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1430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验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 1分,共 4分) ( 1)大加鞭 t( ) ( 2)无 j( )之谈 ( 3)梦 mi( )以求 ( 4)根深 d( )固 答案:( 1)挞( 2)稽( 3)寐( 4)蒂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通 缉 ( j) 娱 乐( y) 创 痛( chung) 潜 移默化( qin) B嫁 奁 ( lin) 契 约( q) 横 暴( hng)老气 横 秋( hng) C官 饷 ( xing) 沏 茶( q)涅 ( pn)规行 矩 步( j) D狂 飙 ( pio) 紊 乱( wn) 纤

2、 细( xin)说媒拉 纤 ( qin) 答案: C 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你们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用;要走,就准备好一夜的保卫工作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守住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来盗取异常珍贵之物 C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战士竭尽全力才在战场上把他们捉住,妇人几句话一下子就在都城把他们放走 D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侯嬴暗暗地观察公子无忌,公子的脸色愈发谦和 答案: B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王之蔽甚矣 A以何市而反 B败秦师于 C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D文倦于事,愦于忧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的

3、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 地方 千里 B 明日 ,徐公来 C今君有 区区 之薛 D约为 婚姻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B鲰生说我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辞决而行 答案: B 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以 辱 二三子 B孟尝君 怪 其疾也 C吾妻之 美 我者 D单于 壮 其节 答案: A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答案: D 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寡君若得而食之,不 厌 厌:满足 B侯生 摄 敝衣冠摄:整理 C如姬 资 之三年资:资助 D如惠语以

4、让 单于让:责备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拉笼奉成迂回婉转另眼相看 B陨落相貌真像大白兵慌马乱 C辖制诀窍难以质信纭纭众生 D熏陶罪孽绵里藏针绳之以法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能将一大部厚书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 _。 遭受误判后,运动员立即冲向场边,向裁判 _。 第一次登台,演得不好,请大家多多 _。 A功夫伸冤包含 B功夫申冤包涵 C工夫伸冤包涵 D工夫申冤包含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球经济的低迷,促使互为竞争对手的两家企业 化干戈为玉帛 ,在某些特定领域内展开合作。 B两位颁奖嘉宾 插科打诨 ,逗得台下

5、观众开怀大笑,原本严肃紧张的现场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C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 因陋就简 ,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培养出大批人才。 D美国女诗人狄金森没有 纵横捭阖 的丰富人生,但她善于思考,写了许多内蕴哲理的优秀诗篇。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政策、经费、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导致中国独立电影年度展的开幕式几乎每年都要换地方举行。 B有些国产护肤品质量不仅能与外国名牌媲美,而且价格实惠,更适合中国人肤质,深受爱美人士喜爱。 C学习文言虚词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接触文言文,在阅读中见识和感悟,而感悟的最好途径就是朗读和背诵。 D史记运用 “原始察终,见盛观

6、衰 ”的原则,对我国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深得史家赞赏。 答案: C 下列句子按顺序编为四组,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国维的 “三种境界说 ”可以用来很好地描述科学研究的过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第一境,为准备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第二境,为探索期。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第三境,为豁朗期。周立伟先生认为在这之后应该还有一 种境界,即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_- 这种变化是科学研究第四境的形象说明。 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探索的过程,令人遐想。 看吧,小溪流到了尽头 . 仿佛到了绝地,忽然云霭从

7、远处升起,云天一色,时隐时现,多么美妙的变化啊。 “行到水穷处 ”讲的是实践检验, “坐看云起时 ”讲的是理论升华,为验证期。 A B C D 答案: C 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释 左骖,以公命赠孟明释:释放 B且君 尝 为晋君赐矣尝:尝试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谢 项王谢:致谢 D北救赵而西 却 秦却:打退 答案: D 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轻则寡谋,无礼则 脱 脱:疏忽 B 超 乘者三百乘超:跳跃 C又欲 肆 其西封肆:肆意 D沛公 军 霸上军:驻军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

