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1592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加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应 届 yn参 乘 shng忏 悔 chn症 候 zhng B咀 嚼 jio阙 qu然 愠 色 wn断 垣 yun C押 解 ji筵 yn席暮 霭 i窥 ku视 D 揩 干 ji诡 gu计 弥 补 n磐 pn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应: yng,症: zhng; B项,嚼: ju,愠: yn; D项,揩:ki,弥: m。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的字音以多音字居多,而且大多是易混淆有多音字,这有利于引导学

2、生平时仔细区别多音字的读音,教师也可提醒学生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依义定音,这样就不至于死记。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改革开放 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自鸣得意 答案: A 试题分析: “年青 ”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正是青年时代。 “年轻 ”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此处用 “年轻 ”更好,所以排除 B、 D; “以致 ”后面接不

3、好的结果,所以排除 B、 C; “自鸣得意 ”是贬义词,放在此处明显不合适,所以排除 C、 D;因此,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仅仅是考成语,而是将常见实词、虚词、成语放在一起考,将考查的范围加以扩大,让学生全面掌握词语的运用,更符合考纲要求,不至于让学生只记成语,而忽略了一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下列句 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进这一陌生的境地。 B为了响应市政府建设 “森林城市 ”的号召,植树节时,学校派出了几十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C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

4、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D近些年有个现象: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倾向于选择就业机会多的热门专业,可是四年后热门专业往往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反而成为最难就业的专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主客颠倒,应改为 “比较文学 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B项,结构混乱,应改为 “学校派出的几十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 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 “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 ”或 “食用水果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 A项选材较好,用与教材相关的内容作为病句的材料,既考查了病句,又熟悉了教材。但 B、 C两项考查的点重复,都是考查结构混乱,这还是不够严谨

5、。 下列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 。 , , 。 ,只要我们好好珍惜生命的给予,并不断用心去打造,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 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 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 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 上帝给了他残缺的肢体 却让他拥有了一个芳香的心灵 霍金就是这样一只苹果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有 “只因 ”“所以 ”关联词,所以必须是在一起, 中的 “给予 ”与后文 “生命的给予 ”是照应的,所以放最后,排除 B、 C; 中 “这样 ”是承前被上帝咬得特别重的苹果,所以放在 后,因此选 D。 考点:本题

6、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本题选材贴近生活,有时代感。结构上是总分关系,层次清楚,另有 “只因 ”“所以 ”“这样 ”等逻辑关系和指代关系明显的词语,所以难度应不大。本题既考了连贯,也考了学生论证的思路。 现代文阅读 丁肇中访谈录 (有删节 ) 主持人:有一位科学家曾经作过一个比喻,他说人类就像是一些生活在海洋深处的深水鱼,从来没有到海边去过,意识不到自己生活在水里,只有当海水溅起水泡的时候,才会引起某些有智慧的鱼对水的注意:原来我们是生活在水里!您或者其他科学家是不是就像这些有智慧的鱼? 丁肇中:可能是吧,但我认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好奇心。每一个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有

7、不同的动因,但我只能说我自己,我最主要的动因是好奇心。 主持人:是好奇心促使您把最微小的粒子以至最广大的宇宙,都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丁肇中:对,这样研究才能不断地深入下去。你不去做实验,永远不会知道谜底和真相。你可以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们对物理、对世界的认识和现在完全是两回事情。一百年以前,我们认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几十年后人们发现,原子核是最基本的东西;再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基本粒子才是最基本的东西。所谓的基本粒子,上世纪 70年代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夸克,可是没有人能够知道一百年以后,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主持人:作为一个终生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如果永远不

8、知道自己所研究的 “谜底 ”是什么,会不会对自己的工 作产生怀疑和茫然感? 丁肇中:我所怀疑过的,只是实验技术本身有没有错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做过方向错误的实验。 主持人:您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您经常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如果别人不认可,那是别人的事,绝对不要因为他们不认可,而改变你自己;但同时也要不断地怀疑自己。这听上去有点矛盾。 丁肇中:自信,同时也要能自疑,这不矛盾。 主持人:怎么把握这种自信和怀疑之间的度? 丁肇中:自信你的实验好好去做是会成功的,但是在做具体每一步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非常小心,要花很多时间去检查它,因为实验中 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你最后的

