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湖南省四县一中高一下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吮 吸 (yn)涎 皮 (xin)庠 序( xin) 笑 靥 (yn)百无聊 赖 (li) B 栈 (zhn)道舟 楫 ( j) /u( w)池汲取 (x)一夫作难( nn) C 间 或 (jin)经 传 ( zhun) 谬 种 (mi)角 逐 (ju)转轴拨 弦 ( xin) D 脊 鳍( j)锋 镝 ( d) 炮 烙 (po)聒 噪 (gu)扪 参 历井( shn)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竞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
2、天飞舞。 B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味带着铜惺味 C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撕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 D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王熙凤的出场和贾母对她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王熙风在贾府 左右逢源 ,地位非同一般。 B在桑地亚哥返回渔港的路程中,他受到鲨鱼的袭击,被他捕获的那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首当其冲 。 C鲁四婶愤愤的说: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 沸反盈天 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 D 少不更事 的我们往往异常勇敢,自以
3、为敢拼就能实现梦想,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忠告,常常在现实的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 答案: B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了不去受苦。 B “五一 ”国际劳动节当天,不少市民都趁着放假,和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C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造成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D “感动中国 ”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清明不仅是节日 郭文斌 春分过后
4、是清明。这是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它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而只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才有 “清明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 ”同在为 “清 ”, “日月 ”同在为 “明 ”,一个 “同 ”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水因山不浊,山因水不枯;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 “大同 ”之中实现了,这便是 “清明 ”。 清明 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
5、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载。齐生死便是由此而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 “清明 ”。而要参透这个 “清明 ”,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 生死并参 。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 ”,才能把握生的 “清 ”,死的 “明 ”,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 清明 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然,所谓春来草自青。或者说,只要我们在 “清明 ”之中, “死 ”就成为杨柳,就
6、会成为春色,就会成为秋千,就会成为风筝,就会成为踏青途中的欢声笑语。为此,清明前后,栽瓜点豆。这时候的瓜和豆睡醒了,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带着山水之清气和潮湿,带着日月之光辉和温暖,带着主人之期待和叮嘱,开始它们的旅行,走进农历,走进它们的缘分,走进它们的因果。 而充盈在天地间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家把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表面化了。出游是 惬意的,惬意可能让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了,所有的惬意就都成了 “归 ”意;所谓 “路上行人欲断魂 ”,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的目的是让你体会那个 “归 ”。 所以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
7、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庄子说得好啊: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活着看做是乐事,也就是把死去看做是乐事了。这是一种 “归 ”。面对人们对 “死 ”的看不开,庄子又说:丽姬是艾的女儿,许配给晋王时,哭得死去活来,对未来的陌生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感。 嫁过去住进王宫,享受锦衣美食,就对自己在家中哭泣感到好笑,早知道宫中如此舒服还哭个什么劲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对死亡恐惧不安,是否到头来也会笑自己对世界的依恋不舍很幼稚呢 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 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清明讲的就是这个 “道 ”。在杨柳依依
8、中,在草色青青中,在旧墓,在新坟,在山麓,在河滨,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 “道 ”,我们已和 “清明 ”擦肩而过。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是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 天地悟正大;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在我理解,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大年是冬祭。 而一切祭的背面却是暗藏的狂欢。 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一体两面,这便是中国人的大幽默、大安详。如此,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在阴
9、阳两界展开。把追思和狂欢均匀地撒在四季,让岁月芬芳,让大地馥郁,让灵魂清明,中国文化的大戏就这样一代代演了下来,一如长河。 这时的 “上河 ”已不单单 是清明的 “上河 ”了。如果说上巳节是中国的情人节,那么清明节无疑是中国的感恩节。有意思的是,她俩居然比肩接踵,让人不由赞叹中国人的智慧:昨天上巳,今天清明,如同一家人的前院和后院。前院求生,后院念死;环绕着前院后院的,是青青杨柳和无尽春色。上巳的主旨是幽会求子,清明的主旨是鉴死知生。这两个节日的奇妙联袂,真是让人叫绝。幽会之后是求子,求子之后是祭祖,生死相续,以生观死,以死鉴生,一个中国人特有的 “产业链 ”就这样形成了。它同时叮嘱我们,子不
