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143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渚 清( ch) 霜 鬓 ( bn) 惘 然( wn) 迁 谪 ( zh) B 潦 倒( lio)琴 弦 xun) 栈 ( jin) 钿 头( din) C猿 猱 ( ru) 崔 嵬 ( wi) 吮 血( shn) 贾 人( ) D锦 瑟 ( s)猿 啸 ( xio) 咨 嗟 ( ji)裂 帛 ( b) 答案: D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 “称李白为 谪仙 ”。 B

2、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 “庄生迷蝶 ”“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 蓝田玉烟 ”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孤寂而又迷惘的心境及对过去的追忆。 答案: A 下面是红楼梦中 “金陵十二钗正册 ”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

3、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林黛玉 贾惜春 妙玉 史湘云 B王熙凤妙玉 贾惜春 史湘云 C林黛玉妙玉 贾迎春 李纨 D薛宝钗 贾迎春 妙玉 史湘云 答案: B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B主人下马客在船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秦时明月汉时关 答案: A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 坐 长叹 (坐下) B画图省 识 春风面 (曾经) C 却 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 卜 此生休 (预料)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 ) 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是到别家去玩了;各处去一问, 没有。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开了;女人们却不独 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 发出的声音吧。 A果然宽恕不由自主 B竟然宽恕不由自主 C竟然饶恕情不自禁 D果然饶恕情不自禁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福娃 ”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

5、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有关专家认为, “十美十丑 ”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 “八荣八耻 ”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 沸反盈天 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B在 1: 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 不负众望 ,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方球门。

6、C直到 指手画脚 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 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 参差不齐 ,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谬种尘芥训熟百无聊赖 B搭讪蹙缩炮烙见风使舵 C唾弃草窠歆享揣揣不安 D牲醴寒喧倔强踌躇满志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11分) 面 子 孙智慧 可怜天下父母心 !城里的教学质量好,发了财的张生就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不久前,他的一个叔伯姐姐捎信来,说城里有套住房空着,让他先给看着,出租费好商量。张生高兴坏了,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更何况,平日里都是他有事求这个姐姐,现在这个姐姐居然也求

7、到自己的头上了,总算把丢的面子拾回来了。 他姐姐的住房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二楼, 100 多平方米。张生搬进来后,每天除了做些小生意就是接儿子上下学。 时间一长,等他了解了居住的环境后,却生出一种自卑感。原来这是一个 “干部楼 ”,住的都是干部,官衔倒是都不大,净是一些厂里的科长、 局里的主任之类的。和他这个平民百姓一比,把他从他姐姐那儿拾起来的面子重又给弄得荡然无存,这明显是低人一等嘛。张生看到别人的笑脸就感到了尴尬,感到了无比的羞愧。 这天,他接儿子放学回家,走到胡同口走不动了,胡同口围满了人,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张生驮着儿子挤进里边看热闹,仔细一听,明白了。他楼上的一个邻居正和两名警察争

8、论不休,警察要看他的驾驶证,那位邻居死活不让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理。眼下,市里正在创 “三优 ”,对交通秩序检查得紧。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那邻居更抹不开面子了,和两名警察吵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张生的儿 子跟张生要手机,说我给我同学打个电话。他儿子 “滴滴 ”地按了一通,喂,杨志的爸爸吗 我找杨志。啊,杨志,没走远,好啊,我这儿出了点麻烦,能不能让你爸爸过来一趟。没多大工夫,一辆小面包车驶来,车身上写着 “公安 ”俩字。从车上下来那个叫杨志的同学,来到张生的儿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班长,啥事 张生的儿子指了指那邻居,说我叔叔遇上了麻烦,想让你爸爸帮帮忙。那小子的爸爸径直走到那两名警察面前,低声耳

9、语几句,两名警察放了行。一旁的张生看得呆了,行啊,臭小子,你也会来这一套了,不过,也给我长了面子。儿子不屑地撇撇嘴:我同学 的爸爸是个大队长,我们班找他办事的多着呢。 这下,张生住的楼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想到楼里还住着个神通广大的人哩。再有人看着张生笑,张生就不再感到尴尬了,他看出大家都带着一种羡慕的表情。儿子能在班上当班长,他爹能差到哪儿去 这么个小芝麻官竟然也能办到大人都办不了的事呢 !张生更得意了,他不失时机地宣传他儿子,大家也都把他当成了个人物,张生感到和邻里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天,他又去学校门口接儿子。刚要扭身离去,又看见两名警察拦住一个骑摩托的人。张生觉得这个人很面

10、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儿子在旁边 ,那位同学肯定还没走远,一个电话打过去,问题就解决了。他拉着儿子往跟前凑。走到近前,他儿子倏地像骡子受惊了似的向他身后撤。干什么,你给老爸露脸的时候到了。张生呵斥儿子。他儿子却使了吃奶的劲把他拽到一边,说,那是我老师,我都听到她给我的那位同学他爸打电话了,谁稀罕咱帮忙 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嘟囔着:怪不得我看着有些面熟呢 ! (选自北文学,有删节) 【小题 1】张生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 1)正打瞌睡,扔过来 一个枕头。 答: ( 2)张生觉得这人很面

