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1618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袅 ( nio)娜敛 裾 ( j) 涸 ( h)辙 媛 ( yun)女 B 霎 ( ch)时一 椽 ( yun) 猗 郁( y)混 沌 ( dn) C 隽 ( jun)永 蕈 ( xn)菌吞 噬 ( sh) 渺 ( mio)茫 D 蓊 ( wng)郁 脉 ( m)脉 瞥 ( bi)见 弥 ( m)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敛裾( j) 媛( yun)女 B. 一椽( chun) D. 瞥( pi)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的能力

2、,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常见多音字标 “次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大,标 “常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小。瞥( pi)见,很多同学都会读成 bi。形声字标 “不同声旁读音 ”的正确可能性大,标 “同声旁读音 ”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消受斑驳丰姿悠远偃苗助长 B颓废攀缘箫瑟抱复疏疏落落 C喇叭骄弱移徙缥渺慢不经心 D猗郁黯淡玷污云霄繁茂苍绿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揠苗助长 ; B.萧瑟,抱负; C.娇弱,飘渺,漫不经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3、”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识记字形的复习,应抓住重点,应把国家语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作为重要的复习资料。在辨析、识记字形时,要据义记形,据义推形,结构推形,以义作为辨形的基础和根本。加强练习,用练习带动能力的提升。练习后,要及时纠正建档,建立错题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性记忆,很多词语的用字都是和它的含义有关的。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 前赴后继 ,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 力透纸背 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

4、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 数典忘祖 全盘否定。 D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 屡试不爽 ,心情糟透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前仆后继: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在这不合语境;B.力透纸背:形容书 法或文章有力或深刻,属于望文生义; C.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用在这很恰当。 D.屡试不爽:是多次尝试都没有差错之意,语体色彩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成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成语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

5、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下列文学常识表 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风。诗经分为 “风 ”“雅 ”“颂 ”,氓属于 “卫风 ”。 B重章叠句的特点是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采薇就用到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C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 373句,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 D乐府

6、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后来把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叫乐府诗,也简称乐府。代表作有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和涉江采芙蓉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D.涉江采芙蓉是古体诗,不是乐府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文学常识的掌握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文学常识虽然最近几年考得不多,但是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一定要求学生读,该记忆的也要背过。本题中涉及到的都是课本上刚刚学过的一些作品的文学常识,更应该掌握。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曰 归曰归,岁亦莫止。 C芳菲菲其弥章。 D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说 脱;

7、B. 莫 暮; C. 章 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大多数通假字都很常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积累就行。很多通假字都是同音形异字,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理解。 现代文阅读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 ”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

8、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 “燕北地寒生草迟 ”,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 起自已来: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 走吧。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 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

9、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杯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 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 “草色遥看近动无 ” !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 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 “燕草如碧丝 ”,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

10、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 瞧那边,好 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 “今朝腊月春意动 ”,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

11、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 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 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小题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文中描写的作者

12、 “寻找早春 ”的过程是:希望 失望 惊喜 怀疑 肯定 领悟。 B作 者由自然之春写到心灵之春,借 “寻春 ”表达了自已独特的人生感受。 C “草色遥看近却无 ”,说明了一个道理:过分的细心不易发现春天,胸襟开阔、不拘细节反而能看到到处都有春天的影子。 D “今朝腊月春意动 ”一句诗,写出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自然规律。 E文中大量引用了古诗句,这些诗句都为揭示作品的哲理含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题 2】第 1 段中说: “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才更宜于散步,沉思。 ” 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追求? 2这句话与后文有什么联系?( 4分) 答: 1 _ 2 _ 【小题 3

13、】 “春天在哪里? ”对这一问题,文章记叙了作者三次逐渐深入的认识,请概括如下:( 6分) 答: 1 _ 2 _ 3 _ 答案: 【小题 1】 AB( 5分) 【小题 2】( 4分) ,表达了作者喜爱早春的素淡的心境和对清新美好事物的追求。 ,暗示有这样的心境追求,才能真正探寻到春天的足迹。(写出一点 2分) 【小题 3】 6分) ,春天在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里。 ,春天在人们的内心世界里。 ,春天在登高望远所见的大地母腹里。(每个小点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C得出的道理,在文中没有描写内容的照应。作者在寻春过程的描写中突出对比的是 “低眉所见 ”、 “放眼望去 ”,而不是粗心与细

14、心、不拘细节的对比。 D错, “今朝腊月春意动 ”从诗句本身看,古有 “寒冬腊月中孕育着春意的躁动 ”的意思,从诗句前语境看,是说腊月的春意不明显,须放眼遥看才可见。 E,错在一个 “都 ”字上,这篇文章不少诗句有哲理,但不是每一句都有哲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五选二的题最容易出错,所以应该仔细阅读选项中的内容。只要将选项中的内容和文章中相 对应的句子一一对应,就可以发现有些是与文章不相符的。 【小题 2】试题分析:我们在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的时候,要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

