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160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 洗耳恭听 ,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 -苏轼。 B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 暗送秋波 ,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 师出无名 ,如果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 “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A. 洗耳恭听:高兴愿意设宴,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

2、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B. 暗送秋波: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C. 师出无名:意思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 D. 高山仰止:意为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后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 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

3、、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两种不同的伦理思想形成中西文化思想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 , ,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 , , 。 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 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 政治法律和伦理虽亦彼 此呼应,其实很少关联 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 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出发 伦理学与政治法律学有一个一贯的条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D(这道题判断起来相对简单,六个句子分成两组,三个句子是说中国人的个人本位,三个句子是说外国人的社会本位。)

4、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连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排序题一般先区分语段文体,看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顺序;说明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或事理关系。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深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B成功构建时代变迁中的 “精神家园 ”,关系到我们的国家能否拥有持久活力,我们的民族能否赢得世界尊重,我们的人民能否获得安定祥和。 C饮用菊花茶可以缓解头昏脑胀及用 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等症状,

5、这是因为菊花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热的功效的原因。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B项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 C项句式杂糅; D项搭配不当,应去掉 “迎接 ”。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

6、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现代文阅读 三峡啼猿之谜 “朝辞白帝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 “两岸猿声啼不住 ”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 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

7、,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波尔 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 “一夫一妻 ”制的 “家庭生活 ”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 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年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 “父母 ”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是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 说到三峡啼猿,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8、据郦道元水经注载: “自三峡七百里中,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 “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曾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 ”应该为 “南岸猿声啼不住 ”。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 有人认为,三峡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正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猴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啼猿 ”的根本问

9、题,即 “发出了 啼声的是猿还是猴 ”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颔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颔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 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的文化性质与

10、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 由此证明 ,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小题 1】选出对文末句加横的 “此 ”的所指说明准确的一项( )( 3分) A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颔骨化石。 B长臂猿化石以及与距今约 3000年的川东大溪文化性质相近的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C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D长臂猿化石、鱼类等的亚化石及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小题 2】本文提出了 “三峡啼猿 ”的三个谜,并引用了中外学者的考察发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波尔 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

11、要。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C中科院考察组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 “猿啼 ”的佐证。 D长期以来,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学者们认定三峡无“猿 ”。 【小题 3】引用通常是为了表明作者观点。下列论断,不符合作者观点或意图的一项是( )( 3分) A对波尔 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B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 “猿 ”,李白无误。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对三峡无 “猿 ”的质疑。 D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 “但是 ”一词,可见作者的否定。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12、【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C (据后文 “此 ”所 “证明 ”的内容, C项对前文的概括全面、准确) 【小题 2】 D (文中有 “若由此看来 ”一句,据此, D项的 “认定三峡无 猿 ”,是作者据学者研究所作的推断,非学者的观点) 【小题 3】 B (对 “南岸说 ”,作者只客观引述介绍,未表观点、倾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社科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点评: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

13、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 莫尔 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 匠。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 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

14、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都到这 儿来! ”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 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 ”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 温馨的夜晚 ,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 ,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

15、老爷。他一个 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 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 ” “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 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 “你有这么多的孩子! ” “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 ”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 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 成为有钱的老爷。 ”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 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

16、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 ” 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 “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 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 ” 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 “不行,老爷。 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 ” 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 1000本戈。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

17、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 1000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 “老爷,请收回您的 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 1000本戈重要啊 ” 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 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 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

18、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 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 (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小 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里的故事,语言质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 B “温馨的夜晚 ”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 “今晚不干活了 ”,更是因为孩子们收到了礼物。 C文中对孩子们面对诱惑时 “怯生生 ”的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们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的心理。 D作者写亚诺什还钱时,连续使用了 “踢 ”“打 ”“翻 ”“跑 ”等动

19、词来表现他动作的迅速与决心的坚定。 E. 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穷人和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穷人疲于奔命,但很快乐;富人衣食充裕,但并不快乐。 【小题 2】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 6分) 【小题 3】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 “歌声 ”,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 6分) 【小题 4】小说结尾写道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A给 3分,答 D给 2分,答 B给 1分,答 C、 E不给分。 【小题 2】 因感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动; 在表达善意的时候

20、,他表现得居高临下; 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每答出一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含义: 第一处 “歌声 ”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 2分:单纯的节日快乐) 第二处 “歌声 ”体现出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 2 分:受考验后的快乐) 作用:可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主题。( 2分:情节、结构和主题答全了给 2分,少一点扣 1分。) 【小题 4】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可吃可玩的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满的。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是钱买不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靴匠不应该以牺牲一家人的

