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林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31570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河南省林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河南省林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河南省林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河南省林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河南省林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河南省林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其他 (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 2)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 答案:( 1)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分;每句 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

2、新时代。 B季老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时夹杂些所引资料的数种语言文字,使那些外语和文史基础差的学生有点不知所云。 C开放性作文题目给学生以极大的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答题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D会展期间,龙大师技艺精湛的现场表演引人注目,展台前,观众对他巧夺天工的木雕船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答案: B( “不知所云 ”形容内心感动、悲伤,难于表达。多用于自谦,不用于对方或 他人)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_, _,_, _, _,承戴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3、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它们看似陈旧 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 B C D 答案: C(注意 ,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先说文化,再说历史,然后转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参加这次考试前,我在心里做好了准备,万一若在考试中失利,决不气馁,更不会放弃。 B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奋进,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C新来的语文老师给人的感觉,并不像原来的语文老师那样,严厉而不敢接近。 D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

4、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答案: D( A“万一 ”和 “若 ”重复, B语序不当,应为 “深思 猛醒 奋进 ”, C表意不明, “严厉而不敢接近 ”指谁?)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

5、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 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

6、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 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 自合于球

7、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 ”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从心所欲,不逾矩 ”,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 “从心所欲 ”者往往 “逾矩 ”, “不逾矩 ”者又往往不能 “从心所欲 ”。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小题 1】 下列关于 “格律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格律是

8、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人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 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

9、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 “从心所欲 ”和 “不逾矩 ”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

10、律用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人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D “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答案: 【小题 1】 D(以偏概全,不是 “都从 ”,而是 “大半 ”从格律入手) 【小题 2】 A(理解错误, “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错误,应该是 “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 【小题 3】 D(无中生有, “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

11、达到较高的境界 ”文中无处体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分) 画有风骨人有风趣 漫记 “漫画大师 ”华君武 余 玮 华君武,江苏无锡人,著名漫画家,有 “漫画大师 ”与 “漫画中的齐白石 ”之称。在当代中国漫画界,华君武是最具艺术魅力、吸引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漫画家。 华君武的漫画是含蓄隽永的,又是 “火辣辣 ”的。 “难得幽默 ”,这是华君武的一方图章。他善于在无情的嘲笑中揭露某些人和事之可鄙、可恶与可笑,又善于在善意的幽默中,在诙谐、戏谑、嘲讽、滑稽中展示深刻的思想,阐释人生的哲理,让人莞尔,令人展颐,留下无尽的回味。 幽默是一种美感,是机智、聪慧的化身。没有幽默,就没有漫画。只

12、有熟悉生活,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分析,才能捕捉 社会现实中的那些乖张可笑、荒诞不经和不合情理的现象。开会时,他揣摩与会者不同的神态;在火车上,他从旅客的服装谈吐中去猜度他的职业、性格;上医院,牙科医生脸上的口罩、耳鼻喉科医生头上的反光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随身总带着一个记事本,不论走到哪里,想到什么,哪怕一句话,他马上抓住,把它记录下来。这个记事本,是他漫画素材的小仓库,一有空他就把它们细细揣摩,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有的仅两个字,有的只一句话,有的则是一段有趣的对话,还有一些未成型的草图。等到有朝一日用得着的时候,他就移花接木,把幽默和讽刺结合 起来,画出一幅幅很有意思、令人回味的漫画

13、。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华君武的创作开拓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他说: “我这个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容易忘事,所以只能靠用小本本来记的 笨方法 。 ” 人们对于华君武都有一种亲切感,感到他离我们很近,近到可以走进自己的心里。华君武的漫画真可谓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看他的漫画常常有一种自己的心思被他幽默地道破的欣喜感觉。有一次,他在上海开会,在旅馆里听到一个人在打长途电话,在电话里讲了一些具体的日常琐事,大多是无足轻重的话语,还讲了许多废话。华君武当即画了一幅公费出钱的 长途电话:一个穿着背心、裤衩的人,一边悠然自得地在沙发上抠着脚丫子,一边打着长途电话,真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妙趣横生。华君武

