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1607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 譬 (p)如 (kng)荷 蒉 (ku)八 佾 (y) B鸡 黍 (s)(ku)僭 (jin)越食 夫 (f)稻 C 偃 (yn)鄙 ( b)哉刑罚不 中 ( zhng) 瞽 (g)者 D 箪 (dn)食 肱 (gng)哂 (shn)之钻 燧 (su)改火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鸡 黍 (sh)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像这样类

2、似的错音还有很多,都可以分类进行记忆,最好贯穿到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各项中,对下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虽回不敏,请事斯语矣 。 ”(论语 颜渊篇) A孔子以仁来规定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的根本要求。 B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

3、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 “仁 ”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 “克己复礼 ”。 C “克己复礼 ”的 “克 ”是克制、约束、抑制的意思。 “己 ”,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 “复 ”的意思是回复。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孔子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理解句子先要翻译句子,才能理解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下列各项是对下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

4、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 A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B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讨厌的人,不一定是坏人。 C孔子认为,应当以众人的好恶 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D孔子认为,不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孔子认为,也不能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理解句子先要翻译句子,才能理解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 A “敬事而信 ”,要求执政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信任老百姓。 B “节用而爱人 ”就是 执政者要节约用度,爱护下属人民。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C “使民以时 ”,施政应立足于百姓,充分考虑人民利益,役使百姓应该不违背农时。 D孔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想仍是 “为政以德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6、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改行 “彻税 ”,改善国家的财政收入。) B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 (孔子认为如果你觉得不守丧已经可以心安理得了,那么也可以一年为底线。) C子出,门人问

7、曰: “何 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曾子看来,孔子的道可有 “忠恕 ”二字来概括,孔子所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 “忠 ”的具体化)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说 “均无贫 ”,这个 “均 ”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 “均贫富 ”的 “均 ”都是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这 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

8、改行 “彻税 ”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 “富民 ”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B. 宰我向孔子感叹服三年之丧时间太长,问是否可以改成服一年之丧。孔子反问宰我如果改成服一年之丧是否心安。宰我回答说心安。孔子便告知宰我:心安,你就做吧。君子于心不安,所以不做。现在你心安,那你就做吧。 D. 不管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担心财富少,就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 就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国内上下和谐,就不会使人民流散减少;境内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

9、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下列对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行得通,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行得通。) B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现仁的方法了。) C其

10、未得之也,患得之。(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D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桓公杀公子纠,杀不死,管仲又去辅助他。)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齐桓公杀公子纠时,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做了齐桓公的宰相。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下列对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老百姓就不能存在了。) B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如果是大夫操纵了国家政令,传至三

11、代很少有不失掉的) C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鸟兽不可跟世人同群,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 D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自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典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B. 大夫的家臣操纵了国家的政令,传至三代很少有 不失去的。 C.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

12、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下列各组成语不是完全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大动干戈化若偃草手足无措 B患得患失舍生取义与民同乐任重道远 C分崩离析发愤忘食无所不至仁人志士 D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一以贯之博施济众 答案: B 试题分析: B.与民同乐出自孟子。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本题是看学生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只要 比较熟悉论语,那么那些出自论语的成语自然知道。 下列句式不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13、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无乃尔是过与? C士志于道八佾舞于庭 D吾道一以贯之而谁以易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 C.不是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A、判断句 ; B、状语后置; D、宾语前置句 考点: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点评: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无外乎就那么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等。 下列划线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必 不得已而去(如果) 陈力 就列(发挥能力) B季氏将 有事 于颛臾(战争) 钻 燧 改火,期可已矣(燧石) C礼云礼 云 (表强调)不敢不 告 也(报告) D使子路问 津 焉(渡

14、口) 泛 爱众(广泛)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陈力:贡献才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本题是检查课文中实词的掌握,这些词都是常见词,活用的比较多,容易记混,所以要加强记忆。 下列划线的实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则 厉 ,浅出揭(穿着衣服涉水过河)斯 己 而已矣(守己) B非尔所 及 也(做到)而耻 恶 衣恶食者(厌恶) C 摄 乎大国之间(参与)少者 怀 之(关心) D天下 归 仁焉(赞许) 苟 患失之(那么)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恶:不好的; C.摄:迫近; D.苟:如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

15、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富矣,又何加 焉 子为政, 焉 用杀? B人 而 不仁 ,如礼何?不义 而 富且贵 C微管仲,吾 其 被发左衽矣尧舜 其 犹病诸 D吾道一以贯 之 不知老 之 将至云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语气词 /哪里; B.如果 /表顺承; C.代词; D.代词 /主谓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

16、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下列每个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民无所措手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B盖阙如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C见其二子焉 何事于仁 D今之从政者殆而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阙,缺。无,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大多数通假字都很常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积累就行。很多通假字都是同音形异字,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理解。

17、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A则 礼乐 征伐自天子出 B 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愿车 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D子见齐衰者,冕 衣裳 者与瞽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D都是用作动词, C用作状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 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下列词类活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士不可以不弘毅 于斯三者何先

