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市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央 浼 min拾 掇 du朔 风 s得鱼忘 筌 qun B 傩 送 nu逋 慢 b提 防 t数 见不鲜 sh C 蹩 脚 bi熟 稔 rn瓯 越 u强 近之亲 qing D出 岫 xi捧 袂 jus模 棱 两可 lng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央浼 m i 拾掇 duo 朔风 shu B项:提防 d 数见不鲜 shu C项:捧袂 mi 模棱两可 l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点评:与课本衔接密切,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学习过程中
2、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平时学习过程中不要想当然,对把握不准的读音要查字典。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仓廒迤逦涎皮皇天后土 B岑寂尺牍讥俏轻鸢剪略 C概叹坍缩付梓河辙之鲋 D帷幕糍粑梳朗高朋满坐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俏 诮 鸢 掠 C项:概 慨 河 涸 D项:梳 疏 坐 座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点评:本题出现的词语是课本常见词,考的都是音近字和形近字。如果能考一些易错字、多音字则更加全面。所以平时还应养成注重课本的好习惯。要想把字形记准确,必须从意思角度去理解。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日本名古屋市
3、长关于 “南京大屠杀 ”事件的 危言危行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B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 水乳交融 。 C随着 2012年选情不断升温,美国政府 以邻为壑 ,利用人们对中国崛起的忧患心理提高自身的支持率,使两极化的美国政客团结在一起。 D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 不足为训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这里望文生义。 B项: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对象使用错误
4、。 C项: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D项:不足为训:不足:不值得 ;训:法则,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 则。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南都娱乐周刊记者透露,周立波为某企业做脱口秀表演,出场 10分钟,报酬高
5、达 90万元;在 “达人秀 ”栏目的出场费更是每集近 100万元。 B考生赶考,请携带您的有效身份证 件和准考证( “居民身份证 ”、 “军官证 ”、“文职干部证 ”或 “军校学员证 ”),若无上述证件,将无法进入考场。 C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 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 D “一车人都被逗笑了。 ”在公交车上看完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像金刚一样捶打着胸脯冲过终点的记者说。 “在家看电视不可能有这种与陌生人一同分享快乐的体验。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 “居民身份证 ”、 “军官证 ”、 “文职干部证 ”或 “军校学员证 ”)应放在 “效身份
6、证件 ”后边。 C项:顿号改逗号,并列各项都带语气词 “呀 ”,停顿较大用逗号。 D项: “记者说 ”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本题标点考查点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常用标点的常用用法。要想正确使用标点,除了全面掌握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注意一些常用规则。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南海黄岩岛对峙,再到东海钓鱼岛争端,罗援强调:当务之急的举措是升级海巡船吨位,建立海上警备队,这样才能保障中国海洋权益。 B端午节已是中国的法定节日,然而在我国内地的很 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赛龙舟的景象,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却还保留着
7、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C 5月 29日,杭州 “最美司机 ”吴斌,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他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确保了 24名旅客安然无恙,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D团购是一种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传递团体购买邀约,进而将众多消费者联合起来,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来求得最优的价格的消费模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当务之急 ”与 “举措 ”搭配不当。 B项成分残缺,可在 “屈原 ”后加 “的习俗(风俗) ”等; C项: “吸引 ”和 “关注 ”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
8、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标志性病句。 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的 “巧授连环计 ”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 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