21、快乐为代价而 接受施舍。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 2 分;结合作品、论述合理:4分;谈出启示: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答 A给 3分,答 D给 2分,答 B给 1分,答 C、 E不给分。( C文中对孩子们面对诱惑时 “怯生生 ”的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们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的心理。不对。可能有些恐惧,但是没有憧憬。 E的表述不准确,穷人疲于奔 命,但是因为有家人,所以很快乐。) 【小题

22、 2】该题型的答题思路可以参考着原文来回答,对照原文一句一句地看,然后将其中的情感变化写出来。例如: “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 ”和 “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 ”体现出富人的愤怒。 【小题 3】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小题 4】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 题考查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点评:五选二的题最容易出错,所以应该仔细阅读选项中的内容。只要将选项中的内容和文章中

23、相对应的句子一一对应,就可以发现有些是与文章不相符的。另外,一些问 “句子的作用 ”的题型答题时可按以下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2) 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文言文阅读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 “夫智者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

24、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 (曹操 )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 樵唬骸白灾静磐龊螅 捎爰剖抡摺辍 潭嗥媸浚 梢约讨 ”黾巍偌 厶煜率隆 嬖唬骸笆构鲁纱笠嫡撸 卮巳艘病!奔纬觯 嘞踩眨骸罢嫖嶂饕病!北砦 究站 谰啤 br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

25、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 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太祖曰: “善。 ”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大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 嘉深通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 “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 “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

26、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乃表曰: “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 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日: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智者审于 量 主量:衡量,选择。 B未知用人之 机 机:关键。 C太祖问疾者交 错 错:错过。 D欲以后事 属 之属:托付。 【小题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嘉 “深通算略 ”的一组是 ( ) 唯奉孝为能

27、知孤意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 及薨,临其丧,哀 甚 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嘉出,亦喜曰: “真吾主也。 ”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嘉起初投奔袁绍,但通过观察,认为袁绍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后来见太祖,即以其不凡的见以而受到太祖的器重,同时也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主人。 B郭嘉作为司空军祭酒,为太祖擒吕布、定邺城,屡献奇策。在孙策乘太祖与袁绍决战官渡之机准备偷袭许昌的时候,郭嘉精辟地分析形势,消除了大家的恐慌。 C郭嘉忠于王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太祖派使者前来探望。郭嘉死后,太祖亲白前去吊丧非常伤心,

28、并说荀攸等人与目己相同,只有郭奉孝这样的人太少了。 D郭奉孝谋略过人,太祖非常倚重,以至赤壁失利后,深深地叹息,表现了对郭奉孝的追思之情。 【小题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5分 ) 译文: (2)急之则相持,援之而后争心生。 (5分 ) 译文: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孙策新近并吞江东,诛杀的都是 能得到别人死心效力的英雄豪杰。 (2)我们如果攻得太急,他们就会互相帮助了,如果我们攻势缓和,他们争斗的心思就产生了。 试题分析: 【小题 1】 C (“错

29、 ”,更迭。 “交错 ”意为一个接一个。 ) 【小题 2】 B ( 曹操说郭嘉能知晓主人的心意,并不能表现郭嘉有算略; 从侧面表现郭嘉有算略; 从正面表现郭嘉表算略; 都与 “有算略,达于事情 ”无关。 ) 【小题 3】 C ( 是 “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 ”的错误理解。 ) 【小题 4】(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译出大意给 2分; “并 ”、 “死 ”、 “力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 2)这个句子中译出大意给 2 分;省略句补充完整、“持 ”、 “缓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

30、的是第 2 个小题,首先要理解 “深通算略 ”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郭嘉的行为,却不能体现 “深通算略 ”。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 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注: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 楚

31、天: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杳杳:幽远。 【小题 1】词的第一句 “蓼岸风多橘柚香 ”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词的上片情景交融,请找出其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并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首句写蓼花盛开,清风徐徐,橘柚散发扑鼻芳香,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令人喜悦的深秋画面。( 2分) 点明离别的时节、地点;以乐景衬哀情,第一句通过描写喜景(江边的美景给人带来享受),衬托出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中却要送客 )。( 3分) 【小题 2】 “孤 ”( 2分)词人写帆影之孤,凸显离人行旅之孤,寄托了词人对朋友的眷恋(难舍

32、)之情和别后寂寞孤独之感。( 4分)(答其他字眼,若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首句写送别之地的景象。江岸边,蓼花盛开,星星点点的淡红花瓣,迎风摇曳,煞是可人。江风阵阵,送来缕缕橘柚的芳香,沁人心脾。这秋天的景象是如此醉人,同时也让人越来越清晰地触摸到深秋的凉。李白有诗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深秋时节,加之 “风多 ”,本已使人不胜秋之凄凉,更何况要在个时候送别呢!这为下文写惜别之意作了铺垫。 【小题 2】第三句由面而点,自上而下,从辽阔的 “楚天 ”,转到江流中的 “片帆 ”这一形象上,类似电影的特写镜头。你看,烟波浩淼之间,片帆一点,于粼粼碧波上闪着孤独的

