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A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一直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受到广泛认可。 B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 “东方古城堡 ”之美誉。 C从各地省市两会到时下的全国两会, “幸福 ”成为频率出现最高的词语,各级政府决心要让群众享受到手里有钱,看病不难和住得上房等诸多幸福。 D患有赌博瘾的赌徒经常对平淡的生活失去兴趣,对亲人漠不关
2、心,而且容易使人的性格发生改变,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的不良心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 “受到 ”缺主语,应在前面加 “这些举措 ”。 B项,具有缺少宾语,应在 “方便 ”后加 “的特点 ”。 D项,偷换主语, “而且 ”后面应该加主语 “赌博 ”。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三个错误选项都是成分残缺,个人认为 命题者欠考虑。高考命题都是三个错误选项对应三种语病,那样会考查得更全面一些,平时考试的命题还是要遵循高考命题的原则。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时候,首先要 , 。另外, ,对欣赏古典诗歌也
3、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还应该 , , 。 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 准确解读诗句、文辞 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首先要看懂本题的行文思路,本段的思路就是我们欣赏古典诗歌的过程。由此可确定 居首,排除 B、 C; “对欣赏古典诗歌也有很大的帮助 ”缺少主语,据此可确定其主语为 ;从 “知人论世 ”的鉴赏方法来分析,应是 ,所以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的能力。 点评:本题最大的优点在于,既是一道规范的连贯题,同时又教给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可谓一
4、箭又雕。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杜牧,字牧之,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有 “小李杜 ”之称。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的辋川别墅,世人称其 “杜辋川 ”。 B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 “乐府 ”,如东坡乐府。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 130篇,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八书、十表。 D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杜牧是晚唐诗人; C 项,史
5、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项,古体诗与近体诗并不是以时间先后为界限的,而且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而不是近体诗。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点评:文学常识是学生了解中国历代文学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作为高中生识记一些文学常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而自豪。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 洗耳恭听 ,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 苏轼。 B “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 高山仰止 。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 师出无名 ,如果能
6、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 暗送秋波 ,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洗耳恭听是谦词,说自己听别人的意见等,此处属于谦敬失当。 B项,高山仰止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C项,师出无名:出兵 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此处也是望文生义。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成语都比较典型,都是常见且易误用的成语,但本题两个错误选项都考到了望文生义,似有不妥,其实还可考查褒贬失当、对象误用等。 现代文阅读 “中庸 ”辨
7、析 张岱年 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中庸 ”。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 “中庸 ”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 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 “中庸之为德 ”,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 ”,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孟子说: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孟子 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
8、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中庸篇有云: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说文 :“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孔子尝说:“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 “无过无不及 ”,是正确的。 “中庸 ”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 “过犹不及 ”。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 “过犹不及 ”。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 “君臣之义 ”,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
9、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 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 “过犹不及 ”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 “中庸 ”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 “中庸 ”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
10、神得到发扬,文化 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小题 1】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3分 )( ) A孔子提出 “中庸之为德 ”,而没有说 “中庸之为道 ”,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B孔子在论语 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C孔子在子路中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 D孟子说: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 境界。 【小题 2】下面对 “中庸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1、 )( ) A中庸说: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 B说文: “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C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 先进中所说的 “过犹不及 ”。 D后儒提出 “无过无不及 ”,这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 A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 “过 ”也不要 “不及 ”,这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 B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 “过犹不及 ”。 C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 D作者认为