15、的意思。而这句话里有这么一个短语 “万紫千红的撩拨 ”,万紫千红,自然是指的那些浓妆艳抹的花花朵朵,这些花朵的 “撩拨 ”?撩拨其实就是打乱心绪,让人心浮气躁,让人无法平静。无法平静自然就不宜于沉思了。因此,这里表达了作者喜爱早春的素淡的心境和对清新美好事物的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D级。 点评:对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 “意 ”而又不忘 “形 ”,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

16、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 “形 ”,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 【小题 3】试题分析:第三段 “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 好嫩,好新鲜 ”,自然界的春天;第六段 “而正当风雪 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 ”,春天在人的内心里;文章最后 “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 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

17、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 ”, 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 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15分 )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 “丰乐 ”,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 “醒心 ”,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

18、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

19、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 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又 直 丰乐之东几百步直:径直 B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 滋 滋:滋扰 C吾民给足而无 憾 于下憾:怨恨 D一山之 隅 ,一泉之旁隅:角落 【小题 2】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 “公之乐 ”的一组是 ( ) 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 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写欧阳修以 “醒心 ”名

20、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 “醒 ”贯串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 “醉 ”“乐 ”“醒 ”展开议论,议论长于记叙。 C作者指出欧阳修 “醉 ”只是表象, “醒 ”方是实质, “乐 ”则是体现,而这种 “乐 ”就在于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的山水之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欧阳修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 “洒然而醒 ”,而 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小题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3分)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

21、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这真能算得上善于从山泉之间找到乐趣了。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他更擅长的了! (2)而我,又能够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后面,怎么能不高兴并感到庆幸呢! 【小题 1】试题分析: B(滋,滋生,蔓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

22、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2】试题分析: B( 句中 “则其心洒然而醒 ”是 “乐 ”的实质; 句,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可知这不是 “公之乐 ”; 两句,由 “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可知这均是 “公之乐 ”; 句写同游者 的 “喜 ”与 “幸 ”,不是 “公之乐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理解 “公之乐 ”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张岱的行为,却不能体现他的 “为政有成 ”,有的可能能体现 “为政有成 ”,

23、却是别人的行为。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 3】试题分析: C(由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可知这不是欧阳修之乐。)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 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 4】试题分析:(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取乐于山泉之间 ”是状语后置句, “名 ”用作动词,命名取名,这两个关键词各一分,句意完整 1 分。( 2)这个句子中

24、 “次 ”译为后面, “幸 ”是庆幸的意思,这两个关键词各占 1分,句意完整 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 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第一个句子里有四个词是活用的,第二句里有一个省略句,这些都是得分点。 参考译文 滁州的西南,泉水的边上,欧阳先生 (欧阳修 )担任太守的第二年,建造亭子叫做 “丰乐亭 ”,并亲自写了记文,来宣扬它的名字和意义。后来又在丰乐亭的东边几百步远,在山的顶上,建造了亭子叫做 “醒心亭 ”,让我来写文章记下来。 凡是欧阳先生和本地的宾客出游,必然到

25、丰乐亭饮酒。有时喝醉而且感到疲劳,必然到醒心亭眺望,来观赏群山相环,云烟相连,旷野无边,草木众多而且泉石美观,所看到的使眼睛明亮,所听到的使耳朵灵敏,因此他的醉意就会突然醒过来,更加打算长时间停留而忘记了回去,所以用亭子的用处来命名它们,抄写了韩退之 (韩愈 )北湖的诗句回去。啊!这真能算得上善于从山泉之间找到乐趣了。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他更擅长的了! 虽说如此,欧阳先生的寻找乐趣,我能写出来。我们的长官在上面悠闲游玩无为而治,我们的百姓在下面自给自足 而没有缺憾,天下的学者,都有才能而且品德好;少数民族、鸟兽、草木的生存,都各自得到了自己的方便,这才是欧阳先生的乐趣。一座

26、山的角落,一眼泉水的旁边,难道这是先生的乐趣所在吗?其实是先生在这里表达胸臆罢了。 像欧阳先生这样的贤能,韩愈死后几百年才出现。如今一同出游的宾客,还不知道遇到先生非常难得啊。往后上百年、上千年,有倾慕先生的为人的,看到先生出游的足迹,想要见到他,就会产生遥不可及的感叹,然后才知道遇到先生是多么难得呀。所以一同出游到这里的人,怎么能不高兴并感到庆幸呢!而我,又能够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 文章的后面,怎么能不高兴并感到庆幸呢!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诗歌鉴赏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小题