10、必求,因为子在祖德;祖不必祭,因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就是最好的祭。 清 明不仅是节日,清明也是人格,是中华炎黄子孙的人格。 (有改编) 【小题 1】理解文中划线词、句的含义( 5分) 生死并参:( 2分) 而一切祭的背面却是暗藏的狂欢:( 3分) 【小题 2】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3】作者说 “清明看上去是季节 ”,文章体现了哪些清明作为节日本身的特点?( 5分) 【小题 4】文题说 “清明不仅是节日 ”, 结合文本,分析 “清明 ”有哪几个层面的深刻内涵。( 6分) 答案: 【小题 1】领悟生死的真谛或把生与死放在一起来思考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从表面上看,祭祀这一形式
11、是 “哀 ”的 (1分 ),但一体两面,祭祀之后都有欢声笑语,追思和狂欢相连接 (2分 )(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 1】结构上:点题 (或照应标题 ),总结全文内容,由自然的节日到人格,然后上升为炎黄子孙的人格。 内容上:卒章显志 (或点明主旨 ),强调清明是炎黄子孙的人格。 【小题 1】 昼夜等长、万物复苏; 荡秋千; 放风筝; 踏青; 栽瓜点豆; 祭祀。 【小题 1】 清明是一种精神,是一种 “大同 ”的天地精神; 清明是一种智慧,能参透生死,心怀感恩; 清明是一种人格,是炎黄子孙的人格。 或: 清明看上去是节日,其实是炎黄子孙的人格,是具有山水日月精神的人格。 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是天地
12、精神。懂得天同覆,地同载,也便参透生死。 觉悟了生死,便知珍惜、感恩、善待,便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及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结合下句 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 “我 ”,才能把握生的“清 ”,死的 “明 ”,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可把握生死的意义和价值。 句要抓住 “祭 ”“ 狂欢 ”的含义。 【小题 1】答文章的最后一段的作用,可从结构上 、内容上答题。 【小题 1】概括清明作为节日本身的特点,结合文本第五段可答出,答出任意 5点得满分 【小题 1】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
13、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此题说 “清明不仅是节日 ”,是要回答清明承载的意义与内涵。 文言文阅读 以下三节文字都选自荀子 -劝学,阅读后请回答小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 ,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 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i,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
14、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禽犊,小的禽 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小题 1】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形 乎动静(体现) B其 渐 之 C不 临 深谷(靠近) D教使之 然 也(这样) 【小题 2】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与 “以 美 其身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耻 学于师 B以 窥 周室 C以 愚 黔首 D 谨 庠序之教 【小题
15、3】甲文中画线句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人之学 /也入乎耳 /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B小人之学也 /入乎耳 /出乎口 /口耳之间 /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C小人之学也 /入乎耳 /出乎口 /口耳之间 /则四寸耳曷 /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D小人之学 /也入乎 /耳出乎 /口口耳之间 /则四寸耳曷 /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小题 4】甲乙丙三段文字,都是阐述与学习有关的话题,但内容各有侧重,请分析三段文字的内容。 (3分 ) 【小题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0分)
16、(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分) (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4分) ( 3)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甲文谈学习的态度与目的,乙文谈学习的环境与内容,丙文谈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小题 1】( 1)君子的本性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善于向外物借助罢了。 ( 2)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是用来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 “礼 ”“仁 ”之道。 ( 3)干、越、夷、貉的孩子,
17、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 啊 【小题 1】浸泡、浸染 【小题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A形容词意动用法 B、一般动词 D、形容词活用动词 【小题 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小题 1】结合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可知甲文侧重谈学习的态度与目的,结合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可知乙文侧重谈学习的环境与内容,结合 “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可判断丙文侧重谈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核。 【参考译文
18、】 君子的学 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轻声的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 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变得跟黑泥一样黑。香草兰槐的根叫做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 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
19、,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是用来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 “礼 ”“仁 ”之道。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 ;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 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