12、, “中庸 ”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 “他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 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 中庸之为德 ,而不是说 中庸之为道 ,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 ”是作者借孔子的话来提出自己的论点: “中庸 ”是一种修养境界。 考点:本题考查考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设题的意图是要求学生分清论点和论据。本题的 B项很有迷惑性,单从句面意思很难区分,但从文章结构来分析, B项是论点而非论据。 【小题 2】
13、 试题分析:从原文 “后儒解释中庸为 无过无不及 ,是正确的 ”可得出的结论是:后儒的解释是正确的。而题目将该意思偷换成了 “无过无不及 是下对中庸正确的解释 ”,言外之意,其它对中庸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理解分析题 ,考生必须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才能作出准确判断。原文信息的主干是:解释是正确的。题目信息的主干是: “无过无不及 ”是正确的解释。由此可见,学生分析句子一定要学会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 “无过无不及 ”是后儒提出的。 B项,原文 “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 ”,题目中变成了 “所有事情 ”。
14、 C项,原文 “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 “过犹不及 ”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由此可见,题目中的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 :本题考查的点比较多,涉及到了错置对象、扩大范围、过于绝对。规范的命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规范答题意识。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胡晓明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 “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 ”。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
15、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 “ 万物有情 ”,现 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
16、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 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 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
17、,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 ”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 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 ”,江南水乡多,水
18、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 “上善若水 ”,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 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神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子恺还有一幅 “阿宝做媒人 ”的画,画的是 “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
19、 ”。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 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 “哦,这不是阿宝么! ”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 2009年第 10期) 【小题 1】下
20、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文中 “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 力量的文明 ”同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 ”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弓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C世界万物有情有义,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的,这是古代 “万物有情 ”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D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
21、界的眼光, 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人生的感动。 【小题 2】为什么说 “丰子恺的艺术像水 ”呢?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文中提到 “阿宝做媒人 ”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6分) 【小题 4】文中 “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这句话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 8分) 答案: 【小题 1】 BE 【小题 2】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丰子凯绘画的风格。因为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水是最灵动的。这样的艺术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有着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风姿。 【
22、小题 3】用来赞美丰子凯绘画艺术很传神,了不起。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 “阿宝做媒人 ”画中的阿宝的原型阿宝在七八十年后,已由小孩变成老妇,可是那画中的神态我们还可以活生生的感触到。 【小题 4】丰子凯绘画的艺术感染力强, “看到丰子凯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 ”。丰子 凯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地基本价值。他的作品的传承,就是文明的传承。因此作者说 “像丰子凯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的文明就不会死 ”。只要有像丰子凯这样的中国人在,中国的文明就会一直传承下去。作者高度评价了丰子凯。 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艺术推崇创新,割断传统,一味趋
23、新,将东方心灵加以埋葬。艺术界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大量的泡沫,没有真正的精神艺术,是靠市场、靠炒作、靠一些虚拟的价值,把艺术作品看成股票一样去炒作它,让它变得值钱。泡沫是什么?一旦发现内涵是空洞的,最终都会破灭。 我们真正呼唤和推崇的还是像丰子凯这样的大家。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原文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由此可见,二者是一致的,并非矛盾的。 C项,原文“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 “ 万物有情 ”,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 念。 ”题目中 “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
24、明显错了。 D项, “意思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错,此处的 “稚嫩 ”意为丰子恺是代表的是 “和平、善良、纯真的中国文明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概 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太小,区分度不够,例如 C项过于明显,只要将原文比对一下就能很轻易的判断出来; D项,对 “稚嫩 ”一词的理解,题目也明显错误,本文是歌颂、赞美丰子恺的,而题目是贬抑丰子恺,明显与文章中心不符。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要从水的特点和丰子恺作画、为人的特点来思考。水的特点是 “柔 ”、不固执。丰子恺的画 “温厚 ”,其为人 “和平、善良、纯真 ”,这些都与水的特点接近。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
25、句子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选点很好:一、所选句子最能表现丰子恺的特点。二、既考查了学生理解 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又考查了对比手法的运用。三、提醒学生如何去分析人物形象。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首先要理解 “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 ”这句话,该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用这个例子就是用来说明丰子恺 “能够把人物的神态抓住 ”抓住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构思技巧的能力。 点评:文章的构思包括结构构思、内容构思两大部分。本题是考查内容构思,那么答题前就要分析作者写该段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从本段的中心句 “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
