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1607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骊 ( l)山 纤 ( qin )夫仓 颉 ( ji )两 靥 ( y ) B炮 烙 ( lu )角 隅 ( y ) 滂沱 ( png tu ) 湔 ( qin)雪 C 媛 ( yun )女不 霁 ( j)何虹 泅 ( qi )水 瞑 ( mn )目 D陈 抟 ( tun )老祖 梵 ( fn )婀玲如法 炮 ( po )制 韶 ( sho )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纤应读 qin; “隅 ”应读 y; “瞑 ”应读 mng。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

2、汉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 级。 点评:正确识记上述几类常用字的字音,虽说是一种记忆能力,但并不是要求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定识记技巧的。 1.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多音字读音的确定,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 (1)根据词组确定读音。一些多音字的其中一种读音只在一个或几个词语中出现,我们可以采取 “记少不记多 ”的办法,根据词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2)根据词义确定读音。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只在该字的个别义项中才出现,可以采取 “记特殊不记一般 ”的方法来记忆。 (3)根据语体 确定读音。有些多音字在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中要读不同的读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语体风格的不同来确定一些多音字

3、的读音。 (4)根据词性确定读音。一些多音字的词性不同,读音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词性来判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5)根据语源确定读音。一些多音字在不同来源的词语中有不同的读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该词语的来源来判断它的读音。 对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羽扇纶巾 ”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 “羽扇纶巾 ”指的是诸葛亮。这儿句表 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 “羽扇纶巾 ”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 “羽扇纶巾 ”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

4、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答案: D 试题分析: “羽扇纶巾 ”指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且周瑜大破曹军亦与诸葛亮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苏轼为了刻画周瑜的形象,从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蒋干拜访周瑜时 “布衣葛巾 ”而进行艺术升华到周瑜身上的 “羽扇纶巾 ”,虽然是蒋冠周戴,但是诗词一般可以忽略历史真实而抒发作者的情感。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例句和 A句都是被动

5、句。 B句为判断句, C句为状语后置句, D句为定语后置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文言特殊句式的判定,要坚持理解句意与语法分析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刺客 不行 ,良将犹在 B瓦缝 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C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D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 态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能。 C 项,古义,旧事 ,先例;今义,用作讲述的事情 ,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D项,古义,人的举止神情,气势,姿态;今义,对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考点: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古今异义词由于其语言流变的情况相当复杂,有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有词义的强化和弱化,有词义的转移和词情的改变,掌握起来有时也就更加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紧紧把握命题人重课本,重迁移的命题意图,绷紧不以今义释古词的这根弦。解决这些并不困难。 下列是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以恬淡作底蕴,刻画了 “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 ”,这 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自然洒脱的 “散 ”之美。 B林黛玉进贾府中,当饭后丫鬟

7、捧茶来时,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这说明林黛玉很有心计,为给贾府的人一个好印象,改掉了自己的习惯。 C荷塘月色文章结尾写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是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的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惦念,也说明了作者完全从自己 “颇不宁静的心情 ”中解脱出来。结尾的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 说明作者回到现实。结尾语开头呼应。 D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诗人以廉颇比自己,表达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以身许国的的豪迈之情。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项,应是说明林黛玉步步

8、留心,时时在意,而非是有心计; C 项,“完全 ”错误,作者并未完全解脱出来。 D项最后一句错,更应该是作者有能力以身报国却不得重用悲伤无奈的情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本题对学生理解和赏析课文的能力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内容主要涉及课文中的的人物、主题、思想感情和写法等相关内容,一方面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要理解,并能明确课文的主题及主要的写法,另一方面又要在做题时细心选择。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是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选自呐喊。 B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和李白合称为 “小李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9、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与辛弃疾并称为 “苏辛 ”。他首创豪放词,他的大部分词作是豪放风格的。 C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受戒和白洋淀纪事是他的代表作。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D余光中,福建永春人, 1928年生于南京,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作品有乡愁望乡的牧神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祝福也不是选自呐喊,而是选自彷徨。 B项 “小李杜 ”应是李商隐与杜牧。 C项,白洋淀纪事应是孙犁的作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文学常 识重在平时的积

10、累和整理归纳。在识记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作者所处的朝代,可按作者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对作者排列识记。另外应特别注意文学常识中的专有术语和并称,弄清楚其内容。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格处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 “贫二代 ”如此, “拼二代 ”亦如此, “富二代 ”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 ,只是, “富二代 ”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 “富二代 ”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 “富二代 ”的看法是必要的 客观地为 “富二代 ”正名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