9、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C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 “病西施 ”,而被断定是 “狐媚子 ”。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抱屈而死。(红楼梦) D故事的结局以悲剧收场:副主教摔下钟塔,未能葬在圣地;伽西莫多从圣母院失踪;埃及姑娘被绞死;甘果瓦救出小山羊,在对诸多疯癫学问发生兴趣后,又回来搞他的悲剧。(巴黎圣母院)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 “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 ”错误。打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的是探春。 考 点:识记文学常识
10、。 点评: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现代文阅读 园缘 老编辑朱慨然的家在古双巷的尾端,再过去几十步,就是雨湖,水光波影一直通到小巷中来。他家进门是一个极小的院子,一堵花墙,把前后隔成两半。花墙正中有一个六角形的门,门两侧上方嵌两个漏窗;门楣上置一块汉隶小匾,上书 “置足园 ”。 园子长约五十步,宽仅二十步许。前面是幽静的庭院,后面是三间小瓦屋。庭院的东北角,叠几块玲珑山
11、石;庭中植几丛花木,红绿相映;西侧贴墙筑半廊,与一个半亭相连,亭墙上凿出一个扇形窗,伸颈可餐雨湖秀色。亭子旁边耸几竿瘦竹,一如郑板桥之画意。庭园虽仅可置足,却似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堪可咀嚼。 这园子 是他的挚友胡令行设计的,而远在湘南山地的令行却于几日前溘然长逝了。 在大学里,他们读的是中文系,同班,且穷。朱慨然喜欢写些小说、诗歌。令行则在课余苦研园林建筑,把一本明人撰著的园治读得滚瓜烂熟,又经实地考察,积累了许多经验。毕业后,朱慨然到书局当编辑,令行在一个营造厂做了技师。 当朱慨然东凑西借,买下这个又小又破的园子时,令行喜得眉飞色舞。他苦思冥想,精心算计,用极少的钱置办了砖、瓦、木、石,和请
12、来的两个工匠一起将园子修葺一新,又亲自携锄到荒野,挖来几竿瘦竹几株花草,植在园中。两人坐在半亭里,推敲出 置 足园 这个雅名。令行论及造园得失,妙语惊人: “私家园林往往地甚局促,常于无可奈何之处,以无可奈何之笔化险为夷,使全局顿生光彩。 ”他慨叹: “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设计一个自己的园林。为豪门大户造园,受其制约,俗不可耐。我颇想回老家去,一是照顾老人,二是倘遇机缘,能置办一座园林也难说。 ” 过了两年,令行真的飘然而去。朱慨然间或收到令行信札,说他在家乡教小学,因为此地太缺少师资。学生很尊重他。说他父母相继辞世,自己仍是孑然一身。 十多年过去了。 “置足园 ”犹在,而斯人去矣。朱慨然不胜
13、唏嘘。稍觉慰藉的是去年得令行一信, 说已有了一处很好的园林,名 “适园 ”,还附了一篇颇有文采的散文适园小记。文中写道: “吾园择山水佳胜之处为之,最可怡其性情,适其意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桥,皆顺其自然,无斧凿雕琢之迹,得流霞凝岚之妙,天设地造,物我俱忘,遂名之为 适园 。 ”园中的种种景状,四时及晴雨中的变化,何处是湖,何处有山,何处立寺,何处飞桥 . 皆细细描绘。 慨然奇怪,此等规模之园林,该花多少银钱?他决意去令行家乡一走。 一路车船劳顿,朱慨然终于来到湖南的令行老家。他打听 “适园 ”在何处,竟无人知。 阳光下闪着一个很大的 湖,湖心有一小洲,一条柳堤如绸带从岸边飘到洲上。湖
14、的彼岸,有一座不高的山,绿云间露出古寺的一角红檐 。他寻到那一拱板桥,跨过溪流,果然有一片泥墙茅顶的屋舍,围在竹篱中,木板门上方有一横额,上书四个隶字:得育小学,是令行的手笔。朱慨然走进了学校。闻说是令行的老友来访,几个年轻老师 是令行的学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他知道了令行的许多情况。 令行是累死的。拖着一个患痨病的身子,教学上又一点不肯马虎,从早到晚,上课、备课,忙得有滋有味。每月的收入,除留一点生活费外,全用来为穷苦学生购买书籍、文具。朱慨然听得双手发颤, 心上寒飕飕的。 “令行不是有一座 适园 吗 ” “先生生前说,无园者可以有园,天地万物皆属此园。顺乎自然,以三尺微躯为社会效力,即是赏心
15、乐事。 ” 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 “适园 ”。 【小题 1】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6分) ( 1)请分析文中画线语句在小说中的作用。( 3分) ( 2)小说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 “置足园 ”?( 3分) 【小题 2】小说中的胡令行是怎样一个人?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物?( 6分) 【小题 3】小说结尾说 “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 适园 ”。根据文意解释句中 “适园 ”含义。( 5分) 【小题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把胡令行设计的置足园比作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表现了这座园子的小巧精致,韵味十足。 B朱慨然所见到的适园的山石草木,小桥流水皆得自然之趣
16、,毫无斧凿之痕,充分体现了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 C小说构思巧妙,行文中多处埋下伏笔,为揭开适园的 “真相 ”做好铺垫,使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以朱慨然为线索,通过他的心理及情感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悬念迭生,波澜起伏,回环跌宕。 E这篇小说语言典雅凝炼,隽永而富有诗意,与小说中所记之人、 所述之事、所绘之景相得益彰。 答案: 【小题 1】( 1)照应前文适园小记中的相关内容,写出了胡令行工作生活的环境,推动情节的发展,用环境的优美衬托胡令行品行的美好。 ( 2)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胡令行 (1分 ),突出了胡令行的才能 (1分 ),表现了他高雅脱俗的志趣,用 “置足园
17、”来衬托 “适园 ”,为表现他更高的人生追求做铺垫。 【小题 2】胡令行是一个有才能、志趣高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学生、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对胡令行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我认为胡令行是个既有才能又心系国家社会的人。从他设计置足园可以看出他在园林建筑方面的造诣很高;他用自己剩余的钱为学生买笔、买书,可以看出他对山村孩子真挚的爱;他舍弃了自己想建设自己的园林梦想,却最终建设了心中的园林,可看出他是个心念社会,无私奉献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鲁迅先生也是这样的人。 【小题 3】适:适合。 “适园 ”就是适合居住的园林。是说适园是怡人性情,适人意趣的山水佳胜之处,也是说适园是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美