8、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 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 3)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 4)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

9、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奥斯维辛集 中营司令官罗道夫 弗兰斯 费尔南德 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 400 万人死在那里。 ( 5)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 6)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 系起来的

10、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 7)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 “小的 ”,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 8)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 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 9)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

11、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 6英尺宽, 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 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 ( 10)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 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 11)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

12、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 12)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 13)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 ( 14)在奥斯 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有删节) 【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第( 1)段中作者用 “居然 ”和 “还有 ”强调了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反差面前极度的惊讶与难以接受。 B参观

13、者只是看到牢房、毒气室、焚尸炉就感到痛苦和残忍,可想而知当年受难者们所遭受的虐待之深。 C第( 9)段中解说员说 “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说明了恶劣的居住环境与残忍的屠杀相比已经不算糟糕。 D第( 13)段中, “够了 ”一词表达了参观者们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祈祷这种行为的不满、不屑和痛斥。 【小题 2】阅读文章的第( 6) ( 13)段,回答问题。 ( 1)这部分内容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 2)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2分) 【小题 3】文章结尾写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4】此文曾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

14、标题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作者通过叙述、描写参观者们的见闻感受, 按照参观地点的转换,不仅写了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了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感受( 2分),间接表达了对法西斯刽子手的谴责和对受难者们深深的哀悼。( 2分) 【小题 1】呼应文章开篇,再次展现今天的布热金卡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生活安逸( 1分),与二战时期的布热金卡形成了鲜明对比( 1分),表达了对法西斯的控诉( 1分)。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惨痛教训!( 1分) 【小题 1】奥斯维辛集中营早就因它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一批批参观者看到的

15、是同样的东西,得到的是同样震撼、愤怒、窒息的感受,所以,从新闻角度来讲,没有新的东西 供作者来写( 2分)。但是,作为一名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作为一名拥有着非写不可的使命的记者,作者出于对遇难者的哀悼,对纳粹的愤怒,用这篇新闻稿来传达出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3分)同时,新闻报道的特点是新鲜、及时,但标题却说 “没有什么新闻 ”,这样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注意关各个选项键词语,找出概括最恰当的选项。 【小题 2】(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情感的把握,品味语言读出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情感。 ( 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

16、分析能力,文章中 没有直接对法西斯刽子手的谴责和对受难者们深深的哀悼,而是间接地。 【小题 3】此题考查学生对最后一段的理解,其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开头相照应。并形成鲜明对比。告诉人们幸福来之不易,不要忘记历史。 【小题 4】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从新闻的角度分析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20世纪 3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沃尔夫冈 泡利通过质能守恒原理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之后又经过 20多年中微子才被真正探测到,而这项发现直到 39年后才为发现者赢得了一项诺贝尔 奖。科学家们认为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它一开始被命名为

17、中子,后来才改名为中微子,意思是极微小的中子,性质类似于中子,并不带电。粒子物理学家们之前一直以为中微子没有质量,后来才发现它有极小的质量,可就是因为质量实在太小,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测量出中微子的精确质量,只知道它的质量还不到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中微子只与其他物质在极短距离内发生弱相互作用,因此它可以穿越一切而如若无物。这个确实存在却让人难以把握、甚至无法理解的中微子行如鬼魅,科学家们常说它如同 “幽灵 ”一般。 2011年 9月 22日,位于意大利的国际 研究小组 OPERA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向全世界公布:从瑞士的欧洲核子中心到意大利的约 730公里的比赛中,中微子以微弱的优势跑赢了光速;比光快