14、说: “这件事的本身就十分典型,因此,我只是稍微作了些艺术的夸张。 ”华君武不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丰富了幽默美学,发展了幽默文化,而且以幽默艺术家应有的历史使命感,赋予幽默艺术以社会人生的深度,提高了幽默艺术的品位。 讽刺与幽默是漫画的灵魂。为了寻找漫画的灵魂,华君武煞费苦心。为创作漫画自动楼梯,他曾几易其稿。起先,他画了一把扶梯,一个人正在拼命向上爬。可他对此不满意,觉得这样 讽刺干部向上爬的现象,岂不只是个思想品德的问题吗?不行,得改。于是,他又画了一群人在争先恐后地抢攀一把梯子,这样的改动比原来有说服力,但又不符合他想讽刺的干部队伍中的主要精神状态。难啊!画不下去,他就只得搁下画笔。一

15、次,他在北京车站看到了只能上不能下的自动电梯,心里豁然开了窍: “这样画,立意不就更含蓄、更深刻了吗? ”于是,一幅深刻揭露干部安排中的只能上、不能下的现象的作品很快勾勒出来。终于找到了漫画的灵魂,他乐不可支。 其实,华君武在艺术上有着一种特有的幽默,在生活上他同样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感,那种幽默感弥 漫在他生活的每个角落。到了耄耋之年,他仍不失风趣,不减对事物的敏锐感觉,甚至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可由此得到缓和、化解,有时也给自己开几句玩笑。有一次,他在院中散步,不小心跌进没盖盖子的沙井,伤了腿。友人电话慰问时说: “听说你掉井里了? ”华君武马上回了一句: “你不落井下石就好。 ” 2010

16、年 6月 13日上午 9时,华君武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享年 95岁。华君武生前留有交代,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追悼会、告别式。 漫画大师走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纪念他呢?其实,华君武不只是个漫画家,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看到他更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选自文史春秋 2010年 9月,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华君武的漫画在诙谐、戏谑、嘲讽、滑稽中展示深刻的思想,阐释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笑中思索、回味。 B第四段中说 “人们对于华君武都有一种亲切感,感到他离我们很近,近到可以走进自己的心里 ”,这表现了他平易近人的品格以及对于民众的深

17、深的爱。 C华君武对于漫画的 创作有非常严谨认真的态度,为了寻找漫画的灵魂,他费尽心思,甚至数易其稿。 D华君武摔伤了腿,一个平时有过节的朋友打电话时,华君武说 “你不要落井下石 ”,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E华君武年龄大了,只好用记事本来记录生活中的感想,这也表明他的记性差了,很多事情都会忘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创作的灵感。 【小题 2】华君武漫画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6分) 【小题 3】从文中看,华君武的幽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文中说华君武在创作漫画自动楼梯时三易其稿,请比较这三 幅漫画稿,谈谈对 “漫画的灵魂 ”的理解。( 8分) 答案

18、: 【小题 1】 A( 3分)( 2分) B( 1分) 【小题 2】要点: 善于观察生活; 善于积累素材; 勤于思考,透视社会人生。 【小题 3】 在艺术创作上,幽默是他漫画的灵魂。他把幽默融入漫画创作中,展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让人们在笑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在生活态度上,幽默是他面对生活的武器。他以自嘲和幽默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与苦难,表现了乐观的态度。 【小题 4】第一幅画中展现一个人往上爬,只是对他个人品格的讽刺;第二幅漫画中一群人在争着爬一个梯子,讽刺的是官场中人们 对职位的热衷;第三幅漫画中通过自动楼梯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批评了只上不下的用人制度。讽刺与幽默是漫画的灵魂。第三幅漫画具有幽默

19、的形式、讽刺的实质、深刻的批评,让人看后忍俊不禁,深深思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 没有名字的东西 (法国)奈保尔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 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 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 ”我问。 波普总是说: “啊,孩子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我觉得波普特别健

20、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的很爱跟我说话。 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 “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 “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 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 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 波普说: “你阿姨走了,孩子。 ”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 ” “啊,孩子 !这个问题提得好。 ”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

21、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 哈特说: “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 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 “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 ”有一次他说, “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 不再会珍惜它们了。 ” 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 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 哈特说: “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

22、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 “这家伙准疯了。 ”又补充道: “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 ” 哈特没有全说错。大 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上。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 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

23、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 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 “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 告诉我。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 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 因为他开始干活了。 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有一次我问他: “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 ”他竞臭骂了我一通。 “你他妈的真讨厌, ”他说, “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 (注:奈保尔,英国作家,获得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