18、好之地。 【小题 4】 BD 【小题 1】 试题分析:( 1)划线 部分是环境描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结合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表达技巧方面没有什么特色,那么该题只要从划线部分的结构作用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两方面下手即可。( 2)依据 “意象串联法 ”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本文的目的是要刻画一个人物 胡令行。 “置足园 ”是本文主人公营造的环境,因此,环境描写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主人公。 “置足园 ”环境设置的非常雅致,突出了主人公的高雅脱俗的志趣。 考点:分析文段作用。 点评:根据句段所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文章开头的句子或段落起到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的段落一般起到总结全文, 深化主
19、旨的作用;而在文章中间部分的句段的作用则有预设伏笔、承上启下、照应上文的作用。同时还要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至于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只用空洞洞的术语,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 “置足园 ”的环境设置上来看,可以看出胡令行是一个志趣高雅的人。胡令行大学里读的是中文系,业余时间苦研园林建筑,毕业后并付诸实际,帮朱慨然用极少的钱营造了别具一格的置足园 ”,这说明胡令行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胡令行后来回到自己家乡教书,可见他又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热爱学生、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对胡令行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点评:鉴赏人
20、物形象应从作品实际出发。这就是说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 “东西 ”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 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同时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于词语含义的解释,需要从表面义和深层含义入手。 “适园 ”字面意思就是适合居住的园林。从深层含义来看,适园不仅适合人身体居住在那里,而且也适合人的精神寄托在那里,是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美好之地。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点评: “重要词语的含义 ”
21、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因此 要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还要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 【小题 4】 试题分析: B选项中, “朱慨然所见到的适园的山石草木,小桥流水皆得自然之趣,毫无斧凿之痕,充分体现了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 ”一句中, “充分体现了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 ”有误。根据文章内容,这些都非胡令行所造,也就谈不上 “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 ”。 D选项中, “小说以朱慨然为线索 ”有误。本文的线索是 “园 ”,从全文题目、开头等部分就可见一斑。 考点:筛选文中信息。 点评:阅读题的解题核心是 “提取信息 ”,这信息不仅表现在文章的
22、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明确答题的方向。此外,题干中除了一些显性的信息外,还有一些隐性信息,只有挖掘题干中的隐性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 甲: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两句,劝他把 “推 ”字改为 “敲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 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 “推敲 ”。古今
23、人也都赞赏 “敲 ”字比 “推 ”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 ”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 “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幅胸襟气度。 “敲 ”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来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 “敲 ”的空气没有 “推 ”的那么冷寂。就上句 “鸟宿池边树 ”看来, “推 ”似乎比 “敲 ”要调和些。 “推 ”可以无声, “敲 ”就不免剥
24、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人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 “推 ”字而下 “敲 ”字,或是想到 “敲 ”而下 “推 ”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 “推 ”字和 “敲 ”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头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的 “推敲 ”。 乙:贾岛题李凝幽居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作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还是可取的。对于用 “敲 ”
25、字还是用 “推 ”字,韩愈认为 “敲 ”字好。王夫之在 斋诗话里说: “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 ”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表达情意才写,所谓 “即景会心 ”。究竟是 “敲 ”字还是 “推 ”字合于情意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求。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 意不明确,所以决不定。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 【小题 1】以下论述不符合甲文作者原意的