26、传神,他能够把小孩 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 ”来分析,目的就很明显了。 【小题 4】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首先要理解 “丰子恺这样的人 ”是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分析可知, “这样的人 ”是人如其画,人如其文的人,是能够用作品反映人心、人性、人情、人道的人。也就是说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然后结合这些认识再谈自己的认识就好谈多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原文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点评:本题将理解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融合在一道题目中考,很有梯次。首先让学生找到探究的基础,而不至于让学生毫无依据地乱说。再者,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而是 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有个性化的分析、探究,这也是最能开拓
27、学生思维的。 文言文阅读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 “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 ”帝叱之,通进顿首曰: “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 ”帝寤,曰: “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 ”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 ,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
28、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 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 。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 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 “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 ”每自摩其颈曰: “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
29、保潼关,率兵将如洛。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 “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 ”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 “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 ”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 ”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 “何相见晚邪? ”泣曰 :“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 ”帝曰: “忠臣也! ”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今当免悉达等, 旌 尔善言旌:表彰 B通占对无屈, 竟 得归长安竟:最终 C通兵关中兵击
30、之, 次 安定次:依次 D通候其无备,夜 简 精甲袭破之简:选拔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突通 “善战 ”和 “忠诚 ”的一组是 (3分 ) ( ) A 与宇文述共破杨率 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B 通发关中兵击之 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C 通侯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 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D 通每句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
31、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 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 (6分 ) 译文: (2) 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4分 ) 译文: 答案
32、: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1)贼军未能发 觉,率军南下,在 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 2)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 【小题 1】 试题分析: C 项,次,驻扎。诗歌次北固山下中的 “次 ”, “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中的 “次 ”都是 “驻扎 ”之意。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点评:本题考查的几个实词对考生的复习很有指导意义,因为每个词都能从已学过的文章或常用成语中找到相应的解释。旌: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竟:有志者,事竟成。简: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小题 2】
33、 试题分析: B项, “通发关中兵击之 ”只是陈述事实,不能突出其善战。 C项,“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是说他执法公正严明。 D项, “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是指高祖释放了屈突通并授予其官职。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扣住主人公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命题,让考生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有利于引导学生平时复习时把握重点。另外,命题者也意在借本题来弘扬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给考生以润物无声的教育。 【小题 3】 试题分析: “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错误,原文是 “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 不大克,亦不败负 ”,即没有大胜,但也没有失败过。
34、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将原文与题目选项仔细比对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由此也可让学生得到启发,首先不要对文意理解题产生畏难情绪,要细心地与原文进行比对。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几个计分点:( 1) “贼未之觉 ”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南:名词作动词,往南进军;舍:名词作动词,驻军;徇:掠夺。( 2)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尽:尽守;节:气节;至此:到了这地步;羞:使动用法,使本朝羞。 考点:本题考查翻译 句子并理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第一小题选得比较好,考查的文言现象比较多,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而且该句要结合
35、全文来理解,否则很难正确翻译出来,这有利于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检测。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共 8分) 官舍竹 王禹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 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 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小题 1】第三联中的 “拂 ”“侵 ”两字用得很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4分) 【小题 2】这首诗中的 “官舍竹 ”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分) 答案: 【小题 1】( 4