24、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叙述了波普的独特,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 ”这些矛盾的叙述,让人对波普产生好奇。 B小说开头描写波普乐此不疲忙碌的情形,突出了波普的勤奋,表达了我对波普的赞美欣赏之情,为下文写波普的转变铺垫。 C波普原来在街上却不招人喜欢,被人们视为傲气、懒惰,后来被哈特等人接纳,被认为是和他们一样的好汉。这说明波普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D小说的结尾, “我 ”追问波普先生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

25、,说明 “我 ”并不理解波普的变化, “我 ”仍然希望波普还是原来那个爱和 “我 ”说话的波普。 E小说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情节,详尽地描写了波普转变的心理过程,为读者展示了波普的 “我 ”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 6分)人生转变,也展示了作者的非凡的洞察力。 【小题 2】 “我 ”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 6分) 【小题 3】简要分析 “我 ”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小题 4】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还是可悲 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做分析。(

26、8分) 答案: 【小题 1】选 E得 3分,小说中并没有详尽描写波普转变的心理过程,选 C得2分, “波普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 ”错误,选 B得 1分,突出了波普的 “勤奋 ”不准确,最主要的应该是突出他的 “诗意情怀 ”。 【小题 2】 “我 ”眼中的波普热情、 健谈、具有诗人气质,后来变得嚣张,令人害怕;众人眼中的波普傲慢、无用、不受欢迎,后来变成了英雄。 (4分 ) 这种不同表现了理想世界(儿童世界)与现实生活(成人世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 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小题 3】 “我 ”是故事的见证人,以 “我 ”来展现主人公的形像。 “我 ”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借 “我 ”的情感态度揭

27、示了作品主题。 第一人称 “我 ”的使用,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真实自然; ( 6分,写出一点得 2分,写出 3点得 6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 4】从追求精神(诗意)(理想)到追求物质( 实际)(现实)。( 2分) 可悲:是对现实的妥协。( 2分) 消失了理想和诗意的生活,工作就会失去情趣性,尽情想像的创造性就会缺失,与世俗趋同的人生将会是平庸的人生。 波普本来一直都在抗拒命运,最后我的追问触发的他的愤怒,招致臭骂,说明在他的内心深处,诗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不愿提及的伤痛,一个遥远美丽的梦, “做有名字的东西 ”是对现实生活不得已的妥协。( 4分,要求考生围绕观点做充分阐述,

28、结合文本,大意符合即可) 可喜:生活的压力需要每一个人面对现实。( 2分) 虽诗意但脱离现实的生活,必然会被生活抛弃,走出理想的空 中楼阁,脚踏实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实而理性的人生。 波普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作为一个充满诗意的人的时候,他不断地和现实发生冲突,最终在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后,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开始做有名字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证明。( 4分,要求考生围绕观点做充分阐述,结合文本,大意符合即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也。为人骁勇,走及奔马。梁末,调民七户出一兵,弘肇为兵,隶开道指挥,选为禁兵。汉高祖典禁兵,弘肇为

29、军校。弘肇为将,严毅寡言,麾下尝少忤意,立 肷敝 形 怨矢咦嫫鹨逯 酰 胝匦斜 粒 锖廖薹福 骄 弧涛狼拙 聿骄 贾富邮梗 旃榈戮 诙仁埂 惺槊畔缕秸率隆咦婕泊蠼 胙钸 、苏逢吉等同授顾命。隐帝时,河中李守贞、凤翔王景崇、永兴赵思绾等皆反,关西用兵,人情恐惧,京师之民,流言以相惊恐。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杀戮,罪无大小皆死。是时太白昼见,民有仰观者,辄腰斩于市。市有醉者忤一军卒,诬其讹言,坐弃市。凡民抵罪,吏以白弘肇,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燕人何福进有玉枕,直钱十四万,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僮 隐其钱,福进笞责之,僮乃诬告福进得赵延寿玉枕,以遗吴人。弘肇捕

30、治,福进弃市,帐下分取其妻子,而籍其家财。 弘肇不喜宾客,尝言: “文人难耐,呼我为卒。 ”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行,苏逢吉、杨 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厉声举爵属太祖曰: “昨日廷论,何为异同 今日与公饮此。 ”逢吉与 亦举大爵曰: “此国家事也,何必介意乎 !”遂俱饮爵。弘肇曰: “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 毛锥子 安足用哉 ”三司使王章曰: “无 毛锥子 ,军赋何从集乎 ”弘肇默然。隐帝自关西罢兵,渐近小人,与后赞、李业等 嬉游无度,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弘肇与杨 稍裁抑之。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帝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

