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 11月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应酬( yng)粗犷( kung)颓圮( p)婆娑( su)起舞 B瘦削( xu)参乘( shn)浸渍( z)叱咤( zh)风云 C彳亍( ch)押解( ji)百舸( g)长歌当( dng)哭 D饿殍( f)喋血( di)桀骜( o )妄自菲( fi)薄 答案: B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_,一天内攀登上 500米高的山岭,又下到 1000米深的峡谷。 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员工把
2、全部精力 _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制开发中。 国际数学大师,已故中科院院士陈省身教授在一个学术会议上,曾呼吁科学家要 _名利,甘于清贫。 A考查贯注淡薄 B考察灌注淡薄 C考查灌注淡泊 D考察贯注淡泊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要辞职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不胫而走,大家不禁对此议论纷纷。 B园丁康居工程这一好消息传出之后,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C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D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 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 “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 ”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其中,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将有积极作用。 D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一般说来,人类创造的文化分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部分。但文化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类实践活
4、动的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被创造出来 。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便是人类衍生和创造出来的新文化,即科普文化。它是人类在科普实践中创造的一类科学而先进的文化。 科普文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如同谈到人文文化就会想到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和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谈到科学文化就会想到天文、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对自然抽象和总结的成果一样,谈到科普文化,我们也会十分自然地想到包括科普讲座、展览培训、科技节、科普文章、科教影视等一切科普形式和内容在内的科普实践的结晶。 在表现形式、内涵和功能方面,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 明显区别,从而形成交叉和渗透。它
5、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都追求真理普遍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文文化侧重于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营造,科学文化侧重于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和物质世界的营建,而科普文化则致力于传播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协调和平衡发展。 科普文化是 “为人 ”和 “人为 ”的文化,是调动并激发人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的文化,是致力于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科普文化既提倡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又提倡有亲切人文情怀的科学精神,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 人们奋发向上,并同时左右采撷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成果,从而使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交互融合,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珠联璧
6、合,共同支撑现代文明大厦。 【小题 1】下列对 “科普文化 ”这一概念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A科普文化致力于传播科学文化,是人类在科普实践中创造的一类科学而先进的文化。 B科普文化是人类衍生和创造出来的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C科普文化侧重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科普文化具有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双重性,因而缺少独特的功能表现。 【小题 2】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 A科普文化可以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协调和平衡发展。 B在表现形式、内涵和功能方面,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是交叉、渗透的。 C科普文化是
7、科普实践的结晶,包括科普讲座、科教影视等一切科普形式和内容在内。 D科普文化是一种传播人类文化并以探索人类物质世界为根本目的的文化。 【小题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共同发展,必将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B科普文化的普及必能弘扬、传播和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C科普文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弘扬人文精神。 D在科普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科普文化将随着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考查对文中重要概
8、念的理解。 A项应为 “致力于传播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 ”; C项 “侧重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指的是科学文化而不是科普文化; D项不是 “缺少 ”,而是 “具有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A项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 ”不可能 “融为一体 ”; B 项应是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之间交叉和渗透;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之间在表现形式、内涵等方面,不存
9、在交叉; D项应含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方面,除了探索还要创造。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筛选并整 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从曲解原意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人类衍生
