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年级寒假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1425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年级寒假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年级寒假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年级寒假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年级寒假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年级寒假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年级寒假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活动,公布了 4批 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 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B对王先生捐给村小学的十万元钱,村委委员中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C随着一场大雪的到来,使华北地区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旱情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但要彻底解除旱情还需要更多的降水。 D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 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本最大的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地壳变动纪录。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

2、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 沧海横流 ,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B季老一生光明磊落、 胸无城府 ,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 不瘟不火 ,价格继续僵持, 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河南省针对 “瘦肉精 ”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 各行其是 ,形成合力。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3、 9分,每小题 3分) “感冒 ”一词竟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 ”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 “感冒 ”一词。原来, “感冒 ”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 “馆阁 ”。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 “腹肚不安,免宿。 ”当然不一定是真的 “腹肚不安 ”,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 ”。这一记载出自北宋著名

4、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 “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 豁宿 。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 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 腹肚不安,免宿。 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 害肚历 。 ”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 “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 感风 ,则 害肚历 可对 感风簿 。 ”陈鹄偏偏不愿意写 “腹肚不安,免宿 ”,而是写上 “感风 ”,还沾沾自喜地声称 “感风簿 ”跟 “害肚历 ”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 “感风 ”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

5、史称 “永嘉医派 ”,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 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 “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 “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 “风 ”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 “感 ”字, “感 ”者,受也,故称 “感风 ”。 “感风簿 ”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到了清代, “感风簿 ”演变成了 “感冒假 ”,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 “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 感风簿 之遗意。 ”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 “感风 ”变成了 “感

6、冒 ”, “冒 ”是透出的意 思, “感冒 ”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 从官场发源, “感冒 ”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 “感冒 ”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小题 1】下列对 “害肚历 ”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 “害肚历 ”相传是宋代馆阁官员们对请假簿的俗称。馆阁中的官员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 “腹肚不安,免宿 ”一句, “害肚历 ”由此得名。 B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对 “害肚历 ”的来历中有详细的说明,这为后人考证 “害肚历 ”一词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C “害肚历 ”上请假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

7、 “腹肚不安 ”不一定真的是身体有病,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托辞。 D “害肚历 ”一词的出现和宋代馆阁以及馆阁官员的关系密切,这个名称被南宋的陈鹄戏谑地改称为 “感风簿 ”。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感冒 ”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流行病,可是在任何一部典籍中都找不到 “感冒 ”一词。作者考证发现, “感冒 ”最早是一个官场术语。 B宋代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事务的机构,通称 “馆阁 ”,这是 “害肚历 ”一词产生的场所。 C南宋 “永嘉医派 ”创始人陈无择,在他的医学著作中 ,将复杂疾病按照病源分为三种 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D北宋时期, “害肚历 ”一词出现;南

8、宋时期, “感风簿 ”一词开始风靡官场;清代, “感风簿 ”演变成了 “感冒假 ”。 【小题 3】根搌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鹄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 “感风簿 ”一词的由来,由此可以看出 “害肚历 ”对陈鹄创造 “感风簿 ”一词有一定的启发。 B陈无择将复杂的疾病分为三种,虽难能可贵,但不是很科学。例如我们今天常说的 “抑郁症 ”“传染病 ”等便无法归入其中。 C “感冒 ”一词最开始是官场专用语,意思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但很快就成为医学术语,为我们所熟知。 D “感冒 ”一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词,因而它有趣的来历被遗忘了。 答案: 【

9、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A 【小题 1】 “请假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 ”与原文不符,原文是 “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 ” 【小题 1】 “在任何一部典籍中 ”错误,原文是 “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 ” 【小题 1】 B从原文看,抑郁症可归为内因,传染病可归为不内不外因; C“很快 “有误; D强加因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题。( 20分) 玩 笑 法 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

10、友家里去打猎。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 “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 。我想: “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 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

11、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 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 “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 -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

12、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为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 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

13、我压得喘不过气 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 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 【小题 1】小说中的 “我 ”是一 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2】小说主要运

14、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6分) 【小题 3】小说结尾, “我 ”认为 “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我 ”是一个: 开过别人玩笑,却又怕被人开玩笑, 敏感多疑, 胆小谨慎,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感到危机四伏的小人物。 【小题 1】 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 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举例略); 动作描写,小说借助连续的动作描写推动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生动的刻

15、画出人物胆小谨慎的性格特征。(举例略)(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从小说前文铺垫的情节看,这场笑话的出现的确与 “关窗 ”、 “挪床 ”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 “我 ”之所以闹笑话有深层的社会性原因,就是当时的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空虚无聊、相互愚弄、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弊病。 “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 ”、 “引起了我的怀疑 ”、 “一切都值得怀疑 ”等语句就是当时代的社会缩影。 小 说结尾这样写,恰恰进一步表现了 “我 ”在这样的社会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悲,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小题 1】 根据第 1段, 根据第

16、 2 5段中的多处细节描写, 根据第 5段, 第 4、 5两段里 “我 ”对种种生活物品的猜疑可以认为是 “现实生活危机感 ”在这个小人物身上的折射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 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 ,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汤以

17、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日: “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 ”又诘偃: “胶东南近 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铁盐。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也?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偃穷诎,服罪当死。上善其诘。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 。军问: “以此何为? ”吏曰: “为复传 ,还当以合符。 ”军曰: “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 而去

