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三校高二下期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绸 缪 /荒 谬馈 赠 /匮 乏 篡 改 /编 纂载 体 /千 载 难逢 B 昵 称 /腻 烦作 揖 /通 缉缜 密 /嗔 怒奢 靡 /所向披 靡 C 饯 别 /栈 道 弦 歌 /眩 晕 怆 然 /沧 海 着 迷 /不 着 边际 D 旋 律 /舷 梯 蹊 跷 /奚 落置 喙 /姻 缘 蛮 横 /飞来 横 祸 答案: C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伊朗核问题对美国来说已经是一个 炙手可热 的问题,如果欧美对伊朗还不加大施压力度的话,那么,他
2、们的所谓处罚也只能是 扬汤止沸 ,不久伊朗必然拥有核武器,伊朗再将核弹、导弹 “两弹结合 ”,就拥有对罗马、柏林、巴黎、伦敦等欧洲大都市进行核打击的能力了。这也就是欧洲强国往往对于朝核问题 作壁上观 ,置之不理,在伊核问题上却表现得比美国更强硬的缘由。美国对来自欧洲各大盟国的催促,自然不会 掉以轻心 。 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作壁上观 D掉以轻心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经授权发布:鉴于现任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的官方交往。 B美国科学家杰伊 梅洛希表示,假
3、如该小行星撞击地球,将引发浪高约 21米的海啸,导致 7级地震,然后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 6.4公里、深约 518米的大坑。 C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黄岩岛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D目前,主张勤俭节约的呼声,似乎并没有唤醒和阻止住一些人追求 豪华的势头。 答案: A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 1.5亿, _。 _; _。_; _。 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按通常 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 40
4、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 1次跌倒 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救助不当,也可能帮 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 B C D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我们相信,在黄土深处根植了几百上千年的种种观念,一旦有了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这个时代的强烈 ,就会得到迅速的改变。 ( 2)据文汇报报道,荷兰格罗宁根国际象棋公开赛降下帷幕,经过 9轮比赛的比拼,中国国际象棋队的女子特级大师赵雪以 6胜 3和的不败战绩摘取桂冠。这也是中国女棋手首次在国际公开赛中 。
5、( 3)一连几天,他高烧不退, 不清,真把李老师给急坏了。 A刺激折桂神志 B冲击折桂神智 C冲击问鼎神智 D刺激问鼎神志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泉之灵 林子 十月。一场秋雨。 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
6、,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 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 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 “世界奇观 ”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 她婉约,曼转,不骄不躁,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 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 “米泉之精 ”的诗句, “米泉 ”,指的是酒。用 “米泉 ”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 !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 !从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汩汩生长,这是多
7、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 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 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 今天,她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铭。 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她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 地 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
8、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铧嘴类似都江堰的鱼嘴,当海阳河流来的水大时,灵渠可以通过大小天平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的安全。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水势平缓,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 实。灵渠,婀娜蜿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 灵
9、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 “灵 ”。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 “神灵 ”。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 “灵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 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 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 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
10、,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 (选自南方日报, 2011年 11月 30日) 【小题 1】本文主要写兴安灵渠,而第 段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雨后秋景和作者心情 ( 4分) 【小题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简要赏析 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小题 3】结合全文看, “地泉之灵 ”的 “灵 ”表现在哪些方面 ( 4分) 【小题 4】文章最后一段说 “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
11、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给你怎样的启发?( 6分) 答案: 【小题 1】 写雨后秋景,突出兴安明朗开阔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对兴安灵渠的观赏和描写; 写作者心情,强调作者心情的放松和欣喜,为后文饱览灵渠的美景,回想灵渠的过往作铺垫。 【 小题 1】第 段:句子由短而长,结构简单整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婉约 ”“不骄不躁 ”“引 ”等词语写出灵渠飘逸的特点,赋予灵渠鲜明的个性。 (2分。手法 1分,分析 1分,意思对即可 ) 第 段: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灵渠比喻成隐者,用 “安然 ”“从容淡泊 ”等一连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灵渠从容、淡泊、安详
12、(宽阔、坦荡、从容 )的特点。 【小题 1】 灵渠历史悠久,厚重而飘逸; 灵渠导引舟船,滋养繁华,济世济人; 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 灵渠屹立两千年不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灵渠教导我们要淘洗污浊, 保持圣洁,让心与心相通。 【小题 1】 (1)( 2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灵渠和铧嘴的赞美,( 1分)抒发了深刻的感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分 ) (2)启发: 要辩证地看待事物。 要学会变通。 (4分。每个要点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此题可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考虑, 4分。每个要点 2分,意思对即可,只答 “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内容作铺垫,给 1分。 【小题 1】 “简要赏析
13、 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的关键是 “赏析 ”, 2分。手法 1分,比喻、拟人答出一个即可,分析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此题属于概括题,结合第三段 “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 ”第四段 “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 ”,第五段 “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 ”,第六段 “ 灵渠的 “灵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 ” “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 ”答题。 4分。每个要点 1分,答出四点,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答此题先答出这句话的作用,再答出启示。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
14、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苏武传节选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 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 艄 鲩 鲁 墼 来蟛痪矗 载兀 颓 偻蛞栽帷媲浯屿艉佣 笸粒 缕镉牖泼沛饴碚 贫殒饴砗又心缢溃 缕锿 诏使孺卿逐捕不得 ,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 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
15、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 “子卿壹听陵言。 ” 武曰: “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二)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 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
16、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 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 “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 ”抑崇曰: “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
17、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 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 “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 ”日章笑答曰: “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