9、错误。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怀疑的是手段、是过程,但绝对不会怀疑目的。 丁肇中:不能轻易怀疑你的最终目的,那是很不好的。 主持人:其实在很年轻的时候,您的一些天赋就表现出来了,中学同学因为您聪明管您叫 “丁大头 ”,美国的大学同学管您叫 “怪人 ”,那个时候您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跟大家不一样、有没有觉得自己怪呢? 丁肇中:总而言之只能这么说,我个性比较孤独,就是说朋友不是特别多。比方说,我念中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看武侠小说,我是从来不看;同学喜欢出去打弹子球,我也从来不去;我喜欢的是看 看历史或者物理、数学方面的书。 主持人:可是今天您领导着几百个科学家,实际上是一个宠大组织的领导,现在您还会觉

10、得孤独吗? 丁肇中:与物理学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我的同事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从来不参与。跟我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人跟我工作了很多年;我从来和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似的来往,只是业务的来往。我很少、几乎没有到任何科学家家里吃过饭。 主持人:大家会不会说您没有人情味? 丁肇中:就是说我保持距离,原因是有重要问题时我得做决定。这绝对不是说我故意敌对或者冷淡任何人,我只是愿意自己独立思考。 【小题 1】访谈开 始时,主持人用 “智慧的鱼 ”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 4分) 【小题 2】综观这篇访谈,主持人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 6分) 【小题 3】丁肇中说: “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不参与。 ”

11、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5分) 答案: 【小题 1】运用比喻( 1分)引起话题,很自然,既表达了自己对被访者的赞赏崇敬,又不像直接夸奖那样俗套,这样也可以使双方关系更为融洽( 2分);另外,比喻的运用,使文本更有情趣,进而吸引读者。( 1分) 【小题 2】主持人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科学研究的最初动因是什么?(就是探究世界奥秘 的好奇心) 如何理解科研中的自信与怀疑?(对研究方向是自信的,而研究过程中的怀疑是一种谨慎态度) 怎样看待科学研究中的 “孤独 ”(这个 “孤独 ”就是一种独立思考,是一种学术合作的单纯性) 【小题 3】对丁肇中的这样行为,我以为,这既表现了他对独立思考

12、的学术个性的坚守,也表现了他对世俗功利可能对学术研究纯粹性的破坏的高度警惕。但是如果把自己的全部生活全部纳入学术活动中,又是我不赞同的,尤其是与学术合作伙伴,如果仅仅只是学术联系,而拒绝友情的渗入,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人是感情动物,丰富的感情生活,应该是人生幸福的 重要内容。因此,我可以尊重丁先生那种只要学术合作伙伴而拒绝感情交流的朋友的处世方式,但我不会效仿他这样的方式。 【小题 1】 试题分析:访谈也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所以基本的写作手法与普通记叙文是一样的,只是是以 “说 ”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所以理解分析时就可以将其当作普通记叙文来看待。本题是理解重要词语,要求学生从含义和结构两个方面

13、入手分析。这样本题就不难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对重要词语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从本题中学到访谈的技巧,也从中学到语言交际的技巧。本题体现了语 言交际的实用性。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本题是考查学生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所以只要将访谈内容进行正确的层次划分,然后概括大意,本题就不难了。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并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点评:命题者是通过本题让学生掌握访谈的线索和思路:访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一个中心话题是由诸多小的问题组成的,所以话题之间要有联系也有区别。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探究类的题,对于丁肇中的这

14、种态度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信口开河,也不能不着边际。按常理来说,应该从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来思 考。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点评:本题很有针对性,也很贴近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不至于空洞无物。而且丁肇中先生专心学术的态度也很值得学生学习,当然我们也该辩证地来看待他的这种态度。这其实也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 “她只能活七小时 ” 注 美 保罗 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 3 点 40 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 “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 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

15、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 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 34大道第 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 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 “创造奇迹 ”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后,本市新闻编辑 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只能活 7小时,除非 ” 包括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

16、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 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 A、 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 “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 ”理查兹博士说, “我将打电报。等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 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 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有权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 柯里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 ”基

17、弗大夫向柯里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 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早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 6点 30分,柯里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 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 7点 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 “是柯里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 柯里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 “现在, ”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 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

18、,行驶在西区高度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 65英里,这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里蒂大夫说: “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作不了的事。 ” “也许是, ”一个记者说: “但是从现在起,大夫 ,靠你了。 ” 此后,记者们惦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勃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 “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里夏 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 ”凯瑟琳 马隆低语着, “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择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1943年 8月,获 1944年普利策