11、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 答: 【小题 3】文章第四段,作者是怎样通过场面描写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这个人物形象的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 3分) 【小题 4】文章最后写 “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 ”,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2分) 答案: 【小题 1】张生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爱面子。平时姐姐帮助他,他认为是丢了面子;姐姐有求于他,他认为是拾回了面子。看到同住一栋楼的人的地位比自己高,就感到无比羞愧,没有面子了;儿子一个电话解了邻居的围,便认为是儿子给 自己挣了面子。第二次想让儿子再露露脸,却没有露成,就怏怏不乐。总之,张生是为面子而活着,不管这面子该不该挣。 【

12、小题 1】( 1)正好需要(或非常及时), ( 2)张生想借儿子露露脸给熟人看,为自己再一次挣个面子。 【小题 1】一是通过一邻居与警察的争吵来烘托张生的儿子,面对 警察看驾驶证的要求,邻居只能与警察由争论到吵得脸红脖子粗。二是通过围观的人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越聚越多的观众面对这场争执也无能为力。三是通过张生 来烘托其儿子,张生只是驮着儿子挤进去看热闹,根本就没有想到有能力去帮助解决这场争执,这时只见张生的 儿子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就请来一位公安局大队长,把一场争吵化为乌有。一个 “小大能人 ”的形象,就在这众人的烘托下凸显出来了。 这样写的作用是借 “小大能人 ”的形象对社会上存在的 “为了不

13、应有的 面子 却丢失了应有的 面子 (原则)的现象 ”进行辛辣的讽刺。 【小题 1】张生在老师直接给儿子的同学的父亲打电话的情况下,又一次感到失去了面子,丢了面子,心情顿时不乐,喜怒哀乐全被面子左右了。作者以此给张生这些一生就为所谓的面子活的人以辛辣的讽刺:死要面子,最终还是会失去面子。从而突出了主旨。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 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

14、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结合主旨作答。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15、,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 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

16、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语日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 管晏列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鲍叔遂 进 管仲进:保举,推荐 B尝与鲍叔 贾 贾:做

17、买卖 C鲍叔不 以 我 为 贪以 为:认为 D管仲因而 信 之信:相信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鲍叔牙 “能知人 ”的一项是( 2分) ( )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B管 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C在柯地会盟中,

18、桓公背弃了曹沫逼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劝他信守盟约,说明管仲能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D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值得赞颂。这一点与孔子见解不同。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鲍叔终善遇之。( 2分) 译文: (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3分) 译文: ( 3)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4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2 分)( 1)鲍叔始终对他很好。( 2)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识别人才)。 ( 3)

19、百姓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予;百姓所不赞成的,就将它除去。(得分点:) 【小题 1】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信守 【小题 1】 表现鲍叔的为人; 是管仲的作用; 是管仲对如何执政的认识 【小题 1】原文是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只是想法,还没变成现实。 【小题 1】得分点: “遇 ” “多 ”“而 ”“知人 ” “俗 ” “因 ”“去 ”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4分) 春日即 事 (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作者简介: 李弥逊( 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

20、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小题 1】请对首句中的 “网 ”字进行赏析。 【小题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小题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小题 1】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 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21、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 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语言表达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 2分)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学研究人与现

22、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从研究方法上看,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 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 关键词: 答案:生态美学 和谐 美学 体验 (每空 1分) 今天是某校学生李小飞的父母结婚 20周年的纪念日,她要通过电台为父母点播一首歌曲以表祝福。( 4分) ( 1)她拨通了电台的热线电话,礼貌而简洁地对主持人说: ( 2)主持人答应了她的要求,随即李小飞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神秘而深情地对妈妈说

23、: 答案:)主持人,您好,我叫李小飞,今天是我爸爸妈妈结婚 20周年纪念日,我想点播祝福这首歌送 给他们,祝他们永远恩爱幸福,好吗?(答案:要点:问候语,自我介绍或介绍父母,点播事宜及祝福)( 3分) ( 2)答案:要点:称呼及问候语,深情的表达对 20年风雨相携的赞美,提示打开广播收听某节目感受一份惊喜。( 2分) 默写 填空( 6分) 【小题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_,枯松倒挂倚绝壁。 【小题 2】别有幽愁暗恨生, _。 【小题 3】 _,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 4】画图省识春风面 , _。 【小题 5】此日六军同驻马 , _。 【小题 6】 _,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

24、案: 【小题 1】连峰去天不盈尺 【小题 1】此处无声胜有声 【小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 【小题 1】环佩空归月夜魂 【小题 1】当时七夕笑牵牛 【小题 1】庄生晓梦迷蝴蝶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 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 “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想获得,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你也许有类似的经历,或对此有自己的认识。 请以 “放弃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