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1540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其他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8分,每空 1分) 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大卫 科波菲尔是他的一部“半自传体 ”小说。 在 巴金 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 三部长篇 组成的 ,是他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巨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 长沙)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氓)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前赤壁赋) 答案: 查尔斯 狄更斯 激流三部曲 挥斥方遒 为变徵之声 信誓旦旦

2、 齐彭殇为妄作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媲美 /譬喻回溯 /塑料花圈 /圈养贩卖 /皈依 B骨髓 /随意盘桓 /城垣模样 /模仿悲恸 /恫吓 C纨绔 /胯下市侩 /杂烩强迫 /倔强油炸 /札记 D痉挛 /靓妆噱头 /戏谑横财 /蛮横档案 /当铺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眩晕 / 光彩炫目重叠 / 高潮迭起心酸 / 人间辛酸 B心率 / 心律不齐掠夺 / 攻城掠地陈规 / 墨守成规 C轻闲 / 清闲自在再世 / 再所不辞青山 / 山清水秀 D法治 / 法制社会绿阴 / 绿草如茵直言 /

3、 仗义执言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们常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忧国忧民,吟诗作赋,呵佛骂祖,最后醍醐灌顶,一醉方休。 B暑假里的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 “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 C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了 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主办权。 8月 14日晚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青奥会开幕式所体现的科技创意、文化特色和价值理念,很值得南京学习借鉴。 D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答案: C 下

4、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截至上月底,这个城市市区二手楼成交价最高可达 7000元一 9000元平方米,就连十几年楼龄的无电梯住宅,开价也要 5000元平方米。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 “中华赞 ”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第 41届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上海举办, 2010年 5月 1日是世博会开幕式的日子,当天在空中拍摄世博会的盛况,发现世博会的各个场馆前站满了前来参观的人群。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标

5、点符合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必 须具备三个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的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B人们都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游览黄山之后发现它果然是秀色可餐,名不虚传。 C 8月 15日是全国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举行哀悼活动的日子。从天安门广场到舟曲抢险现场,从北国边陲到南海之滨,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以下半旗、集体默哀等多种形式,表达深切的哀悼之情。 D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 小题 3分) 何为国学 方克立

6、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 “科学 ”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 “学无分中西 ”),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 “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 “缓行 ”,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 “国学 ”,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 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 “一国所有之学 ”,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7、与海外 “中国学 ”或 “汉学 ”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 “古学 ”、 “旧学 ”或 “国故学 ”,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 “四部 ”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 “六艺统四部 ”, “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 “通人之学 ”,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 、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 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 ”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 艺文志将

8、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 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 “子部 ”来说,四库全书总 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 “医家 ”,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 “一座山 ”,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

9、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题 1】下列关于 “国学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 “学无分中西 ”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

10、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 “国学 ”,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 “四部 ”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 “六艺之学 ”。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 “缓行 ”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

11、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 “通人之学 ”,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 “通 ”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 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小题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 “医家 ”,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 “集 ”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 学、哲学

12、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略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偷 父 刘心武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 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再回过头去观察大门,

13、没有问题呀!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 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呀!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 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的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动,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 “出来!放下手里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出来咱们好商量! ”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 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 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 “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 但他那副 “久经沙场 ”、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

14、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来到门厅里,我让他站在长餐桌短头靠里一侧,自己站在靠外一侧,把窗帘叉收到自己这边,开始讯问。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 ”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 “你想过,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 吗? ”他叹口气,说出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 ”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 14 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小学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15、。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 “饿吧? ”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冲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出去,对他说: “我知道,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 事了。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 我要去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 “我还不想走。 ” 我大吃一惊,问他: “为什么? ”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 “我爸在床底下呢 ”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人在卧房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里,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并且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

16、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 我要我爸 求您了! ” 那幅油画,是我前几年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 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茬,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就细问他: “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可是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后来我听懂了,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的男人跑了。他爸把他拉扯大。他记得他爸,记得一切,记得那扎人的胡子茬,记得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是给老板挖,于是他讲到了去年那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

17、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 简单地说,村外的小 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没想,就先叫了声“爸 ”。他奇怪他爸的像怎么挂在了我屋里?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这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画像的油画,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

