专项斗争中,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 “保护伞 ”,共立案侦查 “打黑除恶 ”涉及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 66件 78人。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B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C此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俄罗斯分别加大了与外军联合演习的力度,而今,中俄两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就成了爆冷门的事。 D “好人难当,好人难受 ”的社会心理不时向人们袭来,使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明哲保身,

4、甚至幸灾乐祸的处世态度。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介绍,世博会 “国宾导游 ”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外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 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C首次打进大满贯女单四强、首次进入世界前十,李娜对 2010年澳网来说已然硕果累累。 D有些上班族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挥霍一空,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被提前预支了。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即使明知要失败、要毁灭 可

5、见,悲剧精神是通过意志、勇气和自由褒扬一种精神胜利的状态 而不是着眼那真切的胜败 而不是悲观失望和消极颓废 也要满怀希望地去拼争 悲剧精神的精髓应是对人生遭际的反抗 _。但是中国民族求安求稳的心理却给古典悲剧续上了一个个“好 ”结局。于是本欲以悲剧鼓舞生命的反抗与壮伟,却又无奈地落入了世俗的幸福之中。 A B C D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山间小路 龙应台 ( 1)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路。在那条小路上,朱熹、张 颉 跹裘鳌 笞谔摹 荚 腔病有【对短鳎梢酝 懦晨某浅睾筒 怃蜾俚南娼 br( 2)那条小径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

6、、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 3)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 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看不到,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 蚧崦妗 驼 蛎娑悦娴靥致邸吨杏埂防锕赜凇爸泻汀钡母拍睢礁鋈瞬唤鏊较虑写瑁 夜 惭 缏邸? 彩保 耙皇庇呗碇 冢 厮 浴薄髡帕饺硕上娼 椿氐牡胤骄捅焕习傩栈轿 煺哦伞 br( 4)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

7、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 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市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 5)可是文明又是 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 “枭首朝市 ”。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郁悒而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 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 “四书 ”注解而爱不释手, “恨不与之同时 ”,于是逆党变成大师,于是“伪学 ”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

8、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 6)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 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 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丁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 “毁天下书院 ”,或者阴柔一点的,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

9、垣残壁,鬼影幢幢。决定它生死的,似 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 7)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水井。不对吧,如果这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热水呢! ( 8)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又总能重建,是因为她一直有一个不灭的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会到 “学 ”与 “问 ”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譬如书院在 1131年毁于战火 ,湖南安抚使刘珙 “葺学校,访儒

10、雅,思有以振起 ”,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 “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 ”。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 9)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小题 1】第八段 “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又总能重建,是因为她一直有一个不灭的力量 ”。 “不灭的力量 ”具体指的是什 么?请概括说明。( 4分) 【小题 2】文章第六段画线部分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小题 3

11、】作者认为岳麓书院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6分) 【小题 4】文章写的是岳麓书院,为什么却以 “山间小路 ”为题,请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探究作者的意图。( 6分) 答案: 【小题 1】( 1)历史上对文明、对真理、对正义的认识、执着和尊重的力量;( 2)不畏强权,一身正气、具有文明精神的人。 【小题 2】运用了环境描写( 1分),写出了书院宁静幽雅( 1分),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进一步议论抒情作铺垫( 1分),用此时环境的宁静来反衬书院 千年历史中曾经的 “不平静 ”( 1分)。 【小题 3】书院兴,说明社会尊重文明( 2分);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 2分);不管霸权如何嚣张

12、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 2分) 【小题 4】以 “山间小路 ”为题用意深远。( 1)从结构层面看, “山间小路 ”是全文的线索,与开头和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 2)从内容层面看,本文是作者走在山间小路上引发的思考, “山间小路 ”也使人们联想起朱熹曲折命运和书院的兴衰历史;( 3)从思想层面看,小路有象征意义,它贯穿古今,连接着文明的书院,见证了那么多文明的兴衰,它上面还走过那么多 的贤者,所以它象征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 【小题 1】每点 2分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每点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希腊的传统科学和中国古代科学一样,与以观察、实验、推理为