11、和鼓励 对于 “富二代 ”多是批评与鞭策 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 “歧视 ”的地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格处填写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与空格前后的句子衔接顺畅。根据文字最后一句可知,最后一处横线应填入 ,排除 A、 D两项。根据 “只是, 富二代 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可推断出第三处横线应填入 ,由此可排除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语言表达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语言表达要做到前后衔接通畅,文从字顺,辞意畅达。具体说就是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

12、思;句序合理,连接紧密妥帖;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学校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减少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B两会代表们期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圣诞节前夜,美国一男子在夏威夷海中游泳时遭到鲨鱼袭击,虽然鲨鱼咬穿了他的左手,但终于获救。 D刚刚过去的国庆 “黄金周 ”,东海渔村垂钓休闲中心可以用 “人满为患 ”来形容:每天前来体验垂钓休闲乐趣的市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答

13、案: D 试题分析: A句,语序不当,应把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放到 “改进教学方法 ”之后。 B句搭配不当,降低不能和 “流通环节 ”搭配,可在 “和 ”后加 “减少 ”。 C句,前后主语不一 致,可将 “鲨鱼咬穿了他的左手 ”改为 “被鲨鱼咬穿了左手 ”。 考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规定了 6中可能考到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病句是否有毛病,首先要掌握这六种病句的典型特征,而且还要掌握分析的方法。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边城中的翠翠在成熟,

14、她的胡思乱想还不能为这些正处于 豆蔻年华 的大学生所理解。 B我最喜欢围城,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有妙趣横生的语言以及 出奇制胜 的形象比喻。 C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大量地吃绿豆能预防癌症、治疗高血压,这只是某个人的 信口开河 ,不能轻信。大量地吃绿豆还可能有害健康。 D赛船过后,城中的长官,便把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于是长潭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都有 上下其手 追赶鸭子的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用错对象。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B 项,不合语境。出奇制胜,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C项,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D项,上 下其手,比喻玩

15、弄手法,串通做弊。 考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辨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有两个条件:一是对成语的含义有准确的理解;二是对句子含意即具体语境的正确分析。从解题的角度说,更应注重对具体语境的分析。准确地解句意,把握语境是主要的解题技巧。 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文章一事,除重大 _外,也允许记些私事。 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 _了。 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 _也做不到。 A体裁 抛掷 解脱 B题材 抛掷 摆脱 C体裁 抛弃 解脱 D题材 抛弃 摆脱 答案: B 试题分析:体裁,是一种文学作品样式;题材,是

16、作品内容主题所用的材料。 句当然指的是取材,因此应填 “题材 ”; “抛掷 ”和 “抛弃 ”都有舍弃不要的意思,但 “抛掷 ”倾向于书面语,从 句的具体的语境看,应选 “抛掷 ”;解脱,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佛教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在现实生活中,该词可泛指摆脱苦恼、困境等。摆脱,撇开;脱离。指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 句应选 “摆脱 ”。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实词的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使用和词义的辨析。其中近义词的辨析是难点也是重点。辨析的关键是同中求异,重点把握异。具体可从词义的适用对象、词义的轻重不同、词义的范围大小不

17、同方面去辨析,从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词语的语体色彩不同去辨析,也可以从用法上加以辨析。具体辨析时,应细读语言材料,把握具体的语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B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 会突然陷入难奈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盖莫能外。 C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D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幕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

18、的月晕。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奈 耐,盖 概; C蜇 蛰; D蓬 篷,幕 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规范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同音字中的错别字,有些是 由于声旁的改变而造成的字义的改变,有些则是从根本上同音不同义。对于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大都采用字义推断法,特别是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要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出发,将关注点放在对词语本身意义的理解上,而不能一味考察汉字的不同声旁。 现代文阅读 一方阳光 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 “碉堡 ”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

19、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 ,我的毛孔张开,承受

20、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 “我的头皮好痒! ”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 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21、 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 ”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 含笑 ,摇摇头。 座位终于搬到对 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

22、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 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

23、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 “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 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母亲放开手 凝视 我: “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 【小题 1】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 10个字)( 2分) 【

24、小题 2】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3】品味文中划线的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母亲怎 样的心理。( 4分) ( 1)含笑: ( 2)凝视: 【小题 4】文章以 “一方阳光 ”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小题 1】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小题 2】 a、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 “一方阳光 ”作铺垫; b、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 c、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 “成长 ”、 “远行 ”或 “挣脱 ”奠基。 (本题 2分,写出两点即可得 2分) 【小题 3】( 1)含笑: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

25、温馨和幸福。 ( 2)凝视: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小题 4】( 1)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 2)全文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 3)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小题 1】试题分析:答题筛选的区间是首段,要答出四合房的特点,就要抓住写四合房的形容词: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做这类题目,要把握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筛选对象,本题是要筛选出四合房的特点;二是要根据筛选对象,确立要筛选的区间;三是根据要筛选的内容,抓住区间中的关键语句,并能 提取出关

