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47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豁 出去( hu) 吮 吸( sh n)扪 参 ( shn)猿 猱 ( no) B迁 谪 ( zh)轻拢慢 捻 ( ni n)幽 咽 ( yn) 钿 头( din) C 跬 步( k i) 镂 刻( lu) 驽 钝( n ) 舆 马( y) D 缅 甸( mi n) 聒 噪( gu)尾 鳍 ( q)追 逐 ( zh)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皮开肉绽逡巡瓮牖谪戍 B沸反盈天阜盛梦靥嗔视 C白浪涛天榫头膏腴凑和 D惴惴不安钗钏促缩寒喧 答案:

2、 A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 _ _ _一下,叫 “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李思佳同志 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 。 我再次 :让大家购买这本资料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A篡改就教 申明 B窜改就教声明 C篡改 执教声明 D窜改执教 申明 答案: D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天问更改写了

3、中国历史的进程 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 南宋朱熹、张 蛲 从谠缆词樵河氤悄鲜樵航惭 闹煺哦桑 故妥虐税倌昵昂 孀拥芮笱 氖 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粮食的生产,长期都能做到自给,对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十分不易的,这与科学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B一些 “80后 ”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 “ 鸟巢一代 ”,这些年轻人擅长与外国人对话,且爱国心强,北京奥运会是他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 C清华大学在江

4、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 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 2008年 “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 D马拉多纳表示,出任阿根廷国足教练圆了人生的一大梦想, “通过重返阿根廷国家队,让我再次感到了作为球员时的激情和动力,唯一不复存在的是当年的紧张。 ”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莺儿说 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 (第八回) B林黛玉曾与贾宝玉在花园里共

5、读西厢记,薛宝钗知道后,就告诫林黛玉说: “至 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第二十七回) C忠顺王府遣人来见贾政,说宝玉私藏了忠顺王爷的戏子,引得贾政大怒,又赶上贾环告状说宝玉逼死了王夫人的丫环金钏,贾政气急,于是打了宝玉,几乎还要勒死他,后被王夫人拉住,被贾母呵退。(第三十三回) D诗社即景联句,凤姐以 “一夜北风紧 ”开头,大家争先恐后,尤其是湘云、惜春是大展其才。结果又是宝玉落第,李纨罚他向黛玉求一枝红梅来。(第五十回)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看望 德国海 格

6、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 “培德 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 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 ”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

7、、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 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 “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 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 “我

8、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 “怎么 ” 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 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 “这是我妈妈, ”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

9、“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 ”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 “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 ”这肯 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 “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 “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 ”他没有把握地建议, “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 他还想说

10、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 “妈妈! ”他喊着 ,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 ”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 “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 “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

11、”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小题 1】 小说第三段( “她在接待室里 提着它出门。 ”)有什么作用 请作具体说明。( 4分) 【小题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 6分) ( 1)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 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小题 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 【小题 4】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7分) 答案: 【小题 1】 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 突出母亲

12、衣着 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 2分,共 4分) 【小题 1】 心理描写。表现了培德的紧张不安,怕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 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母亲为自己来看望儿子,却让他因此而丢面子而窘迫。(答 “自己来看望儿子,儿子却因担心丢面子而让她离开这里。母亲有些心凉气恼 ”也得分。)(每点 3分,共 6分。手法 1分,心情 2分) 【小题 1】拒绝吃蛋糕希望母亲早点离开;回房间看见蛋糕自责羞愧;与齐姆森一起吃蛋糕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1】形象特点: 彬彬有礼(有教养); 成熟懂事。( 每点 1分,共 2分)作用: 怕齐姆森瞧不起母亲,培德

13、才要母亲赶紧离开;齐姆森责备自己、跟自己分吃蛋糕,才让培德轻松一些。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每答对一点得 2分,答全三点得 5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此题考查对人物的描写手法。 【小题 1】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 1】本题考 查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 1

14、2分,每小题 3分)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 “一代新人 ”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 “知识分子 ”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 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