13、基础的近代科学不属同一范畴,不可能直接产生近代科学。 有人认为,希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著作,牛顿深受其推理方法的影响。事实上,牛顿、莱布尼茨和他们的先辈为适应当时运动学、弹道学、光学和天文学的需要,大胆冲破欧几里得关于严密性的要求,发明了微积分。在微积分建立以后,反对者正是那些受到欧几里得几何学束 缚的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虽然是按几何原本的模式写的,但那只是形式。牛顿自己曾经说过,读了几何原本对他没有多大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里逻辑学的确不发达,但逻辑和语法一样,是从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抽象出来的。正如许多人没有学过语法也会说话一样,中国古代逻辑学不发达,不等于中国人不会逻

14、辑思维。再者,逻辑的严密性并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托马斯 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对上帝的存在做出了五大证明。难道上帝真的存在吗 与此相反,作为近代科学开始的一系列新发现,却不是用逻辑推演出来的。如果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还用了传统的逻辑论证,维萨留斯则完全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伽利略对木星卫星的发现,都与三段论法毫无关系。伽利略认为,在物理学中,基本原理必须来自观察和实验,逻辑和数学只是实验数据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对实验目标的追求。这正是近代科学方法的精髓。 再看看希腊人是怎么说的。柏拉图认为: “一个真正的天文学家不必去思考昼夜长短、日月运动以及其他天体的任何事物。

15、在建立真理时,考虑这样多的事业是愚蠢的。天文 学和几何学一样,如果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研究问题,那就要把星空抛在一边。 ” 从这些方面看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主要是社会原因。按照明末发展的趋势,中国传统科学已经复苏,并有可能转变为近代科学。这一时期的科学相当注重数学化或定量化的描述,而这些又是近代实验科学萌芽的标志。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 帧堵裳 滤怠罚 思狙薄逗臃酪焕馈罚 檀笪弧端惴匙凇罚 旃馄簟杜 椤罚 斡 恰短旃 铩罚 煜伎汀缎煜伎陀渭恰罚 庥行浴段烈呗邸返鹊榷际蔷哂惺澜缢 降闹 鳌诙潭塘 嗄曛谐鱿至苏饷炊嗟挠判憧蒲 淦德手 吆脱 品段 悖 谥泄 飞鲜强涨暗摹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样的条

16、件下,中国和英国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l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由于清军入关,残酷的战争中断了科学发展的进程。到了康熙时期,全国已基本上统一,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内、国外的环境都不错,这时是一个机遇。但由于康熙一系列错误的科学政策,把我们本可以与欧洲 “同步起跑 ”的机会失去了。 【小题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牛顿的数学理论,突破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束缚,没受到其推理方法的影响。 B托马斯 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但结论却是错误的。 C近代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而不是数学和逻辑。 D明末是我国历史上科学研

17、究的辉煌时期,很多研究成果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小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希腊传统科学和中国古代科学为例,是用来说明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不属同一范畴。 B哥白尼和伽利略都是欧洲近代科学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C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人重视数学化和定量化的描述,其研究接近近代实验科学。 D希腊和中国的古代科学因不重视观察和实验,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没积极作用。 【小题 3】请结合文本概述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 6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从科学发展的规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观察、实验

18、、推理为基础的特点。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说,清军入关,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科学发展无从谈起;康熙盛世,由于制定了错误政策,错失科学发展良机。 【小题 1】原文: “深受其推理方法的影响 ”,强调是没有深受,突破束缚本身就说明两者之间有影响。 【小题 2】对原文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还用了传统的逻辑论证 ”的误解,意为哥白尼的研究方法虽然也运用了传统的逻辑论证法,但更多的是观察、实验、推理等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 【小题 3】科学发展规律 2分,社会发展规律 4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新雨山房记 (明)宋濂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 ,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

19、。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 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 者伤之。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 “新雨山房 ”,愿得余文记之。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