18、了 60纳秒( 0.00000006秒),超出了每秒2.99792458亿米的宇宙速度极限。 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仍然持否定态度,这并不是顽固守旧,而是相对论自从诞生以来经受了无数次实验的检验,至今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有任何违反相对论的物理现象,中微子的速度是否可以超过光速还需要反复的实验来证实。匹兹堡大学的物理学家亚瑟科索斯基说,听说中微子比光速快 100倍恐怕都比这个结果听上 去更容易让人相信,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使测量出现如此微小的误差。 精确测量中微子的速度绝非易事,可以重复这种实验的地方屈指可数。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 MINOS研究组之前也曾经测量到中微子的速度稍微高于光速,但是因为可信

19、度比较低,研究人员认为这是测量系统的误差所致,所以并没有公布他们的实验结果。听说了 OPERA研究组的实验结果后, MINOS研究组已经打算尽快重复这个实验。 爱因斯坦在 1905年得出了狭义相对论,这个被人们沿用至今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光速是宇宙中速度的极限,任何有质量的粒子速度都无法达到或超过真 空中的光速。现代人类科技文明全都是建筑在量子力学和狭义、广义相对论这几块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上。如果真的存在超光速粒子,就说明现代物理学理论需要修正,从实验到理论,必将引发出更多基础物理定律的发现。 【小题 1】关于中微子,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微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上个

20、世纪三十年代,科学家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 B顾名思义,中微子是极微小的中子,它的质量非常小,科学家们难以测量其精确质量。 C中微子可以穿越一切而如若无物,因为它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中微子虽然难 以把握,科学家对它的了解也还不够深入,但它确实存在。 【小题 2】关于国际研究小组 OPERA的实验,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了中微子的速度超越了光速。 B这个实验与 MINOS研究组实验的结果一样,反响很大。 C对于这个实验取得的结果,科学界的反应不完全相同。 D这个实验结果直接向现代物理学基础发出了挑战。 【小题 3】中微子的速度超过光速还不太令人信服的

21、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简要作答。( 2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没有任何物理现象违反相对论。 测量结果可能因为疏漏出现微小的误差,还需要反复的实验来证实。 【小题 1】(没有得到证明,只是预言。证实是 20多年之后的事情。) 【小题 1】( MINOS研究组的结果当初并没有发表。) 【小题 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 之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欲勿予,即患秦兵 之 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 “臣舍人

22、蔺相如可使。 ”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 “秦王 以 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 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 “谁可使者?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 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

23、,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 负 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 以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 倨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 急 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 乃 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 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

24、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乃 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迳道亡,归璧于赵。 取材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均 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比较 B 负 其强,以空言求璧负:仰仗 C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 倨 倨:傲慢 D大王必欲 急 臣急:急切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小题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要是把和氏璧给了秦国,不但秦城得

25、不到,还要眼睁睁看着他们欺负人 B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秦国用城池来换和氏璧,我们不答应的话,理亏的一方就在我们赵国了 C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蔺相如说: “大王果真没有可用之人的话,我愿意带上和氏璧出使到秦国 D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秦王想想,觉得终究不能强夺, 就答应斋戒五天,安排相如到客馆休息 【小题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名义上以城池交换和氏璧,实际上是想利用权势从赵国强取豪夺。 B经人引荐,蔺相如临危受命出使秦国,并保证无论如何也要 “完璧归赵 ”。 C因蔺相如以死相拼和毁璧相胁,无礼、贪婪的秦王才

26、暂时放弃骗璧的念头。 D蔺相如猜到秦王不会死心,利用斋戒的机会机智地把璧悄悄运回了赵国。 【小题 5】用 “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 仆 以 口 语 遇 遭 此 祸 重 为 乡 党 所 笑 以 污 辱 先 人 亦 何 面 目 复 上 父 母 之 丘 墓 乎 虽 累 百 世 垢 弥 甚 耳 是 以 肠 一 日 而 九 回 居 则 忽 忽 若 有 所 亡 出 则 不 知 其 所 往 每 念 斯 耻 汗 未 尝 不 发 背 沾 衣 也! 取材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