18、。军行郡国,所见便宜 以闻,还奏事。上甚悦。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 “军无横草 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 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 ,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 “终童 ”。 (选自汉书) 注: 制,帝王的命令。 ,用作通行证的帛

19、。 传,凭证。 便宜,利益、好处。 横草,使草倒下。 孤于外官。孤,远;外官, 指使者之职。 【小题 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以辩博能 属 文闻于郡中属:写作 B还奏事, 徙 为太常丞徙:提拔 C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 辞 辞:托辞 D 窃 不胜愤懑窃:私下 【小题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终军志向的一项是 ( ) ( 3分) 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 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 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 ) ( 3分) A终军年少时以好的口才闻名,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不同一般,他的能言善辩在驳斥徐偃狡辩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B徐偃假托皇帝的命令,让胶东、鲁国一带熬盐炼铁,对张汤的弹劾巧言狡辩。终军审理此案,接连诘问使徐偃理屈词穷。 C皇上要派使者出使匈奴,终军阐述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出使匈奴的愿望。皇上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提拔他为谏大夫。 D南越和汉朝和亲,终军请缨前往,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年仅二十多岁的终军也未能幸免。 【小题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5分) ( 2)军自请: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

21、之阙下。 ”( 5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臣子应当披上坚固的盔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抵挡敌人的利剑滚石,在前面开路。 ()终军主动请求说: “希望领取长绳子,一定要把南越王捆绑起来,带到朝廷。 ” 【小题 1】调动官职 【小题 1】 反驳徐偃之言 皇帝对终军的肯定 终军劝说越王及结果 【小题 1】 “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 ”不是 “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 ”,而是由于 “吕嘉不欲内属 ”。 【小题 1】终军,字子云,济南人。年轻时喜好学习,凭着广博善辩、会写文章,在郡中闻名。十八岁时,选为博士弟子。到郡府接受遣送,太守听说他有奇才,召

22、见了终军,认为他确实奇异,与他结交。终军告别大守离郡,到长安上书论事。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很特别,拜终军为谒者,供职宫禁中。 元鼎年间,朝廷派博士徐偃到郡国巡视风俗。徐偃假称受诏,让胶东、鲁固煮盐铸铁。返京后,汇报情况, 调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称受诏的大危害,按法是死罪。徐偃认为,春秋经义,大夫出国境,如果有可以安定国家保存万民的事情,可以自作主张。张汤能施加法律,却无法驳倒他。皇上有令让终军去审讯,终军反问徐偃说: “古时候,各个诸侯国习俗不同,百里之外消息不通,不时有朝见天子和参加盟会之类的事情,安危形势,瞬息万变,所以有未得到君主诏令允许就自作主张的道理;现在天下统一,万里风俗相

23、同,你在汉朝的国境内巡视,却说是出疆,什么道理?再说盐铁,各郡均有储蓄,国家不值得当作大事,你却用安定国家保存万民为托辞,为什 么? ”又反问徐偃说: “胶东南近琅琊,北接北海,鲁国西靠泰山,东有东海,从四郡得到盐铁,徐偃你估计四郡的人口田地数目,日常的用具器物食盐,不够用来同时供给二郡国吗?竟然假称受诏,自作主张,作威作福,顺从百姓心愿,沽名钓誉,这是圣明天子必须加以严惩的。 ”徐偃理屈辞穷,承认有罪该死。皇上认为他的反驳很好。 当初,终军从济南出发,进入函谷关,守关官吏给终军一个帛边做的符信。终军问: “要这干什么? ”官吏说: “作为返回时的符信,回来要用这来合符的。 ”终军说: “大丈

24、夫西游进京,最终也不会返回合符的。 ”丢下符信离开。终军巡视郡国,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情记下来,返回后上奏皇上,皇上很高兴。 朝廷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终军主动请求出使说: “我没有点滴之功,却能够供职宫禁,值宿警卫,领取了五年的俸禄。边境不时有警报,臣子应当披上战甲,拿起武器,冲锋陷阵,在前面开路。但因我能力低下,不会打仗,不能为国驰骋疆场。现在听说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彀,我希望竭尽智谋精力,辅助使者,针对单于出谋划策,趋吉避凶。我年纪轻,才能低,不熟悉侍从官员以外的事,不能担当一方重任,私下很怨恨自己。 ”皇上认为终军的回答很出色,提拔他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朝和亲,朝廷就派终军出使南越,说

25、服南越王,想让他入朝,与境内诸侯同等看待。终军主动请求说: “希望领取长绳子,一定要把南越王捆绑起来,带到朝廷。 ”终军于是前往说服南越王,南越王听从,请求将全国归属汉朝。南越的丞相吕嘉不想归属汉朝,出动军队攻杀南越王,南越王与汉使臣都被害。终军死时,才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为他 “终童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1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小题 1】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 “望君空伫立 ”,你认为是 “犹 ”字好,还是 “空 ”字好?为什么?( 5分) 【小题

26、 2】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犹 ”字好。 “仍然,还 ”之意,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 “犹 ”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 “空 ”字好。 “心里空荡,失落 ”之意。 “空 ”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 “空 ”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 怅、失落之情。 【小题 1】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 “伤离 ”“愁 ”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5分) 【小题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小题 2】古来圣贤皆寂寞, 。 【小题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小题 4】吴楚东南坼, 。 【小题 5】 , 隔叶黄鹂空好音。 答案: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 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