18、B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C觚不觚,觚哉!觚哉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D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乐,仁者寿 答案: D 试题分析: D.意动用法 /活用作动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名著导读 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子曰: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孔子谓季氏, “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 子曰: “觚不觚,觚哉!觚哉! ” 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子路曰: “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齐景公

20、问政于孔 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小题 1】解释下面的句子( 2分)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小题 2】 “天下无道 ”指什么?孔子对此的态度?( 2分) 【小题 3】为什么 “名正 ”才能 “言顺 ”? “正名 ”的内容是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 1】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 ( 1分) 才算罢了。 ( 1分) 【小题 2】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写出一点得 1分,写出三点才能拿 2分)对于这种情

21、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 1分,光写 ”不满 ”不能得分)他希望回到 “天下有道 ”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小题 3】名分不仅仅是一个 “名 ”,还有实在的内容,名不正所导致的,往往是实不正。(只要涉及到 “实 ”给 1分)名的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该句子时, “于 ”翻译成对, “无所苟 ”译为没有马虎的地方,这两个关键词每个一分。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 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

22、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小题 2】试题分析: “天下无道 ”指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将这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解答本题虽然要筛选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首先还是要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只有能准确翻译出句子,才能准确把握里面所包含的主要 内容。 【小题 3】试题分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

23、行也。也就是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 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师冕见,及阶,子曰: “阶也。 ”及席,子曰: “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

24、斯,某在斯。 ” 师冕出,子张问曰: “与师言之道与? ”子曰: “然,固相师之道也。 ”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 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小题 1】解释下面的句子( 2分) 与师言之道与? 【小题 2】孔子遇见穿丧服的、执政的、盲人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分) 【小题 3】孔子为什么肯定管仲为 “仁者 ”?( 3分) 答案: 【小题 1】这是同盲乐师讲话的规矩吗?

25、(,) 【小题 2】说明他尊崇 “礼 ”,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提到礼 1分)显示了他的修养。( 1分) 【小题 3】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恒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 1分)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 1分)这说明,孔子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有 “维护王权,安定百姓中 ”的一点 1分)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该句子时,判断句 1分,规矩 1分,这两个关键词每个一分。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

26、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2】试题分析:孔子遇见穿丧服的、执政的、盲人时都会以 “礼 ”待之,这种行为,说明他不仅仅是宣扬 “礼 ”, 还身体力行的去实践。 考点:本题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懂文章,然后才能根据孔子的所作所为加以归纳,所以关键还是对文言阅读的考查。 【小题 3】试题分析:孔子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并使天下走上正道,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

27、披着头发,衣襟向左开,被少数民族统治和奴役了。难道管仲这样的人也要像一般老百姓那样 恪守小节,在小山沟中自杀也没有人知道吗? ”孔子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首先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其次才能阐述观点。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8、,乐亦在其中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小题 1】解释下面的句子( 2分)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小题 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如何形象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 忘忧的心境的?( 2分) 【小题 3】为什么

29、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3分) 答案: 【小题 1】 庸俗浅薄 ( 1分)的人能跟他一起 侍奉 ( 1分)君主吗? 【小题 2】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于情味,(二点之中只要有一点给 1分)确实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1分) 【小题 3】仁者爱人,故胸怀天下,故不以一己私利而忧愁;智者明礼,故能克己复礼,故不为一己私利而迷惑;勇者出自礼仁,杀身成仁,故不因一己私利而畏惧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该句子时,庸俗浅薄一分, “事 ”译为侍奉一分,这两个 关键词每个一分。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

30、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小题 2】试题分析: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孔子极力提倡 “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还是要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只有能准确翻译出句子,才能准确把握里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小题 3】试题分析

31、:这里孔子说的 知者不惑 的 知 ,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 智 ,而不是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 仁者不忧 ,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 勇者不惧 ,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怕的。 但真正的仁和勇,都与大智慧并存的。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先翻译句子,然后再 品味其中含义。 默写 默写下列课内名句( 10分) 【小题 1】道之以德, , 。 【小题 2】 ,天下归仁焉。 ,而由人乎哉? 【小题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 【小题 4】子曰: “志于道, , ,游于艺。 ” 【小题 5】

32、子曰 “ , 小人喻于利。 ”子曰: “君子 ,群而不党。 ” 【小题 6】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 。 ” 答案: 【小题 1】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小题 2】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 【小题 3】来者犹可追 【小题 4】据于德 依于仁 【小题 5】君子喻于义 矜而不争 【小题 6】有杀身以成仁 试题分析:默写( 2)时,注意 “己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犹 ”的写法。 默写( 5)时,注意 “矜 ” “省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33、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该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共 40分)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 “君子 ”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而做一个善良的人,是成为君子的首要要求。 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的史怀哲说: “一个人在世间所作的善行,会影响到他人的心理和思想。 ” 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一文中说他活着的理由之一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要求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34、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少于 7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悲悯情怀和善行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倡导的传统美德,是全球人民共同赞 美的美德,在诸多伟大人物的身上,这一美德闪烁出耀眼的光辉。可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许多人遗失了这一美德,变得冷漠麻木,欲望充斥的心灵被权势和金钱扭曲。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拥有悲悯情怀,实践善行,体现人性的高贵尊严,让社会和谐美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由于 “析材料 ”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

35、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 口。 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