26、键词;四是加以整合。 【小题 2】试题分析:首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这两个方面来作答:内容上,写出了四合房的特点;结构上要考虑作者写四合房的特点与下文所写的内容有什么关联: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 “一方阳光 ”作铺垫;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 “成长 ”、 “远行 ”或 “挣脱 ”奠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对散文开头的作用的考查,是高考最受青睐和常见的题目。回答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 1)确定指 定段落在文中的位置。文学作品的段落有些分得很细,达到几十段;有些只有几段

27、,但一般都在五段以上。答题前先把全文划分为几个大的部分,然后看清楚所选文段大体上是在开头部分还是中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 2)心中明确开头、过渡、结尾段等的作用。开头段起统摄全篇,领起下文的作用:如果是写景可以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如果是记叙,可能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过渡段起承上启下,或单纯的启下作用。结尾段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 3)找准答题的角度,一般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分析时还要注意结合下 文的内容来表述。 【小题 3】试题分析:首先要在文中找到这两处划线的句子,明确其具体的语境: “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

28、 ”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可见,此处的含笑,母亲是从儿子的话语中听到了儿子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了温馨与幸福。而另一处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最后一段,应结合上一段内容和本段中母亲所说的话来理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 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题 4】试题分析: “一方

29、阳光 ”,作为事物,在文章中既可以作为全文的线索,又可以成为某种精神或品质的象征。具体到这一篇文章,应根据作者所写的人物母亲来综合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力层次为 F级。 点评:关于文章标题的题目大致有两类题型:一是体会文章标题的含义;二是谈文章标题的作用。第一类题目一般 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浅层含义,二是深层含义。浅层含义往往是具体可感的事物,而深层含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第二类题目是考查标题的作用。作用通常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从内容上讲往往是借物传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等,从结构上说往往是标题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

30、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 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小题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 4分) 【

31、小题 2】对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3分) A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 “我 ”与白天的 “我 ”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以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神秘的世界。 【小题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3分) 【小题 4】联系上下文,理解 “平常的自己 ”是怎样的? “现在的自己

32、”又是怎样的?( 3分) 答案: 【小题 1】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来描写小路。白天 (少人走 )和黑夜 (更加寂寞 )对比;没有月光 (阴森森 )和淡淡月光 (很好 )对比。 【小题 2】 B 【小题 3】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淡淡的;朦胧的感觉。作者在这里没有用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了他的淡淡的哀愁。 【小题 4】 “平常的自己 ”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 “现在的自己 ”是自由的人。 【小题 1】试题分析:抓住语段中的形容词,概括出小路的特点并不难。作者写小路,写到了白天与晚上;写晚上,又 写到了没

33、有月光与有淡淡月光的情景。可见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关于作者是怎样描写某类事物的这类题,在解答时,应考虑这样几个方面:从描写的角度(时空角度、感官角度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诸如对比、侧面描写、衬托、动静结合等)等方面。 【小题 2】试题分析:这几句议论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或者称之心理描写,它紧承上段回答了为什么 “今晚却很好 ”。好便好在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也就是作者所幻想的 “另一个世界 ”,其中 “自由 ”是主题词,是文眼。由此可知,

34、为什么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原来是没有了 “自由 ”,说着不想说却一定要说的话,做着不想做却一定要做的事。 A句,这几句没有使用比喻,也不是描写月夜; C句, “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 ”错; D句,所用的手法和表述的内容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抓住关键词语,瞻前顾后;紧扣段落大意,上下联系。理解含义类的题目,最好的也是最常见的技巧是还原法或者叫置换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将形象的、含蓄的、有着 特殊意义或有复指意味的词语或句子,还原成原来的意义。并且问题的答案:往往就在这个词句的前后。答题时,并且注意修辞等技巧。 【小题 3】试题分析

35、:本题并不难,叠词找出很容易;景物的色调应根据找出的叠词的共性概括得出;表现的情感,应着眼整个语段:淡淡的哀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往往依附于作者所写的景物与人事,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不仅要注意作者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普遍性规律,还要注意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手 法的运用情况。 【小题 4】试题分析:从本语段所用的手法来看,作者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小路,写夜晚,写自己也应是。从语段的后半段来看,作者是个自由的人,由此可以看出现实中的作者应是个不自由的人: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

36、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解答本题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本语段中,只能从作者的议论或者是内心独白中了解到作者是个自由的人。但如果要解答出作者在现实中是个怎样的人,还需要联系文章上文的有关内容了。 文言文阅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