27、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取材于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小题 1】(逼迫) 【小题 1】乃,连词,表承接。之,代词,这件事;助词,取独。以,用,介词;把,介词。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小题 1】要是把和氏璧给了秦国,不但秦城得不到,还要白白地被他们欺负 【小题 1】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 【小题 1】 断句参考译文 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又深深地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

28、,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我腹中肠子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 文言文参考译文 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 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 “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相如说: “秦国强,赵国弱,不

29、能不答应他。 ”赵王说: “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 ”相如说: “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而赵国(如果)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问: “可以派谁去呢? ”相如说: “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 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 ”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 “万岁 ”。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

30、 “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璧交给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 “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 秦国贪婪,倚仗它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 ,给我们的城邑恐怕得不到。 打算不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 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为什么要这样昵?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

31、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相如手持璧玉,斜视着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并召来负责的官吏察看 地图,指明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 “九宾 ”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秦王估量此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

32、广成宾馆里住宿。 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诗歌鉴赏 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题。(共 8分) 闲意 (南宋)陆游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行人损绿苔。 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 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 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小题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写紧闭柴门、珍爱绿苔,表现了诗人于寂寞中不被人理解的烦闷。 B颈联以家庭生活的和谐、惬意,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愉悦的心情。 C尾联驰骋想象:如能再添得半亩大的小园,黄梅绿李一时栽起,园景

33、将更美好。 D整首诗语调清新,态度闲适,多角度地表现出了自然之趣与家庭 生活之乐。 【小题 2】结合全诗,自选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 5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结合全诗,可就以下几个点进行鉴赏。妍日,写出了春日的美好。催,写出了春天万物生发、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春意动,一个 “动 ”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好风,写出春风的和畅与怡人。 “卷 ”字极富动感地表现出 “市声 ”入耳的状况。时而传来的 “市声 ”反衬出小园的宁静,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家居生活的一份生机和情趣。 【小题 1】 A、 “不被人理解的烦闷 ”错,表现了与人世相隔的清闲和与自然亲近的超逸。(背景:陆游力

34、主抗金,收复中原 。朝中的主和派抬头,他被罢免回乡,过起了闲散的生活。) 【小题 2】( 1)炼字。 “妍日 ”是指春天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写出了春日的美好。催,写出了春天万物生发、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春意动,一个 “动 ”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卷 ”字极富动感地表现出 “市声 ”入耳的状况。 ( 2)手法:反衬。以 “市声 ”反衬小园的宁静,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家居生活的生机和情趣。 名著导读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每空 1分,共 6分) ( 1)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 _、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 2)中国戏剧家 _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 “生命三部曲 ”。

35、 ( 3)就编写体例而言,左传为 _体史书,战国策为 _体史书。 ( 4)司马迁的史记和 _的汉书为 _体史书。史记为通史,汉书为断代史。 答案:( 1)哈姆莱特( 2)曹禺( 3)编年体、国别体( 4)班固、纪传体 默写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文。(每空 1分,共 8分) ( 1) 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2)令 初下,群臣进谏, _;数月之后, 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 _,君知其难也。 ( 4)吾入关, _,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5)范增数目项王, _,项王默然不应。 ( 6)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_,庄不得击。 答案:(

36、 1)能谤讥于市朝( 2)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 3)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4)秋毫不敢有所犯( 5)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6)常以身翼蔽沛公 作文 “戏如人生 ”话剧节落幕了。而人生在继续,思考在继续。 戏如人生,那么,戏该是人生百态的一种映射吧?你欣赏的是哪一种戏,正说还是戏说?那一幕幕悲欢离合含蕴的又是怎样的人生意味呢? 人生如戏,那么,人生也该是一个创作演出的历程吧?该创作一部怎样的人生之 “戏 ”,又如何演绎这一出 “戏 ”呢?是逢场作戏,还是假戏真做?是 “有你的好戏看 ”,还是 “众人搭台唱大戏 ”?是 “好戏连台 ”,还是 “好戏在后头 ”? 请以 “戏 ”为话题,谈谈你对戏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