15、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 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

16、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小题 1】

17、下列对 “今天重提 知识分子 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的原 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 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小题 2】下列对 “文化自觉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小题 3】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18、 )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答案:见第二段。 【小题 1】原文是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 ” 【小题 1】见原文 “守护中国知 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 ” 文言文阅

19、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题。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 “汤琵琶 ”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 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 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 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 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 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

20、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 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 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 “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 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 吾殆死,惟久不闻郎 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 ”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轸石王子 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

21、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 中作食,奉匕箸于母。 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 “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 !”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 呜呼!世之沦落不偶 ,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 ,有删节 ) 注: 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 戏下:麾下。 轸石王子:作者自称。 土锉:土锅。 不偶:命运不好。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偶 泛 洞庭,风涛大作 泛:泛舟 B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 传 之 传:为 作传 C值寇乱,负母 鬻 食兵间 鬻:卖 D已不复见君 曩 者衣宫锦之盛矣曩:从前 【小题

22、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的一组是( ) 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见一老猿 ,须眉甚古 ,自丛箐中跳入蓬窗 ,哀号中夜 夕陈酒浆 ,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 B C D 【小题 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A 泊岸见 /一老猿 /须眉甚古 /自丛箐中跳入蓬窗 /哀号中夜 /天明 /忽抱琵琶 /跃水中 /不知所在 B 泊岸 /见一老猿须眉甚古 /自丛箐中 /跳入蓬窗哀号 /中夜天明 /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 C 泊岸 /见一老猿 /须眉甚古

23、 /自丛箐中跳入蓬窗 /哀号中夜 /天明 /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 D 泊岸见一老猿 /须眉甚古 /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 /中夜天明 /忽抱琵琶跃水中 /不知所在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 (4分 ) (2)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 (4分 ) (3)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 (4分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略 【小题 1】 B项的 “传 ”从上下文的内容上可以推断为 “继承,延续 ”之意 【小题 1】 是说汤应曾从小对音

24、乐有深厚兴趣, 是说在墓地旁弹奏琵琶 深情地祭奠已亡的妻子,均不能说明 “高超的技艺 ”。含 项的应该排除。 其他几项或描述,或衬托,或点染,用多种手法写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 艺 【小题 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核 汤应曾是邳州人,擅长弹奏琵琶,所以人们称他为 “汤琵琶 ”。他自幼爱好音乐,闻声歌声就哭。后来学习唱歌,唱完又哭。崇祯年间,当时李东垣擅长弹奏琵琶,江对峰继续了他的技艺,名声传播京师。江对峰往 世以后 ,唯有陈州蒋隐士继续了他的技艺的妙处。当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队,都学习蒋隐士的技巧

25、,但没有学得很好的,周藩王对此感到十分遗憾。汤应曾前往学习,不到一年就学成了。这件事被周藩王知道了,就召见他,把碧镂牙嵌琵琶赏赐给他,让他穿上宫中锦衣,在宫殿上弹奏胡笳十八拍,声音高亢凄清,十分动人。周藩王深为赞赏,每年供给米万斛,以供养他的母亲。汤应曾因此在大梁一带非常著名。 后来,征西王将军招募他到幕府之中,跟随经历嘉峪、张掖、酒泉各地,每逢打猎和阅兵,都让他弹奏塞上的乐曲。有个叫颜骨打的部下,善于作战布阵,他临战 的时候,下令汤应曾弹奏壮士的音乐,然后他才上马杀敌。有一天下雪, (汤应曾 )到榆关时,在马上闻声 篥的声音,忽然想念母亲而失声痛哭,于是辞别将军回家往了。 襄王听说汤应曾的名