18、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 “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 “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 (雅创教育网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前文写 “我 ”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 “父 ”埋下了伏笔。 B少年执 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有怨恨之情。 C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时,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

19、。 D “我 ”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E少年走后, “我 ”若有所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小孩子,舍不得他离开。 【小题 2】从文中看, “我 ”对 “少年 ”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 4分) 【小题 3】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6分) 【小题 4】小说结尾说, “我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 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这样写,有人认为 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答案: 【小题 1】 AB 【小题 1】紧张 尴尬(哭笑不得) 惊奇 怜悯 吃惊 紧张 同情

20、感动 【小题 1】 靠结伙偷窃为生的流浪汉(母嫁父亡) 玩世不恭 深爱父亲 良心未泯,愿意从善。(一点 2分,答到三点就行) 【小题 1】 A合情合理。 从人物性格上来说,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说,符合 “我 ”的性格特征; 从情节上来说,与前文的翻窗而入形成呼应,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从主题上来说,这样结尾能强化主题,使小说表现的人文关怀更清晰。(一点 2分) B不合实际。 从人物性格上来说,虽然 “我 ”同情他,也想救治,但他毕竟是个窃贼, “我 ”对他还有防范之心,不可能希望他经常光顾。 从情节上来说,这是少年消失之后 “我 ”想说的话,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有 “马后炮 ”之

21、嫌。 从主题上来说, “我 ”对社会的批评和忧虑,对少年的愤恨和同情已经在前文表现出来了,最后这样结尾有些画蛇添足之感。(一点 2分) 【小题 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 “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 ”襄子曰: “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 “子之誉日闻吾耳, 察子之事,田

22、野芜,仓 廪虚,囹圄实 。子以奸事我者也。 ”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歧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 “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 ”遍饮而去之 。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无道 ,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

23、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 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 (选自淮南 汜论训)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 ) A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劝告 B社稷危,国家殆 危险 C子以奸事我者也。 侍奉 D穆公追而及之歧山之阳 南面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分) ( ) A赵襄子围于晋阳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B入多而无怨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无道以其

24、无礼于晋 【小题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 “善用赏罚 ”做法的一组是(分) ( ) 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 遍饮而去之 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 A B C D 【小题 4】下面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本文通过几个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依照百姓的喜恶来劝善禁奸,就能够做到 “守约而治广 ”的道理。 B赵襄子赏高赫,是为了倡导君臣之礼;齐威王烹无盐令,是为了禁绝臣子以奸事君。赏罚虽异,均利于治。 C野人盗杀秦穆公的骏马,秦穆公不但不责罚,反而为野人身体考虑而送

25、酒给他们,显示了秦穆公的德泽。 D齐桓公要征兵打仗,下令有罪在身的人可以交纳钱物代替亲身作战,既使自己大有所获又使百姓没有怨言。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 3分) “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 ”遍饮而去之( 4分) 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别紫云 陈维崧 () 二度牵衣送我行,并 州才唱泪纵横。 生憎一片江南

26、月,不是离筵不肯明。 ( 1)首句有一细节特别有表现力,请简析之。( 2分) 答: ( 2)古代诗话中有一种说法叫 “无理而妙 ”,意思是无理之语,实则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真挚的情感。请谈谈 “无理而妙 ”在本诗中的运用。( 4分) 答: 答案:( 1)牵衣 两人感情之深(或依恋之深) ( 2)最后两句诗人用极主观的口吻埋怨明月无情,痛恨月亮在离别的时候就特别明亮,似乎有意与人作对( 2分),看去虽是无理之语,却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对于环境格外敏感,即使是美景也会引发哀伤的情绪( 2分)。 语言表达 已过去的两年高中生活一定有你难忘的记忆,请你在回放中选择描写班级活动里的一个欢乐场面。 要求: 必须运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 以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为主 200字左右 答案:略 作文 请以 “生活给我智慧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自选 立意自定 不少于 700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 “生活 ”,指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所涉及的范围。 “我 ”,决定了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智慧 ”,指辨认、判别、发现和创造的能力。审题关键:必须把 “智慧 ”与 “道德 ”“意志 ”两概念区分开来。爱心、诚信、谦虚、宽容、见义勇为、克己奉公等均属道德范畴;顽强、刻苦、勤奋等应属意志范围。而智慧则应该包括理性的判断和创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