20、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 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 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 ,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 ,余当鼓缶而和焉。 【注】 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 楼橹:军中所建用于 望攻守的高台。戈 ,此处泛指兵器。 糗粮刍茭:借指军需品。 饫饱歌乎:饱足后歌啸。 歌以发我:歌啸

21、以引发我的兴致。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诸暨被兵特甚被:遭遇,遭受。 B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辟:惩罚。 C始辟址夷秽,创屋十馀楹夷:清除、锄去。 D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殷:深重、酷烈。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B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乃设九宾礼于廷。 C生民各安其业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D求有竹之家而问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小题 3】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室之废兴为 /事甚微 /然可以占世之治

22、 /乱人之劳逸 /非徒然也。 B 一室之废兴 /为事甚微 /然可以占世之治乱 /人之劳逸 /非徒然也。 C 一室之废 /兴为事甚微然 /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 /非徒然也。 D 一室之废兴 /为事甚微然 /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 /非徒然也。 【小题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夺给百姓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经过诸暨一带的人都为之伤感。 B张仁杰 在易代之后不与新朝合作,拒绝了郡县的征辟,宁可归隐田园诗酒自娱以终天年。 C作者认为小可以喻大,透过一人一室的废兴盛衰,能看到社会的治乱和百姓的劳逸。 D作者认为古往今来世之大治都是帝王贤臣拨乱之功,至

23、于百姓只是相安升平,并不明白天下治乱之由。 【小题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线的三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 1)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 4分) ( 2)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 3分) ( 3)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B 【小题 5】( 1)我预料天下一定会有修葺整顿房舍居室而恢复太平盛世景象的人,但我(一时)还没看到。 ( 2)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柱子,四季应时的各色花木也环绕着种植在房舍附近。 ( 3)怎么会现在不如古昔呢?张仁杰先生你就尝试着

24、去做吧。 【小题 1】应释为 “征召 ” 【小题 2】介词,释为 “在 ”。 A动词,成为 /介词,因为。 C代词,借为 “自己的 ”/语气副词,恐怕。 D代词 /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小题 3】略 【小题 4】文中无依据 【小题 5】参考译文 : 诸暨是绍兴府的属县,和婺州(今浙 江义乌)接壤。国朝刚攻下婺州时,正在进攻张士诚的伪吴政权,两军相持,没有决出胜负,双方的军队都驻守在诸暨界上。张士诚依仗诸暨为屏障,趁机出兵突袭侵扰(国朝军队),两军相互杀戮没有一会停歇。所以诸暨蒙受兵祸最为严重。高大的奇石,都被砍伐采挖了来制作攻守的工事和器具。百姓苦于兵祸,大都逃避到深山大谷中居住,抛弃了故宅

25、而不敢居住。经过这里的人见了无不为之伤怀。 现在国家平静稳定了已经十多年,百姓都安居乐业。我推想诸暨县中一定有修整了房舍恢复到它繁盛之时景象的,不过未能见到。今年,诸暨县士子方伯修对我讲:他的朋友张 仁杰先生,住在诸暨城北门外,旧宅已经毁于战火了。等到战争结束后,才重新开辟旧址,铲除了荒草瓦砾,修造房屋十多楹。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竹子,四季开放的花草,沿着宅院周围栽培,放琴的架子、温酒的炉子、诗书画卷等器具,都陈列在室内。张仁杰在未发生战乱时曾有不厚的俸禄,到现在,州县多次征召他,他都推辞不应承。长年以写诗作文来自娱,十分自得。他为自己的房舍取名为 “新雨山房 ”,希望能够由我来写一篇文章来