26、一项是 ( ) A用 “推 ”还是用 “敲 ”,不只是文字上的区别,也是意境上的区别。 B文字上的 “推敲 ”是表象,思想情感上的 “推敲 ”是实质。 C “推 ”可以无声, “敲 ”不免剥啄有声,用 “敲 ”字与上句 “鸟宿池边树 ”更和谐。 D用 “推 ”表示孤僧步月归寺,用 “敲 ”仿佛是诗中的 “僧 ”乘月夜访友。 【小题 2】以下论述符合乙文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 A贾岛作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这种创作态度值得肯定。 B韩愈认为 “敲 ”才跟题目中题李凝幽居中的 “幽居 ”相应,所以 “敲 ”字好。 C王夫之从 “即景会心 ”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意韩愈的观点,认为 “敲 ”字好。 D
27、就整首诗看,诗中的 “僧 ”就是作者自己,敲的是李凝幽居的门。 【小题 3】甲乙两文对 “推敲 ”故事的分析评判有异有同,以下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文认为贾岛对他要表现的意境是明确的,但他在 “推 ”“敲 ”的选择上盲从韩愈;乙文认为贾岛在 “推 ”“敲 ”两字上举棋不定,是因为他对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也不甚分明。 B甲文认为用 “推 ”用 “敲 ”各有胜境,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乙文看法基本相同,只是着重分析了 “敲 ”字的好处。 C甲文认为用 “推 ”显得鲁莽,用 “敲 ”显得拘礼,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乙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 “敲 ”字好。 D从甲乙文转述 “推敲 ”典故的措
28、辞和下文论述看,甲文用 “怀疑 ”二字对韩愈有所讥讽,乙文用 “认为 ”二字对韩愈表示有所推崇。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甲文认为用 “推 ”与上句 “鸟宿池边树 ”更和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解题时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仔细的通读全文结合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观点,然后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区别,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项是乙文作者的分析,并非韩愈的分析。 C项,从引文看王夫之并没有明确表示 “推 ”好还是 “敲 ”好。 D项,原文说 “这个僧可能是作
29、者自指 ”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 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必须做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采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我们获取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离开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准确判断,就失去了对其进行 “负责任 ”的评价的基础。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甲文也认为贾岛对他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不甚分明,从 “如果他想到 推 字而下 敲 字,或是想到 敲 字,或是想到 敲 而下 推 字 ,我认为那是不
30、可能的事 ”可以看出。甲文认为 “推 ”字好,乙文认为 “敲 ”字好,所以 B项 “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 ”、 C项 “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 ”错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做客观题筛选时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 “变 ”与 “不变 ”。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培养,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变成现实性,将来时变成了完成时等等。 文言文阅读 李姬传 清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
31、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之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 酒食与侯生游。姬曰: “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诚意。姬私语侯生曰: “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 今皆与公子善,奈
32、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 ,曰: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拘,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 复歌矣! ”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 “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 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 ”卒不往。 注释 城旦:古代徒刑,此处作 “徒刑 ”苦役的代称。
33、 屏( bng)居:隐藏行踪而居。 锾:古代重量单位,一锾等于六两。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自歌以 偿 之 偿:回报 B尝一夜博赌千金立 尽 尽:完 C公子盍 叩 之 叩:询问 D因辞去,不复 通 通:通信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 以 偿之 B 且 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谨拜表 以 闻年 且 九十 C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 之 解之 D皆能尽 其 音节 外无期功强近 之 亲 吾 其 还也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母亲贞丽与阳羡陈贞慧交
