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新课标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1636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北京市新课标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新课标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新课标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新课标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新课标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北京市新课标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纵观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总会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 毁家纾难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B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欧的态度日趋强硬,外界认为其对叙利亚的政权颠覆斗争势在必行,只是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 引而不发 。 C多位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一般情况下,药品差价平均在五倍以上,少数甚至达几百倍,让人 叹为观止 。 D伊拉克 “跳蚤市场 ”在美国撤军后异常 “繁荣 ”,枪支子弹、美军勋章、小型发电机和家用电器等 浩如烟海

2、,应有尽有。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3分) A无数人通过随时随地的分享,微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微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公众的意识。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一个历来以 “助人为乐 ”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 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D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从 “吃饱 ”向 “吃好 ”“吃健康 ”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

3、益。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内心里拥有善, , ,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 。 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 B C D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

4、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 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

5、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 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

6、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 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 ”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从心所欲,不逾矩 ”,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 “从心所欲 ”者往往 “逾矩 ”, “不逾矩 ”者又往往不能 “从心

7、所欲 ”。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小题 1】下列关 于 “格律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

8、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 “从 心所欲 ”和 “不逾矩 ”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小题 3】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D “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0、 1】 D项, “都从 ”错误,应是大半从格律入手。 【小题 1】 “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错误,应该是 “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 【小题 1】 “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街 沈从文 ( 1)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 2)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是五个十个用绳子编成一连,背后一个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们的腿,赶到别处去作军队上搬运军火的夫子的。他们为了 “国家 ”应当忘了 “妻子

11、”。 ( 3)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转来了。各个人家开了门,各个人家的门里,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男女小孩子出来站在门限上撒尿,或蹲到门前撒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 规矩在人家墙基上跷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早上并不寂寞。 ( 4)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到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作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伸出憔悴的手来,一面便捷地退着粗粗的棉线,一

12、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带子成了,便用剪子修理那些边沿,等候每五天来一次的行贩,照行贩所定的价钱,把已成的带子收去。 ( 5)许多人家门对着门,白日里,日头的影子正正的照 到街心不动时,街上半天还无一个人过身。每一个低低的屋檐下人家里的妇人,各低下头来赶着自己的工作,做倦了,抬起头来,用疲倦忧愁的眼睛,张望到对街的一个铺子,或见到一条悬挂到屋檐下的带样,换了新的一条,便仿佛奇异的神气,轻轻的叹着气,用兽骨板击打自己的下颌, 因为她一定想起一些事情,记忆到由另一个大城里来的收货人的买卖了。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 6)街上也常常有穿了朱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擦粉,小小的

13、髻子,光光的头发,都说明这是一个新娘子。到这时,小孩子便大声喊着看新娘子,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不见这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的换了一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 7)街上到黄昏时节,常常有妇人手中拿了小小的簸箩,放了一些米,一个蛋,低低的喊出一个人的名字,慢慢的从街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去。这是为不让小孩子夜哭发热,使他在家中安静的一种方法,这方法,同时也就娱乐到一切坐到门边的小孩子。长街上这时节也不寂寞的 。 ( 8)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们到门前站定了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的唱着忧

14、郁凄凉的歌,娱悦到心上的寂寞。 ( 9) “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 ( 10)远处山上全紫了,土城擂鼓起更了,低低的屋里,有小小油灯的光,为画出屋中的一切轮廓,听到筷子的声音,听到碗盏相磕的声音 但忽然间小孩子又哇的哭了。 ( 11)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便人带了信回来。得 到信息哭了一整天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下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 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的。 ( 12)阴雨天的夜里,天上漆黑,街头无一个街灯,狼在

15、土城外山嘴上嚎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面仿佛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吓哭了,母亲便说: “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 ” ( 13)卧在土城上高处木棚里老而残废的人,打着梆子。这里的人不须明白一个夜里有多少更次,且不必明白半夜里醒来是什么时候。那梆子声 音,只是告给长街上人家,狼已爬进土城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门户。 ( 14)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半夜里落了雪,则早早的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迹,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选自品中国散文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删改) 【小题 1】下面对文章内容