18、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 王氏:王安石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加以老母 系 保宫监禁 B自 分 已死久矣料定 C扶辇下 除 授予官职 D不敢 求 武访问 【小题 2】下 列划线词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武使匈奴 明 年皆为陛下所 成就 B且陛下 春秋 高汉天子我 丈人 行也。 C 虚心 欲相待独有 女弟 二人 D因泣下沾 衿 故使陵来说 足下 【小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求知 于 人 不拘于时,学 于 余 B 不妄 与 人接 欲呼张良 与 俱去 C
19、与 所 缺而未知者 重为乡党 所 笑 D 苟一日之用足, 则 玩心坟典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小题 4】以下各项内容都属于直接表现 “贤士隐居者 ”的 “贤 ”的一项是( ) 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 A B C D 【小题 5】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
20、,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 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小题 6】用 “ ”线给上面文段中划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小题 7】翻译上面两个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6分)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3分)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21、】 A 【小题 1】开门授徒 /仅有以自给 /非其义一毫不取 /家至贫 /常终日绝食 /邻里或以薄少致馈 /时时不继 /宁与妻子忍饿 /卒不以求人 【小题 1】 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使自己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 【小题 1】除,名词,台阶。 【小题 1】 “衿 ”通 “襟 ”; “足下 ”,您,相同。 A 明年,第二年;成就,提拔。 B春秋,年龄;丈人,长辈。 C虚心,不抱成见 ;女弟,妹妹。 【小题 1】两个 “与 ”都是介词, “和、跟 ”的意思。 A项 介词,表被动; 介词,“向 ”; C项 “所 ”字结构; “所
22、”和 “为 ”呼应,组成 “为 所 ” 的格式,表示被动; D项 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 “就 ”; 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 “却 ”。 【小题 1】 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 “隐 ”; 是侧面表现其贤 -有德行的,有才能的 【小题 1】 “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意思与原文不符。 【小题 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每错、漏两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4分) 【小题 1】( 1)自苦,使自己受苦, 1 分; “亡 ”,通 “无 ”, 1 分;信义安所见,句式 1分( 2) “隆寒披纸裘 ”大意 1分, “就访 ”1分, “延纳 ”1分。 附文言(二)参考译文: 读书人加强
23、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 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有人问高抑崇说: “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 ”高抑崇回答说: “我终年
24、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拜访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 ”但是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邃。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拜访过他,说他 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
25、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 时,收入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 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 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衣服送给他,说: “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
26、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 “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 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7分) 早秋 唐 许浑 遥夜泛 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 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 泛:弹,犹流荡。 拂:掠过。金河:银河。 淮南两句:典出淮南子 说山训: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和楚辞 九歌 湘夫人 “洞庭波兮木叶下 ”意。 【小题 1】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简析。( 4分) 【小
27、题 2】评论家认为尾联颇具浪漫色彩,请分析其妙处。( 3分) 答案: 【小题 1】颔联:由俯察到仰视,( 1分)由草间的残萤 与露珠写到天空的雁群。( 1分)颈联:由近看到远望,( 1分)由眼前稠密的树木到阳光下的远山。( 1分) 【小题 1】 3分)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 1分)一片树叶,被荡人心扉的秋波所感召,情不自禁,奋不顾身,展现了一叶追随洞庭波的诗情画意。( 2分) 【小题 1】颔联和颈联的描写角度的考查, “残萤 ”是俯察, “早雁 ”是仰视, “高树 ”是近看, “远山 ”是远望。 【小题 1】本题属于分析艺术手法类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手法才具有浪漫色彩,其次结合具体诗句与注释
28、进行分析或演绎。尾句讲淮南子有 “一叶落而知岁将暮 ”之句, “我 ”悟到 “洞庭 波兮木叶下 ”的诗情,是典型的借用典故以想象。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7分)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山房春事 岑参 粱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 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小题 1】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小题 2】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小题】( 4 分)李诗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
29、归不得的痛 苦失望心情。( 2分)岑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 2分) 【小题】两诗的抒情方式都是含蓄委婉的(答 “间接抒情 ”也可)。( 1分)李诗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 1分)岑诗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极不和谐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 1分) 【小题】 “对帝京的怀念 ”和 “有家归不得 ”各 1分, “对战乱所带来的萧条衰败 ”“昔盛今衰的慨叹 ”各 1分 【小题】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点,都是 “间接抒情 ”,再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 ”即可。 语言表达 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 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个别词
30、语)( 6分) 亚洲博鳌论坛是主要就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商讨并为亚洲经济适时提供前瞻性思路和引导的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 ( 1) ( 2) ( 3) 答案: ( 1)亚洲博鳌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 ( 2)它就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商讨 ( 3)为亚洲经济适时提供前瞻性思路和引导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 1: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调查,讨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 ”的问题。结果为 46的人选择了母亲, 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 ”, 11.4的
31、人选择了其他,仅有 3的人表示是父亲。 材料 2: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4分) 答案:( 1)我国家教中母教偏重、父教缺失的问题严峻。( 2分) ( 2)( 4分)示例一: 在家教中,父教与母教同样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 任老师。孩子最早是从父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样做男人,从母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样做女人的,父母别无选择地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示例二:
32、 在家教中,应纠正父教缺失的不良倾向。父教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父教在子女教育中的重大作用。为人之父要承担家长责任,严于律己,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要多跟孩子沟通,关心孩子成长。 示例三: 过多地依赖母教而缺乏父教,会造成男孩女性化的倾向,从而缺乏勇敢 担当重任的精神。不管男孩女孩,都不能缺少父教。父亲会让男孩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会让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有其他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每空 1分)( 6分) 【小题 1】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 2】 , 。哀
33、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小题 3】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杜甫登岳阳楼 ) 答案: 【小题 1】野芳发而幽香 水落而石出者 【小题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小题 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60分)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 “笑脸 ” 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