34、往密切,李姬被陈贞慧收为养女,李姬深受他们影响,也有侠义之心,聪明有才智,还略知诗书,能辨识士大夫贤佞。 B李姬对侯生一片真情,希望侯生要始终做个才学与品行皆优的人,侯生失意远行之际,置酒送行,唱琵琶词、说蔡中郎事告诫他。 C侯生在金陵之所以能保持清白的名声,是与李姬的规劝分不开的,正是由于李姬的及时规劝,侯生才断绝了同佞人阮大铖的交往。 D李姬不仅 “侠而慧 ”,有辨识力,能明辨贤佞,而且忠于爱情,有忠贞气节,不为田仰的权势、重金所动,不愧是歌伎中的奇女子。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 1)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4分) ( 2)
35、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 4分) ( 3)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4】( 1)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为了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 ( 2)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来送他上路。 ( 3)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 “通 ”此处意思是 “交往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
36、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 2】 试题分析: A 连词,来; B 况且 /将; C 代词,他 /助词,的; D 代词,它的 /副词,还是,表商量语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要想在高考中准确解答古文虚词选择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足够的积累,即充分地把握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仔细审题,要辨清题目所指,是词的用法, 还是词的意义,或者是意义和用法,否则就会答非所问。三、认真进行语法和语境分析,注意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文析词,不可马虎,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小题 3】 试题分
37、析: “李姬被陈贞慧收为养女 ”错误。李姬是贞丽的养女,由后文的 “假母(养母之意) ”可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这种题看似复杂,实际上是帮助我们理解这篇文章的帮手。因为这四项中有三项是正确的,所以对我们理解不懂的地方还是有帮助的。我们应该把这四句话回归到原文中,和原文逐一比照,一般错误往往是某个词语理解错误或是 张冠李戴。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 1)善:友好;奈何 乎 :怎能 呢?以:因为;负:背弃。( 2) “姬置酒桃叶渡 ”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 ;歌:名词活用作动词;以:表目的连词,来;之:代词,他。( 3)宁 :难道; 异于阮公:与阮大铖有什么不
38、同;向:以往;谓:动词,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找准得分点,即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确保得分点准确无误,对于疑难字词要借助积累 (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 ),巧解难词难句,然后翻译时尽量直译 ,保持句意通顺。 文言文段参考译文 名妓姓李名香,她的母亲叫贞丽。贞丽颇有任侠的风度,曾经与他人赌博,一夜之间输尽千金。她所结交的都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物,跟宜兴人陈贞慧特别要好。李香是贞丽的养女,性格也很豪爽,而且聪明伶俐,略读点书,能辨别那些当官的是否正直贤明,张溥、夏允彝都非常称赞她。李香年少时风度爽朗美好,韵致超群。十三岁那
39、年,跟苏州艺人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大传奇,而且能将曲调音节的细微变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她特别擅长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 商 丘侯生,于崇祯十二年来到金陵,认识了李香。她曾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为酬谢。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因奉承依附阉党魏忠贤而被判罪,削职后退居金陵,遭到正直言论的抨击。实际上首先发难的是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他们坚持得很有力。阮大铖不得已,想让侯生从中斡旋,于是假手于好友王将军,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李香生疑道: “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 ”经侯生再三诘问,王将军于是屏退左右,转述了阮大铖的
40、用意。李香私下告诉侯生说: “我从小跟随养母与宜兴陈贞慧君相识,他品德高尚, 还听说吴应箕君更是铁骨铮铮。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为了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况且公子你出身于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 ”侯公子听后大声叫好,从此便故意借醉酒而卧床不见,王将军心里颇不高兴,只得辞别而去,不再同侯公子来往。 过了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来送他上路,说: “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
41、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抹杀掉的。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再不唱它了。 ” 侯生离开之后,原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黄金为聘,邀李香见面,李香断然予以拒绝。田仰恼羞成怒,便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恶意中伤。李香感叹地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而今如果为贪图钱财而赴约,那是我背叛了侯公子! ”她终于不肯与田仰相见。 诗歌鉴赏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 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小题 1】本诗第一联那些词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急?请具