37、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小题 1】下列句中 “于 ”的用法与 “其势弱于秦 ”中 “于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小题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 B 日 削月割,以趋于亡 C君子博学而 日 参省乎己 D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 【小题 3】解释文中加线字词( 4分,每题 1分)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 李牧连 却 之( ) 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 ) 当 与秦相较(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38、2】 D 【小题 3】 结交,亲附 打退,使 退却 以前假使 同 “倘 ”,如果。 【小题 1】试题分析: D句与例句中的 “于 ”都是 “比 ”的意思, A句:介词,和;B 句:至于为固定短语,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用在下文开头; C 句,介词,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一词多义是文言文的特有现象,所考查的是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在文中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加点的词放在句子中甚至是放在上下文中去理解。除此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理解。 【小题 2】试题分析: D句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全; ABC三项均名词活用作状语,上,向上;

39、日,天天,每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 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的常见现象。词类活用可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小题 3】试题分析: 句 句中的 “与 ”和 “却 ”后有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所以都应作动词,根据句意分别解释为:结交,亲附;打退,使 退却。 句的“向使 ”和 “倘 ”都用在句首,起引领作用,都应为连词:以前假使;同 “倘 ”,如果。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

40、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应掌握规律,结合语境,推断其用法。文言文的用词造句是有规律的,只要处处留心,掌握规律,就能准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的虚词用法的判断,还须结合上下文语境,综合运用句法分析和文章理解两种方法。 诗歌鉴赏 登柳州城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小题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 _诗。 (2分 ) 【小题 2】诗人登柳州楼眼中见了哪些景?从这些景可以确定此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4分 )

41、答案: 【小题 1】七言律诗。 2分 【小题 2】诗人看到的是野草丛生,人烟稀少,海天相连,风急雨骤,芙蓉薜荔,重岭密林,江流曲折的景象。弥漫全诗的是 “愁 ”的情感基调。 (4分,前者是 2分,后者 2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律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每首四句者叫绝句,八句者叫律诗,八句以上者称排律。从形式上来看,本首诗应是律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基础知识,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律, 是规定和法度。格律诗又称律诗。在唐代叫 “近体诗 ”或叫 “今体诗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 【小题 2】试题分析:诗人登楼,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

42、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作者接着写近景,写的是近处所见,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再写远景,诗人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诗中首联, “愁思 ”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与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写的题画诗大多是一方面对画中的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阐发画意;另一方面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本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物,

43、是指某种物品,不是写景。托物言志的 “志 ”,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志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语言表达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 (可酌情增减词语 )。 (4分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以红楼梦为主语: _ _ 以曹雪芹为主语: _ 答案: 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 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

44、说红楼梦的作者。 试题分析:本题是将短句变为长句,也就是变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单句。所给的三句话,前两句即分别为以红楼梦为主语的句子、以曹雪芹为主语的句子。以红楼梦为主语,可将后两句的内容作为 “长篇小说 ”的定语,并适当地增减词语和调整句序就可以了。以曹雪芹为主语的长单句亦如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将短句变长,主要将若干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 缩为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地变成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等。 根据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在空格内补写下句。要求:与上句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 (3分 ) 杜 子 美 居 茅 屋 胸 怀 天

45、 下 寒 士: 答案:苏东坡游赤壁凭吊千古英雄;陶渊明淡名利饱览五车诗书;辛稼轩凭栏杆悲叹四海苍生 试题分析:首先要剖析例句的内在隐含条件。从所给例句来看,应包含古代文学的作者、作品及其相关内容。把握这一点,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就能仿写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仿写对 联属于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考查范围,也属于 “仿用句式 ”考查范围。考点主要立足于仿写,平时应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和对仗修辞方法的特点。了解对联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的要求。当然,对联的仿写也应该注意题目的要求,尤其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联想法是仿写制作对联最基本的方法。 请

4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20个字)( 3分) 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蒂莫西 布朗说: “我们已经在人类大脑中发现了一个类似 时钟 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成熟的生物信号,这种信号能够很好地捕捉到人们的年龄差异。 ”布 朗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对 885名 3到 20岁的人进行了大脑扫描,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人类大脑内部的 231处生物标记,把这些生物标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一个人的真实年龄,精确度超过 92%。 答案:人脑 “时钟 ”(生物标记)能准确反映真实年龄。( “人脑 ”1 分; “时钟 ”或 “生物标记 ”1 分; “反映 ”、 “确定 ”或 “获知 ”1 分; “真实年龄

47、 ”1 分)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的关键句 “大脑内部存在一个 时钟 ,通过对大脑扫描便可准确获知一个人的真实年龄,误差不会超过 1岁。 ”然后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即可概括组成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对语段的压缩,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摘取法。 所谓 “摘取法 ”,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 ,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 ,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小题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可堪回首, , 一片 神鸦社鼓。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