27、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3分 ) 【小题 2】第三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做简要分析。 (3分 ) 答案: 【小题 1】( 3 分)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 1 分,答出 3个即可得 1分)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2分) 【 小题 2】( 3分)以动(声)衬静。( 1分)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反衬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渲染了静谧的气氛( 1分)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意象就是那些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找意象时就顺着诗句一句一句找

28、就行了,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这些都是意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意象来看作者营造了什么意境。通常会有很多意象有感情色彩,像月亮代表思乡,猿啼和杜鹃表示凄凉等。本题这些意象中,月是寒月,竹是疏竹,鸟是山鸟,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幽深寂静的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 意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点评:鉴赏诗歌的意象,其实就是将诗文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一找出来,然后看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 2】试题分析: “石泉远逾响 ”,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 “逾 ”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

29、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 “泉响 ”, “鸟喧 ”采用可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 “露 ”“月 ”“泉 ”“鸟 ”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 描写手法: 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 B.侧面描写; C.虚实结合; D.象征手法等。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

30、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 自行车,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传来传去的符号, 它被 一个叫 “偷 ”的恶习串联着,使它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寓言 。有人偷了我们,偷了我们的财富、机会或者生活,也许还有信念和希望, 没有一种公平机制为我们寻回自行车,我们 (对某物或某人没有任何办法),趋利避害的选择是又去偷别人的。这可能是一条食物链,或一种恶性的循环,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互相加害,环境就是这样操弄着我们的命运。可怕的是这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 1)在 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1分) ( 2)在 处填入一个成语。( 1分) ( 3)画线的句子在

31、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 请加以改正。( 1分) 改正: 答案:( 3分)( 1)但,但是,然而( 1分) ( 2)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无计可施,无能为力( 1分) ( 3)删去 “使它 ” 试题分析:( 1)考的是语言连贯。仔细阅读文段,发现第一个空前后句关系是转折关系,所以应该加一个表转折的关联词。( 2)考的是成语的准确应用,而且括号里有提示,我们就可以找出一个能表示 “对某物或某人没有任何办法 ”的成语即可,像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无计可施,无能为力都行。( 3)是病句修改,后半句承接前半句的主语 “它 ”,而 “使它 ”的存在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因此要去掉。 考 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

32、能力。 点评:该题虽然只是一道题,但是却同时考查了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成语的准确应用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所以说这道题出得不但新颖,也很实用。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谓子夏曰: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 第六篇雍也 )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第六篇雍也 ) 子曰: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 第六篇雍也 )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提出了 “君子儒 ”和 “小人儒 ”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B “君子儒 ”是

33、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C “小人儒 ”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D孔子所说的 “智者 ”和 “仁者 ”是指那些有修养的 “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 ”和 “仁 ”,由此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小题 2】针对君子,孔子提出怎样的教育目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答: 答案: 【小题 1】 D( 3分) 【小题 2】孔子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 “礼 ”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 “礼 ”的君子。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孔子只是希望人们都能做到 “智 ”和 “仁 ”,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而不是去改

34、变当时社会的现状,这不符合他的 “仁 ”的处世原则。 考点: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 点评:本题首先要理解选段中的三个句子的含义,然后才能说理解正确与否。所以本题的关键是能准确理解文段的含义。 【小题 2】试题分析:第三句是孔子针对君子所说的,孔子说: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 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 “礼 ”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 “礼 ”的君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题干很明确在问孔子针对君子提出怎样

35、的教育目的的,因此解答本题时,先要弄清楚,孔子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自己的理解。 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5分) A一直憎恨爱斯梅拉达的隐修女居弟尔,在副主 教将爱斯梅拉达交给她时,根据两只小鞋子的形状和颜色,发现爱斯梅拉达竟是自己 15年前丢失的女儿,然而母女重逢的欢乐立刻又成了生离死别的悲哀,她最终为救女儿而死。 B加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被捉拿,要接受法庭的审判,预审官是一个聋子,加西莫多也是一个聋子,他们的审问引来了满堂的哄笑,审判也草草收场。最后判决加西莫多在广场的刑台上接受鞭刑,示众一个钟头。 C加西

36、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斯梅拉达住的小屋欲行非礼,吉卜赛女郎高声呼救。加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教士把加西莫多踢 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 “你逃不出我的手心! D爱斯梅拉达带着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误闯入 “奇迹王朝 ”。按 “奇迹王朝 ”的法律,甘果瓦将被绞死,除非有人愿意嫁给他。爱斯梅拉达出人意料地宣布愿意做甘果瓦的 “妻子 ”。甘果瓦获救后,爱斯梅拉达只供他食宿,不准他近身。 E “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 ”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在那危急情况下他没有给她什