26、记述这件事。 一所宅院的兴和废,是一件很小的历史事件,但可以从中看到世道的安定和混乱、百姓的劳苦和安逸,并非没有根据 的。当战争正值惨烈的时候,人们虽然拥有儿女财物却担心不能保全,即使有供居住的房舍,难道会有时间来维护修缮,并且能体会到住在房中的安适吗?粮草的征缴,整天呼喊着缴纳的人站满了门庭,即使有美丽的花草、可供娱乐的诗酒,谁又能亲受其中的快乐呢?现在张仁杰能够活动在一个房子之中,来察时事事物的变化,穷尽性情所安,谁使他能得到这种生活的?不正是在上位的铲除祸乱使天下重归安定太平吗? 从古以来极太平的时期,贤能之士得以在朝廷之上发挥其才干,田间的百姓能安于下位但不知这种政局从何所得来。但他们

27、饱足之后,歌啸吟咏,整饬有序地 自然成文,成就了周朝鼎盛时期的诗章,就是这样的。怎么会现在不如古昔呢?张仁杰先生你就尝试着去做吧。我改天南归,驾着小车经过诸暨的北门,会寻找种有竹子的人家去拜访你呀。张仁杰先生尚能歌唱着兴发我的情感,我会击缶来和你唱和。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 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定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

28、,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 (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3分) 答案: ( 1) . 以静衬动,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寓情于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 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 虚实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

29、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 ( 2) . 诗歌首联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 ”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 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尾联 “此别应须各努力 ”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 ”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 1)答出两点得 4分 ( 2)答出 3点

30、有分析即可满分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开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开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全都明白了。 问:年轻人明白了什么?请结合语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 100字 。 答案:参考答案:

31、同样的茶叶,两种不同温度的水就致使一杯索然无味,一杯却香气四溢。其实,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 下面是选自潇湘晨报的一条消息,请写一则 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6分 ) 一女子骑伟人塑像遭讨伐 2月 14日,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的惊人一幕:一名年轻女子骑上毛主席塑像照相。一名年轻女游客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毛主席雕像,并骑在雕像的肩膀上拍照。 19日,网友 “沉默的麻雀 ”在某论坛上发出题为 “一个可耻的中国人 ”的帖子,该帖点击率已飙升至 15000 余人次,同时,全

32、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该女子的行为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有人甚至提出要 “人肉搜索 ”出这个 “脑残 ”。从论坛发布的两张图片看,这名骑上雕像的女孩年龄在 20岁左右,与她同行的一名男孩帮助她爬上雕塑,另外两名女孩则拿出手机为她拍照。 包括新华网等知名网站在内,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绝大多数跟帖网友认为,这个女孩 “可怜可悲 ”、 “太没有素质 ”。一位网名为 “炎黄春秋 ”的网友在天涯社区的论坛上发帖, 认为这是 “国耻 ”,是 “社会之悲哀 ”, “让我们对这样可耻的行为全民共讨之吧! ” 答案:参考示例: 示例一:姑且原谅骑毛主席像的辣妹。我认为,首先是

33、公园管理部门没有尽到管理者的责任;其次,在 “辣妹 ”的成长过程中,她的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她的教育缺失;还有与 “辣妹 ”同行的伙伴,包括附近的游客,对 “辣妹 ”的举止没有及时制止。 “批评辣妹,又原谅辣妹,是在倡导一种宽容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 示例二:在景区的骑在伟人的塑像照像玩,这是不文明的,极其不妥的。因为对景点的景物,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塑像,或其它景物都不能任意在上面踩踏、骑坐,这是文明常识。出于此大家表示愤慨是理所当然。我反对在景区骑在毛泽东塑像上玩的不文明行为。但也希望网友不要尊循文革遗风将此现象政治化,愤而斥之为

34、 “脑残 ”,去 “人肉搜索 ”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示例三:对于这样地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名人形象雕塑,目的是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湖南历史名人,增强民族自豪感。伟人,名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见证人,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这样财富性的宣传内容我们应该出于一种怎样的目的呢?与毛主席合影,是一种对伟 人的尊重,更是体现对伟人的崇敬,似乎是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意思,但骑在上面就有些有伤大雅,甚至有些龌龊的感觉,这位时尚少女的行为完全是出于 “到此一游 ”的动机作出了这样的惊人之举,但却肤浅的很,无知的很。这样的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