26、声,派人聘请他。他在楚地住了三年。有一次在洞庭湖上泛船,当时风声大作,波浪涛天,摇船的人惊惶失措,汤应曾端坐于船中弹奏洞庭秋思,风涛才稍安定下来。船靠岸时 只见一只老孝猿,眉毛胡须都很白了,从水草丛中跳进船窗中,哀声号叫直至半夜。天亮时, (老猿 )忽然抱琵琶跳进水中,不知到哪儿往了。汤应曾从此失往了心爱之物,就惆怅不再弹琵琶了。 后来 ,汤应曾回家探看母亲,母亲还健在,但是妻子已经往世。母亲告诉他说: “媳妇往世的那天晚上,有猿在窗外啼叫,打开窗户又见不到。媳妇对我说: 我等待郎君不见来到,只闻声猿叫,是什么原因呢 我将要不在人世了 只是很久没有听过郎君的琵琶声,假如郎君回来,请他为我在石楠

27、树下弹奏一曲。 ”汤应曾听了毋亲的话,心情沉痛哀伤到不能承受。晚上他摆设了酒水,在妻子宅兆旁边弹奏琵琶来祭奠她。从此以后,他变得癫狂放纵,天天沉迷于酒色。正值战乱,他背着母亲在军队里卖食品 (给士兵 )。 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有桃源人见到而 同情他,载着他的母亲一同到了桃源。后来不知道他的着落。 轸石王子说:戊子年秋天,我讨食的时候在路上遇见过汤应曾,已不见他往日穿着锦衣的风光了。第二年,又造访汤应曾,他用土锅做饭,拿勺子和筷子侍奉母亲。人们都看不起他,我却对他更肃然起敬。汤应曾仰天长叹: “世上很少知音了,等我母亲往世后,我将到黄河一带往 !”我凄凉地答应他给他写传。五年之

28、后,我才能写好 (传 ),唉 !世道沦落,命运不好,叹息知音太少的人,难道只有汤应曾吗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 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 寒食:清明前一天 (一说前两天 )。 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小题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4分) 【小题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4分) 答案: 【小题 1】 “客思 ”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29、 “寒食 泪 ”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巾发雪争出, 镜颜朱早凋 ”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 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 “未知轩冕 乐 ”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 “但欲老渔樵 ”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 归隐的愿望。 【小题 1】 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 “客愁 ”比喻成 “春风 ”吹动的 “千 万条 ”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 “愁思 ”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 运用了夸 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 “倾 ” 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 “冶城潮 ”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中,作者以 “

30、雪 ”隐喻白 发,与 “朱 ”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 语言表达 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

31、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既在诗里运用了叙事手法,又于叙事中写出了羁旅之人的一种特殊心理。请 根据诗歌内容 ,运用 第三人称 ,写出作者诗中 所叙事情的整个过程 ,并插入对这个人的 神态和心理描写 , 200字以上。( 15) 答案:答案:示例: 一个清冷的早晨,他站在洛阳城的一条街前,远望原野,心情愉悦。这时,一阵凉风吹过,他不禁打了个寒战: “天真的变凉了呵,该入秋了吧?也不知远在千里的家里人怎样了? ”这阵秋风使他想到该给家里写封书信了。转身回到房里,刚 拿起笔,千言万语涌向心头:该说些什么呢?该嘱咐他们注意身体吧?该提醒他们请人塞好北边的窗户了吧?该把我

32、的归期告诉他们了吧? 刚封好信交给邮差,又担心没把话说清楚,赶忙追出大门。拦下他打开信封,又觉得没几句话可加了。 默写 默写( 8分,每空 1分) 【小题 1】飞湍瀑流争喧 , 。(李白蜀道难) 【小题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劝学) 【小题 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 4】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 【小题 5】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 隐锦瑟) 【小题 6】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 7】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小题 8】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小题 1】 崖转石万壑雷 【小题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 1】艰难苦恨繁霜鬓 【小题 1】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题 1】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题 1】谨庠序之教 【小题 1】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题 1】幽咽泉流冰下难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 意林杂志的封面上曾经刊登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能成为完美的自己,只要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大家还是小家?是良心还是钱财?是奋进还是苟安?是勇敢还是软弱? 请以 “生命中最重要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