36、分) 都将竹子拟人化(答 “动态 ”亦可, 1分), “拂 ”即拂动,轻轻擦过,竹声萧萧 “拂琴 ”,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 “侵 ”即渐渐进入, “影侵棋局 ”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 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 2分),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1分)。 【小题 2】( 4分)这首诗中的 “官舍竹 ”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 2分)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淡泊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炼字题,炼字题的格式是 “解词 +释句 +手法 +作用 ”。理解本题首
37、先从拟人的修辞手法入手。拟人手法的作用是使物形象、生动。再结合“拂 ”“侵 ”的对象 琴床、棋局,则可见高雅、清闲之境。 考点:本题考 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炼字题,答案:也很规范:解词 +释句 +手法 +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首先要看懂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借竹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所以分析竹子的形象时,要抓住描写意象的句子分析其特点。诗歌的第二联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就概括了竹子的特点,然后结合诗人被贬的事实,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点评: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是按照描
38、写意象、分析意象特点、归纳思想情感的步骤进行。本题的提问就是 按照此顺序设问的,所以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题。 语言表达 某中学高一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个社名,并说明理由。( 5分) 示例:社名:浅草 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 你所拟的文学社名: _。其理由是:_ _。 答案:新叶,理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 波让后波。新叶是生命力,是新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具有坚韧、执著和富于进取、不畏艰辛的精神。 试题分析: 理解本题,先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示例,示例是先引社名的出处原文,后
39、说取这一词语的用意。并且社名是出自诗句中。另外,理由与社名要有逻辑联系。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题型新颖,考查信息丰富,既考查了理解分析,还考查了知识的积累,也考了语言的表达与运用。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对选拔优秀的考生有作用。 校训是大学的精神。它不仅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刻砥砺着一代代 学子的品行。下边是中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校训: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请仿照上述示例,为下面几处大学拟制校训,要求: 采用对偶形式。 体现学校专业特点。 每条校训不少于 8字。(任选二处即可)( 4分) 某师范大学: , 。 医科
40、大学: , 。 某地质大学: , 。 答案:( 4分)(任选两个)参考答案: 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医科大学:救死扶伤,进德修业 地质大学:亲和大地,拥抱自然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首先要理解示例的结构特点,示例是两副很工整的对联,所以仿写时也应写成对联;其次,要分析大学的特点和功能。如师范大学的功能是教书育人,医科大学是救死扶伤。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和语言的表达与运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对联的撰写,这是难度较高的语言表达与应用题,但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有义务传承和发扬对联文化,那么考试是一个不错的形式式。 默写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41、。 【小题 1】 _ _, _。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小题 2】 _, _。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洒 ) 【小题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_, _。 (杜牧阿房宫赋 ) 【小题 4】 _, _,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 答案: 【小题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小题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小题 3】后人哀之而 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须、樽、鉴、宿、圆。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句易丢掉 “而 ”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42、识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 点评:本题默写量大,涉及面广,且考查的篇目皆为韵文。涉及篇目以唐诗宋词为主,一篇赋也是唐代作品,可见唐代及韵文是重点考查对象。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有人说,这是叹息 “细雨 ”“闲花 ”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 “看不见 ”“听无声 ”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3、全文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先给材料,而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联唐诗和对它的五种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作文。在作文要求中,题目限制了不能写作的文体,没有给话题,其他跟话题作文要求 差不多。 面对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读懂材料。 “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 ”,重点应该是 “品格 ”,而不应该是毫无顾忌地谈论 “春天的美好 ”; “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重点则不是 “境界 ”,而是 “恬淡地做人 ”,其实就是对 “品格 ”的具体化,假如海阔天空地阐述做人的境界,则又离题万里了; “这是叹息 细雨 闲花
44、 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你当然可以谈 “寂寞 ”,但准确地讲,这里的寂寞应该是具备恬淡地做人品格的人所必须面对的处境;再看 “看不见 听无声 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则是面对寂寞处境时所导致的结果,可简单理解为不在寂寞中平庸,就在寂寞中伟大吧;至于 “这里的情趣 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论同一个问题而已。 接着再 “展开联想 ”,谈 “自己的体会 ”。你当然可以对提供的五个 “有人说 ”进行体会,也可以另辟蹊径。细读诗的意境,那种独处寂寞的滋味会一点点滋生,烟雨朦胧的江南细雨中,独自黯然感怀,衣衫已浸湿,却全然不觉,心已经完全沉浸在那伤感的惜别中。假如你是多愁善感的人,在自己的
45、世界里坚守着一份恬淡的品格,浑然不知世界之外的人对你心生悲哀和怜惜,读这句诗,你会陷进去难以自拔;假如你是体贴细腻的人,能用心把亲情、友情滋润,因而也会得到更多的爱的回报,读这句诗,你会读出 一种人间至情;假如你是闲散无求的人,虽然平凡,但懂得生活,你的世界也许并不宽广,但足以让自己舒心开怀,读这句诗,你会顿然领悟那种无欲的境界 可谓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综上所述,就用这个题目的内容进行立意,至少有以下几种思考: 1.春天般的品格 (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3.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需要忍耐与执著等; 4.大音无声,大爱无言,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 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 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命题者给了几点简洁的写作提示,要求考生围绕 “春夜细雨 ”另拟题目,各尽其 “能 ”。这不仅给了考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同时阅卷时也不难判断考生作文水平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