19、新闻奖。 【小题 1】这篇报道以顺序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4分) 【小题 2】新闻语言 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3】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1)以顺序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 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时间紧;( 3)清晰显现出援救进展,表明人们援救行动之快,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体现人们的仁慈的爱心;( 4)现场感强,给读者以时间紧迫的阅读感受。 【小题 2】画线部分运用了 “仁慈 ”

20、“奄奄一息 ”“焦急 ”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如:将青霉素称为 “仁慈的东西 ”,因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 “仁慈之车 ”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小题 3】( 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 “不抛弃,不放弃 ”的人道主义精神。( 2)在战争的年代对人性、爱的关注与渴盼。( 3)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4)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小题 1】 试题分析: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 者一目了然

21、,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本文的标题就是 “她只能活七小时 ”,这就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加上按时间顺序推移,七小时的终点越来越近,气氛越来越紧张。结合这一点去思考,加上 “顺序 ”的常规作用,组织本题的答案:也不是很难。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构思技巧的能力。 点评:文章的线索、写作顺序是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既考查了对写作顺序的理解,也借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思路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小题 2】 试题分析:由题中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 ”这一转折关系的句子可知,命题者 的意图是考查画线句子中 “非客观平实 ”的语句。然后结合本文的主旨及题目 “她只能

22、活七小时 ”来回答本题。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点评:本题命题者可谓匠心独到,从新闻这一讲究客观平实的文章中找到了富有情感的一段并以此命题,既提醒了考生注意新闻的特点,也考查了学生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就算是新闻撰写者在生命面前也是那么富有感情,这其实是对考生以人性的教育。 【小题 3】 试题分析:要理解本题必须注意注释的作用,因为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意图都与时代背景有关,尤其是本文写于二战这个特殊的时期,因此,应该可以比较容易得到 “尊重生命 ”以及 “团结协作 ”的写作意图。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点评:韩愈提倡 “文以载道 ”,白居易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23、合为事而作 ”,都强调文章的时代性,社会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本题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时要知人论世,自己写文章要尽可能的服务于社会,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文言文阅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

24、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 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喏。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 1】下列对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沛公 从 百余骑(从,跟随、随从) B范增数 目 项王(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C军中无以为乐, 请 以剑舞(请,请允许我) D常以身 翼 蔽沛公(翼,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小题 2】对下列加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项伯乃夜驰 之 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 之 不敢倍德也 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 且

25、为所虏 A 不同, 相同 B 不同, 也不同 C 相同, 不同 D 相同, 也相同 【小题 3】下列句子与 “为击破沛公军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 3分)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跟随,意译为 “带领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能力。 点评:对实词的考查主要考查其语境义,而词类活用必须要理解其语境义。本题四个选项,就有三项考到了词类活用,可见词类活用是考查实词的重点,平时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词类活用。 【小题

26、2】 试题分析: 动词,去;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副词,尚且; 副词,将要。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点评:文言虚词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十分有必要。 【小题 3】 试题分析: “为击破沛公军 ”是省略句, “为 ”后省略 “我 ”; A项,介宾短语后置;B项,被动句; C项,省略句, “与之谋 ”; D项,判断句。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点评:文言句式是常考的知识点,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课内特殊句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辨析课外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学贵有恒 勤勉之道

27、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 “欲速则不达。 ”孟子曰: ”其进锐者其退速。 ”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 “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 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 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

28、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释】 壅 (y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 芒芒:疲倦。 【小 题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3分) A驽马 徐 行弗间 (缓慢 ) B他人莫 及 也 (比得上 ) C其子 趋 往视之 (催促 ) D自 矜 功效也 (夸耀 )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3分) A 而 力疲气竭思 而 不学则殆 B灌溉 以 时耳固 以 怪之矣 C凡人 于 初植者张良曰: “长 于 臣。 ” D苗 则 槁矣此 则 岳阳

29、楼之大观也 【小题 3】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3分) (2)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1)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 3分) (2)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趋:快步走。本题可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其父拔苗助长后告诉其子,其子很疑惑,于是快步去查看。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实词均为多义词,但这几个实词是明显的课内知识迁移, “清风徐来 ”“徐公何能及君也 ”“他

30、日趋庭 ”“自矜功伐 ”都是课内句子,这有利于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连词, 但是; B项,介词,按照 /通 “已 ”; C项, “于初植者 ”定语后置 /介词,比; D项,副词,于是 /副词,就是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 “凡人于初植者 ”中的 “于 ”比较难,因为这种有法比较少见。 “苗则槁矣 ”中的 “则 ”应意译为 “已经 ”,该用法也不多见,所以学生要学会在语境中理解虚词。 【小题 3】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词语:( 1)既:已经。厌:厌倦。加:更加。( 2)捷:快速。至:到达。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翻译句子及理