31、曰: “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 !”悉取所赐还官。隐帝春秋渐长,为大臣所制,数有忿言,业等乘间谮之,以谓弘肇威震人主,不除必为乱。隐帝颇欲除之。夜闻作坊锻甲声,以为兵至,达旦不寐。由是与业等密谋禁中。 乾祜三年冬十月十三日,弘肇与杨 、王章等入朝,坐广政殿东庑,甲士数十人自内出,擒弘肇、 、章斩之,并族其三家。周太祖即位,追封弘肇郑王,以礼归葬。 (节选自新五 代史 汉臣传第十八,有删改)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高祖典禁兵典:掌管 B高祖疾大渐渐:转好 C坐弃市坐:定罪 D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鬻:买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

32、全都表明史弘肇武断专行的一组是( 3分) 麾下尝少忤意,立 肷敝 br 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 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杀戮,罪无大小皆死 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 文人难耐,呼我为卒 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弘肇少言寡语,但治军相当严厉。他的一个手下由于不听从命令,被史弘肇当场乱棍打死,将士们见状都吓得腿直发抖,因此,他的军队纪律十分严明。 B史弘肇辅政后只知道严厉治理,但不知明辨是非。燕人福进被诬告并被处死,他的妻子儿女被史弘肇的手下人分别霸占,财物也被瓜分。 C史弘肇重武轻文,不喜欢和

33、文人来往。在窦贞固家的宴会上,史弘肇力陈安朝廷,定祸乱,有武将就足够了,至于文臣没有什么用处,因此他受到了三司使王章的反诘。 D史弘肇凶暴无端 ,树敌很多。隐帝亲近小人,又想摆脱大臣的控制,自己主政,于是与李业在宫中密谋,诛杀了弘肇与杨 、王章三人,并族其三家。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 ( 2)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 5分)侍卫孔目官解晖狡诈凶暴,那些犯罪的百姓,没有敢申诉的。 ( 2)( 5分)那些

34、为国出征的健儿们没有得到特别的赏赐,你们有什么功劳,竟敢接受这些赏赐!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列各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小题 1】诗的颈联上下两句写景各用了什么表现技巧?描绘出怎样的意境? 【小题 2】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 【小题 1】颈联中 “空园白露滴, ”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 2分) “孤壁野僧邻 “

35、则是运用烘托 ,以只有“野僧 ”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的孤身一人的情景。( 2分)营造出孤寂、凄清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苦无依。( 2分) 【小题 2】 “独 ”与 “久 ”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 1 分)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一 “独 ”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 2分)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 2分) 语言表达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一些重复 碌牡胤剑 诓挥跋煸 獾那榭鱿拢 梢陨境 氖悄募复 浚恍葱蚝牛 分) “义无反顾 ”的意思

36、是按照道义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回头。 “义无反顾 ”的意思 和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 ”的意思 相近,但它更强调一个 “义 ”字,它 只能用于某个人或 某些人为正义事业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但是有些人偏偏丢掉了 “义无反顾 ” 这 条成语中最关键的 “义 ”字,只看到剩下的 “无反顾 ”这 三个字,只要一个人干一件事,不管好事坏事,只要下定决心、绝不回头地干下去,就说 “义无反顾 ”,甚至不是人的行为也用它表述。这就改变了这条成语的感情色彩,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 答案: 仿 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与之组成排比句,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6分) 例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

37、在安逸中退化。 答案:示例: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风帆在平静中收起;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脚步在受挫时停止。 作文 写作( 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开会迟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公司每次开会,总有职员迟到。公司为此制定了种种奖罚措施,但是,开会迟到现象依然普遍。 不久,公司新来了一位办公室主任,公司会议多数由他主持。他发现,会议室平时有多余的凳子,每次开会,迟到者总不急不慢地进来就座。于是,有一次开会,时间一到,他就把会议室多余的凳子全部搬走。众多迟到者像往常一样陆续走进会议室。他们环顾一圈发现:一个多余的凳子都没有。来晚的职员只得站着开会。第二次开会,迟到者明显比上次少了。第三次开会,竟没有人迟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参照 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