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1421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按要求填写名句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 ,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 不尽长江滚滚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 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 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 的艺术境界。 “映阶碧草自春色, 。 ,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自

2、, 作者 被称为 “ ”, 他的诗歌作品是唐代 诗歌的代表,被称为 。 答案:客观景物 浑然一体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蜀相 杜甫 诗圣 诗史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伯 仲 ( zhng) 神 妪 ( y) 纤 尘( xin)修 葺 ( q)静女其 姝 (sh) B霓 裳 ( chng)逶 迤 ( y) 铁 砧 ( zhn) 栖 隐( q)机 杼 ( sh) C潺 /u( yun)凝脂( zh)江皋( go)平平仄仄( z)蓟北( j) D 霰 雪( xin) 酌 酒( zhu) 渌 水( l)羽扇 纶 巾( gun) 祠 堂( c) 答案: B

3、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敷衍琐碎良晨美景此情无计可销除 B宫阕怪癖愤事嫉俗楼船夜雪瓜州渡 C分沁寥落对牛谈琴别有忧愁暗恨生 D气殍纽扣冥玩不灵出师未捷身先死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当地人告诉我,倾听沙子呜呜的鸣响最好是在清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 B滇池湖滨生态带修复是国家 863科技攻关项目,预计投资高达 9000万以上。 C国务院认为,现在我国煤炭开采出现许多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无不是与有关企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有关系。 D与国外相比,有关灾难预防知识的普及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在我国

4、是极为缺乏的,民众的防灾意识低、自救能力弱显然与相应的社会教育太少有关。 答案: D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副对联为: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该联所写对象是陆游。 “悲黍 ”即姜夔扬州慢中 “黍离之悲 ”,此处表达了陆游对百姓遭乱的同情。 B,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由西汉末年刘向搜集整理。 C,古代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而近体诗是唐代及以后创作的律诗绝句的统称。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

5、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相应问题( 22分) 草堂 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 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 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

6、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读清人顾复初的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 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 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此时此际的 草堂在诉说什么呢 ?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

7、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朝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 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 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

8、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 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 锦城 夔州 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 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

9、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 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小题 1】从文中看, “草堂的文化意义 ”指的是什么?(不超过 30个字)( 5分) 【小题 2

10、】 从文章第四段看, “草堂在诉说什么呢? ”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5分) 【小题 3】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分) (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小题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 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了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又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 “文章憎命达 ”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

11、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作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 文章用 “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 ”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 “如钟,如 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 ”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答案: 【小题 1】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小题 1】( 1)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 2)杜甫的苦寒人生 ( 3)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或矛盾冲突) 【小题 1】 1)昔日茅屋

12、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杜甫个人不幸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 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 ,使 “文章憎命达 ”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小题 1】 BD 【小题 1】这里的 “文化 ”是个关键字眼。全文都是在说草堂的文化意义,第 3段中已用三个整句概括出来。 “艺术生命的凝结处 ”,是说杜甫在这里曾写下很多辉煌诗篇; “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 ”,是高度评价这些诗的意义; “历史的观象台 ”是要表达作者通过杜甫来探索 “文章 ”和 “命运

13、”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赞美杜甫创作的 “诗史 ”价值。这些都是文化层面上的内容。 【小题 1】答案:范围在第 4段。 “从开元到天宝, 这些是不必说的 ”为一个方面,讲杜诗的价值。 “但仅仅如此 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是第二方面,暗示杜甫的悲剧人生。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 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是第三方面,讲透过杜甫的人生所揭示的深层意蕴。在概括每一点时要注意抓准要点,找出能鲜明、具体而有确切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词语。避免用过于抽象笼统的词语,譬如第一点,用 “杜甫的不朽、辉煌和价值 ”就没有用 “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具体而确切。 【小题 1】第一问 4分,只要答出 4点即可得满

14、分;第二问 2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问题干中的 “哪些方面 ”,它告诉我们本文的对比不止一处,要统观全篇,不要只限一点。而对第二问 “分析对比手法的好处 ”的回答,一定要扣住文章中心,从艺术手法为文章中心服务这个角度切入。 【小题 1】略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 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 ,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

15、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 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 :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 “无处话凄凉 ”一语,贺词上阕虽无 “凄凉 ”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4分)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4分) 答案:)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 “为何不能同归 ”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 “梧桐半死 ”和 “鸳鸯失伴 ”“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 2)苏词通 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

16、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 诗歌鉴赏:( 20分)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1)这首诗的体裁属于 ,题目中能涵盖全诗内容的词语是 。( 4分) 2)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分) 3)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 “系 ”和 “啼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

17、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1)七绝 2)别 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3) “系 ”字既切合柳条藤蔓悠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锯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啼 ”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离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语言表达 阅读下图数据。按要求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文字。 (6分 )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情况有如下特点 (用对比说明,每条不超过 30字 )(4分 ) 2)请针对上图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一条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不超过 2

18、0字 )(2分 ) 答案: (1)我国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层次存在明显差异,层次愈高,差异愈大。 (2)城市劳动力人口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比例远远高于乡村。 (或乡村劳动力人口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比例远远低于城市 ) 建议:城乡劳动力人口教育要协调均衡发展:加大农村劳动力人口教育的资金投入; 引导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去;把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与领导考核奖惩直接挂钩。 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两个句子。( 6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李白诗是 _ 杜甫诗是 _ 答案: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19、。 杜甫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 依照对仗原则为下列词语对上与该词语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成语。(六个词语中选择四个)( 4分) 1)兵荒马乱 ( )2 ) .赫赫有名 ( ) 3) .愚公移山 ( ) 4)颠倒黑白 ( ) 5) .移花接木 ( ) 6) .江郎才尽 ( ) 答案:)文恬武嬉 2)默默无闻 3)精卫填海 4)混淆是非 5)偷梁换柱 6)黔驴技穷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常常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拒绝。当 “人生在世不称意 ”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是对放弃尊严的拒绝;当人生面临 “富贵淫、威武屈 ”的严峻考验时,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是对放弃信仰的拒绝;当人生面临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的嘲笑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是对放弃追求的拒绝 请以 “拒绝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