16、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 2)段紧承段首,进一步写出湘西小城镇长街的寂寞,点明了长街寂寞的社会原因,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戚氛围。 B第( 5)段画线 处是心理描写,反复写 “一定想起 (到) 事情 ”,起强调作用,说明了妇女们对男人的思念牵挂之切。 C第( 11)段画线 处以哀写乐,这里写不谙世事、无知孩童的欢天喜地,无忧无虑。反衬的是妇人们失去男人的无限悲哀。 D文章写 “白日里街上走过新媳妇,阴雨的夜里狼的光顾与争斗 ”用以衬托长街妇人失去丈夫后的孤苦、无依和生活的乐观。 E写法上作者有意模糊散文、小说的体式,文章有清晰的叙事线索,自然、朴实、真切的日常生活画

17、面有一种异样感人的魅力。 【小题 2】文章开头写长街 “寂寞 ”,而后文却处处写长街 “不寂寞 ”,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6分 ) 【小题 3】文章主体部分作者不动声色反复诉说了长街的种种 “不寂寞 ”,长街的白天、黄昏呈现了哪些不寂寞的生活图景,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8分) 【小题 4】沈从文作品独特的叙事视角历来为后人所称道,依据文章内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说你的见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1】不矛盾。 内容上,开头直接点出自己所写的对象 “长街 ”,并赋予它应有的情绪色彩 “寂寞 ”,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奠定了全文的叙事、抒情基调。

18、 形式上,总领全文,与下文反复写到长街不寂寞形成对比。 【小题 1】 白日 不寂寞:妇女们单调劳作,疲倦而忧愁;街上走过新媳妇,热闹之后更觉心酸。 黄昏不寂寞:妇人声声低唤,为孩子祈福;妇人们轻唱忧郁的歌,祈盼夫归;孩子在焚烧纸钱的火光中,欢天喜地。 【小题 1】 独特的散文写法:有清晰的叙事线索,远离抽象的抒情,借助素淡朴拙的文字写自然、朴实、真切的日常生活;创造了一种杂糅文体,模糊了散文与小说的体式,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形式。 选材上,选取的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场景,作者对湘西小城镇底层人们为自己、为儿女,不畏贫贱,知天安命,艰难努力地活着的生存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和反思。 独特的审美眼光 :湘西人

19、循环往复、千年不变的无可记载的寂寞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作者静静的叙述中呈现出的是淡淡的哀愁,带给人们的是无言的哀戚。 【小题 1】 C 项,应为 “以乐写哀 ”; D 项, “生活的乐观 ”错,应为 “生活的凄苦 ”。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 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

20、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答对两点即可,其它有创意的见解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究天人 道兼仙释 李俊宝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体中,因为顾、黄、王的名头实在太响,以至其他许多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被研 究者忽略,譬如傅山就是这样一个人。 傅山一生值得称道的有三件大事:早年作为山西学生领袖,为昭雪平反袁继咸冤案,反对宦党暴政

21、,领导全省诸生进京请愿,名震全国;中年从事秘密反清活动 20余年,曾被捕下狱,备受折磨,抗词不屈,终于获释;晚年主要从事著述,与昆山顾炎武、容城孙逢奇、富平李因笃、周至李 、和川戴务旃、彭城阎尔梅、长州尤西堂、番禺屈大均、吴江潘次耕等大批在野文人学者和当时尚未仕清的秀水朱彝尊、新城王士祯、太原阎若璩等思想文化界名流相往来。 清政权稳定后,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下诏开博学鸿词科考试, 以笼络各地有影响的汉族士绅。大学士李 等推荐了 71人,在这批被推荐者中就有傅山。但傅山宁愿乡居,以著述授徒自乐,不愿为清政府效力,遂以老病请辞,并作病极待死一诗,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迹。康熙帝将所有托故

22、请辞奏折一律驳回,明令各地督抚将被荐人员 “作速起送来京 ”。山西地方官不断登门,阳曲知县戴梦熊并备豪华轿子护送,逼傅山上道。到京后,傅山以 “病噎不食 ”、身体欠安为由,养病于崇文门外园教寺。康熙在保和殿面试博学鸿儒,授予彭孙 、朱尊彝等 50人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各种官职。傅山虽未参加面试,但仍奉康熙谕旨 “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受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回乡之后,傅山布衣毡帽,自称为 “民 ”。 作为 17世纪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傅山深受反理学思潮的影响,以 “异端 ”自命,对古代一些主要哲学命题进行了认真探究,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对理学的批评中,他着重批判了理学的