31、解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的重要实词较多,其中好几个是课内知 识的迁移,如“既 ”“厌 ”“加 ”。另有 “捷 ”是常见的不常见用法,这提醒考生平时学习既要多识记常见实词的含义还要注意一些常见词的非常见含义。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小题 1】诗中 “悬 ”、 “隔 ”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4分) 【小题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 3分) 答案: 【小题 1】示例一: “悬 ”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32、示例二: “隔 ”是 隔开,写出了 “钓船 ”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 鞯囊饩场 分) 【小题 2】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 “还似 ”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 髌 斓挠昃啊纠 菏 嗽擞昧肆氲谋硐质址 擞裳矍暗南萄粲昃傲 氲蕉赐核 杌娉隽丝 髌 斓挠昃啊 分,只需写一种表现手法即可,写出手法 1分,分析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诗句 “雨如悬 ”“万点空蒙 ”可见此雨应是小雨,所以赏析时应扣住“小 雨 ”这一特点来分析。 “隔钓船 ”要思考为什么将 “钓船 ”

33、隔开了,再加上 “空蒙 ”一词进行理解,本词的表层含义就不难了。营造的意境就得结合全诗来分析了。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炼字题,赏析 “隔 ”这的答案:也很规范:解词 +释句+手法 +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但赏析 “悬 ”的答案:不够规范。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仔细分析诗中 “咸阳桥 ”“洞庭湖 ”可知,后两句是由引及彼的联想。另有 “似 ”字就更能确定这是联想之景。然后可以得出虚实结合的手法。 考点:本题 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表现手法中的虚实结合是最难的,所以学生必须熟悉常见的虚写的内

34、容,即梦境、想像、回忆的内容均为虚写。课内学过的雨铃霖对分析此诗应该有一定的帮助。 语言表达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8字。( 4分) 新华网日内瓦 1月 16日电(记者刘国远)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 16日宣布,该组织今年的年会将于本月 23日至 27日在达沃斯举行,年会的主题是 “合作创新的力量 ”。 据世界经济论坛官员介绍,确定这一主题是因为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通过合作和创新 才能得到解决,他们希望这一主题有助于与会者就全球关注的各种问题展开辩论。 据介绍,在 “合作创新的力量 ”这一大主题之下,这次会议的议程又分为 5个小主题,分别涉及商业、经济与金融、

35、地缘政治、科技、价值观与社会等方面。议程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全球关注的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能源形势、食品供应安全等。 答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今年达沃斯年会主题 试题分析:新闻的标题是用高度精炼的语言将新闻的内容加以概括。所以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最主要的信息。为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应从新闻的导语中提取信息,这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的能力。 点评:拟写新闻标题是常考题,因该题型既可以考查新闻知识,也可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还能让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 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 “一句话新闻 ”。 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

36、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 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还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答案:日本财长在七国财长会议上希望人民币升值。(原文的主要人物是“日本财长 ”,他 “公开表示 ”、 “他要求 ” 是消息的主要内容)。 试题分析:消息的主要信息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背景、影响。一句话新闻一般不要

37、求具备所有的信息,但最主要的信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要具备,如果背景很特殊,或者影响很大的话也要有交代。学生要分清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考点:本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一句话新闻是时代的产物,尤其是网络新闻大力推动了一句话新闻的发展,将一句话新闻作为考题有利于学生跟上时代的节奏,有利于新闻体裁的与时俱进。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 1分,共 8分) 【小题 1】然力足以至焉, , ; 【小题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小题 3】臣以险衅, 。生孩六月, 。 【小题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答案: 【小题 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8、 【小题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小题 3】夙遭闵凶 慈父见背 【小题 4】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期功、茕茕、孑、夙、闵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选用了课外名篇名句的默写,这有利于检测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课外知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 1: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尝 言: “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 材料 2: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马寅初 材料 3:法国启蒙思想家伏

39、尔泰曾说: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要求:阅读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答案:略 试题分析: 1 “我们 ” 某一生命个体或某一群体。( “我 ”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思想者的风采,改革者的品格,某一民族、某一政党、某一种文化文明的处境 ) 2 “少数 ”与 “多数 ” 力量地位的对比(弱势与强势、边缘与主流)、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差异 “少数 ”与 “多数 ”的力量对比,是否 “少数 ”者一定居于弱势、处于边缘,而 “多数 ”者则一定居于强势、处于主流?他们所需的精神品格是否一定都如材料中所言,是少数时需要勇气,是多