33、光芒,渐行渐远。这一句,其实是 对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留 ”两句诗的化用。从 “闪孤光 ”三字中,我们恍惚看到了词人那种长久地痴情地注视帆影远去的幽怨的目光,仿佛听到了他轻轻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孤光 ”的 “孤 ”字,用得尤妙。写帆影之孤,其实是衬托出离人行旅之孤。再联系上一句,我们还可以看到词人有意将 “楚天 ”之 “长 ”,与 “帆 ”之片和 “光 ”之“孤 ”对比,形成空间上的强烈反差,从而更衬托出人之渺小,暗含人生离合难以逆料的悲凉意绪。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点评:鉴赏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诗歌中的感情

34、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第二个小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语言表达 适当增删词语,将下列语句重组为一个以 “后世仁人志士 ”开头的长单句。( 5分)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 “求索 ”精神源于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诗句。 “求索 ”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 答案:后世仁人志士所信

35、奉和追求的 “求索 ”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试题分析:先在这四个短句中找出一个句子做长句的主干句,然后将其他短句作为修饰成分加入到短句当中即可。要注意在重组时以 “后世仁人志士 ”开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长短句变换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短句变长句主要用还原法,关键是确立一个主干句,同时注意逻辑事理关 系;另外要弄清下定义的一般格式:被定义概念 =种差 +属概念。短句变换成长句四步走:第一步,确定句子主干。第二步,提取剩余句子的主要信息。第三步,把剩余句子的主要信息作为辅助成分加入主干

36、(定语或状语)。第四步:按照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和句子结构特点,调整辅助成分,重组句子。注:多层定语、状语的排列是有一定顺序的,作题时要注意: 、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顺序是:时间 +地点 +副词 +形容词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多层定语的一般排列顺序是:领属 +数量 +各种短语 +形容词 +名词。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 称为 “中国式过马路 ”。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 10字,不多于 20字。( 4分)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路畅通;法规在心中,平安在手中。 你不抢行我不争道,文明行车和谐有道。 试题分析:

37、本题让写一条宣传语,注意在写这个宣传语的时候要让人易于接受,不能用强制性的语气。强制性的语气容易引起人的反感会达到相反的效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 点评:在做语言表达简明的题的时候,要注意: 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并删除赘余词语。 2分析句间关系, 发现并删除重复多余的词语或语句。 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并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指代。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或合并。 6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默写 诗歌默写( 8分) 【小题 1】登东皋以舒啸, 。 【小题 2】老当益壮, ; ,不坠青云之志。 【小题 3】江流宛转绕芳甸, 。 【小题 4】 ,乾坤

38、日夜浮。 【小题 5】歌台暖响, ; ,风雨凄凄。 【小题 6】鸟雀呼晴, 。 答案: 【小题 1】临清流而赋诗 【小题 2】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小题 3】月照花林皆似霰 【小题 4】吴楚东南坼 【小题 5】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试题分析:默写( 1)时,注意 “清 ”的写法。默写( 2)时,注意 “益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霰 ”的写法。默写( 4)时,注意 “坼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融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

39、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 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什么事想不开? ”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 ”,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 “能找到它吗? ”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 ”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 “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

40、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 ”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 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应该说,这则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没有什么难度,一般不会跑题。这是一篇故事类材料作文。故事中有老者和年轻人。他们围绕 “珍珠 ”展开了思维碰撞。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他们的比喻义, “沙子 ”指的是普通人, “珍珠 ”指的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此题在审题时要注意年轻人的 “疑问 ”,也就是说要注意思辨性:珍珠固然能引人注目,但沙子就不需要吗?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强调做 “珍珠 ”的重要,

41、也要说一下 “沙子 ”的意义; 强调 “沙子 ”的重要,也要说说 “珍珠 ”的意义。 综上,可以立意如下: 1、珍珠与沙子。 2、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3、是金子总会发光。 4、红花与绿叶。 5、甘做沙子。 6、雕像与铺路石。 7、怎样才能受人尊重? 因为审题难度不大,所以我们要想有所突破,就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本题在 “文体 ”上没有约束,为我们创新留下了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寓言,小说,文化散文,日记等从形式上吸引阅卷者的眼球;更重要的是内容上。应该说,强调 “沙子 ”的立意应该比强调 “珍珠 ”的立意好一些。有思辨性的作文应该比单一强调的作文得分 高一些。在语言上,层次上,议论文的论据

42、使用上有特色点的也是提高分数的亮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材料作文写法指导一、首先要 “读 ”: 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二、其次要 “析 ”: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 “析材料 ”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 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 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