23、形而上学倾向和空谈义理弊端,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观点。他认为,治学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即研究天道或自然规律的目的在于为我所用并造福于社会。在天人关系上,他很重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反对消极被动的观念,继承和发展了荀子关于天人 关系的思想观点,既承认天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又肯定天人之间的必然联系,将天人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主张为人在自然界找到合理的位置。傅山还认为,明体就是明理,理不明则体不清,明理是为更好地指导现实活动。此外,他还斥责奴儒、奴君子,主张 “扫荡奴性 ”,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禁欲主义和父母包办婚姻,坚持 “非圣人能王 ”的平等观念,倡行国民治国的理想社会。其

24、诸子学研究同样堪称于世,侯外庐曾有评价: “如果说顾炎武考证音韵学是后来王国维的老师,则我们有理由说傅山的诸子学研究是后来章炳麟的先行者。 ” 傅山在医学方面也颇有贡 献,医学成果丰硕,传世之作有医药略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诀等,其中尤以傅青主女科最著名,为后世中医妇科必备之书。他还特别重医德,薄财利,一生身体力行,实践 “医王救济本旨 ”,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有时甚或免费给穷人治疗。全祖望在阳曲傅先生事略中曾如此描述: “避居远村,惟以医术活人。求方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从不见有倦容。 ”傅山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领一时之风骚。其汉隶以蔡邕为法,真书以颜真卿为范,采众家之长,独辟蹊

25、径,其中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榜书小楷,各尽其妙,以豪迈刚 劲、雄健有力著称,其作品流传于世者甚多。他的书法声誉极高,比其年长 20岁的大书家黄道周称傅之书法为 “晋唐以下第一家 ”。他的绘画流传下来的较少,多为博物馆和私家收藏,其作品别出心裁、蕴意深刻、意境开阔、独树一帜。 由于傅山在哲学、医学和书画艺术等方面成就卓越,其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则往往被人忽略。事实上,傅山在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领域或诗、文理论方面,亦是上承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下启叶燮、袁枚,成就堪与同时代顾、黄、王并驾齐驱。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傅山早年 因为是陕西学

26、生领袖,所以反对宦党暴政,领导了全省诸生进京请愿的运动,为袁继咸冤案昭雪平反,最终名震全国。 B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体中,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是后世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许多如傅山一样的人被忽略掉了。 C傅山从事秘密反清活动,作病极待死一诗,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迹,后受康熙感化,和彭孙 、朱尊彝等人一样接受了康熙谕旨 “特受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 D傅山早年对古代一些主要哲学命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以 “异端 ”自命,显示了他深受反理学思潮的影响。 E傅山在哲学、医学、书法等诸多方面成就卓著,作者借侯外庐之口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可以和顾炎武并驾齐驱。 【小题 2】清

27、政权稳定后,傅山的哪些行为表现了他对明王朝的忠贞?请概括回答。( 6分) 【小题 3】傅山作为当时反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哪些基本内涵?( 6分) 【小题 4】有评论家用 “悲悯 ”“个性 ”“骨气 ”来评价傅山,阅读本文后,你对这些概念有了哪些新认知?结合文本,任选其一,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B得 2分,答 D得 3分。 【小题 1】 康熙下诏开博学鸿词科考试,傅山以 老病请辞,并作病极待死一诗,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迹。 被 “作速起送来京 ”后,傅山以 “病噎不食 ”、身体欠安为由,养病于崇文门外园教寺。 虽奉康熙谕旨 “特受内阁中书,着地

28、方官存问 ”。但回乡之后,布衣毡帽,自称为 “民 ”。 (每答出一点给 2分) 【小题 1】 学以致用,治学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 在天人关系上,他很重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将天人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 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每答出一点给 2分) 【小题 1】观点一:个性使人敢作敢为、独树一帜。 他誓死忠于明王朝,所以对清王朝的笼络中用不屑一顾; 他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理学,自命 “异端 ”。 其作品别出心裁、蕴意深刻、意境开阔、独树一帜。 观点二:骨气让生命伟岸高大。 傅山早年反对宦党暴政,领导全省诸生进京请愿,名震全国; 对清王朝印笼络不屑一顾,他骨气长存,生命尽显华彩; 虽自