10、和创造出来的。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故乡的山梨 李辉英 一个人谁没有一个故乡呢。对于故乡的留恋,或是说一些回忆,恐怕也全是人人少不了的。 故乡使你留恋的地方太多了,一座山,一丛林,一条小溪,甚而是一些荒坟,都会给你留下亲切的影子;说到故乡的特产,那就更叫你关怀了,愈是久离故乡的人,愈是关心不忘故乡的特产,有时管叫你渴想得口水直流 那是为了思念特产得不到手 的缘故。 但这种特产,却并非都是
11、名贵的东西,即以食品一类来说,肉包子也许就是特产之一,五香豆腐干也可以算是故乡的一种特产,此种食品,全在于地方风味的宝贵,而且更可以进而以某种特产物品或食品传名外方,叫别人一听到某种物品时,不自觉地就会联想起那出产物品的地方来,譬如南翔的包子,南京鸭肾,福建肉松,莱阳梨等全是。 说到梨,故乡也出产一种梨,因为不是种在人家园子里面而是自己生长在山上的 ,所以叫作山梨。这些山梨虽然并不出名,外人很少知道,在当地却是家喻户晓的。由于这种山梨的生长,很可以推想到故乡偏僻落后的社会情 形来,若在繁华的省份,人烟稠密的地方,那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这些山梨自由生长的,大概不等结到七成熟时,早被别人打光了。留待成
12、熟后再摘下来吃的事情,怕是不会有的。 说起故乡的山梨,并不像一般梨子那样甜蜜可口,皮嫩如膏;反之,它倒是一身酸味,皮厚得像一层老布。 你们也许很以为怪了,这样的山梨,有什么值得不忘的呢。 不,我觉得故乡的山梨特别叫我不忘的地方就是它的酸和粗厚的皮!因为它是和一般梨子迥乎不同的。如果让植物学家来解释的话,山梨的酸味和粗厚的外皮,正可以说是为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才长着的,因为山丛之中,杂虫甚多,如 果它生得又嫩又甜,怕不待成熟早让虫子们蛀光了。果然,山梨里面很少有生虫子的。 山梨的外皮虽然粗糙异常,但它的内中肉瓤却又嫩又甜,比起本地生梨和天津鸭梨要细致得多,而且又富有水分,剥了皮,一口就全吃净吮干了
13、。 山梨的酸味是特别让人难忘的。普通一般人对于甜的感觉得之容易,忘之更快,不比酸的味道,虽不能使人愉快,却足可叫人轻易忘记不掉。在事务方面,我觉得也是这样,得意的事情容易忘记,酸辛的事情倒是时常留在头脑之中不能忘去。 我爱故乡的山梨,特别爱吃它的酸味,因为我每每从它的酸味中,来比拟自身寒酸的境遇;是的 ,我的生活永远是在酸味中过着的,我没有过一日属于甜味的生活!也许,我此后的日子还是要在酸味中过着的呢。所以,对于故乡的山梨就因此更给我不能忘记的深深的印象了。 故乡的山梨又是上市的时候了,村妇们定又一群一群的提着筐,肩着担子,还有背着口袋的,到人家里去作交易。她们不要钱,只是换些得用的东西,像棉
14、花、布头、绒线一类的物品。这种交易倒很和上古时代 “日中为市 ”的 “以己之有,易己之无 ”的情形有些相像,不同的就是没有固定的交易时间罢了。我爱故乡的山梨,但我更忘不掉比山梨还要酸上万倍的故乡人们诉苦无处的非人生活。 【 小题 1】结合 两段的内容来谈谈为什么作者家乡的山梨可以在完全成熟以后被摘下来吃。( 6分) 【小题 2】文中第 段说 “你们也许很以为怪了,这样的山梨,有什么值得不忘的呢 ”,请结合全文来分析山梨让作者念念不忘的原因。( 6分) 【小题 3】文章标题是 “故乡的山梨 ”,但直到第四小节才点题。请思考: ( 1)前三节写了什么样的内容?请用 30字以内的一句话概括。( 2分
15、) ( 2)前三节的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1)山梨味酸皮厚, “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才长着的 ”,因而不容易被虫蛀。 (3分 )( 2)繁华而人烟稠密的地方不会由梨子自由生长成熟后再采摘了吃,而故乡地方偏僻,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3分 ) 【小题 2】( 1)山梨味酸皮厚, “和一般梨子迥乎不同 ”。( 2)山梨之酸不让人愉快,却如酸辛之事不易使人忘却。从故乡开始的生活寒酸,因此让作者难忘。( 3)山梨是故乡的特产,对山梨的思念寄寓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4)寄寓了对苦难的家乡人的同情和
16、对家乡进步腾飞的希望。(答出一点给 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 6分) 【小题 3】( 1)因地方风味而闻名的某种特产,会引起人对故乡的深深留恋。 ( 2)作用是: 引起思乡的话题,为下文思乡主题的阐发作铺垫。( 2分) 一般性地阐述 “乡土特产 ”,为下文山梨的出现作铺垫。( 2分) 【小题 4】本文以故乡的特产山梨作为写作切入口和文章线索,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围绕一个话题筛选信息。从 段中 “由于这种山梨的生长, 早被别人打光了。 ”可知山里故乡地方偏僻,因而山梨能长 到成熟而不会被人打光。从 段中 “山梨的酸味和粗厚的外皮, 怕不待成熟早让虫子们蛀光了 ”可
17、知山梨的酸味鱼厚皮保护了自己安全。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点评:筛选并整合信息,首先要找出有关段落,抓住关键句,然后加以整合。整合时可综合运用摘抄法、连缀法、压缩法、转换法、合并法等技巧。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从作者对描写对象感受的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结合文章主旨,根据这一句话到上下文中找出作者不忘的句子或词语。 段中 “得意的事情容易忘记,酸辛的事情倒是时常留在头脑之 中不能忘去 ”, 段中 “因为我每每从它的酸味中,来比拟自身寒酸的境遇; 所以,对于故乡的山梨就因此更给我不能忘记的深深的印象了 ”, 段中 “但我更忘不掉比山梨还要酸
18、上万倍的故乡人们诉苦无处的非人生活 ”,这些都清晰地展现了作者不忘山梨的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筛选并整合信息,首先要找出有关段落,抓住关键句,然后加以整合。整合时可综合运用摘抄法、连缀法、压缩法、转换法、合并法等技巧。 【小题 3】(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意。文章前三节主要是写我们每一个人的故 乡都会有一种特产引起我们对故乡的留恋。注意此题要在 30字以内。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概括文意首先要找准与之有关的内容,然后再从中提炼信息。 (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作者的创作意图。前三节主
19、要是写因地方风味而闻名的某种特产,会引起人对故乡的深深留恋,并没有写到自己故乡和故乡的某种特产,这样写主要是引出自己思念故乡为下文写故乡的山梨作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回答某一部分的作用,首先要仔细阅读揣摩此处内容,根据内容确定赏析 的中心应在哪个方面,然后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对文章内容的作用。作者从故乡的一个微小的特产山 梨入手,并以山梨贯穿全篇,起到了线索作用,同时托物言志,展现了思乡这个较大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探究文章的表达技巧对表现内容的
20、作用,需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所写事物或 人物及其主旨。 文言文阅读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曰: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 “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沛
21、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 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 “沛公安在? ”良曰: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唉!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小题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沛公则置车骑(安排、安置) B相去四十里(距离) C何辞为(告辞) D度我至军中(估计) 【小题 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小题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沛公虚伪狡诈的一