40、数时需要宽容? 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少数者处于边缘,力量弱小,却行走在时代的前列;多数者掌握话语的优 势,守成的力量强大,成为时代发展的阻力。少数被多数围攻,真理被权势压迫,维新被守旧诟病,此时,作为少数者有没有勇气坚持,坚持真理,坚持梦想,坚持信仰?而作为多数者有没有胸怀包容,包容异己,善待批评,尊重对手? 少数会变为多数,劣势会变为强势,当少数者由边缘进为主流,随着地位的转化,精神品格也要随之变化。当初备受孤立,有勇气坚持自我、信守信仰固然不容易,那么现在权势在握,人多势众,有宽容之心善待异己则更加艰难。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它需要有一种唯真理是从的使命感,需要有对生命尊重和

41、关怀的大同情。 少数者掌握权势,多数者一无所有,少数者成为社会的精英、居于主流,而多数者却不断被边缘化。对于少数者而言,需要的不是勇气,反而是宽容,是尊重,是关怀;对于多数者而言,需要的不是宽容,反而是勇气。权利靠自己争取,沉默只会不断地走向被奴役。 3 “勇气 ”与 “宽容 ” 什么是勇气? “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马寅初) “虽千万人吾往矣 ”,勇气是由内而外的,是源自内心的强大,源自对真理的信服,对梦想与信仰的热爱;源自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 与对文化的尊严的执著。心中唯有真理,唯有倾注了全部生命热情的

42、梦想与信仰,才能不唯上,不唯权,不唯势,也不唯俗;才能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判断,有不盲从、不依附的人格,才可能泰山压顶不折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什么是宽容?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 ”(狄德罗)宽容是一种能力,宽容也是一种自信,它源自开放的胸怀、理性的精神,源自平等的观念、尊重的思想。大权在握者、沉默的大多数往往缺乏这种精神,往往以势压人,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信奉的价值当成是普适的价值,以强力推行之。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权势与世俗的暴力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做了那摧木之风、湍堆之岸,往往将社会的优秀人物、卓越的思想当成是异端、叛

43、逆,必欲除之而后快。 立意角度举隅: 1寂寞圣哲 傲立时代的潮头 我思故我在:思想者的风采 思想者永远是少数,但为了思想的权利决不盲从于多数,决不屈服于压力,尽管 “倾听我的耳朵,要在两百年后才出世 ”(尼采),独立苍茫、无人喝彩的孤独和寂寞,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也不能使他们退怯。 改革是少数人的破冰之旅 守成的力量无比强大,却有少数的仁人志士,力肩梦想,变革现实,不 懈进取,置身家性命于不顾,管他前面是地雷阵、万丈断崖,也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我一个都不宽恕 ”:独与世俗叫阵的决绝。 与世俗为敌,与沉默的大多数作对,决不苟同流俗,决不随波逐流。 “我的活着,就是要让他们皱眉 ”。 2追寻梦想

44、 那孤独前行的背影 不惧嘲笑,不畏风寒,冲破阻力,为梦想而孤独前行,执著不舍。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却不改初衷,依然坚守。 3守望家园 养护心灵的绿地 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之中,做一个清 醒者。 众人奔竞利益,乐此不疲,而颜回却安贫乐道,处贫贱而不移,居陋巷而不改。 钻营权势,征逐利益,世风的围攻之下,庄子却安然独钓,守护心中的明月。 沈从文,做不了时代的逐浪者,那就退守心中的边城,回望逝去的美好。 不断被娱乐化的现代,将自我放逐,让心灵沉静。 尘世生活的中心,永远是欲望。 离红尘愈远,离心

45、灵愈近。 让脚步慢下来,直到停止,然后静静地思考、回味和体验。 最后一个匈奴:日渐消逝的文化的苍凉与坚守的孤绝。 4张扬个性 永做天地之中的 “这一个 ” 敢于标新立异,决不盲目从众。 坚持自我, 决不因多数人的反对而放弃自我,放弃独特的个性。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 5感谢反对者 不因反对者是少数而无视甚至压制。 6理性地对待不同的声音,尊重少数人的思想。 7警惕多数者的暴力。 8警惕文化的暴力。 9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做逆来顺受的大多数。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的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这类题的审题立意首先要找到材料之间的要同点或者相异点。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很适合于区分考 生的阅读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区分度较大。是高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一种题型。考生平时应适当的加以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