20、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假舆马者,非 利 足也利:对 有利 B不积小流, 无以 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一 也一:专一 【小题 2】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21、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于 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 蓝 B蚓无爪牙 之 利,筋骨之强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 之 然也 C假舟楫 者 ,非能水也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 者 ,用心躁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 【小题 3】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青,取之于蓝, 而 青于蓝 君子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 致千里 吾尝终日 而 思矣 登高 而 招 臂非加长也, 而 见者远 蟹六跪 而 二螯 A B C D 【小题 4】文段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与其它三项有区别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22、于水。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蚓无爪牙之利,筋 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利 ”应该解释为 “使 走的快 ” 【小题 1】两个 “焉 ”都是兼词,相当于 “于此 ”,可译为 “从这里 ”“在这里 ”。 A 项,介词,相当于 “向 ” / 介词,相当于 “从 ”; B项,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代词,代它。 C项,代词 “ 的人 ”/助词,起提顿作用 ,构成判断 【小题 1】 转
23、折 修饰 递进 并列 【小题 1】仅用比喻论证, BCD三项还用了对比论证法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8分 )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强移句:用庄子 逍遥游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意,喻自己之入严武幕府,原是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 【小题 1】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 “独宿 ”的特点的?( 4分) 【小题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前两联写 “独宿 ”之景,后两联直抒 “独宿 ”之情。 首联写独
24、宿的环境,通过对 “清秋 ”“井梧 ”“蜡炬 ”等景物的勾画,渲染了凄清寒冷的氛围。颔联写 “独宿 ”的所见所闻,长夜角声悲凉,月色无限美好,但无人共赏,独宿不寐,表现了诗人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颈联和尾联直接抒发了诗人 “独宿 ”时对国事的担忧和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之情,并表明自己不愿在幕府中暂且得安的漂泊苦闷之感。 【小题 1】 1、借景抒情。如首联,通过对 “清秋 ”“井梧 ”“蜡炬 ”等景物的勾画,烘托出诗人心境的抑郁悲凉,表现出诗人对国事充满忧虑、对漂泊生活深感苦闷的感情。 2、反衬。颔联以月色的无限美好反衬诗人独宿幕府时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 心情。 3、用典。尾联化用庄子 逍遥游 “
25、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句。表明自己目前是勉强求得暂时安居的现状。(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小题 1】 “独宿 ”是全诗的灵魂之所在,前两联写 “独宿 ”之景,后两联直抒 “独宿 ”之情,能做到逐联分析则可得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此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反衬、用典的手法,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 ”即可。 语言表达 这 100多年来,已有 10多位法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人获 “诺奖 ”的高频率与法国人对文学、对读书 始终热情不减有关: 其一,法国虽然只有 6000 万人,却有 500 多家出版社,出版社数
26、量与我国相当。 其二,法国出书多,写文章的人也特别多。法国有 250多万年轻人写过书或投过稿,也就是说 6的法国人热衷当 “文学青年 ”。 其三,法国人尊敬文化人,文学艺术在法国永远是最高尚的。 其四,法国人的文学修养普遍较高。从总统到部长、从老板到艺人、从老师到学生,似乎懂得法语的人都爱写点东西,而且他们写文章和投稿全凭质量发表。 其五,法国人爱读书。法国的图书价格虽然比我国贵得多,但法国人买书从不吝啬,读书从不停滞,所以法国又是 一个图书消费大国。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状,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 (100字左右 ) 答案:法国 100多年能产生 10多
27、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与法国举国上下热衷读书、热衷文学的浓烈氛围分不开的;我国一直以来都没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与国人漠视优秀传统文化,日趋浮躁和功利化的情绪以及整个国家的轻视阅读与文学的人文环境分不开的。 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 “什一而税谓之彻。 ” 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税。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联系社会实际,试做简要分析。 (100字
28、左右 ) 答案:体现了儒家 “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实行 “彻 ”制,减轻赋税,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老百姓一定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这种以 “富民 ”为核心的经 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0分,每空 1分) 【小题 1】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小题 2】玉露凋伤枫树林, 。 (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 3】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小题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小题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29、义, 。(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 7】故木受绳则直, 。 (劝学) 【小题 8】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振四海。(过秦论) 【小题 9】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 【小题 10】千载琵琶作胡语, 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答案: 【小题 1】可以横绝峨眉巅 【小题 1】巫山巫峡气萧森 【小题 1】万里悲秋常作客 【小题 1】别有幽愁暗恨生 【小题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 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小题 1】金就砺则利 【小题 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小题 1】赢粮而景从 【小题 1】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 物如此,人亦然。 请以 “各有各的精彩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