22、组( )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立诛杀曹无伤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A项。 “置 ”意为 “丢下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一词多义是一个重要文言现象。解答此题时可采用联想推断法,如联想课文语句和成语、依照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意等来判断,同时联系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A 项,乃:
23、连词,才 /连词,于是,就。 B项,为:介词,替 /被动句的标志,被。 C项,则:连词,于是,就。 D项,而: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文言虚词类型的题目,在解答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语法结构、对应位置、特殊标志、语气表达等来理解判断。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从人物性格的角度考查信息筛选。 是写沛公的自私和无情; 写沛公的残忍、果断和周密; 写张良为沛公找托词并告知项羽其行踪。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对于筛选文中信息类题型,首先要回顾文本,将试题提供的例句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
24、分析,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小题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分) 【小题 2】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 矣!( 5分) 答案:( 1)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的礼数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 2)唉,这样的小子不能和他一起图谋天下,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日后一定会被他俘虏!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8分) 老马 病牛 臧克家 宋 李纲 总得叫大车装
25、个够, 耕犁千亩实千箱,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力尽筋疲谁复伤?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但得众生皆得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头望望前面。 1932.4 【小题 1】老马第一节中的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和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表现了老马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4分) 【小题 2】两首诗中的 “老马 ”“病牛 ”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了怎样的人?( 4分) “老马 ”: “病牛 ”: 答案: 【小题 1】表现了老马在生活重压下的坚韧和耐力;( 2分)抒发了作者对老马的敬佩、同情的感情。( 2分) 【小
26、题 2】 “老马 ”象征了旧中国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或一切在重压下痛苦挣扎的人); “病牛 ”象征了为他人 创造财富却不计较自身遭遇的人。(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作者的感情。老马无论遭受怎样的待遇, 都 “横竖不说一句话 ”“把头沉重的垂下 ”,可以看出, “老马 ”都默默忍受,从不反抗,这展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老马的敬佩和同情。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作者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鉴赏诗歌的形象,要首先从相关诗句逐句概括出形象的每一个特点,然后连缀成一句话,分析作者的感情,应该结合题目、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经历和诗歌中最
27、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诗句进行分析概括。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从象征手法的内涵考查。 “老马 ”是疲惫的坚韧的,是被压迫却又是无奈的, “病牛 ”是羸弱的疲惫的但却是坦然的,这就代表了两种人,前者是被压迫却不觉悟的人,后者是甘心劳作为他人却毫不计较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鉴赏象征手法的含义,前提是要明确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取向,然后注意题干所问,据此找出具体意象并结合诗句进行归纳其特点,然后再组织成答案:。 语言表达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
28、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 1)将 改为 ; ( 2)将 改为 ; ( 3)将 改为 ; ( 4)将 改为 。 答案: (1)将 光临 改为 回到 ; (2)将 至今健在 改为 删去(或 “精神矍铄 ”) ; (3)将 高足 改为 学生 ; (4)将 欣慰 改为 高兴 。 (每找出并改对一处,给 1分;只找出而未修改或修改不恰当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 20字)(
29、4分) 7月 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 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 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 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 答案:外观美,人性化(舒适性),速度快。噪音低 高中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 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 句式一致; 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
30、法。(7分 ) 雨巷 康桥 橘子洲 大堰河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_ 答案:示例: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雨巷 ,你的凄婉迷离 ,你的幽怨冷漠,不正好应和了我彷徨的心境吗 (意象特征 2分,句式 2分,修辞 2分 ,语言, 1分 ) 默写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5分) 【小题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中哀怨, ; 【小题 2】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 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 答案:( 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又彷徨。 (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才是收获呢?是成功、掌声、笑脸、鲜花、喜悦、敬佩、满足 是经历、感悟、快乐或者忧伤?有人认为,收获体味着一种艰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没有亲身体会过艰辛的人,是不懂得收获的味道的。 请以 “收获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