29、称为民,却在哲学、医学、书法和文学诸方面作出卓越贡献。 观点三:悲悯能辉映出生命的价值。 傅山为昭雪平反袁继咸冤案,反对宦党暴政,领导全省诸生进京请愿,名震全国; 他重医德,薄财利,一生身体力行,实践 “医王救济本旨 ”对所有生命一视同仁,有时甚或免费给穷人治疗。 【 小题 1】 A项, “傅山早年因为是陕西学生领袖,所以反对宦党暴政, ”傅山并不是因为是学生领袖才反对宦党暴政。 C项,傅山 “从事秘密反清活动 ”和 “作病极待死一诗 ”分处不同的阶段, “后受康熙感化 ”属无中生有, “和彭孙 、朱尊彝等人一样 ”亦错,彭孙 、朱尊彝等人接受了官职。而傅山 “回乡之后,傅山布衣毡帽,自称为

30、民 ”。 E项,侯外庐的评价是有关于诸子学研究方面。 【小题 1】此题考查概括能力。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 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 “童子何用知之? ”轼曰: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

31、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 “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 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

32、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 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苏轼范 文正公文集

33、序。有删节)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太夫人 忧 忧:父母的丧事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 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 酬 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 弟 弟:尊敬兄长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4、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等人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5分) 译文:

35、 (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 ( 2)范文正公的功 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 【小题 1】 C项,酬:实现。 【小题 1】 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小题 1】 “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的说法有违文意。 【小题 1】( 1)被动句式 “见 于 ”、 “知 ”、 “因 ”各 1分。( 2) “待 ”“显 ”“传

36、”各 1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注】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愚溪北池在永州愚溪钴 潭北。 【小题 1】宋人吴可认为 “风惊夜来雨 ”中 “惊 字甚奇 ”,请作具体分析。( 5 分) 【小题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 “偶此成宾主 ”一句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惊 ”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高树宿雨,经晓风一吹,仿佛受惊而洒落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愉悦。情趣盎然,堪称奇妙。 【小题 1】雨后北池如好客主人,向清晨独步造访的诗人

37、捧出清新明丽之景,使他获得心灵的慰藉。诗人的清闲与北池的清境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 “偶 ”字还表明诗人 被贬后少有如此闲适,从而抒发了难得的暂忘烦忧、纵情自然的喜悦之情。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

38、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语 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 “自己 ”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句,与原句构成排比。( 5分)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 ; , 。 答案:( 1)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广阔,狭隘者的世界则只是永远钻不出去的黑暗的穴洞;( 2)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懒汉的世界则只是永远流不动的单调沉闷的死水。 阅读下面的图文,完成题目。( 6分) 吴菊萍, 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 2011年 7月 2日下午 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一个 2岁女童突然从 10楼坠落, 在楼下的吴

39、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后来经过医院全力抢救最终康复。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入院一个多月,被网友称为 “最美妈妈 ”。经网友提议,杭州市政府出资为吴菊萍在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建造了一座雕像。 请为 “最美妈妈 ”的雕塑写一段 60字以内的简短说明。( 6分) 答案:)一双美丽纤细的女性的手呈 “接 ”的姿态将孩子轻轻托起,小孩被紧紧地捧护在手心,一只小鸟停留在左手手指上。 ( 2)千钧一发之际,你把生死置之度外;电光火石间,一个生命因你而重生。母亲,只有母亲,才会迸发出如此惊天 动地的能量。天之大,唯有你的爱,纯洁无瑕。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40、 【小题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小题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 (韩愈马说) 【小题 3】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答案: 【小题 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小题 1】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 1】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2年 1月 9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 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北大居榜首,清华大学第二,浙大第四。而就在 18天前,在 “武书连版 ”大学排行榜上,浙大高居第一,北大清华依次居后。 此现象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一个民间组织,拍拍脑袋,收点支票,就敢给大学排名了。还有网友称,学校好不好主要看师资,认为排行榜对大学排名的依据不科学。有网友理性地指出,名不是排出来的,老百姓心里自然有杆称,虚虚假假的,越排矛盾越多。 那么,你对类似的大学排行榜是如何看的呢? 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每年也推出大学排行榜 ,因其团队牵头人名叫武书连,也被称为 “武书连版 ”大学排行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