37、么帮助。 上面提到的 “危急情况 ”是指两个钟头以前爱斯梅拉达在达格雷沃 广场表演的时候,罗兰塔里的那个隐修女对她的威胁。(巴黎圣母院 )) 【小题 2】简答题(任选一题 100字左右)( 5分) ( 1)、甘果瓦对克洛德说: “你想出了一个妙计,把她救出圣母院,可是你的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克洛德的妙计是什么?甘果瓦又有什么好主意?请简述。 ( 2)、请简述爱斯梅拉达给受刑的卡西莫多送水解渴的故事。 答案: 【小题 1】 CE. ( 5分) 【小题 2】 5分 ( 1)克洛德的妙计是:教堂只许被看到进去的人才能出来,所以甘果瓦可以进教堂和爱斯梅拉达换穿衣服,把她

38、替换 出来。( 2分)甘果瓦的主意是:因为流浪汉们都是勇敢的,埃及人都喜欢爱斯梅拉达,所以可以挑动他们攻打教堂,趁混乱救出教堂里的爱斯梅拉达。( 3分) ( 2)愚人节的那天晚上,卡西莫多受克洛德的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被弓箭手队长弗比斯擒获。( 1分)第二天,卡西莫多被绑在绞台的轮盘上遭受鞭打。他口渴难耐,围观者不但不同情,反而讥笑和凌辱他。( 2分)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给受刑的卡西莫多送水喝。 (1分 )卡西莫多的眼里第一次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1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 C项,没有高声呼救,而是拼命挣扎,吹响铁哨。不是“你逃 不出我的手心 ”而是 “谁也不会得到她 ”E项,危急情况是

39、指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这件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 点评:本题是对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只有仔细阅读过这本书,并且熟悉该故事情节才能答出。这道题出的好的地方在于,它很好的检验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程度。 【小题 2】试题分析:简述名著里的某个故事情节,首先要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然后要有比较好的叙述能力,语言要简练不能拖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和写作能力。 点评: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也相当于是对文学常识的一种 考查。在 “简述 ”是,语言表述要简洁,但也要流畅。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叙述不清楚;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默写 默写

40、常见的名句名篇。 (10分,每空 1分 ) 【小题 1】桑之未落, 。(诗经 卫风 氓) 【小题 2】 ,言笑晏晏。(诗经 卫风 氓) 【小题 3】信誓旦旦, 。 (诗经 氓 ) 【小题 4】 ,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 ) 【小题 5】长太息以掩涕兮, 。 (离骚 ) 【小题 6】屈心而抑志兮, 。 (离骚 ) 【小题 7】 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小题 8】暧暧远人村, _(归园田居 【小题 9】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小题 10】 ,悠悠我心。(短歌行) 答案: 【小题 1】其叶沃若 【小题 2】总角之宴 【小题 3】不思其反 【小题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小题 5】哀民

41、生之多艰 【小题 6】忍尤而攘诟 【小题 7】同心而离居 【小题 8】依依墟里烟 【小题 9】羁鸟念旧林 【小题 10】青青子衿 试题分析:默写( 1)时,注意 “沃若 ”的写法。默写( 2)时,注意 “宴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反 ”的写法。 默写( 4)时,注意 “犹 ”的写法。默写( 5)时,注意 “艰 ”的写法。默写( 6)时,注意 “攘诟 ”的写法。默写( 8)时,注意 “墟 ”的写法。默写( 9)时,注意 “羁 ”的写法。默写( 10)时,注意 “衿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

42、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 字。 作文 墙,随处可见,因为它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为了种种目的,我们可随时建筑它,又可随时拆毁它。而且,世界上还有许多无形的墙,建筑在人们的心里,它往往使人与人之间发生误解和纷争 请以 “墙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角度自选;( 2)立意自定;( 3)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材料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 1、放开怀抱,拆除心灵之

43、墙,主动与外界沟通,使自己放松心情,远离孤独和寂寞远离猜忌和恐惧,重新构建人情世界,乐观面对生活。 2、拆除观念之墙。坦诚相待,加强沟通,加强理解,以便增进友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于俗世中建起墙,隔绝庸俗,隔绝喧嚣,保护自己的心灵空间,成就高尚的节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写记叙文时要注意把握情境,真实地叙事 。写什么?叙事指叙述各类事件,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表达内容。事,必须有具体的情节,情节是指事件的变化和发展经过,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内容。一个完整的情节就应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当然,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 叙事要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重要的是 “把 握情节 ”,因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是靠情节来表现的,情节在文章中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是从大量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情节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具体、连贯,突出思想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