42、体分析。( 4 分) 【小题 2】诗中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 (4分 ) 答案: 【小题 1】满,乱,东西。( 2分)通过这些词写出了春雨迅猛,水塘由干枯变得丰满,遥望群山,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山路崎岖,扑面而来,画出了一幅生机蓬勃的图画。( 2分) 【小题 2】对比。( 2分)通过对比,暗示了一条哲理 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旺盛, 从而使全诗充满了理趣。(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 “满 ”说明池塘的水已经满了,点明雨量之大,雨势之急。
43、“乱 ”是说遥望群山,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这种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首先解释本字的字面意思,如果有修辞手法,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意,语言尽可能优美;最后点明作者的感情。 【小题 2】 试题分析: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 :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点评:诗歌本身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
44、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边城片段,根据要求改写。 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祖 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 “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要求: ( 1)运用第一人称(可选 “翠翠 ”或 “爷爷 ”为描述角度)。 ( 2)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 3)符合原文情境,情景交融。 ( 4)不少于 200字。 答案:示例:河水静静地流淌,
45、散出一圈圈涟漪。花轿和唢呐声都已经远去了,爷爷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我才回过神来。 “翠翠,宋家堡子里的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 我嗔怪地望了望爷爷,脸上有些发烧,一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我有些慌乱,轻轻地拉动船,那一圈圈的涟漪又向远方漫去。未来,是什么样子呢? 回到家,我又来了兴致,拿来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央求爷爷: “爷爷,你吹一曲娘送女吧。 ”欢快的曲调,氤氲在青山曲水之间,却有一丝忧伤暗暗侵入心里。我伴着大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望着天上的流云出神。 倦意,渐渐袭来。 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确叙述口吻是翠翠或者是爷爷。要求运用心理描写,必须要充分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爷爷的心理来说,爷
46、爷感觉翠翠到了出嫁的年龄,也应该找一个人家嫁了。从翠翠的角度来说,她愿意陪着爷爷,不愿意离开自己唯一的依靠;再者, 翠翠毕竟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当提到这个话题时,不免有些害羞。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神态描写。景物描写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考点:写作。 点评:本题出题角度新颖。不仅需要一定的写作功底,更需要的是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虽然属于小作文,但是要比较细,需要学生充分考虑各方面之后再下笔。 默写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5题限选 4题)( 8分) 【小题 1】三径就荒, _ _ _。携幼入室, _ _。(归去来兮辞) 【小题 2】悟已往
47、之不谏, 。云无心以出岫, 。(归去来兮辞) 【小题 3】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小题 4】 _ _,彩彻区明。 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小题 5】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答案: 【小题 1】松菊犹存 有酒盈樽 【小题 2】知来者之可追 鸟倦飞而知还 【小题 3】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小题 4】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 5】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 试题分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盈 ”“樽 ”“陨 ”“霁 ”“鹜 ”“衡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点评:从近几年高考内容来看,默写部分均为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章;在方法上,要边背诵,边动笔,不要让背和默写相脱节。还要注意抓重点。就是句子中的生僻字、易误易错的同音字、形似字要重点识记。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条河的岸边,河对面开满鲜花,它们准备到对面采食花蜜。第一条毛毛虫说: “我们应该搭一座桥,抢在别人之前尽情享受花蜜。 ”第二条毛毛虫说: “我们应该造一条船,会更快到达。 ”第 三条毛毛虫说:“我觉得,还是等我们长出翅膀再过河。 ”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就各自按自己的计划行动。第三条毛毛虫爬上大树,找一片宽阔的绿叶,在阳光下美美地睡了两天,睁眼一看,自己已长出翅膀,化成美丽的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